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標識網絡流適配機制的設計與實現
發(fā)布時間:2019-10-23 01:00
【摘要】:當今時代,隨著互聯網規(guī)模的急劇擴大和信息量的激增,傳統網絡暴露出諸多弊端。盡管計算機技術、通信技術與應用模式不斷進步,但作為互聯網基礎的TCP/IP體系結構基本沒有變化,在擴展性、動態(tài)性、安全性等方面的問題日益突出。為了從根本上解決傳統網絡存在的弊端,北京交通大學下一代互聯網互聯設備國家工程實驗室提出了"三層"、"兩域"的新型網絡體系架構——智慧標識網絡(Smart Identifier Network,SINET)。為了實現對服務的細致區(qū)分,SINET需要部署多種代表各服務類型的新網絡協議。新型網絡協議的實現、實驗部署需要普適的轉發(fā)平面抽象和流適配機制。本文在SINET研究基礎上,提出了一種轉發(fā)平面的流適配機制。在該機制下,轉發(fā)平面可以根據控制平面下發(fā)流表或者網絡開發(fā)者自定義流表實現對于新型網絡協議數據包的靈活匹配。該機制可以進一步適應網絡地址演化,支持功能擴展,為控制平面提供接口以對轉發(fā)平面進行統一的管理配置,便于在SINET中部署新型網絡協議。首先,本文對傳統網絡架構及其對新型網絡協議數據包匹配方式的缺陷進行分析,指出了流適配機制在SINET中的意義。其次,在SINET架構下,對流適配機制進行了方案設計。本文設計了流適配機制的工作過程,規(guī)范了流控制命令數據格式;對支持流轉發(fā)功能的網絡組件,為了便于組網、支持組件功能的擴展,選取了基于ATCA架構的組件硬件方案;為了提高資源利用率和運行效率,選擇模塊化多線程的組件軟件架構設計方案,分別介紹工作模式、模塊劃分、各模塊具體設計,重點對未來互聯網數據包格式進行規(guī)范定義并采用了流表組和多級流表的流表結構設計方案。然后,本文對流適配機制進行了代碼實現,詳細介紹了各模塊的數據結構和工作流程。最后,本文對流適配機制的功能進行了測試并加以分析,驗證了設計方案的有效性。
【圖文】:
控制器、交換機、協議及發(fā)展趨勢。逡逑識網絡簡介逡逑外關于未來巧聯網架構的研究仍處于起步階段,沒未來網絡"高速"、"高效"、"海量"、"泛在"等需3項目"智慧協同網絡理論基礎研巧",創(chuàng)造性提出型,W解決網絡可擴展性、移動性、安全性等問題的設計和實現方案的理論基礎。逡逑識網絡體系結構逡逑網絡在深入研究傳統信息網絡分層體系基礎上創(chuàng)造系結構模型。如閣2-1所示,"蘭層"包括智慧服;"兩域"包括實體域和行為域。逡逑
V邐)逡逑圖2-1智慧標識網絡架構模型逡逑FiTBure2-l邋ArchhectureofSINET逡逑"H層"、"兩域"新體系結構模型中,,"智慧服務層"解決服務的標識和描述,逡逑L:A及服務的智慧查找與動態(tài)匹配等;"資源適配層"可W感知網絡狀態(tài)及服務需求,逡逑動態(tài)地適配網絡資源并構建網絡族群;"網絡組件層"主要負責數據的存儲與傳輸,逡逑7逡逑
【學位授予單位】:北京交通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7
【分類號】:TP393.0
本文編號:2551858
【圖文】:
控制器、交換機、協議及發(fā)展趨勢。逡逑識網絡簡介逡逑外關于未來巧聯網架構的研究仍處于起步階段,沒未來網絡"高速"、"高效"、"海量"、"泛在"等需3項目"智慧協同網絡理論基礎研巧",創(chuàng)造性提出型,W解決網絡可擴展性、移動性、安全性等問題的設計和實現方案的理論基礎。逡逑識網絡體系結構逡逑網絡在深入研究傳統信息網絡分層體系基礎上創(chuàng)造系結構模型。如閣2-1所示,"蘭層"包括智慧服;"兩域"包括實體域和行為域。逡逑
V邐)逡逑圖2-1智慧標識網絡架構模型逡逑FiTBure2-l邋ArchhectureofSINET逡逑"H層"、"兩域"新體系結構模型中,,"智慧服務層"解決服務的標識和描述,逡逑L:A及服務的智慧查找與動態(tài)匹配等;"資源適配層"可W感知網絡狀態(tài)及服務需求,逡逑動態(tài)地適配網絡資源并構建網絡族群;"網絡組件層"主要負責數據的存儲與傳輸,逡逑7逡逑
【學位授予單位】:北京交通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7
【分類號】:TP393.0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羅洪斌;張宏科;;智慧協同標識網絡體系:研究背景、思路與進展[J];電信科學;2015年02期
2 蘇偉;陳佳;周華春;張宏科;;智慧協同網絡中的服務機理研究[J];電子學報;2013年07期
3 郜帥;王洪超;王凱;張宏科;;智慧網絡組件協同機制研究[J];電子學報;2013年07期
4 張宏科;羅洪斌;;智慧協同網絡體系基礎研究[J];電子學報;2013年07期
5 唐紅;張月婷;趙國鋒;;面向服務的未來互聯網體系結構研究[J];重慶郵電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年01期
6 許健;于鴻洋;;Linux下一種高性能定時器池的實現[J];電子技術應用;2012年12期
7 陸建華;;協同寬帶無線通信研究進展[J];中國基礎科學;2009年06期
8 吳建平;劉瑩;吳茜;;新一代互聯網體系結構理論研究進展[J];中國科學(E輯:信息科學);2008年10期
9 張宏科;蘇偉;;新網絡體系基礎研究——一體化網絡與普適服務[J];電子學報;2007年04期
10 S.J.HERBERT;;Spatial Variability of Nutrient Properties in Black Soil of Northeast China[J];Pedosphere;2007年01期
本文編號:255185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ydhl/255185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