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賴知識的服務組合算法
本文選題:面向服務的體系結構 + 服務組合; 參考:《西安交通大學學報》2013年08期
【摘要】:針對面向服務的體系結構中Web服務和服務組合技術在下一代互聯(lián)網和云計算領域中的應用問題,提出了一種依據知識對原子服務進行組合的3步服務組合算法,分為相鄰節(jié)點連接匹配、斷枝節(jié)點清理和原子服務組合3個步驟。相鄰節(jié)點連接匹配就是完成相鄰的服務節(jié)點之間連接匹配,將所有允許的連接都存入弧的連接鏈表中。通過斷枝節(jié)點清理,刪除所有沒有連接的候選原子服務,因為在候選隊列中會存在許多斷枝服務節(jié)點。通過原子服務組合,從清理過斷枝節(jié)點之后的剩余候選服務中整理出服務組合實例。實驗表明:算法可以實現(xiàn)服務的自動化裝配,不需要用戶參與服務調用過程,通過原子服務間的可連接性以及知識模型生成服務組合實例,從而實現(xiàn)原子服務數量和檢測范圍的有效控制。
[Abstract]:Aiming at the application of Web services and service composition technology in the next generation Internet and cloud computing in 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 a three-step service composition algorithm is proposed to compose atomic services according to knowledge. It is divided into three steps: adjacent node connection matching, branch breaking node cleaning and atomic service composition. The connection matching of adjacent nodes is to complete the connection matching between adjacent service nodes and store all the permitted connections in the link list of arcs. All the unconnected candidate atomic services are deleted by clearing the branch broken nodes because there are many broken branch service nodes in the candidate queue. Through atomic service composition, service composition examples are sorted out from the remaining candidate services after clearing the broken nodes.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algorithm can realize the automatic assembly of services, and does not require users to participate in the process of service invocation, and generates service composition examples by the connectivity between atomic services and the knowledge model.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number of atomic services and detection range of effective control.
【作者單位】: 西安交通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60903123) 百度大規(guī)模機器學習與數據挖掘研究計劃資助項目
【分類號】:TP393.09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廖軍,譚浩,劉錦德;基于Pi-演算的Web服務組合的描述和驗證[J];計算機學報;2005年04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常宏達;孫文輝;于雙元;丁丁;;Web服務組合形式理論分析與研究[J];兵工自動化;2009年05期
2 康輝;苑森淼;浦潔;劉勇;;基于Pi演算的Web服務建模與WSDL轉換[J];北京工業(yè)大學學報;2008年11期
3 彭濤;孫連英;鮑泓;;基于SOA的北京市大學生學科競賽創(chuàng)新平臺研究[J];北京聯(lián)合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年04期
4 ;Event-Driven SOA Based Integration Platform for Mold Making Industry[J];Computer Aided Drafting,Design and Manufacturing;2009年01期
5 熊安萍;王化晶;蔣溢;馬彬;;一種基于SOA的數據集成體系結構[J];重慶郵電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年04期
6 徐仲偉;蔣溢;李盛竹;瞿中;;對重慶市突發(fā)事件應急信息決策支持系統(tǒng)建設的分析與思考[J];重慶郵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2期
7 高明;;基于服務總線和動態(tài)代理的信息集成模式[J];電腦編程技巧與維護;2008年16期
8 周宇;張鵬程;李必信;;一種Web服務組合的數學模型[J];東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年04期
