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經濟學視角下數字校園的資源協同與效益優(yōu)化
【作者單位】: 河南城建學院;
【分類號】:TP393.18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8條
1 韓錫斌,楊娟,陳剛;基于知識管理的大學數字校園的概念、架構和策略[J];中國遠程教育;2005年08期
2 鄧杰超;;數字校園建設中的資源整合研究[J];廣東科技;2007年02期
3 李明;趙煈驤;李斌;崔克寧;;淺析高校數字校園系統建設[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學科版);2010年11期
4 桂學文;從信息經濟學角度看數字校園建設[J];情報科學;2005年03期
5 盛錫紅;數字化校園建設應處理好的幾個問題[J];紹興文理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2004年03期
6 ;數字校園概念與組成[J];軟件世界;2000年07期
7 王運武;;數字校園協同效應的產生及其提升策略[J];現代遠程教育研究;2012年01期
8 陳琳;王矗;李凡;蔣艷紅;陳耀華;;創(chuàng)建數字化學習資源公建眾享模式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12年01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安剛強;中國現代文學教學與大學校園文化建設[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年06期
2 肖輝;論網絡時代思想政治教育主體思維方式的轉變[J];北京青年政治學院學報;2005年02期
3 楊玉英;論網絡文化對大學生道德品質的影響[J];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4期
4 潘芳蓮,武琳;近年來我國信息經濟學研究綜述[J];圖書與情報;2003年02期
5 耿允玲,劉培剛;網絡時代信息商品及其特征研究[J];圖書與情報;2005年02期
6 劉旭光;電子商務在商務活動中的作用[J];商業(yè)研究;2001年07期
7 張光慧;;創(chuàng)新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J];才智;2010年21期
8 孫開巖;;辦公自動化技術及其在教學管理中的應用[J];長春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年02期
9 楊鐵軍;;“數字校園”智能化的探討[J];長春師范學院學報;2012年03期
10 李雪弘;魯志美;;對大學生進行網絡道德教育的必要性[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年07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4條
1 吳睿;;有效構建大學校園文化之對策[A];第三屆全國農林院校教育科學類研究生學術論壇論文集[C];2011年
2 王珠珠;劉雍潛;李龍;趙國棟;繆蓉;黃榮懷;曾海軍;江新;馮秀琪;潘克明;趙保和;胡浦清;;《信息技術的應用與普及對教育的影響與對策研究》專題研究報告[A];教育技術:信息化階段新發(fā)展的研究[C];2007年
3 張麗娟;;對“數字化校園”建設的思考[A];信息經濟與國民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中國信息經濟學會2006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6年
4 崔紅雁;;關于加強西部信息資源建設的淺見[A];圖書館與西部大開發(fā)——陜西省圖書館學會第四次科學研討會論文集[C];2002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進孝;網絡商務信息資源管理的理論與實踐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文獻情報中心);2002年
2 任醒;競爭、管制[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1年
3 別傳武;信息資源理論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2年
4 孔凡士;高等教育信息化的理論研究與實證分析[D];武漢理工大學;2003年
5 顧橋;中小企業(yè)創(chuàng)業(yè)資源的理論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3年
6 卓武揚;IT產品價格論[D];四川大學;2004年
7 王前新;高等職業(yè)技術院校發(fā)展戰(zhàn)略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4年
8 陳洋;論中國高校生態(tài)可持續(xù)校園模式[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05年
9 王卉玨;科技政策制定的理論與方法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5年
10 強月新;我國傳媒市場運行機制研究[D];武漢大學;200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曹良韜;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實施體系構建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0年
2 王琨媛;網絡文化背景下的大學生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D];河北師范大學;2010年
3 何岸;大學生網絡道德建設創(chuàng)新研究[D];江南大學;2010年
4 張路楊;校園文化建設中大學精神培育的對策研究[D];哈爾濱理工大學;2010年
5 田文英;高校網絡德育的實效性研究[D];山東經濟學院;2011年
6 韓珍;高校教育信息化應用現狀分析及促進策略探究[D];河南大學;2011年
7 華蕊;我國大學生信息素質評價指標體系構建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8 趙國棟;大學生網絡道德責任的缺失與建構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9 孫婷;網絡文化背景下高職院校共青團思想政治教育的現狀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1年
10 趙宇華;網絡環(huán)境下高校思政教育面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D];中北大學;2011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鄢飛;董千里;;物流網絡的協同效應分析[J];北京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1期
2 郭建波,王建國,褚祥治;組建高效的數字化校園網絡[J];中國遠程教育;2004年20期
3 趙國棟,黃永中;關于中國高等教育信息化發(fā)展狀況的調查與分析[J];中國遠程教育;2005年08期
4 王珠珠;;對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工程存在問題的分析[J];中國遠程教育;2009年08期
5 陳慶貴;;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環(huán)境下的教學應用模式研究[J];電化教育研究;2006年12期
6 王運武;;協同學視野下的數字校園建設——數字校園系統的協同進化與協同發(fā)展[J];電化教育研究;2011年10期
7 邱國棟;白景坤;;價值生成分析:一個協同效應的理論框架[J];中國工業(yè)經濟;2007年06期
8 沈培華,王映雪,蔣東興,陳懷楚,常曉磊,劉啟新;清華大學數字校園建設與思考[J];管理信息系統;2002年02期
9 蔡偉;作文教學與語法教學協同效應研究[J];課程.教材.教法;2004年12期
10 雷德森;科學研究中的協同效應[J];科學學研究;1992年03期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條
1 ;[N];中國教育報;2011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許向陽;尹峰;劉華富;李學勇;;自頂向下規(guī)劃高校數字校園[J];中國教育網絡;2009年06期
2 楊生玉;;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數字校園資源建設與應用[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0年29期
3 郝丹;衡量高校數字校園建設成熟度的三大主要標志——專訪北京大學計算中心主任黃達武[J];中國遠程教育;2005年11期
4 魏煥軍;劉振飛;;中小學數字校園建設的問題與對策[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08年06期
5 李一鳴;韓博;;高校開放模式的數字校園建設探討[J];中國教育信息化;2009年17期
6 沈杰;;高職院校數字校園建設的若干問題思考[J];商場現代化;2010年06期
7 杜豐;韓博;李一鳴;劉國營;;數字校園移動終端性能評測[J];中國教育網絡;2010年08期
8 金冉;;北京市西城區(qū)數字校園工作研討會召開[J];中國教育信息化;2009年24期
9 沈培華;蔣東興;王映雪;陳懷楚;;數字校園理論與實踐[J];辦公自動化;2002年04期
10 姚磊;陳露;王明磊;;新一代數字校園建設信息集成階段建設規(guī)劃[J];牡丹江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段倩;周華春;劉穎;張宏科;;協同式網絡監(jiān)測模型的研究與設計[A];全國網絡與信息安全技術研討會論文集(上冊)[C];2007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4條
1 崔劍璋;校園網之后是什么[N];網絡世界;2002年
2 沈培華 蔣東興 王映雪 陳懷楚 常曉磊 劉啟新;數字化清華[N];計算機世界;2002年
3 清華大學 沈培華教授;數字校園的五個層次[N];計算機世界;2002年
4 ;用數字網羅校園[N];網絡世界;2003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丁肇輝;網格元調度系統的研究和CSF4元調度器的設計與實現[D];吉林大學;2009年
2 李波;支持網格資源預留的作業(yè)調度算法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yN;計算網格中資源管理模型的研究[D];吉林大學;2005年
2 卜玉玲;基于QoS的網格資源協同預留模塊研究與設計[D];吉林大學;2004年
3 李e,
本文編號:253856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ydhl/25385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