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基于時分復用的云資源管理方法
本文關鍵詞:一種基于時分復用的云資源管理方法
【摘要】:為了實現(xiàn)多租戶的云計算環(huán)境下用戶對計算資源的公平使用,用有限資源應對最大量的用戶需求,針對云計算中成批到達的可劃分獨立任務,研究了一種基于時分復用的虛擬化資源管理方法.將整個云中計算資源作為復用對象,根據用戶任務需求確定資源的復用周期和時間片,給出了資源時分復用的多種策略,并且對不同策略進行了深入的性能指標分析,形成了相應結論,以應對和指導不同應用場景.最后驗證了資源管理方法的有效性.
【作者單位】: 同濟大學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青島農業(yè)大學理學與信息學院;國家高性能計算機工程技術中心同濟分中心;
【關鍵詞】: 云計算 批任務調度 資源虛擬化 時分復用
【基金】:國家“八六三”高技術研究發(fā)展計劃(2009AA012201)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61272107,61202173,61103068) 上海市優(yōu)秀學科帶頭人計劃(10XD1404400) 教育部高等學校博士學科點專項科研基金(20090072110035) 教育部網絡時代的科技論文快速共享專項研究(20110740001) 華為創(chuàng)新計劃(IRP-2013-12-03)
【分類號】:TP393.07
【正文快照】: 云計算是在并行計算、分布式計算、集群計算、網格計算等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一種基于網絡的計算模式,以服務的形式對外提供IT資源,包括基礎設施服務IaaS(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平臺服務PaaS(platform as a service)、軟件服務SaaS(software as a service)等,并且具有SL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師雪霖清華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 清華信息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籌);徐恪;;云虛擬機資源分配的效用最大化模型[J];計算機學報;2013年02期
2 譚一鳴;曾國蓀;王偉;;隨機任務在云計算平臺中能耗的優(yōu)化管理方法[J];軟件學報;2012年02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付鈺;嚴博;吳曉平;;基于狀態(tài)空間連續(xù)逼近的云計算虛擬資源優(yōu)化配置研究[J];電信科學;2012年10期
2 趙晶;;云計算以及云數據管理技術研究[J];電子世界;2013年07期
3 黃上星;周凌云;;基于GAE的云計算應用開發(fā)[J];大眾科技;2013年10期
4 鄭哲;;一種物流云系統(tǒng)的架構方法[J];電腦編程技巧與維護;2013年22期
5 錢晨;張鵬飛;;中國云計算建設及技術開發(fā)方向分析[J];福建電腦;2013年12期
6 陳江濤;張金隆;張亞軍;;基于企業(yè)應用的SaaS顧客價值影響因素研究[J];中國地質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年06期
7 謝文娟;黃松;張晶晶;李丙戌;;云安全管理框架綜述[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3年31期
8 范飛;黃文明;鄧珍榮;;Oozie工作流在Mahout分布式數據挖掘中的應用[J];桂林電子科技大學學報;2014年01期
9 雷萬保;程園;崔珞琨;汪楊;;基于服務關聯(lián)模型的云服務權重計算算法[J];信息化研究;2014年01期
10 張正欣;;應用于公共電子醫(yī)療領域的SOA服務組件管理系統(tǒng)[J];電子設計工程;2014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4條
1 張瑋;牛正浩;史慧玲;孫萌;唐紹炬;;多目標優(yōu)化的云計算虛擬集群動態(tài)調整方法[A];山東計算機學會2013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3年
2 孫英華;郭振波;吳哲輝;杜樂樂;;基于混合云市場的計算資源交易模型的研究[A];山東計算機學會2013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3年
3 潘送軍;周沿東;;淺談開發(fā)測試資源池的建設及應用[A];電力行業(yè)信息化優(yōu)秀論文集2013[C];2013年
4 周宇光;陳振義;盛中華;;探索云計算技術在企業(yè)信息化建設中的應用[A];第十六屆中國科協(xié)年會——分7綠色設計與制造信息技術創(chuàng)新論壇論文集[C];2014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郭紅方;視頻點播內容分發(fā)關鍵技術研究[D];鄭州大學;2012年
2 張小慶;基于云計算環(huán)境的資源提供優(yōu)化方法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3年
