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用戶及其行為社會屬性的信任測度模型
本文選題:用戶行為 切入點:信任測度 出處:《計算機科學》2013年01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信任測度是信任機制的核心和基礎,現有的信任機制面臨著惡意用戶操縱信譽的安全威脅;谟脩艏捌湫袨樯鐣䦟傩缘男湃螠y度模型對傳統(tǒng)的信任機制進行了擴充,引入用戶及其行為所映射的本質特性即社會屬性來描述和分析惡意用戶及其行為的特征,在信任測度過程中增加信譽評審過程來修正對信任測度的攻擊,從而保證了分布式環(huán)境中的信任測度的可信性。模擬實驗表明,該信任測度模型能有效地應對惡意用戶對信譽的操縱攻擊。
[Abstract]:Trust measure is the core and foundation of trust mechanism. The existing trust mechanism is faced with the security threat of malicious users manipulating reputation. The trust measure model based on users and their social attributes extends the traditional trust mechanism. The essential characteristic of users and their behaviors is introduced to describe and analyz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alicious users and their behaviors, and the credit evaluation process is added to the process of trust measurement to correct the attacks on trust measures.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trust measure model can effectively deal with the malicious users' reputation manipulation attacks.
【作者單位】: 蘇州科技學院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東南大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儀器科學與光電工程學院;
【基金】:國家高技術研究發(fā)展計劃(863計劃)(2010AA122202) 建設部科學技術項目(2010-K9-40) 蘇州市工業(yè)應用基礎研究項目(SYJG0929)資助
【分類號】:TP393.08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昭暉;孫振領;;基于社會資本的參考咨詢中的信任機制研究[J];現代情報;2010年01期
2 薛凌云;;一種P2P網絡動態(tài)信任模型[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11年04期
3 代春艷;虛擬項目團隊中信任保障機制框架模型研究[J];科技進步與對策;2005年08期
4 孫錚;蘇飛;;基于P2P的網格信任機制探討[J];軟件導刊;2008年08期
5 王東娟;鄭霞忠;;基于P2P電子商務的信任風險分析及對策[J];中國市場;2008年15期
6 鄧捷;;虛擬企業(yè)信任機制缺失的負效應淺析[J];金卡工程(經濟與法);2009年04期
7 呂欣;;電子政務信息資源共享中信任機制的構建[J];信息網絡安全;2009年03期
8 凌志輝,翟玉慶;描述用戶行為的數字權限時序描述邏輯系統(tǒng)[J];計算機工程;2005年19期
9 沈健;圖書館讀者抱怨行為研究[J];圖書情報知識;2005年05期
10 龔明,詹真純,楊志軍,肖范儀;PKI信任機制及在信任模型中的應用[J];現代計算機;2005年1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李林;李陶深;葛志輝;廖其耀;;制造網格下的信任機制研究[A];廣西計算機學會2009年年會論文集[C];2009年
2 曹建勛;劉奕群;岑榮偉;馬少平;茹立云;;基于用戶行為的色情網站識別[A];第六屆全國信息檢索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0年
3 劉艷;;企業(yè)并購后的信任機制研究[A];第三屆(2008)中國管理學年會論文集[C];2008年
4 馬宗國;張振鵬;邵珊;柳興國;吳蘭飛;張振安;;中小企業(yè)研究聯(lián)合體信任機制研究[A];決策與管理研究(2007-2008)——山東省軟科學計劃優(yōu)秀成果匯編(第七冊·上)[C];2009年
