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管理論文 > 移動網絡論文 >

信息中心網絡發(fā)展研究綜述

發(fā)布時間:2017-08-26 09:33

  本文關鍵詞:信息中心網絡發(fā)展研究綜述


  更多相關文章: 信息中心網絡 未來互聯(lián)網 網絡體系結構


【摘要】:信息中心網絡(Information-Centric Networking,ICN)已經成為下一代網絡體系結構研究的新熱點.從眾多研究成果中及時地總結ICN的優(yōu)勢與不足是未來相關研究的重要基石.盡管現(xiàn)有ICN綜述文獻已經對其體系結構做出較為詳細的總結,然而,它們并沒有充分地討論TCP/IP網絡體系結構中存在的問題與發(fā)展ICN必要性之間的關系,而這影響到未來ICN的重點研究方向.文中首先論述了應用ICN體系結構解決當前網絡體系結構中已有問題的必要性,將ICN的關鍵問題、結構構成、關鍵技術等進行了梳理,從現(xiàn)有ICN方案中整理出信息命名、路由技術、試驗平臺等關鍵技術.在這個基礎上,文中進一步討論分析了ICN與現(xiàn)有的協(xié)同緩存系統(tǒng)等技術之間的關聯(lián)與差異.論文最后分析討論了ICN的下一步發(fā)展方向以及有待研究的問題.
【作者單位】: 清華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哥廷根大學計算機科學學院;
【關鍵詞】信息中心網絡 未來互聯(lián)網 網絡體系結構
【基金】:FP7/NICT EU-JAPAN GreenICN項目 國家科技支撐計劃(2012BAH13F04) 國家國際科技合作專項項目(2013DFB10070)資助~~
【分類號】:TP393.02
【正文快照】: (2012BAH13F04)、國家國際科技合作專項項目(2013DFB10070)資助.吳超,男,1989年生,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為未來網絡體系結構.E-mail:cwu12@mails.tsinghua.edu.cn.張堯學,男,1956年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工程院院士,主要研究領域為主動服務、普適計算、智能終端.周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6條

1 李文中 ,顧鐵成 ,李春洪 ,陸桑璐 ,陳道蓄;GCaching——一種網格協(xié)同緩存系統(tǒng)[J];計算機研究與發(fā)展;2004年12期

2 謝高崗;張玉軍;李振宇;孫毅;謝應科;李忠誠;劉韻潔;;未來互聯(lián)網體系結構研究綜述[J];計算機學報;2012年06期

3 尹浩;詹同宇;林闖;;多媒體網絡:從內容分發(fā)網絡到未來互聯(lián)網[J];計算機學報;2012年06期

4 夏春梅;徐明偉;;信息中心網絡研究綜述[J];計算機科學與探索;2013年06期

5 劉外喜;余順爭;蔡君;高鷹;;ICN中的一種協(xié)作緩存機制[J];軟件學報;2013年08期

6 李軍;陳震;石希;;ICN體系結構與技術研究[J];信息網絡安全;2012年04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趙國鋒;陶文平;;可編程路由器的虛擬化技術研究[J];重慶郵電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年01期

2 龍煒;齊佳音;;基于情景規(guī)劃的未來互聯(lián)網應用分類[J];北京郵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年01期

3 劉暉;;多媒體網絡:從內容分發(fā)網絡到未來互聯(lián)網[J];計算機光盤軟件與應用;2013年11期

4 李喬;何慧;張宏莉;;內容分發(fā)網絡研究[J];電子學報;2013年08期

5 齊寧;趙宇;李卓;;基于NDN體系的廣播電視網絡的研究[J];單片機與嵌入式系統(tǒng)應用;2013年12期

6 葛敬國;賀鵬;楊建華;張建華;;通用平臺虛擬路由器轉發(fā)性能測試與改進[J];電子科技大學學報;2014年01期

7 楊鵬;李幼平;;二元互補未來互聯(lián)網體系結構[J];復雜系統(tǒng)與復雜性科學;2014年01期

8 崔現(xiàn)東;劉江;黃韜;陳建亞;劉韻潔;;基于節(jié)點介數(shù)和替換率的內容中心網絡網內緩存策略[J];電子與信息學報;2014年01期

9 周振宇;蔡驥然;師瑞峰;祁兵;;智能電網需求響應通信架構綜述[J];電氣應用;2013年S1期

10 唐濱;張國印;姜春茂;吳艷霞;李璐;;移動CCN中三模劃分緩存算法[J];復雜系統(tǒng)與復雜性科學;2014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4條

1 張鋮;曹振;鄧輝;;SDN控制器系統(tǒng)部署方案分析和設計初探[A];2013年中國通信學會信息通信網絡技術委員會年會論文集[C];2013年

2 吳舜;蘇丹;吳佳;李坤;杜劍雯;聶正璞;;OpenFlow分布式多控制器設計與實現(xiàn)[A];2013電力行業(yè)信息化年會論文集[C];2013年

3 王鑫;高能;馬存慶;薛聰;;分布式SDN控制器的規(guī)則沖突解決方案[A];第29次全國計算機安全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4年

4 Ying Rao;Hongbin Luo;Deyun Gao;Hongke Zhang;;NLBA:a Novel Locator Based mobility support Approach in Named Data Networking[A];第十一屆全國博士生學術年會——信息技術與安全專題論文集[C];2013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劉麗艷;基于數(shù)據網格的海量數(shù)據管理若干關鍵技術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計算技術研究所);2005年

2 董平;基于身份與位置分離映射的可擴展路由體系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08年

3 孫曉川;未來網絡虛擬化資源管理機制研究[D];北京郵電大學;2013年

4 黃道超;智慧云網絡動態(tài)資源適配關鍵技術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3年