3 黃沈權;制造云服務按需供應模式、關鍵技術及應用研究[D];浙江大學;2013年
4 徐麗俊;兩層網絡學習控制系統(tǒng)的快速優(yōu)化調度策略、分布式計算及擴展應用[D];上海大學;2013年
5 樂冠;面向服務系統(tǒng)的自適應資源管理技術研究[D];北京郵電大學;2013年
6 李煜;基于雙邊市場理論的軟件平臺運營機制研究[D];北京郵電大學;2013年
7 李健;云計算環(huán)境下最小化運營開銷的調度技術研究[D];北京郵電大學;2013年
8 張帆;認知可重構的高效能Web服務體系結構研究[D];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2013年
9 王金寶;云計算系統(tǒng)中索引與查詢處理技術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3年
10 李韌;基于Hadoop的大規(guī)模語義Web本體數據查詢與推理關鍵技術研究[D];重慶大學;201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崔寧寧;面向電信運營的云計算模型研究[D];西北大學;2012年
2 歐陽晟;云環(huán)境中虛擬機遷移策略的研究[D];中南大學;2012年
3 潘鈺;云計算平臺中的能耗管理方法[D];南京郵電大學;2013年
4 吳永發(fā);面向終端應用的云存儲系統(tǒng)研究與設計[D];廣東工業(yè)大學;2013年
5 趙建峰;基于遺傳算法和蟻群算法的節(jié)能調度研究[D];山東大學;2013年
6 劉培松;云計算環(huán)境下任務調度和資源分配策略的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3年
7 周飛鳳;MapReduce在科學計算中的研究與改進[D];安徽大學;2013年
8 侯偉;云計算中基于遺傳算法的能效管理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3年
9 張飛飛;云環(huán)境中基于Map/Reduce的虛擬機調度策略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3年
10 周耀炎;區(qū)域云跨地域節(jié)點間動態(tài)副本策略的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3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4條
1 林闖;田源;姚敏;;綠色網絡和綠色評價:節(jié)能機制、模型和評價[J];計算機學報;2011年04期
2 李強;郝沁汾;肖利民;李舟軍;;云計算中虛擬機放置的自適應管理與多目標優(yōu)化[J];計算機學報;2011年12期
3 吳琦,熊光澤;非平穩(wěn)自相似業(yè)務下自適應動態(tài)功耗管理[J];軟件學報;2005年08期
4 李世勇;楊冬;秦雅娟;張宏科;;基于效用最大化的網絡跨層映射[J];軟件學報;2011年08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張明華,吳芳,蔣澤明,黃肇明;2×1.244Gb/s 光時分復用系統(tǒng)的研究[J];上海交通大學學報;1997年05期
2 齊江,喬耀軍,陳樹強,管克儉;ATM無源光網絡中直流耦合突發(fā)模式光接收機分析[J];光子技術;2001年01期
3 張勇;陳天麒;;多混沌時分同步[J];電子科技大學學報;2005年06期
4 李娜;王克甫;呂潔;;基于FPGA的數字信號源設計[J];吉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年01期
5 顧蕓;馬維華;;對程控交換機中橋接時隙釋放機制的設計[J];湖北電力;2006年05期
6 王艷麗;龐偉正;李岳霖;;基于時分復用的無線傳感器網絡MAC協(xié)議研究[J];傳感器與微系統(tǒng);2006年12期
7 孫克輝;牟俊;周家令;鐘科;;統(tǒng)一混沌系統(tǒng)的混沌觀測器同步控制及其應用[J];控制理論與應用;2008年04期
8 劉加峰;蘆勤;李丹妮;段元民;;基于FPGA的醫(yī)療信息數據光纖傳輸系統(tǒng)設計[J];醫(yī)療衛(wèi)生裝備;2008年08期
9 克萊爾·懷特克羅斯;ATM的戰(zhàn)略威力[J];世界電信;1996年02期
10 李欣;楊傳厚;;多媒體通信時分多路復用器的設計[J];四川通信技術;1998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李應博;蔣偉;金野;;基于臟紙編碼和時分復用的MIMO廣播傳輸方案[A];2010年通信理論與信號處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0年
2 劉剛;余重秀;張茹;楊向東;;時分復用到波分復用信道的全光多路波長變換[A];全國第十一次光纖通信暨第十二屆集成光學學術會議(OFCIO’2003)論文集[C];2003年
3 孫偉;張自麗;李東明;葛輝良;;時分波分混合復用光纖水聽器陣列的實驗研究[A];2009年中國東西部聲學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9年
4 魏東梅;李艷;;安全散列算法的FPGA研究[A];2007通信理論與技術新發(fā)展——第十二屆全國青年通信學術會議論文集(上冊)[C];2007年
