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IPO發(fā)售機制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12-25 10:47
我國股票一級市場長期存在著較高的超額收益率,吸引了巨額資金長期駐留于一級市場尋求無風險超額回報。這表明我國一級市場效率十分低下,由此造成的后果是非常嚴重的,極大地損害了我國股票市場融資功能,降低了資源配置的效率,加劇了一級市場的投機氛圍,形成了社會資源的浪費,并影響了整個股市的長遠發(fā)展。理論與實證研究證明,IPO發(fā)售機制是影響股票一級市場效率的重要因素。本文試圖通過對世界各國主要發(fā)售機制的分析、比較,對我國IPO發(fā)售歷程的回顧,以及對我國IPO詢價制度實施效果的實證分析,同時對在詢價制下最優(yōu)IPO發(fā)售機制的分配原則的研究,為改進我國IPO發(fā)售機制,從而提高股票發(fā)行市場效率、完善股票市場功能找到一些有用的線索。本文認為:固定價格公開發(fā)售方法在信息收集和價格發(fā)現方面遜于拍賣法和累計投標詢價法,但是在累計投標詢價法與拍賣方法究竟孰優(yōu)孰劣這一問題上仍然存在爭議;IPO發(fā)售機制應該包含一個內在的要素——承銷商擁有分配股份的權力。由于在IPO詢價過程中會存在著數量歧視問題,因此在統一定價與保證機構投資者盈利的最低股票分配數量前提下,越多的二級市場投資者參與IPO認購,發(fā)行人將會從機構投資者處獲取更...
【文章來源】:重慶大學重慶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62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與研究目的
1.2 研究對象與研究方法
1.2.1 研究對象
1.2.2 研究方法
1.3 論文結構與主要結論
1.3.1 論文結構
1.3.2 主要結論
2 世界主要 IPO 發(fā)售機制概述
2.1 固定價格法
2.2 拍賣法
2.3 累計投標詢價法
3 IPO 發(fā)售機制的國際趨勢及評價
3.1 IPO 發(fā)售機制的國際趨勢
3.2 對IPO 國際趨勢的分析與評價
4 我國 IPO 發(fā)售機制的歷史分析
4.1 我國IPO 發(fā)售機制的歷史變遷
4.1.1 固定價格模式下的認購證表、上網發(fā)行等方式
4.1.2 多種新的定價發(fā)售方式
4.2 對我國現行發(fā)售機制的思考
5 IPO 發(fā)售機制設計
5.1 相關文獻回顧
5.2 基本模型
5.3 最優(yōu)機制模型設計
5.3.1 價格機制及機構投資者目標函數
5.3.2 發(fā)行人目標函數及期望收益
5.4 結論
6 我國 IPO 詢價制度實施效果研究
6.1 我國的IPO 詢價制度
6.1.1 詢價制度的實施背景——管制轉型的產物
6.1.2 詢價制度的實質——非完全的累計訂單詢價機制
6.1.3 詢價制度的實施目標——提高IPO 效率
6.2 實證研究
6.2.1 研究假設
6.2.2 樣本選擇
6.2.3 研究方法與模型設計
6.2.4 實證結果及分析
7 我國 IPO 發(fā)售機制的改革探討及建議
7.1 詢價制度的優(yōu)點及缺點
7.1.1 詢價制的優(yōu)點
7.1.2 詢價制的缺點
7.2 對我國IPO 發(fā)售機制的啟示及建議
7.2.1 證券市場的規(guī)范和成熟
7.2.2 采用多元化的發(fā)行機制
7.2.3 積極創(chuàng)造累計投標詢價方法發(fā)揮優(yōu)勢所需要的配套機制
7.2.4 政策建議
致謝
參考文獻
附錄:作者在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發(fā)表的論文目錄
獨創(chuàng)性聲明
學位論文版權使用授權書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發(fā)行管制變遷下的中國股市IPO首日回報率研究[J]. 李翔,陰永晟. 經濟科學. 2004(03)
[2]我國上市公司IPO定價問題的一個實證研究[J]. 姚海鑫. 遼寧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4(03)
[3]新股持股鎖定期到期前后的股價與成交量[J]. 梁洪昀. 經濟科學. 2002(04)
[4]拍賣機制中的效率——對IPO詢價發(fā)行方式的一種研究[J]. 潘鎮(zhèn). 當代財經. 2002(07)
[5]IPO發(fā)售機制的國際融合和中國考察[J]. 陳蓉. 證券市場導報. 2002(07)
