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云計算服務的彈性負載均衡機制的研究與實現
發(fā)布時間:2022-01-07 19:48
云計算是一種基于互聯(lián)網的超級計算模式,它不僅改變了網絡的服務模式,同時也提供了一種新的商業(yè)模式。云計算的核心思想是,通過網絡將計算資源建立一個資源池,對計算資源池進行統(tǒng)一管理和調度,根據用戶的需要對資源進行按需分配。隨著網絡的訪問量和數據流量的快速增長,那么處理能力和計算強度也會增加,單一的服務器不能承擔業(yè)務的增加,就需要增加硬件的投入,而云計算的目的是節(jié)省資源,所以增加硬件將與之違背。彈性負載均衡就是將單個高負載的運算分擔到多臺節(jié)點設備上并行處理,每個節(jié)點處理后將結果匯總并返回給用戶,這樣就提高了系統(tǒng)的處理能力。本文分析了云計算技術在當今研究的背景與意義,從國內外對云計算研究現狀分析了云計算的研究現狀以及云計算的重要性。對云計算的概念、特征和服務方式做了詳細介紹。云計算的關鍵技術是虛擬化技術,本文分析對比了KVM、Xen和VMware三種比較常見的虛擬化技術,對他們具體虛擬化的實現做了詳細介紹。在本文中采用的是KVM虛擬化技術實現底層云平臺的虛擬化。通過對靜態(tài)負載均衡算法的分析,由于靜態(tài)負載均衡算法對服務器的性能要求一致,所以在本系統(tǒng)中選擇了動態(tài)的負載均衡算法,對動態(tài)負載均衡算法的實...
【文章來源】:成都理工大學四川省
【文章頁數】:60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初始時的四臺虛擬機
圖 5-3 初始時的四臺虛擬機2、在虛擬機 A 上部署相應的服務,然后通過客服端對 A 的應用發(fā)出請求,A 上的負載將不斷增加,本次測試主要是通過 CPU 使用的負載來判斷是否過載,不考慮內存和 I/0。可以通過監(jiān)控界面顯示當給 A 加壓時,CPU 的負載達到了 8其監(jiān)控的數據如圖 5-4 所示:
成都理工大學碩士學位論文3、當應用 A 中的負載達到了閾值的時候,而在備用池中的 B,C,D 三個的 CPU負載在 20%左右,負載較低,圖 5-5,圖 5-6,圖 5-7 分別為 B,C,D 為監(jiān)控到的數據: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基于云計算集群擴展中的調度策略研究[J]. 葛新,陳華平,杜冰,李書鵬. 計算機應用研究. 2011(03)
[2]云計算綜述與移動云計算的應用研究[J]. 劉越. 信息通信技術. 2010(02)
[3]云計算及其關鍵技術[J]. 陳全,鄧倩妮. 計算機應用. 2009(09)
[4]云計算模型下的PLE構建初探[J]. 尚建新,解月光,王偉. 現代教育技術. 2009(04)
[5]基于應用層負載均衡策略的分析與研究[J]. 張前進,齊美彬,李莉. 計算機工程與應用. 2007(32)
[6]基于虛擬機的虛擬計算環(huán)境研究與設計[J]. 懷進鵬,李沁,胡春明. 軟件學報. 2007(08)
[7]基于X86架構的系統(tǒng)虛擬機技術與應用[J]. 董耀祖,周正偉. 計算機工程. 2006(13)
[8]Web服務器集群的負載均衡算法研究[J]. 王霜,修保新,肖衛(wèi)東. 計算機工程與應用. 2004(25)
[9]動態(tài)負載平衡算法設計的新途徑[J]. 朱世平. 計算機工程與設計. 1995(03)
碩士論文
[1]IaaS云中虛擬機的動態(tài)遷移技術的研究[D]. 姚康寶.北京工業(yè)大學 2012
[2]云計算下基于虛擬機遷移、負載均衡的能耗優(yōu)化算法研究[D]. 馮文芳.云南大學 2012
[3]基于OpenStack構建私有云計算平臺[D]. 王霄飛.華南理工大學 2012
[4]基于OpenStack的計算云的研究與實現[D]. 高貴升.成都理工大學 2012
