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etri網和并發(fā)調度標識圖的并發(fā)任務調度的建模與分析
本文關鍵詞:基于Petri網和并發(fā)調度標識圖的并發(fā)任務調度的建模與分析
更多相關文章: 時延Petri網 并發(fā)可達調度圖 并發(fā)任務 建模與分析
【摘要】:在云計算及網格計算環(huán)境下,由于資源具有分布、異構、動態(tài)、自治等特點,其并發(fā)任務的調度更加復雜,迫切需要強有力的圖形與數(shù)學工具對其進行建模與分析。Petri網是描述與分析并發(fā)、異步、動態(tài)等事件的理想的圖形與數(shù)學工具。給出了并發(fā)任務調度的加權時延Petri網模型?蛇_標識圖是分析Petri網動態(tài)特性的一個重要工具,但它不能表達Petri網中變遷的并發(fā)關系,尤其是不便于分析被描述系統(tǒng)的時間特性。提出了并發(fā)調度標識圖的概念,給出了構造時延Petri網的并發(fā)調度標識圖的算法。最后,利用并發(fā)調度標識圖分析了并行下載的時間特性。
【作者單位】: 上海外國語大學國際工商管理學院信息管理系;
【關鍵詞】: 時延Petri網 并發(fā)可達調度圖 并發(fā)任務 建模與分析
【基金】: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規(guī)劃一般課題:基于語義網格的多語言信息資源檢索與調度研究(2010BTQ001) 上海外國語大學校級重大科研項目 上海外國語大學國際工商管理學院高層次培育項目資助
【分類號】:TP301.1;TP393.01
【正文快照】: 1引言并發(fā)任務的調度是云計算[1]、網格計算[2]等分布式計算的重要任務,也是近幾年研究的熱點問題之一。目前,并發(fā)任務調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調度模型與調度算法[3],而理想的圖形表示與形式化描述并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由于云計算與網格計算環(huán)境下的資源具有分布、異構、動態(tài)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張金泉,倪麗娜,蔣昌俊;An Algorithm to Construct Concurrent Reachability Graph of Petri Nets[J];Journal of DongHua University;2004年03期
2 于達,,張鈸,陳陳;調度問題的HPN模型研究[J];計算機研究與發(fā)展;1996年05期
3 韓耀軍;;基于QoS的信息網格資源調度的建模與分析[J];情報雜志;2010年04期
4 熊曾剛;楊揚;曾明;;基于Petri網的兩階段網格任務調度模型與分析[J];通信學報;2009年08期
5 胡志剛;諶任;陳華全;;一種改進的網格資源調度算法及其有色Petri網建模和分析[J];小型微型計算機系統(tǒng);2007年02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方冉;陳乃金;;基于S3C44B0X處理器觸摸屏接口的設計與測試[J];安徽工程科技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年02期
2 代秀娟;章昭輝;王敏生;楊娟;潘冬生;汪小寒;;旅游信息服務組合的Petri網建模及其實現(xiàn)[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年04期
3 金瑩;丁峰;;廣義隨機Petri網在工作流建模中的應用研究[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年01期
4 常宏達;孫文輝;于雙元;丁丁;;Web服務組合形式理論分析與研究[J];兵工自動化;2009年05期
5 熊杰;劉湘?zhèn)?周國輝;;基于MC的電子對抗情報系統(tǒng)ESCPN模型性能分析[J];兵工自動化;2010年08期
6 喻平;曹繼平;宋建社;章濤;;改進的模糊Petri網算法及其在故障診斷中的應用[J];兵工自動化;2011年06期
7 王海燕;王紅軍;卓奕君;;基于Petri網的底盤總裝線人員配置優(yōu)化研究[J];北京信息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年04期
8 方可;馬萍;楊明;;仿真可信度評估中的AHP超越權重[J];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2011年05期
9 馬華東;基于時間Petri網的動畫描述模型[J];北京郵電大學學報;1998年04期
10 左春榮;張志萍;;基于Petri網的第三方物流配送系統(tǒng)的建模研究[J];商業(yè)研究;2008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長有;張莉;;基于著色Petri網的一類航班推出沖突建模與仿真[A];第二十九屆中國控制會議論文集[C];2010年
2 岳昊;李文杰;陳寶興;;Petri網系統(tǒng)本原有效受控可重復向量分析[A];中國自動化學會控制理論專業(yè)委員會B卷[C];2011年