9 代鈺;楊雷;張斌;;面向業(yè)務領域基于智能規(guī)劃的web服務組合(英文)[J];Journ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2007年03期
10 程杰;程燕;;Web服務復合技術在SOA系統(tǒng)中的研究與應用[J];電腦知識與技術;2006年2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5條
1 趙會群;孫晶;魏瑩;王文文;;服務體系結構的動態(tài)演化方法研究[A];CCF NCSC 2011——第二屆中國計算機學會服務計算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1年
2 曹重華;;智能商務建筑物業(yè)管理云計算平臺研究[A];信息化、工業(yè)化融合與服務創(chuàng)新——第十三屆計算機模擬與信息技術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1年
3 張荷芳;;基于XML/Web Services的異構HIS信息集成平臺的研究和設計[A];信息經濟學與電子商務:第十三屆中國信息經濟學會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8年
4 張功源;李必信;邱棟;吉順慧;;一種基于并發(fā)的BPEL控制流模型的分析及驗證[A];第六屆中國測試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0年
5 Baoan Li;Xuqiang Lu;;Research on the Processes and Strategic Points of SOA Project Implementation[A];Proceedings of 2011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 Science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ICCSIT 2011)[C];201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胡沙;面向服務的模具企業(yè)信息系統(tǒng)集成平臺關鍵技術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2 尹可挺;Internet環(huán)境中基于QoS的Web服務組合研究[D];浙江大學;2010年
3 鄺礫;基于接口和行為語義的Web服務發(fā)現(xiàn)與適配研究[D];浙江大學;2009年
4 蔣銳;昆明市斜坡災害預警信息生成機理及服務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10年
5 曹洪江;基于用戶需求的Web服務組合系統(tǒng)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0年
6 吳斌;企業(yè)服務總線中動態(tài)服務路由技術的研究[D];山東大學;2010年
7 曹虹華;語義編程語言SPROGLE及其實現(xiàn)機制研究[D];武漢大學;2009年
8 趙亮;Web服務組合性能建模與分析[D];武漢大學;2009年
9 于加晴;基于分解的設計過程重用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1年
10 朱達;基于事件的服務協(xié)同及通信服務提供技術研究[D];北京郵電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宋海歌;基于SOA的數字校園異構數據庫集成的關鍵技術研究[D];河南理工大學;2010年
2 康件麗;網格服務質量評價與服務組合的研究[D];河南理工大學;2010年
3 張大奎;基于Agent的網格服務組合研究[D];河南理工大學;2010年
4 韓璐;針對推薦系統(tǒng)中信息共享需求下隱私保護機制的研究與實現(xiàn)[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5 鄭姜;基于WS-CDL的貿易協(xié)同流程建模工具的研究與實現(xiàn)[D];華東理工大學;2011年
6 宋仲凱;大粒度服務組合驗證工具的設計與實現(xiàn)[D];浙江大學;2011年
7 王軍;EAD虛擬儀器系統(tǒng)的設計與實現(xiàn)[D];電子科技大學;2010年
8 朱恒亮;SOA中服務與服務組合的形式化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9 王瑩;基于信任的Web服務訪問控制模型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10 王軼;基于顏色Petri網的BPEL自動生成方法[D];北方工業(yè)大學;2011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青;張世龍;楊銳;連祥鑒;;基于模擬退火算法的QoS約束web服務組合(英文)[J];Journ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2008年03期
2 張程;熊錦華;韓燕波;楊少華;;Web服務組合中地理信息的集成與應用研究[J];計算機科學;2006年03期
3 王國法;孫曉亭;王昆;;Web服務組合中的服務選擇研究[J];計算機與信息技術;2007年06期
4 鄧水光;吳朝暉;;Web服務組合方法綜述[J];中國科技論文在線;2008年02期
5 黃奕;;利用SOA架構的思想進行準實時計費系統(tǒng)的設計[J];廣西通信技術;2011年02期
6 殷榮網;冒志建;;一種有QoS保障的Web服務組合方法[J];電腦知識與技術(學術交流);2007年11期
7 陳世展;馮志勇;;服務網絡:Web服務組合的新基點[J];計算機應用研究;2008年05期
8 陳錦源;;Web服務組合中異構消息匹配模型研究[J];現(xiàn)代計算機(專業(yè)版);2008年08期
