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二維IP時間隱通道的構建方法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8-03-10 00:13

  本文選題:IP時間隱通道 切入點:二維 出處:《系統(tǒng)仿真學報》2013年10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基于IP數(shù)據(jù)包傳輸間隔時間變化通信的IP時間隱通道具有較好的隱蔽性,但它易受網(wǎng)絡延遲與時延抖動的干擾,且?guī)捿^低。而基于數(shù)據(jù)包標識號傳輸順序變化通信的IP時間隱通道,易受網(wǎng)絡中路由選擇等因素的干擾,又因為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顯示只有0.1%至3%的IP數(shù)據(jù)包在網(wǎng)絡傳輸過程中會出現(xiàn)錯序現(xiàn)象,這決定它可使用的帶寬十分有限。在研究上述兩類不同類型IP時間隱通道的基礎上,提出二維IP時間隱通道的概念,理論分析和實驗驗證均表明,二維IP時間隱通道融合了兩類不同IP時間隱通道的優(yōu)點,具有隱蔽性高、魯棒性好,以及相對較高的帶寬。
[Abstract]:The IP time hidden channel based on the time change of IP packet transmission interval has better concealment, but it is vulnerable to network delay and delay jitter. And the bandwidth is low. However, the IP time hidden channel, which is based on the transmission sequence of packet identification number, is vulnerable to the interference of network routing and other factors. And because the statistical data show that only 0.1% to 3% IP packets will be out of order in the course of network transmission, which determines that the bandwidth it can use is very limited. Based on the study of the two types of IP time hidden channels mentioned above, The concept of two-dimensional IP time hidden channel is proposed.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experimental verification show that the two-dimensional IP time hidden channel combines the advantages of two kinds of different IP time hidden channels, and has high concealment, good robustness and relatively high bandwidth.
【作者單位】: 江蘇大學計算機科學與通信工程學院;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61003288) 江蘇省自然科學基金(BK2010192) 教育部博士點基金(20093227110005) 江蘇省六大人才高峰項目(1631170006) 江蘇省高校自然科學研究計劃(07KJB520016) 江蘇大學高級人才項目(07JDG053)
【分類號】:TP393.08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錢玉文;趙邦信;孔建壽;王執(zhí)銓;;一種基于Web的可靠網(wǎng)絡隱蔽時間信道的研究[J];計算機研究與發(fā)展;2011年03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5條

1 錢玉文;宋華菊;孔建壽;朱曉妹;;一種基于網(wǎng)絡隱蔽時間信道的網(wǎng)絡指紋模型研究[J];兵工學報;2012年01期

2 牛小鵬;李清寶;王煒;;一種基于擴頻編碼的可靠網(wǎng)絡隱蔽信道設計方法[J];電子與信息學報;2013年04期

3 王昌達;管星星;李志國;薄兆軍;;一種新型可靠網(wǎng)絡隱蔽信道的研究[J];計算機應用研究;2012年07期

4 廖曉鋒;邱桂華;;一種基于Web訪問模型的網(wǎng)絡隱蔽通道[J];計算機系統(tǒng)應用;2013年02期

5 錢玉文;宋華菊;趙邦信;張彤芳;郝勁松;;基于校正熵的網(wǎng)絡行為隱蔽信道的檢測算法[J];系統(tǒng)工程與電子技術;2013年06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程浩;基于密度聚類的時間式網(wǎng)絡隱信道設計與檢測技術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12年

2 吳小進;網(wǎng)絡隱蔽信道檢測技術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12年

3 文明;網(wǎng)絡隱蔽時間信道及其干擾技術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12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孫星明;黃華軍;王保衛(wèi);孫光;黃俊偉;;一種基于等價標記的網(wǎng)頁信息隱藏算法[J];計算機研究與發(fā)展;2007年05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許耀昌;新型高帶寬低延遲網(wǎng)絡——GSN[J];微電腦世界;1999年41期

2 吳伯凡;帶寬——通向數(shù)字時代的唯一通道[J];微電腦世界;1998年02期

3 Liza Henderson ,Beth Gage ,李學明;充分利用WAN的帶寬[J];今日電子;1996年06期

4 周濤;用好你的網(wǎng)絡帶寬[J];通信世界;1999年08期

5 ;China Net帶寬將提高16倍[J];電訊技術;2001年01期

6 黃小波;企業(yè)網(wǎng)絡帶寬管理[J];計算機與網(wǎng)絡;2004年19期

7 李楠;讓帶寬物盡其用——聯(lián)想天工網(wǎng)絡帶寬管理技術綜述[J];計算機與網(wǎng)絡;2003年24期

8 ;聯(lián)想天工網(wǎng)絡帶寬管理系統(tǒng)[J];信息網(wǎng)絡安全;2004年01期

9 PAULKISH;溫度對布線系統(tǒng)中的帶寬所產(chǎn)生的影響[J];電信工程技術與標準化;2000年03期

10 李國瑞,馬少武,包建軍;互聯(lián)網(wǎng)骨干帶寬測算模型研究[J];電信建設;2004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楊洪勇;王福生;;基于帶寬的Internet網(wǎng)絡模型[A];2007中國控制與決策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7年

