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網絡中的秩序分析
發(fā)布時間:2021-08-28 12:04
伴隨著網絡技術與計算機技術的發(fā)展,校園網絡的應用越來越普及,它正以強大的勢力滲透于校園生活的各個維度與各個層面。校園網絡的迅速普及,改變了校園人的交往狀態(tài)與生存狀態(tài),它是工業(yè)社會發(fā)展的又一次技術成果。正是因為有了校園網絡,所以校園人有了兩個生存空間:一個是我們通常意義上的由物質組成的校園物理空間,而另一個則是由數字組成的校園網絡空間。校園網絡使傳統(tǒng)校園秩序的形式和內容發(fā)生了改變,它對校園秩序賦予了新的意義,校園人在校園網絡里所呈現出的和諧性、組織性和有序性重構了物理校園秩序。目前大多數人都是從校園文化與校園網絡的物理組成來究校園網絡,而校園網絡秩序較少大家的關注,研究這方面的人比較少。但是校園網絡空間本身是無序的,不受什么約束,勢必會有失序、混亂與不和諧的現象產生,這會影響到整個校園的秩序,所以很有必要研究校園網絡的秩序。本文共分為五部分:第一章說明了本論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目,以及研究意義,既有理論意義,也有實際意義,同時還說明了本論文的研究方法為文獻研究方法和個案研究方法。第二章明確了校園網絡秩序的含義。這一章首先對校園網絡的定義進行了說明,分別從“校園中的網”與“網中的校園”兩個方...
【文章來源】:湖南師范大學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5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1 緒論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義
1.3 研究方法
2 校園網絡中的秩序簡述
2.1 校園網絡
2.1.1 校園網絡概述
2.1.2 校園中的網
2.1.3 網中的校園
2.2 校園網絡秩序
2.2.1 什么是秩序
2.2.2 校園網絡中的秩序
3 校園網絡中的物理秩序
3.1 總體設計—保障物理秩序的第一步
3.2 系統(tǒng)建設—物理秩序的依據
3.3 拓撲設計—物理秩序的保障
3.3.1 校園網絡的物理組成
3.3.2 校園網絡的拓撲結構
3.4 校園網絡版面設計中的秩序
3.4.1 版面設計中的符號
3.4.2 符號的有序化
4 校園網絡中的行為秩序
4.1 校園網絡上的行為
4.1.1 學生的主要行為
4.1.2 教師的主要行為
4.1.3 管理工作者的主要行為
4.2 校園網絡對行為秩序的影響
4.2.1 對學生行為秩序的影響
4.2.2 對教師行為秩序的影響
4.2.3 對管理工作者行為秩序的影響
4.3 存在的秩序問題
4.3.1 校園網絡上展開行為活動時存在的秩序問題
4.3.2 問題產生的原因
4.3.3 存在的問題的解決方案
5 校園網絡中的文化秩序
5.1 文化秩序簡述
5.1.1 校園網絡的文化特點
5.1.2 校園網絡文化的組成與表現形式
5.1.3 校園網絡的文化秩序
5.2 校園網絡對文化秩序的改變
5.2.1 物質文化秩序的改變
5.2.2 精神文化秩序的改變
5.2.3 制度文化秩序的改變
5.3 文化秩序的構建原則
結語
參考文獻
附錄
后記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高校網絡文化建設研究[J]. 張廣福. 河南社會科學. 2008(04)
[2]深入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 不斷開創(chuàng)高校校園網絡文化建設和管理工作新局面[J]. 李衛(wèi)紅. 思想理論教育導刊. 2008(01)
[3]高職校園網建設與運用中存在的問題探析[J]. 鄭寧國. 黑龍江高教研究. 2007(01)
[4]普通高校網站主頁設計思路探討[J]. 楊林. 保山師專學報. 2006(05)
[5]網絡環(huán)境下高校校園文化的新變化[J]. 敬菊華,張珂. 重慶郵電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6(05)
[6]網絡影響未成年人人格發(fā)展的社會學分析[J]. 王軍.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6(01)
[7]高校網絡文化建設探析[J]. 溫鳳媛. 沈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5(06)
[8]淺析新形式下高校校園網絡文化建設[J]. 邵一江,黃雄英. 合肥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5(05)
[9]網絡文化釋義[J]. 馮永泰. 西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5(02)