[6]我國首次公開發(fā)行股票的實證研究[J]. 沈藝峰,陳雪穎. 廈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2(02)
[7]中國股票市場股票首次發(fā)行長期績效研究[J]. 劉力,李文德. 經濟科學. 2001(06)
[8]我國股票發(fā)行定價效率實證研究[J]. 鄧召明. 南開經濟研究. 2001(06)
[9]中國IPO定價偏低的實證研究[J]. 韓德宗,陳靜. 統計研究. 2001(04)
[10]發(fā)行市盈率放開后的A股市場初始回報研究[J]. 宋逢明,梁洪昀. 金融研究. 2001(02)
本文編號:3552313
【文章來源】:重慶大學重慶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62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與研究目的
1.2 研究對象與研究方法
1.2.1 研究對象
1.2.2 研究方法
1.3 論文結構與主要結論
1.3.1 論文結構
1.3.2 主要結論
2 世界主要 IPO 發(fā)售機制概述
2.1 固定價格法
2.2 拍賣法
2.3 累計投標詢價法
3 IPO 發(fā)售機制的國際趨勢及評價
3.1 IPO 發(fā)售機制的國際趨勢
3.2 對IPO 國際趨勢的分析與評價
4 我國 IPO 發(fā)售機制的歷史分析
4.1 我國IPO 發(fā)售機制的歷史變遷
4.1.1 固定價格模式下的認購證表、上網發(fā)行等方式
4.1.2 多種新的定價發(fā)售方式
4.2 對我國現行發(fā)售機制的思考
5 IPO 發(fā)售機制設計
5.1 相關文獻回顧
5.2 基本模型
5.3 最優(yōu)機制模型設計
5.3.1 價格機制及機構投資者目標函數
5.3.2 發(fā)行人目標函數及期望收益
5.4 結論
6 我國 IPO 詢價制度實施效果研究
6.1 我國的IPO 詢價制度
6.1.1 詢價制度的實施背景——管制轉型的產物
6.1.2 詢價制度的實質——非完全的累計訂單詢價機制
6.1.3 詢價制度的實施目標——提高IPO 效率
6.2 實證研究
6.2.1 研究假設
6.2.2 樣本選擇
6.2.3 研究方法與模型設計
6.2.4 實證結果及分析
7 我國 IPO 發(fā)售機制的改革探討及建議
7.1 詢價制度的優(yōu)點及缺點
7.1.1 詢價制的優(yōu)點
7.1.2 詢價制的缺點
7.2 對我國IPO 發(fā)售機制的啟示及建議
7.2.1 證券市場的規(guī)范和成熟
7.2.2 采用多元化的發(fā)行機制
7.2.3 積極創(chuàng)造累計投標詢價方法發(fā)揮優(yōu)勢所需要的配套機制
7.2.4 政策建議
致謝
參考文獻
附錄:作者在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發(fā)表的論文目錄
獨創(chuàng)性聲明
學位論文版權使用授權書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發(fā)行管制變遷下的中國股市IPO首日回報率研究[J]. 李翔,陰永晟. 經濟科學. 2004(03)
[2]我國上市公司IPO定價問題的一個實證研究[J]. 姚海鑫. 遼寧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4(03)
[3]新股持股鎖定期到期前后的股價與成交量[J]. 梁洪昀. 經濟科學. 2002(04)
[4]拍賣機制中的效率——對IPO詢價發(fā)行方式的一種研究[J]. 潘鎮(zhèn). 當代財經. 2002(07)
[5]IPO發(fā)售機制的國際融合和中國考察[J]. 陳蓉. 證券市場導報. 2002(07)
[6]我國首次公開發(fā)行股票的實證研究[J]. 沈藝峰,陳雪穎. 廈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2(02)
[7]中國股票市場股票首次發(fā)行長期績效研究[J]. 劉力,李文德. 經濟科學. 2001(06)
[8]我國股票發(fā)行定價效率實證研究[J]. 鄧召明. 南開經濟研究. 2001(06)
[9]中國IPO定價偏低的實證研究[J]. 韓德宗,陳靜. 統計研究. 2001(04)
[10]發(fā)行市盈率放開后的A股市場初始回報研究[J]. 宋逢明,梁洪昀. 金融研究. 2001(02)
本文編號:355231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zhqtouz/35523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