2 金建明;;溫州報業(yè)集團網(wǎng)絡及安全系統(tǒng)改造特點與創(chuàng)新淺析[A];中國新聞技術工作者聯(lián)合會2008年學術年會論文集(上)[C];2008年

3 王慧;孫志剛;湯慶新;王東;;面向流媒體傳輸?shù)膸捄蜁r延限制的QoS路由選擇算法[A];2011年全國通信安全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1年

4 齊法制;壽學儉;王彥明;;廣域網(wǎng)絡性能分析[A];第十二屆全國核電子學與核探測技術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4年

5 董玉亮;;ADSL寬帶互聯(lián)信息網(wǎng)技術[A];第十八屆中國(天津)’2004IT、網(wǎng)絡、信息技術、電子、儀器儀表創(chuàng)新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4年

6 陶九陽;魏祥麟;張東戈;劉浩;;基于間接互惠的P2P激勵機制研究[A];2009年全國開放式分布與并行計算機學術會議論文集(下冊)[C];2009年

7 李超;侯光明;;網(wǎng)格計算系統(tǒng)中的幾種常見動態(tài)副本策略及其比較[A];全國第九屆企業(yè)信息化與工業(yè)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5年

8 李陶深;陳松喬;陳燕;陳建二;馮凌凌;;一種滿足帶寬和時延約束的選播QoS路由算法[A];2006年全國開放式分布與并行計算學術會議論文集(二)[C];2006年

9 趙競;余宏亮;張X;鄭緯民;;廣域網(wǎng)分布式哈希表存儲副本可靠性的維護[A];全國網(wǎng)絡與信息安全技術研討會論文集(下冊)[C];2007年

10 余晟;;無線局域網(wǎng)中MAC層阻塞攻擊分析[A];全國計算機安全學術交流會論文集(第二十四卷)[C];2009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報測試工程師 榮鈺;設計網(wǎng)絡換腦筋[N];網(wǎng)絡世界;2005年

2 ;帶寬不夠時怎樣做遠程實時備份?[N];計算機世界;2003年

3 城域以太網(wǎng)論壇總裁 Nan Chen;以太網(wǎng)擴張——深究下一代廣域網(wǎng)標準[N];網(wǎng)絡世界;2003年

4 暄;思達網(wǎng)絡 QoS管理優(yōu)化帶寬[N];中國計算機報;2001年

5 江蘇 周蘇豫;BT可以,,不能過分[N];電腦報;2005年

6 陳翔;適應中小企業(yè)帶寬要求[N];中國計算機報;2002年

7 本報記者 胡英;想偷帶寬?沒門![N];計算機世界;2003年

8 北京 呂森林;共享寬帶Vs獨享帶寬[N];電腦報;2002年

9 ;TP-Link以帶寬為重點[N];中國計算機報;2002年

10 ;帶寬解決溫飽 何以“小康”[N];網(wǎng)絡世界;2002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永暉;基于用戶行為的下一代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絡若干關鍵問題的研究[D];中南大學;2010年

2 劉正藍;Internet QoS中帶寬共享的公平性研究[D];浙江大學;2004年

3 胡迎松;對等網(wǎng)絡流媒體組播模型和算法優(yōu)化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4 劉湘輝;IP網(wǎng)絡帶寬測量的模型與算法的研究[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05年

5 邵華鋼;IP網(wǎng)絡QoS及其可擴展性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07年

6 李世暢;面向服務質量的網(wǎng)絡擁塞控制技術研究[D];重慶大學;2011年

7 李昕;互聯(lián)網(wǎng)實時流媒體傳輸關鍵技術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0年

8 汪海鷹;SUPANET的U平臺資源管理及面向QoS的組播技術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0年

9 吳家皋;覆蓋網(wǎng)絡多播路由協(xié)議及算法的研究[D];東南大學;2006年

10 周春月;虛擬專用網(wǎng)關鍵技術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陳廣林;因特網(wǎng)主要性能指標的相關性分析與研究[D];湖南大學;2010年

2 張小恒;服務Overlay網(wǎng)絡資源管理問題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0年

3 岳玲玉;服務覆蓋網(wǎng)基于SUE的帶寬提供問題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2年

4 蔣蔚;基于PBB/PBT技術的城域以太網(wǎng)互通性研究[D];合肥工業(yè)大學;2011年

5 方琳;基于IEEE Wireless MAN QoS框架算法的研究與仿真[D];電子科技大學;2011年

6 陳華;異構環(huán)境下基于網(wǎng)的P2P直播流媒體技術研究[D];南京郵電大學;2012年

7 吳清;基于主動隊列管理的擁塞控制算法的研究[D];天津理工大學;2008年

8 梁恒洲;基于WiMAX的MAC層QoS保證機制及帶寬調度算法研究[D];南京郵電大學;2011年

9 張偉棟;關于擁塞控制受環(huán)境影響的魯棒性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2012年

10 黃建剛;簡捷式EOS系統(tǒng)設計及其關鍵技術的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02年



本文編號:1590903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ydhl/1590903.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e556b***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