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股改時代我國上市公司股權激勵與公司績效關系實證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2-07-14 14:36
股權激勵自20世紀50年代誕生以來,被廣泛運用于對西方企業(yè)管理層的激勵當中。在我國,因法律法規(guī)和市場環(huán)境的限制,股權激勵起步較晚。特別是一直制約我國股市發(fā)展的股權分置現(xiàn)象,同樣也阻礙了股權激勵制度發(fā)揮應用作用。2005年股權分置改革的進行,為股權激勵的實施掃清了制度障礙。2005年12月31日《上市公司股權激勵管理辦法》的頒布實施,為股權激勵提供了法律依據。2006年至今滬深兩市已有200多家上市公司推出了股權激勵計劃。而股權激勵計劃的實施效果得到廣泛關注。本文正是在股權分置改革完成后的背景下,對我國股權激勵計劃的實施效果,即股權激勵與公司績效的關系進行研究。股權分置改革完成后,大小股東的利益趨于一致,都是通過公司效益的最大化來實現(xiàn)自身效用的最大化。通過股權激勵,形成有效的管理者激勵約束機制,使其為提高公司價值而努力。本文選取2006年公告股權激勵方案的我國A股上市公司為研究樣本。通過對上市公司公布的股權激勵方案內容分析,對實施股權激勵計劃前后公司經營狀況的比較,樣本公司業(yè)績與行業(yè)平均水平比較,定性分析了股權激勵和公司績效的關系。發(fā)現(xiàn)上市公司在實施股權激勵后公司績效得到了明顯的提升,凈...
【文章頁數(shù)】:58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1.1 研究背景及意義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義
1.2 國內外研究動態(tài)
1.2.1 國外研究綜述
1.2.2 國內研究綜述
1.3 研究內容和分析框架
1.3.1 研究內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術路線
1.4 可能的創(chuàng)新與不足
1.4.1 可能的創(chuàng)新
1.4.2 可能的不足
第二章 股權激勵相關理論
2.1 股權激勵理論基礎
2.1.1 人力資本理論
2.1.2 委托——代理理論
2.1.3 分配理論和風險理論
2.2 股權激勵博弈分析
2.3 股權激勵作用機制
第三章 我國股權激勵實施現(xiàn)狀
3.1 我國股權激勵發(fā)展歷程
3.2 股權分置改革對股權激勵的決定性影響
3.2.1 市場環(huán)境改善
3.2.2 法律制度完善
3.3 我國股權激勵現(xiàn)狀
3.3.1 股權激勵方案分析
3.3.2 已實施股權激勵上市公司業(yè)績分析
第四章 股權激勵與公司績效關系的實證分析
4.1 樣本選取
4.2 變量選擇
4.2.1 被解釋變量
4.2.2 解釋變量
4.2.3 控制變量
4.2.4 虛擬變量
4.3 研究假設
4.4 LSDV回歸
4.4.1 研究模型構建
4.4.2 模型回歸結果
4.5 實證結論
第五章 政策建議
5.1 構建合理的行權價格計算體系
5.2 制定完善的績效考核體系
5.3 進一步規(guī)范資本市場,增強資本市場有效性
5.4 完善公司治理結構,強化內部監(jiān)管機制
5.5 健全和完善經理人市場
參考文獻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高管層股權激勵的現(xiàn)狀與效果——基于我國上市公司高管層股權激勵應用情況問卷調查結果之一[J]. 曹陽. 會計之友(上旬刊). 2009(05)
[2]淺談我國上市公司經理層股權激勵機制[J]. 李偉. 金融與經濟. 2009(02)
[3]企業(yè)改革30年:管理層激勵效應——基于上市公司的樣本分析[J]. 黃桂田,張悅. 金融研究. 2008(12)
[4]國有企業(yè)管理者激勵效應研究——基于管理者權力的解釋[J]. 呂長江,趙宇恒. 管理世界. 2008(11)
[5]上市公司股權激勵的短期財富效應研究[J]. 崔明會,張兵. 經濟研究導刊. 2008(14)
