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公司個性化信息推送服務模式研究
本文關鍵詞:證券公司個性化信息推送服務模式研究 出處:《華南理工大學》2012年碩士論文 論文類型:學位論文
【摘要】:自21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中國證券市場的發(fā)展,計算機通信、網(wǎng)絡技術成熟,國內(nèi)外的證券公司開始應用CRM系統(tǒng)(客戶關系管理),,進行面向證券客戶的數(shù)據(jù)收集、業(yè)務分析、貢獻分析、客戶證券行為分析等,取得了較好的管理效果及對人力物力資源的節(jié)省。特別是在客戶數(shù)據(jù)分析上,通過CRM系統(tǒng)管理,針對客戶實施了個性化推送信息服務,體現(xiàn)了以客戶為中心的證券市場運營理念,使國內(nèi)外大多數(shù)的證券公司,在愈發(fā)激烈的環(huán)境中將更加體現(xiàn)其行業(yè)競爭力。 在本論文中,首先闡述了證券公司個性化信息推送服務的概念及意義,創(chuàng)造出可以滿足客戶特殊的個人的信息需求的環(huán)境,主動推薦給客戶感興趣的信息,給客戶體驗和接受,即個性化信息服務。信息服務主要體現(xiàn)為個性化,必須能夠滿足客戶個人信息需求,即通過對客戶戶個性、使用習慣的分析,主動地向客戶提供其有可能需要的信息服務?梢哉f,個性化的信息推送服務,是實現(xiàn)證券公司有效信息服務的重要途徑。 其次,簡單分析目前國內(nèi)證券公司面臨的激烈競爭局面,和CRM客戶關系管理系統(tǒng)的個性化信息推送模式,在國內(nèi)外證券公司的實施狀況,接著討論了CRM客戶管理系統(tǒng)個性化信息推送模式相關的工作流程、發(fā)展方式和狀況。再引用不同國內(nèi)知名的證券公司已實施的模式并進行比較,分析主流的信息推送模式的使用現(xiàn)狀和載體實現(xiàn)。 論文提出了適合國內(nèi)證券公司,針對個性化信息推送服務的模式的改進思路,基于客戶興趣發(fā)掘、客戶分類這兩個思路,提出及設計了新信息推送模式。該模式確認了個性化信息推送的主題:優(yōu)化智能、合作高效,用之作搭建新的推送系統(tǒng)功能模塊。 在論文的最后,對本文進行了總結(jié),并展望了未來證券公司個性化信息推送業(yè)務在證券業(yè)中的應用趨勢,亦提出自身在技術、管理水平的不足,造成系統(tǒng)的不完善及不確定性的存在,需要持續(xù)改進及評估。
[Abstract]:Since 2090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ecurities market, Chinese computer communication, network technology is mature, domestic and foreign securities companies began to apply CRM system (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for securities customer data collection, business analysis, contribution analysis, customer behavior analysis and other securities, has obtained the good management effect and saving of manpower resources. Especially in the analysis of customer data, through the CRM management system for customers to implement the personalized information push service, embodies the customer-centric business philosophy of securities market, make the most of the securities companies at home and abroad, reflecting the industry competitiveness in the increasingly fierce environment.
In this paper, firstly expounds the concept and significance of personalized information push service of securities companies, create can meet customer specific personal information needs of the environment, take the initiative to recommend to customers interested in information, to the customer experience and acceptance, the personalized information service. Information service is mainly reflected in the personalized, must be able to meet your personal information is based on customer demand, user personality, analysis habits, to provide the possible need information services to customers. It can be said that the personalized information push service, is an important way to realize the securities company effective information service.
Secondly, a simpl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domestic securities companies are facing fierce competition situation, personalized information push mode and CRM 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system, the status of implementation of the securities companies at home and abroad, and then discussed the CRM customer management system of personalized information push mode related work process, development mode and status. Then refer to different well-known the securities company has implemented the model and carry on the comparison, analysis of the mainstream of information situation and the carrier delivery mode.
The paper put forward for the domestic securities companies, according to the personalized information push service model improvement ideas, explore customer interest based on customer classification of these two ideas, put forward and design a new information push mode. This mode confirmed the personalized information push theme: optimization of the intelligent, efficient use of cooperation, build push system function module.
In the end, this paper is summarized, and the future trend of application of personalized information push the securities company to send business in the securities industry in the future, also put forward their own deficiencies in technology, management level, the system is not perfect and the existence of uncertainty, need continuous improvement and evaluation.
