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與式議程設置中的信任:從流失到精準修復——基于網(wǎng)約車議程的實證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3-01-26 07:35
政策議程設置是公共政策的邏輯起點和端口,對決策過程影響深刻。隨著現(xiàn)代化和網(wǎng)絡社會發(fā)展,參與式議程設置逐漸成為科學決策的新趨勢。信任關系對參與式議程設置具有基礎性和實質性的影響。本文通過對網(wǎng)約車議程實證分析,發(fā)現(xiàn)政府、社會組織、公眾等議程參與主體間存在信任流失隱患,既受轉型期不確定性等客觀因素影響,也是議程參與者信任心理不堅實、觀念行為失當和互聯(lián)網(wǎng)助推的結果。參與式議程設置信任的精準修復,需要以改善信任環(huán)境為前提,基于復合漸進式精準修復模型,不斷優(yōu)化議程信任的制度、心理和行為基礎,這將對推動科學決策產(chǎn)生積極意義。
【文章頁數(shù)】:7 頁
【文章目錄】:
一、問題的提出
二、參與式議程設置及其信任
(一) 參與式議程設置
(二) 參與式議程設置中的信任
三、參與式議程設置信任流失的實證分析
(一) 資料收集
(二) 資料編碼分析
(三) 參與式議程設置信任流失的現(xiàn)實表征
1. 政府跨部門與層級信任基礎不牢固。
2. 政府決策面臨公信力缺失危機。
3. 政府對體制外議程參與者缺乏充分的信任賦予。
4. 社會成員信任網(wǎng)絡運作失靈。
四、參與式議程設置信任流失的產(chǎn)生機理
(一) 轉型時期環(huán)境不確定性妨礙信任關系培養(yǎng)
(二) 政府部門間相互了解和信任的心理基礎不堅實
(三) 決策者觀念和行為失當降低政府公信力
(四) 社會成員議程參與行為偏差引發(fā)不信任
(五) 網(wǎng)絡社會助推參與式議程設置信任危機
五、參與式議程設置信任的精準修復
(一) 模式設計:信任的復合漸進式精準修復
1. 理論依據(jù)。
2. 模式建構。
(二) 前提:優(yōu)化參與式議程設置信任環(huán)境
1. 凈化網(wǎng)絡環(huán)境, 減少參與式議程設置不信任誘因。
2. 順應現(xiàn)代化發(fā)展趨勢, 培育參與式議程設置相互信任的氛圍。
(三) 制度基礎:強化法治威懾力, 完善參與式議程設置信任規(guī)則和程序
1. 強化法治威懾力, 降低轉型期參與式議程設置環(huán)境不確定性。
2. 完善針對議程參與者的信用監(jiān)督和失信懲戒機制, 降低議程隨機性。
(四) 心理基礎:增強相互了解, 夯實議程參與者信任感知
1. 增強議程設置中政府部門相互了解, 通過提高彼此善意感知度夯實信任心理基礎。
2. 在相互了解感知的基礎上, 明晰政府自身議程角色定位, 通過合作行動培育信任心理。
(五) 行為基礎:建構價值認同, 形成議程參與者相互信任的行為規(guī)范
1. 強化公正透明的價值認同, 規(guī)范決策者觀念行為, 提高參與式議程設置中政府公信力。
2. 增強自律客觀的價值認同, 規(guī)范社會組織議程參與行為, 提高社會組織可信任度。
3. 樹立科學理性的價值認同, 規(guī)范公眾議程參與觀念和行為。
六、結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走向精準:參與式?jīng)Q策目標設定優(yōu)化研究——基于出租車改革的實證分析[J]. 孫峰. 中國行政管理. 2019(01)
[2]與核電生活在一起:環(huán)境風險治理中的信任邏輯研究[J]. 方薌,張曉超. 南京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8(03)
[3]我國公務員信任公民的影響要素實證分析[J]. 王浦劬,李鋒. 中共中央黨校學報. 2016(01)
[4]政治信任的結構與政治文化起源——基于潛在類別分析[J]. 李鋒,孟天廣. 北京行政學院學報. 2014(06)
[5]我國政府信任流失的三維檢視與信任重塑[J]. 魏淑艷,唐榮呈. 東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4(05)
[6]論不確定性中的信任[J]. 張乾友. 道德與文明. 2013(06)