9 沈桂芳;;基于Petri網的Web服務組合流程的驗證[J];科技信息;2009年08期
10 龔小勇;;基于QoS的Web服務發(fā)現(xiàn)與組合框架[J];重慶電子工程職業(yè)學院學報;2009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成睿星;蘇森;楊放春;;使用范例推理的服務組合方法研究[A];2006年全國通信軟件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6年
2 張艷梅;;基于Petri網的web服務動態(tài)組合方法[A];2006北京地區(qū)高校研究生學術交流會——通信與信息技術會議論文集(下)[C];2006年
3 周獻中;吳奎;蕭毅鴻;;基于蟻群算法的Web服務自動組合[A];決策科學與評價——中國系統(tǒng)工程學會決策科學專業(yè)委員會第八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9年
4 閆志剛;胡海濤;;基于語義的Web服務動態(tài)組合框架的研究[A];2010年全國開放式分布與并行計算機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0年
5 陳彥萍;李增智;夏虹;朱海萍;;服務質量驅動的Web服務組合框架的設計與實現(xiàn)[A];2006年全國通信軟件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6年
6 方娟;王志杰;;SOA架構下基于Petri網的Web服務協(xié)商模型[A];2009年全國開放式分布與并行計算機學術會議論文集(上冊)[C];2009年
7 尤軍;;談氣象Web服務的網絡安全問題[A];網絡安全技術的開發(fā)應用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2年
8 劉正濤;毛宇光;應毅;;基于Web服務的分布式Web應用框架研究[A];第一屆全國Web信息系統(tǒng)及其應用會議(WISA2004)論文集[C];2004年
9 任濤;李玉忱;劉乃麗;;面向動態(tài)環(huán)境的Web服務合成系統(tǒng)[A];第一屆全國Web信息系統(tǒng)及其應用會議(WISA2004)論文集[C];2004年
10 張偉燕;席傳裕;;J2EE中異步Web服務的研究與應用[A];第一屆全國Web信息系統(tǒng)及其應用會議(WISA2004)論文集[C];2004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樸華;SilverStream延伸Web服務[N];中國計算機報;2002年
2 李浩;Web服務的陽光之旅[N];網絡世界;2004年
3 本報記者 薛斐;Web服務不神秘![N];計算機世界;2002年
4 徐昊;Lotus ND6:強化Web服務協(xié)作[N];中國計算機報;2002年
5 ;Web服務世界現(xiàn)在還好嗎?[N];網絡世界;2003年
6 柴曉路;Web服務帶來了新集成[N];中國計算機報;2002年
7 樂天;SOA構建要注意什么?[N];計算機世界;2004年
8 ;Web服務實現(xiàn)(連載7)[N];上?萍紙;2002年
9 ;Web服務推動BI演進[N];網絡世界;2003年
10 邊一;五大預測Web服務中的安全機制[N];網絡世界;2003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龍軍;基于信任感知與演化的服務組合關鍵技術研究[D];中南大學;2011年
2 劉波;云制造環(huán)境中面向多任務的服務組合與優(yōu)化技術研究[D];重慶大學;2012年
3 盧劉明;基于語義的web服務發(fā)現(xiàn)與組合關鍵技術研究[D];東華大學;2006年
4 朱銳;可信服務組合若干關鍵技術研究[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09年
5 湯景凡;動態(tài)Web服務組合的關鍵技術研究[D];浙江大學;2005年
6 任志宏;Web服務復合的若干關健問題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軟件研究所);2004年
7 李禎;混合QoS模型感知的語義Web服務組合決策算法研究[D];北京郵電大學;2008年
8 于曉浩;面向任務的軍事信息服務組合方法與關鍵技術研究[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11年
9 陳志勇;面向模糊請求的服務組合關鍵問題研究[D];山東大學;2011年
10 馬林;基于可信評估的服務組合方法研究[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陳智偉;類型理論在Web服務描述和驗證方面的應用[D];浙江大學;2006年
2 穆林;基于BPEL的Web服務組合技術研究與實現(xiàn)論[D];河海大學;2006年
3 黃俊;基于語法的Web服務自動組合方法[D];浙江大學;2008年
4 靖紅葉;基于Pi演算的Web服務組合的驗證[D];太原理工大學;2008年
5 武海峰;基于OWL-S的動態(tài)服務組合的改進的研究[D];江南大學;2007年
6 郎大為;基于語義Web服務的服務組合與匹配算法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6年
7 金明;面向物流企業(yè)的Web服務組合模型研究[D];東華大學;2010年
8 楊曉琴;基于TMS的Web服務動態(tài)切換研究[D];太原科技大學;2009年
9 蔣黎明;基于BPEL和SOA的Web服務組合技術研究與應用[D];南京理工大學;2007年
10 張曉光;基于遺傳算法的組合服務QoS敏感問題研究[D];山東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205904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ydhl/20590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