[6]控制權與激勵的沖突——兼對股權激勵有效性的實證分析[J]. 夏紀軍,張晏. 經濟研究. 2008(03)
[7]股票期權激勵機制及其在我國上市公司的應用[J]. 祝瑞敏,李長強. 上海金融. 2007(11)
[8]MBO過程中中小股東財富被轉移的因素分析[J]. 朱清貞,付立新. 金融與經濟. 2007(10)
[9]高管控制權、報酬與盈余管理——基于中國上市公司的實證研究[J]. 王克敏,王志超. 管理世界. 2007(07)
[10]后股權分置時代上市公司治理結構的優(yōu)化分析[J]. 劉志軍. 財會研究. 2007(04)
本文編號:3661318
【文章頁數(shù)】:58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1.1 研究背景及意義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義
1.2 國內外研究動態(tài)
1.2.1 國外研究綜述
1.2.2 國內研究綜述
1.3 研究內容和分析框架
1.3.1 研究內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術路線
1.4 可能的創(chuàng)新與不足
1.4.1 可能的創(chuàng)新
1.4.2 可能的不足
第二章 股權激勵相關理論
2.1 股權激勵理論基礎
2.1.1 人力資本理論
2.1.2 委托——代理理論
2.1.3 分配理論和風險理論
2.2 股權激勵博弈分析
2.3 股權激勵作用機制
第三章 我國股權激勵實施現(xiàn)狀
3.1 我國股權激勵發(fā)展歷程
3.2 股權分置改革對股權激勵的決定性影響
3.2.1 市場環(huán)境改善
3.2.2 法律制度完善
3.3 我國股權激勵現(xiàn)狀
3.3.1 股權激勵方案分析
3.3.2 已實施股權激勵上市公司業(yè)績分析
第四章 股權激勵與公司績效關系的實證分析
4.1 樣本選取
4.2 變量選擇
4.2.1 被解釋變量
4.2.2 解釋變量
4.2.3 控制變量
4.2.4 虛擬變量
4.3 研究假設
4.4 LSDV回歸
4.4.1 研究模型構建
4.4.2 模型回歸結果
4.5 實證結論
第五章 政策建議
5.1 構建合理的行權價格計算體系
5.2 制定完善的績效考核體系
5.3 進一步規(guī)范資本市場,增強資本市場有效性
5.4 完善公司治理結構,強化內部監(jiān)管機制
5.5 健全和完善經理人市場
參考文獻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高管層股權激勵的現(xiàn)狀與效果——基于我國上市公司高管層股權激勵應用情況問卷調查結果之一[J]. 曹陽. 會計之友(上旬刊). 2009(05)
[2]淺談我國上市公司經理層股權激勵機制[J]. 李偉. 金融與經濟. 2009(02)
[3]企業(yè)改革30年:管理層激勵效應——基于上市公司的樣本分析[J]. 黃桂田,張悅. 金融研究. 2008(12)
[4]國有企業(yè)管理者激勵效應研究——基于管理者權力的解釋[J]. 呂長江,趙宇恒. 管理世界. 2008(11)
[5]上市公司股權激勵的短期財富效應研究[J]. 崔明會,張兵. 經濟研究導刊. 2008(14)
[6]控制權與激勵的沖突——兼對股權激勵有效性的實證分析[J]. 夏紀軍,張晏. 經濟研究. 2008(03)
[7]股票期權激勵機制及其在我國上市公司的應用[J]. 祝瑞敏,李長強. 上海金融. 2007(11)
[8]MBO過程中中小股東財富被轉移的因素分析[J]. 朱清貞,付立新. 金融與經濟. 2007(10)
[9]高管控制權、報酬與盈余管理——基于中國上市公司的實證研究[J]. 王克敏,王志超. 管理世界. 2007(07)
[10]后股權分置時代上市公司治理結構的優(yōu)化分析[J]. 劉志軍. 財會研究. 2007(04)
本文編號:366131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zhqtouz/366131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