[5]云計算環(huán)境下的負載均衡算法的研究與設計[D]. 馮秀玲.北京郵電大學 2012
[6]負載均衡子系統(tǒng)在云平臺的設計與實現[D]. 任肖娜.北京郵電大學 2012
[7]基于動態(tài)負載均衡的選播路由算法的研究[D]. 王葳.遼寧大學 2011
[8]基于能耗約束的虛擬機調度策略研究[D]. 王旭.云南大學 2011
[9]虛擬化管理平臺適配層的研究與評價[D]. 商慶同.北京郵電大學 2011
[10]云環(huán)境下的虛擬機監(jiān)控和服務部署關鍵技術研究[D]. 王忠儒.國防科學技術大學 2010
本文編號:3575159
【文章來源】:成都理工大學四川省
【文章頁數】:60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初始時的四臺虛擬機
圖 5-3 初始時的四臺虛擬機2、在虛擬機 A 上部署相應的服務,然后通過客服端對 A 的應用發(fā)出請求,A 上的負載將不斷增加,本次測試主要是通過 CPU 使用的負載來判斷是否過載,不考慮內存和 I/0。可以通過監(jiān)控界面顯示當給 A 加壓時,CPU 的負載達到了 8其監(jiān)控的數據如圖 5-4 所示:
成都理工大學碩士學位論文3、當應用 A 中的負載達到了閾值的時候,而在備用池中的 B,C,D 三個的 CPU負載在 20%左右,負載較低,圖 5-5,圖 5-6,圖 5-7 分別為 B,C,D 為監(jiān)控到的數據: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基于云計算集群擴展中的調度策略研究[J]. 葛新,陳華平,杜冰,李書鵬. 計算機應用研究. 2011(03)
[2]云計算綜述與移動云計算的應用研究[J]. 劉越. 信息通信技術. 2010(02)
[3]云計算及其關鍵技術[J]. 陳全,鄧倩妮. 計算機應用. 2009(09)
[4]云計算模型下的PLE構建初探[J]. 尚建新,解月光,王偉. 現代教育技術. 2009(04)
[5]基于應用層負載均衡策略的分析與研究[J]. 張前進,齊美彬,李莉. 計算機工程與應用. 2007(32)
[6]基于虛擬機的虛擬計算環(huán)境研究與設計[J]. 懷進鵬,李沁,胡春明. 軟件學報. 2007(08)
[7]基于X86架構的系統(tǒng)虛擬機技術與應用[J]. 董耀祖,周正偉. 計算機工程. 2006(13)
[8]Web服務器集群的負載均衡算法研究[J]. 王霜,修保新,肖衛(wèi)東. 計算機工程與應用. 2004(25)
[9]動態(tài)負載平衡算法設計的新途徑[J]. 朱世平. 計算機工程與設計. 1995(03)
碩士論文
[1]IaaS云中虛擬機的動態(tài)遷移技術的研究[D]. 姚康寶.北京工業(yè)大學 2012
[2]云計算下基于虛擬機遷移、負載均衡的能耗優(yōu)化算法研究[D]. 馮文芳.云南大學 2012
[3]基于OpenStack構建私有云計算平臺[D]. 王霄飛.華南理工大學 2012
[4]基于OpenStack的計算云的研究與實現[D]. 高貴升.成都理工大學 2012
[5]云計算環(huán)境下的負載均衡算法的研究與設計[D]. 馮秀玲.北京郵電大學 2012
[6]負載均衡子系統(tǒng)在云平臺的設計與實現[D]. 任肖娜.北京郵電大學 2012
[7]基于動態(tài)負載均衡的選播路由算法的研究[D]. 王葳.遼寧大學 2011
[8]基于能耗約束的虛擬機調度策略研究[D]. 王旭.云南大學 2011
[9]虛擬化管理平臺適配層的研究與評價[D]. 商慶同.北京郵電大學 2011
[10]云環(huán)境下的虛擬機監(jiān)控和服務部署關鍵技術研究[D]. 王忠儒.國防科學技術大學 2010
本文編號:357515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ydhl/3575159.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