5 李佳樹;何加銘;;WiMAX射頻信號收發(fā)電路設計[A];浙江省電子學會2008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8年
6 康莉;王建利;;基于GPON網絡的TDM業(yè)務實現(xiàn)[A];中國通信學會第六屆學術年會論文集(中)[C];2009年
7 相蔚蔚;陸佩忠;;信源信道聯(lián)合軟判決譯碼算法及其在TDM系統(tǒng)中的應用[A];2008通信理論與技術新發(fā)展——第十三屆全國青年通信學術會議論文集(下)[C];2008年
8 莫克;;淺析數字電視基帶光傳輸系統(tǒng)中的復用技術[A];中國新聞技術工作者聯(lián)合會2008年學術年會論文集(中)[C];2008年
9 韓紅霞;郭勁;曹立華;耿愛輝;;利用光纖進行多路數據與視頻圖像信息混合傳輸[A];全國第十二次光纖通信暨第十三屆集成光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5年
10 姜毅;齊月靜;;基于FPGA的非標準二次群路的分接處理[A];2007'儀表,自動化及先進集成技術大會論文集(一)[C];2007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劉然;能否成為下一代電信核心[N];中國電子報;2001年
2 北京郵電大學教授 張欣;EV-DO Rev.B值得部署[N];通信產業(yè)報;2009年
3 ;構造下一代傳輸網絡[N];人民郵電;2001年
4 謝向陽;DTM突破IP傳輸難關[N];中國計算機報;2003年
5 ;下代網絡將以光速運行(上)[N];人民郵電;2000年
6 本報記者 宋家雨;電信業(yè)重新洗“牌”[N];網絡世界;2000年
7 本報記者 范毅波;融合: 合圍之勢[N];網絡世界;2004年
8 ;電信新紀元的未來版圖[N];人民郵電;2001年
9 韋樂平;挑戰(zhàn)網絡容量[N];中國計算機報;2001年
10 ;構筑新一代電信基礎結構[N];通信產業(yè)報;2000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柏榮剛;無線傳感器網絡節(jié)能協(xié)議和算法的研究[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09年
2 王慶華;基于MIMO的無線傳感器網絡若干關鍵問題研究[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09年
3 吳曉冬;光纖Bragg光柵應變傳感技術及其應用研究[D];浙江大學;2005年
4 錢穎;無線網絡資源管理的跨層研究[D];浙江大學;2007年
5 徐建波;無線傳感器網絡分布式分簇和節(jié)能的數據收集協(xié)議研究[D];湖南大學;2008年
6 劉穎;核磁共振系統(tǒng)的數字化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7 何煒;混合波分時分復用無源光網絡研究與技術實現(xiàn)[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8 代勇波;光纖光柵傳感特性與多點復用技術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2年
9 尚佳彬;光纖CRDS多參量傳感系統(tǒng)的研制及應用[D];南開大學;2012年
10 馬莉;無線網狀網資源分配與調度算法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王正宇;基于時分復用的光片上網絡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3年
2 林程遠;光纖氣體傳感器時分復用系統(tǒng)的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1年
3 龐治華;基于星上連續(xù)波時分復用的擴頻通系系統(tǒng)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02年
4 王俊峰;智能化數字光纖傳輸系統(tǒng)的設計與實現(xiàn)[D];哈爾濱工程大學;2003年
5 趙亞楠;無線傳感器網絡中的時分復用調度算法研究[D];吉林大學;2013年
6 荊振國;基于光波導開關的光纖水聽器時分復用[D];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03年
7 李亞奇;基于時分復用的CSD編碼FIR數字濾波器設計[D];天津大學;2006年
8 賈艷麗;壓電自感知執(zhí)行器時分復用解耦法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7年
9 郭川;4×E1以太網網橋的進一步優(yōu)化[D];電子科技大學;2004年
10 祝貞鳳;基于光纖水聽器陣列的高速時分復用系統(tǒng)研究[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04年
,本文編號:58081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ydhl/5808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