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基于QoS的自適應失效檢測算法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11-04 08:21
失效檢測是分布式系統(tǒng)中實現(xiàn)高可用性的關鍵技術和組件之一,同時也是可靠性通信、失效恢復、動態(tài)重啟、集群管理等功能的基礎,在網(wǎng)格計算、集群管理、通信協(xié)議、物聯(lián)網(wǎng)、云計算等領域也有重要的應用。本文以分布式系統(tǒng)的高可用性研究為背景,針對失效檢測模型的QoS(Quality of Service)評價體系和失效檢測算法改進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討。主要工作及創(chuàng)新點有以下兩方面:1.針對失效檢測器QOS,在前人研究基礎上完善并形成一套較為完整的QoS評價體系。Chen等人曾提出了一套經(jīng)典的評價體系,但這種體系存在著缺陷,Chen等人僅僅是從檢測速度和準確性方面對失效檢測的QoS進行了研究,認為失效檢測器的QOS可以利用TD、TMR、TM等幾個主要指標進行度量。分析表明僅用完整性和準確性來度量QoS是不夠的,而且用TD作為完整性的主要指標也是不準確的。本文提出一套新的評價體系,并指出失效檢測器QOS可以通過完整性,準確性和及時性來度量。2.本文提出一種基于QoS的自適應失效檢測算法QoS-AFD,使用冪律對統(tǒng)計的歷史超時值進行加權計算其均值,并通過指數(shù)分布概率模型預測下一次的超時值,以此作為判斷進程是...
【文章來源】:鄭州大學河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62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目錄
圖的目錄
表的目錄
1 緒論
1.1 研究背景
1.2 國內(nèi)外研究狀況
1.3 研究內(nèi)容和主要貢獻
1.4 論文組織結(jié)構(gòu)
2 失效檢測技術的理論基礎
2.1 失效分類
2.2 失效檢測器定義
2.3 失效檢測器互動模式
2.3.1 Push模式
2.3.2 Pull模式
2.4 失效檢測算法分析
2.6 本章小結(jié)
3 失效檢測QoS評價體系
3.1 傳統(tǒng)失效檢測器QoS體系
3.2 改進的失效檢測器QoS體系
3.2.1 崩潰-恢復服務模型
3.2.2 QoS指標體系
3.2.3 QoS體系各屬性對應指標間關系討論
3.3 及時性與準確性間關系
3.3.1 NFD-E算法實驗結(jié)果
3.3.2 Bertier算法實驗結(jié)果
3.4 本章小結(jié)
4 一種基于QoS的失效檢測算法QoS-AFD
4.1 引言
4.2 相關工作
4.3 基于QoS的失效檢測算法
4.3.1 算法思想
4.3.2 算法描述
4.3.3 算法級別
4.4 實驗結(jié)果與分析
4.4.1 參數(shù)PA對QoS-AFD的影響
4.4.2 窗口大小對QoS-AFD的影響
4.4.3 QoS-AFD與Chen失效檢測算法比較
4.4.4 QoS-AFD與Bertier失效檢測算法比較
4.5 分析討論
4.6 本章小結(jié)
5 總結(jié)與展望
5.1 論文總結(jié)
5.2 進一步的工作
參考文獻
個人簡歷、在校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與研究成果
個人簡歷
在校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
在校期間研究成果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基于消息延遲預測的自適應失效檢測模型[J]. 石磊,侯垚森. 計算機應用. 2010(05)
[2]云計算:系統(tǒng)實例與研究現(xiàn)狀[J]. 陳康,鄭緯民. 軟件學報. 2009(05)
[3]失效檢測性能和評價方法的研究[J]. 余翔湛,云曉春. 計算機工程與應用. 2007(19)
[4]一種基于QoS的自適應網(wǎng)格失效檢測器[J]. 董劍,左德承,劉宏偉,楊孝宗. 軟件學報. 2006(11)
[5]虛擬計算環(huán)境iVCE:概念與體系結(jié)構(gòu)[J]. 盧錫城,王懷民,王戟. 中國科學E輯:信息科學. 2006(10)
[6]自適應網(wǎng)格錯誤檢測框架研究[J]. 石宣化,金海,羌衛(wèi)中,齊力. 小型微型計算機系統(tǒng). 2006(08)
