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河-1A互連系統(tǒng)的接口設計
本文選題:互連網絡 + 網絡接口; 參考:《計算機工程與科學》2013年02期
【摘要】:NIC是高性能互連網絡THNet的網絡接口芯片,基于自主研發(fā)的通信協(xié)議,它高效地實現(xiàn)了無連接、零拷貝、用戶級通信的RDMA傳輸機制,基于該機制的MPI實現(xiàn)具有極高的系統(tǒng)可擴展性。實現(xiàn)了基于控制報文觸發(fā)的描述符隊列處理機制,以支持卸載的聚合通信,包括廣播和柵欄同步。使用NIC芯片的網絡接口卡在測試中獲得了1.57μs的最小單邊延遲和6.34GB/s的帶寬。NIC已成功應用于2010年TOP500排名世界第一的天河-1A超級計算機。
[Abstract]:Nic is the network interface chip of high performance interconnect network THNet. Based on self-developed communication protocol, Nic efficiently realizes the RDMA transmission mechanism of connectionless, zero-copy, user-level communication. The MPI implementation based on this mechanism has high system extensibility. A descriptor queue processing mechanism based on control packet triggering is implemented to support uninstalled aggregate communication, including broadcast and fence synchronization. The network interface card using Nic chip has obtained the minimum unilateral delay of 1.57 渭 s and the bandwidth of 6.34 GB / s. Nic has been successfully applied to Tianhe-1A supercomputer ranked first in the world in 2010 Top500.
【作者單位】: 國防科學技術大學計算機學院;
【基金】:國家863計劃資助項目(2009AA01A128)
【分類號】:TP393.05;TN47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房子成,李桂祥,楊江平,張賢志;基于邊界掃描技術互連網絡自動測試方法研究[J];半導體技術;2005年10期
2 曲英杰;韓雯;;可重構密碼邏輯電路的設計方法研究[J];科技信息(科學教研);2007年32期
3 王力緯;曹陽;李曉輝;朱小虎;;片上網絡虛通道分配算法[J];華中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年03期
4 劉軍華;楊海鋼;李威;;一種基于匹配理論的FPGA三級互連網絡測試方法[J];電子與信息學報;2009年06期
5 盧珞先;任立志;;基于FPGA的網絡接口設計與應用[J];電測與儀表;2008年12期
6 王海琪;董社勤;;面向應用的片上網絡的網絡拓撲生成算法[J];計算機輔助設計與圖形學學報;2011年09期
7 任立志;;基于FPGA的網絡接口設計與應用[J];電子世界;2009年01期
8 張以謨,周革,劉文耀,華鋒,井文才;光電混合互連網絡在并行處理系統(tǒng)中的應用[J];大連理工大學學報;1997年S2期
9 劉金龍;史忠科;;基于FPGA的以太網與1553B網絡接口設計[J];測控技術;2010年10期
10 艾軍,曹明翠,,李再光;簡化數據變換網絡與全交叉網絡拓撲等價的多套邏輯名矩陣[J];計算機工程;1994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6條
1 張勝滿;陳圣儉;周燕;;基于邊界掃描的擴展互連網絡測試性優(yōu)化方法研究[A];第十九屆測控、計量、儀器儀表學術年會(MCMI'2009)論文集[C];2009年
2 歐陽一鳴;倪晉照;劉炎炎;;一種更可靠的資源網絡接口結構[A];第六屆中國測試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0年
3 張長鳳;郭繼華;賀志新;;LTCC基板垂直互連失效模式分析及應對措施[A];中國電子學會第十六屆電子元件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0年
4 鄧軍;章亞青;蒲靜濤;;冷軋?zhí)幚砭的編碼器選型及優(yōu)化[A];中國計量協(xié)會冶金分會2011年會論文集[C];2011年
5 齊樹波;蔣江;李晉文;張民選;;面向片上網絡的多播吞吐率和能量模型[A];第十五屆計算機工程與工藝年會暨第一屆微處理器技術論壇論文集(B輯)[C];2011年
6 雷加;劉華林;;高級數字網絡的邊界掃描測試[A];2004全國測控、計量與儀器儀表學術年會論文集(上冊)[C];2004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條
1 本報記者 李博;LTE TDD測試產業(yè)化加速[N];通信產業(yè)報;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9條
1 錢悅;片上網絡演算模型及性能分析[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10年
2 王小航;片上互連網絡跨層交互的應用層優(yōu)化框架[D];浙江大學;2011年
3 李磊;片上網絡NoC的通信研究[D];浙江大學;2007年
4 劉有耀;片上網絡拓撲結構與通信方法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09年
5 尚玉玲;高速互連串擾型故障測試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09年
6 蔣樂樂;高速集成電路互連的時域有限差分方法研究與性能優(yōu)化[D];上海交通大學;2008年
7 丁少鋒;銅互連新型粘附層/擴散阻擋層材料的理論和實驗研究[D];復旦大學;2011年
8 管旭光;異步片上網絡的關鍵技術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1年
9 付方發(fā);基于片上網絡的MPSoC關鍵技術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高唯天;片上路由器及其可靠性的研究與容錯設計[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2 錢盛濤;片上互連的構件優(yōu)化[D];浙江大學;2012年
3 宋建明;MPSoCs互連仿真軟件設計[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0年
4 黃崗;MPSoC互連網絡功耗模型及其應用[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1年
5 項純昶;片上互連網絡組件設計及其驗證研究[D];浙江大學;2008年
6 劉勇;MPSoC通信互連技術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09年
7 張旭;NoC通信節(jié)點設計技術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09年
8 薛萌;考慮工藝波動的互連功耗分析[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1年
9 汪勇;影響片上網絡性能的關鍵技術研究[D];安徽大學;2012年
10 閻麗;基于工藝波動的互連信號完整性分析[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210429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ydhl/21042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