3 阿孜古麗;劉建明;劉潔卉;;基于Petri網的業(yè)務流程評估[A];著力提高高等教育質量,努力增強高校創(chuàng)新與服務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學會2007年學術年會論文集(下冊)[C];2008年
4 王夙娟;馬炳先;曲守寧;;OWL-S服務的Petri網自動建模方法研究[A];邏輯學及其應用研究——第四屆全國邏輯系統(tǒng)、智能科學與信息科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8年
5 張繼軍;董衛(wèi);;基于Petri網的構件組裝運算及其性質[A];2006年全國開放式分布與并行計算機學術會議論文集(三)[C];2006年
6 呂莉芳;李承家;薛瑜;;時延離散Petri網的形式分析[A];第九屆中國不確定系統(tǒng)年會、第五屆中國智能計算大會、第十三屆中國青年信息與管理學者大會論文集[C];2011年
7 薛瑜;李承家;呂莉芳;;模糊Petri網與連續(xù)Petri網的關系[A];第九屆中國不確定系統(tǒng)年會、第五屆中國智能計算大會、第十三屆中國青年信息與管理學者大會論文集[C];2011年
8 陳挺;張育平;;基于Petri網的軟件過程建模技術的研究[A];2008通信理論與技術新進展——第十三屆全國青年通信學術會議論文集(上)[C];2008年
9 張雷;;一種計算機取證的時間Petri網推理方法[A];2008'中國信息技術與應用學術論壇論文集(二)[C];2008年
10 何曉升;余春艷;陳鳳欽;;信號燈適應性控制的DSPN建模[A];2009系統(tǒng)仿真技術及其應用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9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心;基于Petri網的FMS建模及故障診斷方法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0年
2 宋巍;Web服務組合動態(tài)演化技術研究[D];南京大學;2010年
3 張志明;柔性制造系統(tǒng)死鎖預防的Petri網控制器綜合[D];浙江大學;2010年
4 劉思華;電網故障診斷方法的研究[D];山東大學;2010年
5 楊鵬;基于廣義隨機Petri網理論的SIP的研究[D];蘭州理工大學;2009年
6 吳鏑;面向RP領域的Web服務自主組建方法研究與應用[D];上海大學;2011年
7 李憲華;服務機器人雙臂協(xié)作技術研究及實現(xiàn)[D];上海大學;2011年
8 朱強;基于對等網絡架構的新型控制系統(tǒng)研究與實現(xiàn)[D];上海大學;2011年
9 劉昌平;可信計算環(huán)境安全技術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1年
10 吳限德;快速響應小衛(wèi)星測試理論與方法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炎培;基于擴展OOPN業(yè)務流程建模及異常處理模型研究[D];南昌航空大學;2010年
2 劉洋;可逆邏輯門與可逆邏輯電路的Petri網建模與分析[D];山東科技大學;2010年
3 楊磊;基于面向對象Petri網的企業(yè)間工作流建模研究[D];山東科技大學;2010年
4 李蕾;有色Petri網的動態(tài)性質判定及其在組裝生產線中的應用[D];山東科技大學;2010年
5 孫海春;C_net到可編譯表達式的映射方法[D];山東科技大學;2010年
6 周月明;保險索賠系統(tǒng)的協(xié)同容錯層次模型研究[D];山東科技大學;2010年
7 王廷剛;Petri網表征語言和可達性分析[D];山東科技大學;2010年
8 呂楠;基于層次顏色Petri網的協(xié)同工作流的建模與分析[D];山東科技大學;2010年
9 肖露娟;Web服務組合性能分析[D];浙江理工大學;2010年
10 王佳慧;基于面向對象的隨機Petri網圖形建模與分析工具的開發(fā)[D];鄭州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8條
1 于達,張鈸,陳陳;調度問題的HPN模型研究[J];計算機研究與發(fā)展;1996年05期
2 于達,張鈸,陳陳;時間Petri網的分析工具PANT及其在調度問題中的應用[J];計算機學報;1994年06期
3 熊曾剛;楊揚;劉麗;陳福;曾明;;網絡資源管理的Grid和P2P集成方案及其關鍵技術分析[J];控制與決策;2008年01期
4 陳陳;;用Petri網結構化的方法求解實時并行運算調度問題[J];自動化學報;1992年06期
5 丁箐,陳國良,顧鈞;計算網格環(huán)境下一個統(tǒng)一的資源映射策略[J];軟件學報;2002年07期
6 桂小林;基于Internet的信息網格的軟件框架研究[J];西安交通大學學報;2004年06期
7 畢強;沈涌;;數(shù)字圖書館網格信息資源調度(內容分發(fā))研究[J];現(xiàn)代圖書情報技術;2006年03期
8 胡志剛;諶任;陳華全;;一種改進的網格資源調度算法及其有色Petri網建模和分析[J];小型微型計算機系統(tǒng);2007年02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黃圣國,孫同江,呂兵;運輸網絡的最短有向路Petri網仿真算法[J];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2002年02期