[7]計算機機群技術及其在Web領域中的應用[J]. 李蕾,方明科,杜欣. 現(xiàn)代計算機. 2006(05)
[8]基于信息尋覓智能體的網(wǎng)絡用戶瀏覽模式研究[J]. 張世武,吳月華,楊杰,劉際明. 計算機研究與發(fā)展. 2004(11)
[9]負載均衡技術的發(fā)展[J]. 薛軍,李增智,王云嵐. 小型微型計算機系統(tǒng). 2003(12)
[10]中間件技術綜述[J]. 周園春,李淼,張建,李曉歐,張飛. 計算機工程與應用. 2002(15)
碩士論文
[1]分布式系統(tǒng)中容錯中間件冗余服務的設計與實現(xiàn)[D]. 劉鵬.中南大學 2009
本文編號:3475363
【文章來源】:鄭州大學河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62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目錄
圖的目錄
表的目錄
1 緒論
1.1 研究背景
1.2 國內(nèi)外研究狀況
1.3 研究內(nèi)容和主要貢獻
1.4 論文組織結(jié)構(gòu)
2 失效檢測技術的理論基礎
2.1 失效分類
2.2 失效檢測器定義
2.3 失效檢測器互動模式
2.3.1 Push模式
2.3.2 Pull模式
2.4 失效檢測算法分析
2.6 本章小結(jié)
3 失效檢測QoS評價體系
3.1 傳統(tǒng)失效檢測器QoS體系
3.2 改進的失效檢測器QoS體系
3.2.1 崩潰-恢復服務模型
3.2.2 QoS指標體系
3.2.3 QoS體系各屬性對應指標間關系討論
3.3 及時性與準確性間關系
3.3.1 NFD-E算法實驗結(jié)果
3.3.2 Bertier算法實驗結(jié)果
3.4 本章小結(jié)
4 一種基于QoS的失效檢測算法QoS-AFD
4.1 引言
4.2 相關工作
4.3 基于QoS的失效檢測算法
4.3.1 算法思想
4.3.2 算法描述
4.3.3 算法級別
4.4 實驗結(jié)果與分析
4.4.1 參數(shù)PA對QoS-AFD的影響
4.4.2 窗口大小對QoS-AFD的影響
4.4.3 QoS-AFD與Chen失效檢測算法比較
4.4.4 QoS-AFD與Bertier失效檢測算法比較
4.5 分析討論
4.6 本章小結(jié)
5 總結(jié)與展望
5.1 論文總結(jié)
5.2 進一步的工作
參考文獻
個人簡歷、在校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與研究成果
個人簡歷
在校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
在校期間研究成果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基于消息延遲預測的自適應失效檢測模型[J]. 石磊,侯垚森. 計算機應用. 2010(05)
[2]云計算:系統(tǒng)實例與研究現(xiàn)狀[J]. 陳康,鄭緯民. 軟件學報. 2009(05)
[3]失效檢測性能和評價方法的研究[J]. 余翔湛,云曉春. 計算機工程與應用. 2007(19)
[4]一種基于QoS的自適應網(wǎng)格失效檢測器[J]. 董劍,左德承,劉宏偉,楊孝宗. 軟件學報. 2006(11)
[5]虛擬計算環(huán)境iVCE:概念與體系結(jié)構(gòu)[J]. 盧錫城,王懷民,王戟. 中國科學E輯:信息科學. 2006(10)
[6]自適應網(wǎng)格錯誤檢測框架研究[J]. 石宣化,金海,羌衛(wèi)中,齊力. 小型微型計算機系統(tǒng). 2006(08)
[7]計算機機群技術及其在Web領域中的應用[J]. 李蕾,方明科,杜欣. 現(xiàn)代計算機. 2006(05)
[8]基于信息尋覓智能體的網(wǎng)絡用戶瀏覽模式研究[J]. 張世武,吳月華,楊杰,劉際明. 計算機研究與發(fā)展. 2004(11)
[9]負載均衡技術的發(fā)展[J]. 薛軍,李增智,王云嵐. 小型微型計算機系統(tǒng). 2003(12)
[10]中間件技術綜述[J]. 周園春,李淼,張建,李曉歐,張飛. 計算機工程與應用. 2002(15)
碩士論文
[1]分布式系統(tǒng)中容錯中間件冗余服務的設計與實現(xiàn)[D]. 劉鵬.中南大學 2009
本文編號:347536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ydhl/347536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