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族古籍云平臺及古籍SNS研發(fā)
本文關鍵詞:中國民族古籍云平臺及古籍SNS研發(fā)
【摘要】:本文主要對中國少數民族圖書館和大連民族大學古籍館中的民族文獻進行數字化,并結合該數字化資源以及民族古籍文獻研究者需求構建了一個系統(tǒng)性平臺。我國民族古籍稀少且珍貴,由于古籍大多為紙質文獻,而紙質易于老化,因此很難保護與利用。如何數字化中國古籍文獻,并為研究學者提供交流平臺成為多民族文化遺產保護需要面對的重要課題。本文主要工作包括以下3部分:中國民族古籍云平臺構建:本文構建的中國民族古籍云平臺主要包括古籍文獻云服務,中國民族古籍云平臺數據庫和云平臺服務接口3個部分的構建和開發(fā)工作。古籍數字化工具設計與實現:建立基于手機端的民族古籍文獻采集、處理和合成及上傳云端的多民族古籍文獻APP客戶端。古籍學者SNS系統(tǒng)構建:融合建立的多民族古籍云平臺及大量古籍數據庫,建立古籍分享機制、以及學者及愛好者在線交流SNS客戶端,并構建了用戶興趣區(qū)及文獻收藏,并與古籍采集APP融合構建全方位古籍數字化交流平臺。本文在系統(tǒng)的架構和設計開發(fā)中,融合敏捷開發(fā)、網絡加密、異步加載、多線程等技術于客戶端,保證了其安全性和穩(wěn)定性,同時為用戶構建了一個交流的平臺。本文設計的中國民族古籍云平臺、古籍數字化工具與古籍學者SNS系統(tǒng)相輔相成,為民族文化工作者提供一個方便快捷的交流與工作平臺,將大大提升中國民族文化的發(fā)展速度。
【關鍵詞】:民族古籍 云平臺 SNS
【學位授予單位】:北方民族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G122;TP393.09
【目錄】:
- 摘要3-4
- ABSTRACT4-8
- 第一章 緒論8-13
- 1.1 研究目的與意義8-11
- 1.2 國內外發(fā)展現狀11-13
- 第二章 多民族古籍平臺構建技術13-19
- 2.1 多民族古籍云平臺介紹13
- 2.2 iOS系統(tǒng)知識介紹13-16
- 2.3 SQLite簡介16-17
- 2.4 MD5加密方式17
- 2.5 MVC設計模式17-19
- 第三章 項目需求19-23
- 3.1 項目分析過程19-20
- 3.2 可行性分析20-21
- 3.3 需求分析21-23
- 第四章 系統(tǒng)的設計與實現23-51
- 4.1 云平臺數據庫設計23-29
- 4.2 系統(tǒng)操作流程結構29-30
- 4.3 系統(tǒng)物理結構30-31
- 4.4 登錄模塊設計與實現31-32
- 4.5 注冊模塊設計與實現32-34
- 4.6 個人信息模塊設計與實現34-35
- 4.7 發(fā)送博文信息模塊設計與實現35-39
- 4.8 博文信息模塊設計與實現39-45
- 4.9 傳古籍模塊設計與實現45-47
- 4.10 古籍收藏模塊設計與實現47-49
- 4.11 古籍分享模塊設計與實現49-51
- 第五章 軟件功能展示與性能分析51-60
- 5.1 軟件功能展示51-58
- 5.2 軟件性能分析58-60
- 第六章 總結與展望60-61
- 參考文獻61-63
- 致謝63-64
- 個人簡介64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7條
1 劉峰;黃信初;康紅娜;;基于SNS虛擬網絡社區(qū)用戶界面的互動設計[J];藝海;2013年05期
2 李倩;;大學英語寫作教學:合作寫作與SNS社交平臺的有機結合——一項基于人人網的英語合作寫作試驗[J];山東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3年03期
3 畢玉芳;;積極利用SNS探索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途徑[J];當代教育科學;2013年15期
4 劉穎;;從受眾角度看我國SNS網絡社區(qū)迅速發(fā)展的原因[J];電影評介;2010年04期
5 路紫;張秋孌;邢晨宇;樊華;鄧麗麗;;基于圖論的SNS社區(qū)中人際節(jié)點空間關系的中心性研究——以新浪微博為例[J];經濟地理;2013年12期
6 陳美華;陳祥雨;;基于SNS“人人網”的英語寫作匿名性同伴群評研究[J];外語電化教學;2013年06期