[7]中國情境下成功品牌延伸影響因素的案例研究[J]. 于春玲,李飛,薛鐳,陳浩. 管理世界. 2012(06)
[8]軟件開發(fā)團隊信任機制的動態(tài)發(fā)展模型與改善方法研究[J]. 楊釗,陳士俊. 現(xiàn)代管理科學. 2008(10)
[9]中國公共政策議程設置的模式[J]. 王紹光. 中國社會科學. 2006(05)
本文編號:3732312
【文章頁數(shù)】:7 頁
【文章目錄】:
一、問題的提出
二、參與式議程設置及其信任
(一) 參與式議程設置
(二) 參與式議程設置中的信任
三、參與式議程設置信任流失的實證分析
(一) 資料收集
(二) 資料編碼分析
(三) 參與式議程設置信任流失的現(xiàn)實表征
1. 政府跨部門與層級信任基礎不牢固。
2. 政府決策面臨公信力缺失危機。
3. 政府對體制外議程參與者缺乏充分的信任賦予。
4. 社會成員信任網(wǎng)絡運作失靈。
四、參與式議程設置信任流失的產(chǎn)生機理
(一) 轉型時期環(huán)境不確定性妨礙信任關系培養(yǎng)
(二) 政府部門間相互了解和信任的心理基礎不堅實
(三) 決策者觀念和行為失當降低政府公信力
(四) 社會成員議程參與行為偏差引發(fā)不信任
(五) 網(wǎng)絡社會助推參與式議程設置信任危機
五、參與式議程設置信任的精準修復
(一) 模式設計:信任的復合漸進式精準修復
1. 理論依據(jù)。
2. 模式建構。
(二) 前提:優(yōu)化參與式議程設置信任環(huán)境
1. 凈化網(wǎng)絡環(huán)境, 減少參與式議程設置不信任誘因。
2. 順應現(xiàn)代化發(fā)展趨勢, 培育參與式議程設置相互信任的氛圍。
(三) 制度基礎:強化法治威懾力, 完善參與式議程設置信任規(guī)則和程序
1. 強化法治威懾力, 降低轉型期參與式議程設置環(huán)境不確定性。
2. 完善針對議程參與者的信用監(jiān)督和失信懲戒機制, 降低議程隨機性。
(四) 心理基礎:增強相互了解, 夯實議程參與者信任感知
1. 增強議程設置中政府部門相互了解, 通過提高彼此善意感知度夯實信任心理基礎。
2. 在相互了解感知的基礎上, 明晰政府自身議程角色定位, 通過合作行動培育信任心理。
(五) 行為基礎:建構價值認同, 形成議程參與者相互信任的行為規(guī)范
1. 強化公正透明的價值認同, 規(guī)范決策者觀念行為, 提高參與式議程設置中政府公信力。
2. 增強自律客觀的價值認同, 規(guī)范社會組織議程參與行為, 提高社會組織可信任度。
3. 樹立科學理性的價值認同, 規(guī)范公眾議程參與觀念和行為。
六、結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走向精準:參與式?jīng)Q策目標設定優(yōu)化研究——基于出租車改革的實證分析[J]. 孫峰. 中國行政管理. 2019(01)
[2]與核電生活在一起:環(huán)境風險治理中的信任邏輯研究[J]. 方薌,張曉超. 南京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8(03)
[3]我國公務員信任公民的影響要素實證分析[J]. 王浦劬,李鋒. 中共中央黨校學報. 2016(01)
[4]政治信任的結構與政治文化起源——基于潛在類別分析[J]. 李鋒,孟天廣. 北京行政學院學報. 2014(06)
[5]我國政府信任流失的三維檢視與信任重塑[J]. 魏淑艷,唐榮呈. 東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4(05)
[6]論不確定性中的信任[J]. 張乾友. 道德與文明. 2013(06)
[7]中國情境下成功品牌延伸影響因素的案例研究[J]. 于春玲,李飛,薛鐳,陳浩. 管理世界. 2012(06)
[8]軟件開發(fā)團隊信任機制的動態(tài)發(fā)展模型與改善方法研究[J]. 楊釗,陳士俊. 現(xiàn)代管理科學. 2008(10)
[9]中國公共政策議程設置的模式[J]. 王紹光. 中國社會科學. 2006(05)
本文編號:373231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373231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