5 李曉倩;一體化標識網絡身份與位置映射關鍵技術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3年

6 董永吉;面向資源優(yōu)化的分層式高速報文解析技術研究[D];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2013年

7 程祥;高效可靠的虛擬網絡映射技術研究[D];北京郵電大學;2013年

8 卿蘇德;網絡虛擬化映射算法研究[D];北京郵電大學;2013年

9 李璐;基于MP2P的內容分發(fā)機制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3年

10 張?zhí)?結構化P2P網絡關鍵技術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景三東;Web對象可緩存性與一致性問題研究[D];鄭州大學;2010年

2 史海振;基于雙關聯(lián)圖的Web預取模型研究[D];鄭州大學;2011年

3 向林艷;基于數(shù)據網格的Web緩存系統(tǒng)研究與實現(xiàn)[D];吉林大學;2007年

4 王上;一體化網絡接入交換路由器分離映射的設計與實現(xiàn)[D];北京交通大學;2008年

5 譚蔚翔;一體化網絡中快速轉發(fā)與隊列調度機制的設計與實現(xiàn)[D];北京交通大學;2009年

6 姚培娟;Web緩存層次模型研究與代價分析[D];鄭州大學;2012年

7 張寅翔;成本與能效優(yōu)化的虛擬網絡映射算法研究[D];南京郵電大學;2013年

8 周天君;基于Hadoop的網絡海量數(shù)據采集及處理平臺開發(fā)[D];北京郵電大學;2013年

9 龍煒;互聯(lián)網用戶行為演化趨勢及網絡應用分類[D];北京郵電大學;2013年

10 王東晨;網絡試驗平臺數(shù)據存儲研究與實現(xiàn)[D];北京郵電大學;2013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3條

1 吳建平;林嵩;徐恪;劉瑩;朱敏;;可演進的新一代互聯(lián)網體系結構研究進展[J];計算機學報;2012年06期

2 李春洪;馮國富;顧鐵成;陸桑璐;陳道蓄;;一種無“熱點”的覆蓋網協(xié)同緩存策略[J];軟件學報;2008年03期

3 張宏科;董平;楊冬;;新互聯(lián)網體系理論及關鍵技術[J];中興通訊技術;2008年01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趙會群;孫晶;;網構軟件體系結構代數(shù)模型[J];中國科學:信息科學;2013年01期

2 趙建民;;對局域網絡體系結構的探討[J];浙江師大學報(自然科學版);1989年01期

3 李抒彤,陸鑫達;新型商用高性能服務器的體系結構[J];計算機工程;1997年S1期

4 劉雯杰;徐學杰;王磊;;未來的因特網體系結構展望[J];中國現(xiàn)代教育裝備;2007年06期

5 畢軍;林萍萍;胡虹雨;;一種可演進的互聯(lián)網體系結構[J];中興通訊技術;2010年02期

6 朱敏;徐恪;林嵩;;面向應用適應能力的互聯(lián)網體系結構評估方法[J];計算機學報;2013年09期

7 董曉明;石朝明;黃坤;王允峰;;美海軍DDG-1000全艦計算環(huán)境體系結構探析[J];中國艦船研究;2012年06期

8 門佳;李偉;;互聯(lián)網體系結構中的端到端原則[J];計算機與現(xiàn)代化;2013年09期

9 劉蔚林;移動Agent的體系結構及遷移的實現(xiàn)[J];零陵學院學報;2002年06期

10 雷光洪,王雙梅;關于IP地址體系結構的研究[J];四川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2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3條

1 王海洲;;構造防火墻的三種體系結構[A];全國第十四屆計算機科學及其在儀器儀表中的應用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1年

2 羅軍舟;;下一代互聯(lián)網的結構體系研究[A];新觀點新學說學術沙龍文集27:下一代網絡及三網融合[C];2009年

3 花月霞;莫萬強;;Intranet/Internet平臺中的電子郵件體系結構[A];OA’99辦公自動化全國學術研討暨展示會論文集[C];1999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電聯(lián)關注面向用戶基于業(yè)務的體系結構[N];人民郵電;2001年

2 ;網絡體系:促進電信與IP的融合[N];人民郵電;2000年

3 四川 陳路;淺談網格的典型體系結構[N];電子報;2008年

4 ;ERP的長征[N];網絡世界;2002年

5 ;中國企業(yè)管理軟件應用與技術發(fā)展[N];科技日報;2000年

6 思科公司供稿;為未來建立多業(yè)務平臺[N];計算機世界;2002年

7 上海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處 周海鑫;多一層的魅力[N];計算機世界;2002年

8 艾文;在企業(yè)級報表中加入BI[N];中國計算機報;2003年

9 劉纓;面向未來構造多業(yè)務平臺[N];人民郵電;2002年

10 ;Web交換新氣象[N];網絡世界;2000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2條

1 王寶生;一種新型路由器體系結構及其實現(xiàn)技術研究[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05年

2 管劍波;集群路由器體系結構及其關鍵技術的研究[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05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5條

1 萬歆;動態(tài)WEB技術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5年

2 陳旺林;基于Broadlight平臺的路由產品上層應用設計與實現(xiàn)[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3 岑護平;向量網控制面體系結構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08年

4 衡星辰;基于移動Agent的CORBA體系結構的研究及應用[D];福州大學;2004年

5 郭昆;網絡會商群體決策支持系統(tǒng)的研究[D];福州大學;2005年



本文編號:740905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ydhl/740905.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18da2***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