7 ;[J];;年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7條
1 彭少朋;程樹英;;Sn膜硫化合成SnS薄膜及其性能研究[A];第六屆中國功能材料及其應用學術會議論文集(4)[C];2007年
2 張震;;一種面向SNS網絡海量圖像自動標注算法[A];中國通信學會第六屆學術年會論文集(下)[C];2009年
3 覃文圣;支穎梅;李林;;SNS構建教與學平臺初探[A];全國第21屆計算機技術與應用學術會議(CACIS·2010)暨全國第2屆安全關鍵技術與應用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0年
4 賈宏杰;程樹英;;摻銀對太陽能電池吸收層材料SnS薄膜性能的影響[A];第十屆中國太陽能光伏會議論文集:迎接光伏發(fā)電新時代[C];2008年
5 趙彥保;張治軍;黨鴻辛;;SnS納米微粒的摩擦學性能研究[A];第二屆全國工業(yè)摩擦學大會暨第七屆全國青年摩擦學學術會議會議論文集[C];2004年
6 紀雅莉;郭進利;;基于復雜網絡理論研究SNS網站[A];第五屆全國復雜網絡學術會議論文(摘要)匯集[C];2009年
7 ;SNS網站社會關系網絡結構與個體行為的互動研究——以人人網為例[A];首屆華中地區(qū)新聞與傳播學科研究生學術論壇獲獎論文[C];2010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李敬;人人網發(fā)力手機SNS[N];計算機世界;2011年
2 本報記者 牛宇鑫;阿里新浪“聯姻” 共筑SNS電商夢[N];中國電腦教育報;2013年
3 本報記者 海霞;手機SNS引發(fā)“掘金潮”[N];中國經濟導報;2008年
4 本報記者 趙壘;“SNS化”或成網絡廣告潮流[N];中華工商時報;2010年
5 騰訊網絡媒體產品部助理總經理 劉曜;SNS是最佳廣告平臺[N];通信產業(yè)報;2011年
6 本報記者 孟妮;酷訊推出旅游SNS手機客戶端[N];國際商報;2012年
7 本報記者 徐志強;混戰(zhàn)移動SNS:手機上的好友戰(zhàn)爭[N];21世紀經濟報道;2009年
8 本報記者 湯潯芳;人人網 借“人人連接”戰(zhàn)略開拓SNS內容[N];計算機世界;2009年
9 本報記者 戴鑫;文化部監(jiān)管SNS游戲 網游消費再添安全鎖[N];通信信息報;2011年
10 本報記者 張佩穎;商務SNS創(chuàng)新企業(yè)招聘模式[N];中國企業(yè)報;2009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石艷霞;SNS虛擬社區(qū)知識共享及其影響因素研究[D];山西大學;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陽健;基于緩存集群的SNS照片分享系統(tǒng)設計與實現[D];大連理工大學;2015年
2 喬勝;基于移動SNS的媒介特質和需求對媒介依賴的影響研究[D];西安工程大學;2015年
3 李蓉;國內SNS網站的發(fā)展狀況及未來趨勢[D];山西大學;2012年
4 任金獻;太陽能電池用SnS和CdS薄膜的微觀結構與性能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6年
5 馬佑良;SNS虛擬社區(qū)信息傳播中的隱私暴露現象研究[D];廣西大學;2016年
6 程啟航;中國民族古籍云平臺及古籍SNS研發(fā)[D];北方民族大學;2016年
7 周名赫;SNS網絡的音樂文化傳播[D];天津音樂學院;2010年
8 王娟;SNS及其廣告機制探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0年
9 姜小溪;SNS網站對大學生“消費文化”理念影響的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2年
10 張濤;個人寂寞時使用SNS類型網站尋求慰藉之動機研究[D];西北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75493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ydhl/7549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