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私感知的Web服務信任模型
【圖文】:
個商家的交易數(shù)量和賣家信用的分布情況,結果如圖1和圖2所示.圖1展示了賣家信用分布情況.可以看出,賣家的信用離散度較大.其統(tǒng)計數(shù)據(jù)如表1所示.從圖2可以看出,賣家的交易數(shù)量具有更明顯的冪率分布特點.結合價格分析的結果和圖2的結果可以看出,價格并不直接決定交易數(shù)量,其他屬性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圖1賣家信用的分布圖2交易數(shù)量的分布表12012-04-27的統(tǒng)計值指標賣家信用交易數(shù)量均值3470739.2093中位數(shù)30632.0000最大值810741819.0000最小值130標準差132680119.1324觀察值129129.0000為了保證結果的通用性,還考察了截至2012-06-24的數(shù)據(jù)分析結果,并且得到了類似的結論,驗證了數(shù)據(jù)分析結果的通用性.為了建立信任模型,分析了截至2012-04-27的數(shù)據(jù),建立了服務屬性矩陣,并將交易數(shù)量作為用戶對服務的選擇結果來計算相關系數(shù),選擇0.4作為顯著相關的閾值,最后選擇的指標有最近的好評數(shù)量、評價人數(shù)、賣家信用和價格.最近的好評數(shù)量指標包含了時間的含義,也就是用戶更關心一個商家(服務)最近一段時間的表現(xiàn);評價人數(shù)表明了評價的基數(shù),,表明了參與評判的用戶數(shù)量,參評用戶數(shù)量越多,其評價就越容易被新用戶接受;賣家信用和價格是傳統(tǒng)上決定用戶是否選擇的重要因素.除此以外,加入了隱私保護屬性,且其權值可以由用戶靈活設定.目前淘寶網(wǎng)也提供了一定程度的隱私保護功能,能以不同的尺度隱藏用戶的個人信息,但仍不完善.根據(jù)式(2)和式(3)的結果,假定隱私保護屬性的權值為w,那么依據(jù)所提出的權值確定算法,最近的好評數(shù)量、評價人數(shù)、賣家信用和價格的權值分別是:0.3020(1-w)、0.1420(1-w)、0.4428(1-w)和0.1132(1-w),將這些權值代入式(2)即可得到淘寶環(huán)境下的信任模型和信任值計?
個商家的交易數(shù)量和賣家信用的分布情況,結果如圖1和圖2所示.圖1展示了賣家信用分布情況.可以看出,賣家的信用離散度較大.其統(tǒng)計數(shù)據(jù)如表1所示.從圖2可以看出,賣家的交易數(shù)量具有更明顯的冪率分布特點.結合價格分析的結果和圖2的結果可以看出,價格并不直接決定交易數(shù)量,其他屬性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圖1賣家信用的分布圖2交易數(shù)量的分布表12012-04-27的統(tǒng)計值指標賣家信用交易數(shù)量均值3470739.2093中位數(shù)30632.0000最大值810741819.0000最小值130標準差132680119.1324觀察值129129.0000為了保證結果的通用性,還考察了截至2012-06-24的數(shù)據(jù)分析結果,并且得到了類似的結論,驗證了數(shù)據(jù)分析結果的通用性.為了建立信任模型,分析了截至2012-04-27的數(shù)據(jù),建立了服務屬性矩陣,并將交易數(shù)量作為用戶對服務的選擇結果來計算相關系數(shù),選擇0.4作為顯著相關的閾值,最后選擇的指標有最近的好評數(shù)量、評價人數(shù)、賣家信用和價格.最近的好評數(shù)量指標包含了時間的含義,也就是用戶更關心一個商家(服務)最近一段時間的表現(xiàn);評價人數(shù)表明了評價的基數(shù),表明了參與評判的用戶數(shù)量,參評用戶數(shù)量越多,其評價就越容易被新用戶接受;賣家信用和價格是傳統(tǒng)上決定用戶是否選擇的重要因素.除此以外,加入了隱私保護屬性,且其權值可以由用戶靈活設定.目前淘寶網(wǎng)也提供了一定程度的隱私保護功能,能以不同的尺度隱藏用戶的個人信息,但仍不完善.根據(jù)式(2)和式(3)的結果,假定隱私保護屬性的權值為w,那么依據(jù)所提出的權值確定算法,最近的好評數(shù)量、評價人數(shù)、賣家信用和價格的權值分別是:0.3020(1-w)、0.1420(1-w)、0.4428(1-w)和0.1132(1-w),將這些權值代入式(2)即可得到淘寶環(huán)境下的信任模型和信任值計?