【學位授予單位】:華南理工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2
【分類號】:F832.51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金濟;;基于RSS技術信息推送服務的實現(xiàn)[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10年20期
2 劉楠;楊澤年;王偉;;推送技術在知識服務中的應用分析[J];中國商界(下半月);2010年04期
3 高天惠;;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高校圖書館信息推送服務模式研究[J];產(chǎn)業(yè)與科技論壇;2011年06期
4 周自力;;面向消費者的房產(chǎn)信息推送研究[J];上海房地;2006年10期
5 王春來;;強化三個建設 搞好三個服務提高信息時代高校圖書館讀者服務水平[J];商業(yè)經(jīng)濟;2008年18期
6 陳皮;誠實的小池[J];南風窗;1994年08期
7 ;購進1300臺同創(chuàng)微機 鞍山沈陽證券系統(tǒng)九月啟動[J];每周電腦報;1997年31期
8 陳敏;;申銀萬國的投資銀行業(yè)務[J];資本市場;1997年Z1期
9 高鳳清,張桂梅;試析90年代日本證券業(yè)危機的原因[J];黑龍江對外經(jīng)貿(mào);1998年06期
10 尚霞;上海財政證券公司是怎樣培養(yǎng)人才的[J];經(jīng)濟世界;1998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張怡;;證券公司投資組合市場風險與適足資本的實證研究[A];中國會計學會2007年學術年會論文集(上冊)[C];2007年
2 ;我國證券公司的風險管理探析[A];證券業(yè)務發(fā)展戰(zhàn)略研討會會議資料[C];2002年
3 陳平;;對《金融機構(gòu)退出機制研究:南方證券接管案》一文的評論[A];中國制度變遷的案例研究(廣東卷)(第六集)[C];2008年
4 ;證券公司研究咨詢業(yè)務發(fā)展的幾個問題[A];證券業(yè)務發(fā)展戰(zhàn)略研討會會議資料[C];2002年
5 馮國榮;;證券公司的經(jīng)營環(huán)境和發(fā)展思路[A];證券業(yè)務發(fā)展戰(zhàn)略研討會會議資料[C];2002年
6 楊光;;證券公司委托理財?shù)姆煞治鯷A];第三屆中國律師論壇論文集(實務卷)[C];2003年
7 劉軍航;趙惠芳;姚祿仕;;近年來我國證券公司盈利模式與虧損的關系分析[A];中國會計學會高等工科院校分會2005年學術年會暨第十二屆年會論文集[C];2005年
8 彭真明;方妙;;論證券無紙化下的善意取得——以股份公司股權為例[A];中國商法年刊(2008):金融法制的現(xiàn)代化[C];2008年
9 廣發(fā)證券稽核部課題組;;證券公司風險管理現(xiàn)狀與風險導向內(nèi)部審計模式探討[A];中國內(nèi)部審計協(xié)會2008年度全國“風險導向?qū)徲嬙陲L險管理中的應用”理論研討暨經(jīng)驗交流會一二等獎論文匯編[C];2008年
10 浦增平;;談建立并完善我國證券公司網(wǎng)上證券委托交易的相關法律制度[A];中國民商法實務論壇論文集[C];2001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上海證券交易所會員部;新證券法四招強化證券公司監(jiān)管[N];中國證券報;2005年
2 本報記者:梅永存 黃和遜;閩發(fā)證券90億巨虧“黑洞”探秘[N];經(jīng)濟參考報;2005年
3 中國證監(jiān)會主席 尚福林;加強改革創(chuàng)新 實現(xiàn)證券業(yè)全面振興[N];證券時報;2005年
4 本報記者 尚曉陽;適時推出券商最低傭金標準[N];中國證券報;2006年
5 夏麗華 楊新英;推進綜合治理 實現(xiàn)創(chuàng)新發(fā)展[N];中國證券報;2006年
6 本報記者 陳勁;迎融資融券 券商增資擴股忙[N];中國證券報;2006年
7 周松林;深化稽查提前介入等監(jiān)管措施[N];中國證券報;2007年
8 趙彤剛邋郭鳳琳;證券公司正規(guī)融資渠道拓寬[N];中國證券報;2007年
9 張?zhí)┬?華融證券信達證券掛牌運營[N];中國證券報;2007年
10 蔣飛;券商全行業(yè)半年盈利122億[N];第一財經(jīng)日報;2006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鄒平;我國證券公司發(fā)展的制度研究[D];中南大學;2001年
2 劉加;證券公司市場營銷研究[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3年
3 姜洋;中國證券商監(jiān)管制度研究[D];西南財經(jīng)大學;2000年
4 錢曉晨;論我國證券公司破產(chǎn)的法律規(guī)制[D];對外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2006年
5 何曉斌;中國證券公司核心競爭力評價與提升研究[D];上海社會科學院;2006年
6 劉華;證券公司內(nèi)部控制系統(tǒng)研究[D];上海財經(jīng)大學;2001年
7 何君光;我國證券公司風險控制研究[D];重慶大學;2006年
8 孫明明;我國證券公司風險處置中的重組模式選擇[D];復旦大學;2007年
9 朱懷鎮(zhèn);基于CVaR的證券公司資本監(jiān)管研究[D];廈門大學;2008年
10 洪毅愷;我國證券公司雙層次戰(zhàn)略聯(lián)盟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鄭貴堅;證券公司個性化信息推送服務模式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2年
2 李燕立;面向用戶的數(shù)字信息推送服務質(zhì)量評價體系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1年
3 李春剛;數(shù)字圖書館個性化信息推送服務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7年
4 李期位;農(nóng)業(yè)信息智能推送技術的研究與實現(xiàn)[D];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院;2006年
5 梁健佩;招商證券公司股票投資價值研究[D];蘭州大學;2011年
6 李白云;基于DEA原理的我國證券公司評價方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02年
7 朱建軍;證券公司風險投資研究[D];西南財經(jīng)大學;2002年
8 馬文海;齊魯證券公司發(fā)展研究[D];天津大學;2010年
9 陳錦旗;證券公司風險管理研究[D];江西財經(jīng)大學;2001年
10 張偉;證券公司業(yè)務結(jié)構(gòu)及風險管理研究[D];河南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138074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zhqtouz/13807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