5 邢劍鋒;裘杭萍;;一種P2P網絡中基于確定性理論的信任機制[A];2007通信理論與技術新發(fā)展——第十二屆全國青年通信學術會議論文集(下冊)[C];2007年
6 李淑云;;信任機制:構建東北亞區(qū)域安全的保障[A];遼寧省哲學社會科學獲獎成果匯編[2007-2008年度][C];2010年
7 陳都;鄭玲;;基于反饋學習的自適應搜索機制的研究[A];2007北京地區(qū)高校研究生學術交流會通信與信息技術會議論文集(上冊)[C];2008年
8 莫曉莉;王汝傳;張琳;;基于移動代理和信任機制的網格作業(yè)管理[A];2008年全國開放式分布與并行計算機學術會議論文集(下冊)[C];2008年
9 程偉;程良倫;;一種基于信任機制的無線傳感器網絡密鑰動態(tài)管理方案[A];中國自動化學會中南六。▍^(qū))2010年第28屆年會·論文集[C];2010年
10 方志遠;凌瑞英;;虛擬企業(yè)控制約束機制——“動態(tài)合同”[A];信息經濟與國民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中國信息經濟學會2006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6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姚達兌 文學博士;最大賭局是經濟建立在虛擬信任機制上[N];中國圖書商報;2010年
2 張春莉;中國應探索建立“行乞信任機制”[N];人民政協(xié)報;2004年
3 裴維玲;網上商務的當務之急:培養(yǎng)用戶行為[N];中國石油報;2001年
4 裴維玲;網上商務的當務之急:培養(yǎng)用戶行為[N];中國石油報;2001年
5 程莉;醫(yī)患之間:呼喚信任機制[N];健康報;2006年
6 李中朝邋通訊員 黃偉;重慶電信建成寬帶用戶行為分析系統(tǒng)[N];人民郵電;2007年
7 于沿波 佟彤 記者 張鳴霄;哈市供熱服務規(guī)范擬于月末實施[N];哈爾濱日報;2006年
8 ;用戶行為是業(yè)務創(chuàng)新之源[N];人民郵電;2007年
9 肖揚;網銀用戶成倍增長[N];金融時報;2006年
10 原著 庫爾特·坎貝爾 理查德·魏茨 本報編譯 胡錦洋;中美軍事合作屬于雙方的共贏[N];世界報;2006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陳亞睿;云計算環(huán)境下用戶行為認證與安全控制研究[D];北京科技大學;2012年
2 張喜征;虛擬企業(yè)信任機制研究[D];中南大學;2003年
3 喻紅陽;網絡組織集成及其機制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5年
4 朱傳寶;中小企業(yè)區(qū)域產業(yè)集群協(xié)同管理研究[D];天津大學;2007年
5 郭陟;可視化入侵檢測研究[D];清華大學;2004年
6 侯孟書;基于P2P的分布式存儲及其相關技術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05年
7 賈晉康;基于探測和仿真的P2P用戶和網絡行為分析建模及安全性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09年
8 鄭毅;P2P應用中的用戶行為與系統(tǒng)性能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2年
9 洪名勇;農地習俗元制度及其實施機制研究[D];河海大學;2007年
10 薛開平;對等網絡中的可用性和安全性技術研究[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羅曉揚;國外家族企業(yè)權力傳接模式研究及對中國的啟示[D];暨南大學;2004年
2 孫永平;信任問題的經濟學研究[D];武漢大學;2005年
3 姜成峰;第三方物流企業(yè)戰(zhàn)略聯(lián)盟信任機制研究[D];浙江大學;2008年
4 劉啟林;產業(yè)集群內企業(yè)間信任機制研究[D];暨南大學;2008年
5 章月兵;圖書館用戶的多媒體資源使用行為分析[D];南京師范大學;2008年
6 潘拓宇;融入用戶行為上下文的個性化推薦模型[D];湘潭大學;2010年
7 王磊;中間商視角的營銷渠道信任機制研究[D];山東大學;2007年
8 顧雙;基于信任的企業(yè)內部知識共享體系構建設想[D];東北師范大學;2007年
9 賀秦祿;基于P2P網絡安全信任機制的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08年
10 葛萍萍;集群企業(yè)合作創(chuàng)新的風險及信任機制研究[D];浙江師范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163340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ydhl/16334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