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新的動態(tài)組播源認證方案
[Abstract]:Multicast, as a very important network technology, has many advantages, such as reducing network congestion, and will be widely used. However, the lack of security mechanism severely limits the application and promotion of multicast in various network services. As one of the core issues of secure multicast, source authentication has attracted much attention. This paper briefly introduces the existing multicast source authentication scheme and points out its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In this paper, the problems of multicast source authentication are analyzed, and the research status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multicast source authentication are discussed and summarized. At the same time, based on stream signature authentication technology, a new dynamic multicast source authentication scheme is proposed. The scheme dynamically adjusts the step size of the algorithm based on the feedback information of packet loss rate from the receiver, according to the real-time state of the network. The most suitable stream signature algorithm is used to reduce the number of hash operations and the demand for cache, improve the speed of authentication, reduce the traffic and alleviate the network congestion. Finally, the performance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with the related schemes are carried out.
【作者單位】: 中華女子學院計算機系;北京科技大學信息工程學院計算機系;
【基金】:中華女子學院2012年度校級科研規(guī)劃課題階段成果項目資助
【分類號】:TP393.08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熊繼平,朱文濤,李津生,洪佩琳,廖小飛;基于Tornado碼的安全組播源認證方案[J];小型微型計算機系統(tǒng);2004年11期
2 鄒艷;符云清;祝偉華;;安全組播中源認證方案的研究[J];計算機科學;2004年12期
3 鄒艷;基于滿二叉樹和雜湊函數(shù)的組播源認證方法[J];計算機應用與軟件;2005年07期
4 王劍;曹爭;;基于SIP的安全組播[J];計算機技術(shù)與發(fā)展;2006年07期
5 朱文濤,熊繼平,李津生,洪佩琳;安全組播中密鑰分配問題的研究[J];軟件學報;2003年12期
6 于光一,金龍哲,周賢偉,楊軍;分布式安全組播體系結(jié)構(gòu)的實現(xiàn)[J];微電子學與計算機;2005年03期
7 杜可亮,李星,呂國晗;安全組播會議系統(tǒng)的設計與實現(xiàn)[J];計算機工程;2002年S1期
8 楊國青,郇正良,葛平俱;一個基于IPSec的安全組播系統(tǒng)結(jié)構(gòu)模型[J];信息與控制;2004年02期
9 劉小虎,顧乃杰;安全組播中的組密鑰管理研究進展[J];安徽電子信息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學報;2004年Z1期
10 陳越,林予松,費曉飛,蘭巨龍;一種基于IPv6 CGA的域內(nèi)安全組播基礎設施[J];計算機工程與應用;2005年13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8條
1 李慧奇;樊自甫;萬曉榆;;基于樹鏈結(jié)合的自適應組播源認證方案[A];2009年研究生學術(shù)交流會通信與信息技術(shù)論文集[C];2009年
2 賀金鑫;徐高潮;付曉東;周治國;姜建華;;一種改進的安全組播數(shù)據(jù)源認證方法[A];2006年全國理論計算機科學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C];2006年
3 黃倩;李陶深;;一種新的選播安全組管理解決方案[A];廣西計算機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C];2006年
4 王春厚;許都;孫健;;一種降低誤判率的BF快速匹配算法結(jié)構(gòu)[A];2010年全國通信安全學術(shù)會議論文集[C];2010年
5 趙培欣;沈潔;張亮;施伯樂;;PWSD:一種基于P2P架構(gòu)的兩段式Web服務發(fā)布和發(fā)現(xiàn)方法[A];第二十四屆中國數(shù)據(jù)庫學術(shù)會議論文集(技術(shù)報告篇)[C];2007年
6 趙軍;戴沁蕓;;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安全問題探究[A];2011年全國通信安全學術(shù)會議論文集[C];2011年
7 蔣昱城;周健;;基于d-Left Counter Bloom Filter的深度包檢測[A];全國第20屆計算機技術(shù)與應用學術(shù)會議(CACIS·2009)暨全國第1屆安全關(guān)鍵技術(shù)與應用學術(shù)會議論文集(上冊)[C];2009年
8 林磊;劉燕兵;譚建龍;郭莉;;一種基于MPHF和Bloom Filter的URL查找算法[A];2011年通信與信息技術(shù)新進展——第八屆中國通信學會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C];2011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2條
1 CPW記者 張戈 ;華碩GigaX 2124X 提高網(wǎng)絡可靠性[N];電腦商報;2005年
2 上海交通大學金橋網(wǎng)絡工程中心 李振武 白英彩;影響Internet未來的對等網(wǎng)絡(P2P)[N];計算機世界;2002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洋;安全組播通信技術(shù)的研究與實現(xiàn)[D];北京郵電大學;2009年
2 黃少寅;主動網(wǎng)安全機制若干問題的研究[D];復旦大學;2004年
3 李運發(fā);基于網(wǎng)格的組通信安全技術(shù)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8年
4 彭艷兵;TCP宏觀平衡性研究[D];東南大學;2006年
5 張鵬;關(guān)于多方安全協(xié)議的研究[D];浙江大學;2006年
6 劉志輝;可信域間路由系統(tǒng)關(guān)鍵技術(shù)的研究[D];北京郵電大學;2011年
7 顧潔;面向無線社區(qū)的身份認證及密鑰管理技術(shù)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2年
8 孫艷賓;公平交換協(xié)議的設計與安全性研究[D];北京郵電大學;2011年
9 胡金龍;新一代視頻會議安全關(guān)鍵技術(shù)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2年
10 張震;基于流量測量的高速IP業(yè)務感知技術(shù)研究[D];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2012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鄒艷;安全組播及源認證方法的應用研究[D];重慶大學;2004年
2 周虹;安全組播體系結(jié)構(gòu)及組播的源認證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08年
3 閆研;安全組播成員認證協(xié)議的設計和密鑰管理方案的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09年
4 王劍;IPv6下基于SIP的安全組播研究[D];東南大學;2006年
5 郭化勇;可靠的流媒體安全組播技術(shù)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7年
6 宮贊;安全組播認證模型分析與協(xié)議設計[D];上海交通大學;2008年
7 李春媚;基于糾錯碼的安全群組數(shù)據(jù)源認證協(xié)議[D];北京理工大學;2010年
8 楊漪瀾;基于安全組播的核心路由器的設計與實現(xiàn)[D];電子科技大學;2011年
9 劉潔;基于安全組播的端系統(tǒng)的設計與實現(xiàn)[D];電子科技大學;2011年
10 蒲俊峰;基于安全組播的認證服務的設計與實現(xiàn)[D];電子科技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216018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ydhl/21601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