[10]網絡時代高校校園文化戰(zhàn)略建構[J]. 張立娟. 科技情報開發(fā)與經濟. 2005(03)
碩士論文
[1]校園網絡空間的秩序重構[D]. 王欣.湖南師范大學 2009
[2]校園網的深層結構:文化世界[D]. 馬建軍.湖南師范大學 2009
[3]基于.NET的《VB程序設計》網絡學習平臺的設計與實現[D]. 洪宇.東北師范大學 2006
[4]高校校園網絡文化建設若干問題研究[D]. 楊峰.四川大學 2006
[5]校園網絡文化對大學生價值觀的影響及其對策研究[D]. 馬軍.華中師范大學 2005
本文編號:3368480
【文章來源】:湖南師范大學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5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1 緒論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義
1.3 研究方法
2 校園網絡中的秩序簡述
2.1 校園網絡
2.1.1 校園網絡概述
2.1.2 校園中的網
2.1.3 網中的校園
2.2 校園網絡秩序
2.2.1 什么是秩序
2.2.2 校園網絡中的秩序
3 校園網絡中的物理秩序
3.1 總體設計—保障物理秩序的第一步
3.2 系統(tǒng)建設—物理秩序的依據
3.3 拓撲設計—物理秩序的保障
3.3.1 校園網絡的物理組成
3.3.2 校園網絡的拓撲結構
3.4 校園網絡版面設計中的秩序
3.4.1 版面設計中的符號
3.4.2 符號的有序化
4 校園網絡中的行為秩序
4.1 校園網絡上的行為
4.1.1 學生的主要行為
4.1.2 教師的主要行為
4.1.3 管理工作者的主要行為
4.2 校園網絡對行為秩序的影響
4.2.1 對學生行為秩序的影響
4.2.2 對教師行為秩序的影響
4.2.3 對管理工作者行為秩序的影響
4.3 存在的秩序問題
4.3.1 校園網絡上展開行為活動時存在的秩序問題
4.3.2 問題產生的原因
4.3.3 存在的問題的解決方案
5 校園網絡中的文化秩序
5.1 文化秩序簡述
5.1.1 校園網絡的文化特點
5.1.2 校園網絡文化的組成與表現形式
5.1.3 校園網絡的文化秩序
5.2 校園網絡對文化秩序的改變
5.2.1 物質文化秩序的改變
5.2.2 精神文化秩序的改變
5.2.3 制度文化秩序的改變
5.3 文化秩序的構建原則
結語
參考文獻
附錄
后記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高校網絡文化建設研究[J]. 張廣福. 河南社會科學. 2008(04)
[2]深入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 不斷開創(chuàng)高校校園網絡文化建設和管理工作新局面[J]. 李衛(wèi)紅. 思想理論教育導刊. 2008(01)
[3]高職校園網建設與運用中存在的問題探析[J]. 鄭寧國. 黑龍江高教研究. 2007(01)
[4]普通高校網站主頁設計思路探討[J]. 楊林. 保山師專學報. 2006(05)
[5]網絡環(huán)境下高校校園文化的新變化[J]. 敬菊華,張珂. 重慶郵電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6(05)
[6]網絡影響未成年人人格發(fā)展的社會學分析[J]. 王軍.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6(01)
[7]高校網絡文化建設探析[J]. 溫鳳媛. 沈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5(06)
[8]淺析新形式下高校校園網絡文化建設[J]. 邵一江,黃雄英. 合肥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5(05)
[9]網絡文化釋義[J]. 馮永泰. 西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5(02)
[10]網絡時代高校校園文化戰(zhàn)略建構[J]. 張立娟. 科技情報開發(fā)與經濟. 2005(03)
碩士論文
[1]校園網絡空間的秩序重構[D]. 王欣.湖南師范大學 2009
[2]校園網的深層結構:文化世界[D]. 馬建軍.湖南師范大學 2009
[3]基于.NET的《VB程序設計》網絡學習平臺的設計與實現[D]. 洪宇.東北師范大學 2006
[4]高校校園網絡文化建設若干問題研究[D]. 楊峰.四川大學 2006
[5]校園網絡文化對大學生價值觀的影響及其對策研究[D]. 馬軍.華中師范大學 2005
本文編號:336848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ydhl/336848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