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管理論文 > 證券論文 >

可交換債券定價:模型、實證與案例分析

發(fā)布時間:2017-08-30 07:26

  本文關鍵詞:可交換債券定價:模型、實證與案例分析


  更多相關文章: 可交換債 資產定價 蒙特卡洛模型


【摘要】:可交換債(Exchangeable Bond,EB)全稱為“可交換他公司股票的債券”,為上市公司的股東發(fā)行的、債券持有人在約定的時限內,當特定的條件達成,能夠依據(jù)約定的價格,選擇將所持債券交換成發(fā)行人所持有的該上市公司股份的公司債券。一般來說,按照債券的發(fā)行條款,債券持有人每期將獲得較低的固定債券利息,而在約定的時限內,當約定的條件滿足,債券持有人有權選擇將債券交換成上市公司股票,其也有權不換股,而將債券持有至到期,并獲得本金及利息的償付。發(fā)行人獲得成本較低的融資,也可以獲得較小股價沖擊下的更優(yōu)股票減持途徑。2014年底,寶鋼集團發(fā)行的可交換債14寶鋼EB在上交所成功上市,開啟了國內公募可交換債的歷史,緊隨其后,中國太保(601601)及艾派克(002180)也于2015年初公告了其股東擬發(fā)行可交換公司債的公告,可交換債在可轉債之后成為了又一受市場熱捧的金融創(chuàng)新產品。作為復雜含權債券,可交換債的定價問題也相對復雜,而由于可交換債與可轉債有很多相似之處,這使得我們可以通過借鑒可轉債定價來為可交換債定價提供理論指導。本文通過歷史文獻法、對比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及模型建立等研究方法對可交換債的定價進行研究。具體來說,通過閱讀大量可轉債定價研究的文獻,獲得論文理論支持,同時對比可交換債與可轉債之間的相似與不同之處,得出二者之間的主要差異存在于發(fā)行人信用風險,下修行為,贖回行為等方面,結合對可轉債定價方法的研究,可交換債的案例分析,最后得出可交換債的定價模型,并利用Matlab完成了程序編寫,為可交換債發(fā)行定價提供了切實有效的理論價值求解方式。
【關鍵詞】:可交換債 資產定價 蒙特卡洛模型
【學位授予單位】:上海交通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F832.51
【目錄】:
  • 摘要2-4
  • ABSTRACT4-8
  • 第一章 緒論8-15
  • 1.1 選題背景8-9
  • 1.2 選題意義9-10
  • 1.3 文獻綜述10-13
  • 1.3.1 基于公司價值的定價模型10-11
  • 1.3.2 基于股票價格的定價模型11-13
  • 1.4 研究方法與創(chuàng)新13-15
  • 1.4.1 研究方法13
  • 1.4.2 研究框架13-14
  • 1.4.3 創(chuàng)新及不足14-15
  • 第二章 可交換債券概述15-22
  • 2.1 定義15-16
  • 2.2 市場發(fā)展16-17
  • 2.3 發(fā)行要素17-20
  • 2.4 可交換債與可轉債的差異分析20-21
  • 2.4.1 發(fā)行人差異20
  • 2.4.2 目標股票來源及稀釋效應差異20-21
  • 2.4.3 發(fā)行目的差異21
  • 2.4.4 轉股期限差異21
  • 2.5 總結21-22
  • 第三章 可交換債定價22-55
  • 3.1 可交換債定價理論22-23
  • 3.1.1 債性部分定價方法22
  • 3.1.2 股性部分定價方法22-23
  • 3.2 模型建立23-32
  • 3.2.1 股票價格模擬23
  • 3.2.2 波動率23
  • 3.2.3 折現(xiàn)率23-24
  • 3.2.4 轉股行為24-27
  • 3.2.5 回售及下修條款分析27-30
  • 3.2.6 贖回條款分析30-32
  • 3.2.7 邏輯路徑總結和Matlab程序編寫32
  • 3.3 實例分析32-54
  • 3.3.1 寶鋼可交換債實例分析32-37
  • 3.3.2 13福星債案例分析37-43
  • 3.3.3 14海寧債案例分析43-48
  • 3.3.4 14歌爾債案例分析48-54
  • 3.4 結論54-55
  • 第四章 結束語55-57
  • 4.1 主要工作與創(chuàng)新點55
  • 4.2 后續(xù)研究工作55-57
  • 參考文獻57-59
  • 附錄159-64
  • 致謝64-66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仕元;;可交換債券:大非有效,小非難解[J];現(xiàn)代商業(yè)銀行;2008年10期

2 陳旭,郭曉姝;國家股流通新路──可交換債券[J];中國投資;1999年12期

3 李曜,劉孝先,殷明;可交換債券在國內的應用設想[J];證券市場導報;1999年08期

4 李傳志,石想榮;可交換債券的價值評價[J];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1999年03期

5 程勝;張晶;;可交換債券及其在資本市場的運用[J];財務與會計;2006年12期

6 高建國;;可交換債券:新型融資平臺[J];財務與會計;2006年18期

7 伍翔;;可交換債券相關問題探討[J];現(xiàn)代商業(yè);2008年35期

8 董奎;;可交換債券的定價分析[J];中國商界(下半月);2008年07期

9 董奎;;可交換債券基礎及其推出的意義[J];決策與信息(財經(jīng)觀察);2008年06期

10 齊春宇;;可交換債券在我國股改限售股減持中的應用設計[J];南方金融;2009年01期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聯(lián)合證券研究所 張晶邋楊戈;可交換債券:限售股解禁新通道[N];中國證券報;2008年

2 劉俊賢;利用可交換債券化解不良資產[N];金融時報;2000年

3 國信證券固定收益研究小組;債券衍生品 可交換債券優(yōu)勢凸顯[N];證券時報;2006年

4 朱益民;獻計可交換債券 “大小非”的另一劑“解藥”[N];21世紀經(jīng)濟報道;2008年

5 證券時報記者 劉云;上市公司股東可試行發(fā)行可交換債券[N];證券時報;2008年

6 朱益民;可交換債券破解大小非難題:陽關道還是獨木橋?[N];21世紀經(jīng)濟報道;2008年

7 證券時報記者 韋小敏;可交換債券為券商帶來新商機[N];證券時報;2008年

8 時報記者 林佳 曾宇星;可交換債券:緩解“大小非”減持作用暫難顯現(xiàn)[N];福建工商時報;2008年

9 姜艷艷邋宋元東;可交換債券面臨兩難選擇[N];市場報;2008年

10 李允峰;可交換債券能解優(yōu)質公司資金“干旱”[N];市場報;2008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龍俏;可交換債券定價:模型、實證與案例分析[D];上海交通大學;2015年

2 劉曉紅;可交換債券定價分析[D];吉林大學;2009年

3 袁衛(wèi)東;我國發(fā)展可交換債券的研究[D];首都經(jīng)濟貿易大學;2009年

4 龔立力;國有股減持工具創(chuàng)新—可交換債券的研究[D];中國人民大學;2005年

,

本文編號:757994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zhqtouz/757994.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48b05***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