【作者單位】: 南京電訊技術研究所;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61070173) 江蘇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BK2009058,BK2010133)
【分類號】:TP393.08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3條
1 張龍昌;張成文;;混合QoS聚類的服務組合[J];北京郵電大學學報;2011年05期
2 甘早斌;丁倩;李開;肖國強;;基于聲譽的多維度信任計算算法[J];軟件學報;2011年10期
3 王尚廣;孫其博;楊放春;;Web服務選擇中信譽度評估方法[J];軟件學報;2012年06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韓挺;羅守山;辛陽;朱洪亮;李忠獻;;面向MANET路由的多屬性動態(tài)信任模型[J];北京郵電大學學報;2013年05期
2 王剛;桂小林;;社會網(wǎng)絡中交易節(jié)點的選取及其信任關系計算方法[J];計算機學報;2013年02期
3 王睿;吳禮發(fā);張婷婷;孫傳魯;李丙戌;;一種基于本體的Web服務信任度計算模型[J];計算機應用研究;2013年07期
4 李俊;薛偉;甘旭陽;;基于EigenRep信任模型的一種改進信任機制[J];計算機科學;2013年07期
5 楊志倩;吳國文;;在P2P網(wǎng)絡中基于簇的全局信譽模型的仿真[J];計算機仿真;2013年08期
6 李峰;申利民;司亞利;牛景春;;基于交互感知的動態(tài)自適應的信任評估模型[J];通信學報;2012年10期
7 韓挺;羅守山;辛陽;楊義先;程工;吳瀟;;基于動態(tài)鄰接信任模型的安全路由算法研究[J];通信學報;2013年06期
8 李慧;劉東蘇;;消除用戶主觀評價差異的電子商務信譽模型[J];現(xiàn)代圖書情報技術;2012年02期
9 桂巖;趙素華;;解決Web服務信譽度評估中惡意反饋問題研究[J];無線互聯(lián)科技;2013年04期
10 賀興亞;王海艷;楊文彬;;一種QoS可信增強的服務選擇方法[J];武漢大學學報(理學版);2013年05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杜瑞忠;分布式環(huán)境下動態(tài)信任管理和評估模型研究[D];武漢大學;2012年
2 王永剛;以數(shù)據(jù)為中心的在線社會網(wǎng)絡若干安全問題研究[D];北京大學;201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楊志倩;基于信任的Web信息采集的研究與實現(xiàn)[D];東華大學;2013年
2 李營;Web病毒式營銷客戶信任網(wǎng)絡的構建與維護策略[D];沈陽航空航天大學;2013年
3 曾燦;C2C電子商務環(huán)境下的動態(tài)信任算法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2年
4 張亞紅;基于運行時驗證的Web服務選擇方法研究[D];新疆大學;2013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蘇森;李飛;楊放春;;分布式環(huán)境中服務組合的迭代選擇算法[J];中國科學(E輯:信息科學);2008年10期
2 ;Hybrid QoS-aware semantic web service composition strategies[J];Science in China(Series F:Information Sciences);2008年11期
3 ;Iterative selection algorithm for service composition in distributed environments[J];Science in China(Series F:Information Sciences);2008年11期
4 張成文;蘇森;陳俊亮;;基于遺傳算法的QoS感知的Web服務選擇[J];計算機學報;2006年07期
5 蔣哲遠;韓江洪;王釗;;動態(tài)的QoS感知Web服務選擇和組合優(yōu)化模型[J];計算機學報;2009年05期
6 李海華;杜小勇;田萱;;A Review-Based Reputation Evaluation Approach for Web Services[J];Journal of Computer Science & Technology;2009年05期
7 張騫;張霞;文學志;劉積仁;Ting Shan;;Peer-to-Peer環(huán)境下多粒度Trust模型構造[J];軟件學報;2006年01期
8 徐蘭芳;胡懷飛;桑子夏;徐鳳鳴;鄒德清;;基于灰色系統(tǒng)理論的信譽報告機制[J];軟件學報;2007年07期
9 胡春華;吳敏;劉國平;徐德智;;一種基于業(yè)務生成圖的Web服務工作流構造方法[J];軟件學報;2007年08期
10 李研;周明輝;李瑞超;曹東剛;梅宏;;一種考慮QoS數(shù)據(jù)可信性的服務選擇方法[J];軟件學報;2008年10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熊彬;鄭雪峰;王少杰;初俐君;于真;;群組機制的Web服務信任模型[J];計算機工程與應用;2009年10期
2 張國平;張廣志;;Web服務中的信任評估模型[J];微型電腦應用;2008年09期
3 高楓;何涇沙;馬書南;;數(shù)據(jù)共享應用中的隱私保護方法[J];東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年02期
4 張國平;張廣志;;基于主觀邏輯的Web服務信任模型[J];計算機工程與設計;2009年02期
5 蘇錦鈿;郭荷清;劉淼;;Web服務中的信任和聲譽評估模型[J];計算機工程與應用;2006年21期
6 代富鵬;何涇沙;;網(wǎng)絡交互中用戶隱私信息保護模型的研究[J];微計算機信息;2010年12期
7 楊墨;王麗娜;;基于信任容錯的Web服務可靠性增強方法研究[J];通信學報;2010年09期
8 戴常英;張廣志;;Web服務中的信任評估模型[J];計算機工程;2009年09期
9 鄧忠軍;王少杰;鄭雪峰;林冉;鎖延鋒;于真;;基于聲明機制的Web信任模型[J];高技術通訊;2010年10期
10 王尚平;馬宏亮;張亞玲;王曉峰;;基于XACML的Web服務信任協(xié)商方案[J];計算機工程;2008年1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尤軍;;談氣象Web服務的網(wǎng)絡安全問題[A];網(wǎng)絡安全技術的開發(fā)應用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2年
2 劉正濤;毛宇光;應毅;;基于Web服務的分布式Web應用框架研究[A];第一屆全國Web信息系統(tǒng)及其應用會議(WISA2004)論文集[C];2004年
3 任濤;李玉忱;劉乃麗;;面向動態(tài)環(huán)境的Web服務合成系統(tǒng)[A];第一屆全國Web信息系統(tǒng)及其應用會議(WISA2004)論文集[C];2004年
4 張偉燕;席傳裕;;J2EE中異步Web服務的研究與應用[A];第一屆全國Web信息系統(tǒng)及其應用會議(WISA2004)論文集[C];2004年
5 蔡子龍;俞集輝;;基于Web服務的遠程報表打印系統(tǒng)的研究[A];電工理論與新技術2004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6 李濱;劉瑩;;UDDI注冊中心綜述[A];中國企業(yè)運籌學[C];2009年
7 唐勇;劉玉芳;孔曉峰;;基于Specification的保護Web服務的入侵檢測技術研究[A];第一屆全國Web信息系統(tǒng)及其應用會議(WISA2004)論文集[C];2004年
8 成睿星;蘇森;楊放春;;使用范例推理的服務組合方法研究[A];2006年全國通信軟件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6年
9 劉青;連祥鑒;;基于上下文的Web服務動態(tài)組合[A];2008年全國開放式分布與并行計算機學術會議論文集(上冊)[C];2008年
10 曾誠;李兵;何克清;;KMP算法在Web服務語義標注中的應用[A];2010年全國開放式分布與并行計算機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0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樸華;SilverStream延伸Web服務[N];中國計算機報;2002年
2 李浩;Web服務的陽光之旅[N];網(wǎng)絡世界;2004年
3 本報記者 薛斐;Web服務不神秘![N];計算機世界;2002年
4 徐昊;Lotus ND6:強化Web服務協(xié)作[N];中國計算機報;2002年
5 ;Web服務世界現(xiàn)在還好嗎?[N];網(wǎng)絡世界;2003年
6 柴曉路;Web服務帶來了新集成[N];中國計算機報;2002年
7 樂天;SOA構建要注意什么?[N];計算機世界;2004年
8 ;Web服務實現(xiàn)(連載7)[N];上?萍紙;2002年
9 ;Web服務推動BI演進[N];網(wǎng)絡世界;2003年
10 馬云飛;P3P:能否撐起隱私保護的天空?[N];中國計算機報;200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任毅;可信數(shù)據(jù)庫中的隱私保護技術研究[D];武漢大學;2011年
2 談嶸;位置隱私保護及其在基于位置的社交網(wǎng)絡服務中的應用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3年
3 孫一品;車載自組網(wǎng)隱私保護關鍵技術研究[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10年
4 歐陽竟成;對等網(wǎng)絡中信任模型與激勵機制研究[D];湖南大學;2012年
5 任志宏;Web服務復合的若干關健問題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軟件研究所);2004年
6 王建榮;對等網(wǎng)絡中的查詢搜索機制與信任模型研究[D];天津大學;2009年
7 劉恒;普適計算環(huán)境下基于位置服務的隱私保護若干技術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0年
8 權義寧;基于L-模糊集的P2P信任模型及應用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09年
9 韋凱;網(wǎng)格環(huán)境下信任模型及其訪問控制應用的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1年
10 毛新宇;P2P環(huán)境中基于影響的信息遺傳信任模型[D];武漢大學;201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雷;基于信任關系的Web服務安全訪問及實現(xiàn)方法研究[D];山東科技大學;2007年
2 吉鋒;一個基于本體的Web服務安全政策描述框架[D];東南大學;2005年
3 張玉;基于雙層結構的P2P信任模型的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10年
4 張慧慧;基于二元信任的P2P信任模型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10年
5 李紅巖;一種改進型的P2P網(wǎng)絡混合信任模型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10年
6 于靜;P2P網(wǎng)絡信任模型的分析與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0年
7 魏鋒;P2P網(wǎng)絡中信任模型的研究[D];中南大學;2010年
8 蔡木勇;P2P網(wǎng)絡信任模型的研究[D];北京郵電大學;2010年
9 陳燦;P2P網(wǎng)絡中基于信譽的信任模型研究[D];湖南大學;2010年
10 辛海濤;P2P網(wǎng)絡中信任模型的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254515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ydhl/25451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