2 孫冬煜;教務排課系統(tǒng)的Petri網建模分析[J];微型電腦應用;2002年11期
3 葉許紅,顏鋼鋒;基于Petri網的辦公自動化工作流建模[J];計算機工程與應用;2003年06期
4 樂曉波,陳黎靜;Petri網應用綜述[J];長沙交通學院學報;2004年02期
5 曾慶田,吳哲輝;Petri網分解的保性條件分析[J];小型微型計算機系統(tǒng);2004年09期
6 鄭謙益;面向對象Petri網及其在告警服務代理軟件中的應用[J];南京郵電學院學報;2004年04期
7 王文學;用Petri網分析離散事件動態(tài)系統(tǒng)[J];控制與決策;1990年01期
8 張嵐,李人厚;一種基于廣義隨機Petri網的分析器[J];計算機學報;1991年05期
9 王永革;序佩特里(Petri)網計算能力分析[J];軟件學報;1993年03期
10 楊光宇,鄭應平;面向對象Petri網建模與仿真的可視化環(huán)境[J];系統(tǒng)仿真學報;1997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志堅;蔡自興;;基于Petri網的制造系統(tǒng)建模與分析[A];面向制造業(yè)的自動化與信息化技術創(chuàng)新設計的基礎技術——2001年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年會暨第九屆全國特種加工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1年
2 趙彩霞;高學東;喬衛(wèi)義;;基于Petri網的工作流建模技術在社會保險系統(tǒng)中的應用[A];全國第八屆工業(yè)工程與企業(yè)信息化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4年
3 尹章才;李霖;;基于Petri網的時空拓撲關系研究[A];中國地理信息系統(tǒng)協(xié)會第八屆年會論文集[C];2004年
4 徐光輝;徐志軍;;C/E系統(tǒng)Petri網的VHDL建模與仿真[A];開創(chuàng)新世紀的通信技術——第七屆全國青年通信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1年
5 陳挺;張育平;;基于Petri網的軟件過程建模技術的研究[A];2008通信理論與技術新進展——第十三屆全國青年通信學術會議論文集(上)[C];2008年
6 傅榮;劉超男;;面向對象系統(tǒng)分析與設計中動態(tài)模型的Petri網描述[A];1999中國控制與決策學術年會論文集[C];1999年
7 胡少媚;賀曉波;;支持快速反應的過程管理模型和仿真[A];制造業(yè)與未來中國——2002年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年會論文集[C];2002年
8 胡紅革;趙強;黃大貴;;分布式控制系統(tǒng)的混合Petri網建模和分析[A];第二屆全國信息獲取與處理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4年
9 張朝輝;劉大有;劉偉江;;工作流建模技術綜述[A];2008年全國開放式分布與并行計算機學術會議論文集(下冊)[C];2008年
10 喬非;吳啟迪;嚴雋薇;;基于擴展Petri網的FMS調度結構[A];1998中國控制與決策學術年會論文集[C];1998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廣東省電信科學技術研究院多媒體部 張宇飛 盧燕青;實時系統(tǒng)軟件分析和設計方法綜述[N];中國計算機報;2000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羅鵬程;基于Petri網的系統(tǒng)安全性建模與分析技術研究[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01年
2 董利達;基于序狀Petri網的離散事件系統(tǒng)監(jiān)控理論[D];浙江大學;2004年
3 王斌君;工作流過程模型的層次研究及其分析[D];西北大學;2002年
4 鄭紅;分布式系統(tǒng)形式化建模技術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軟件研究所);2003年
5 田世海;高技術虛擬企業(yè)信息系統(tǒng)平臺研究[D];哈爾濱理工大學;2008年
6 王安榮;Petri網基本信標的求取算法及死鎖避免策略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09年
7 高昆;基于DSP并行處理系統(tǒng)的虛擬儀器設計方法的研究[D];浙江大學;2002年
8 郭軍;基于Petri網的嵌入式系統(tǒng)高層級設計方法與技術研究[D];西北大學;2007年
9 馬敏;并行多任務自動測試系統(tǒng)分層化建模及其關鍵技術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08年
10 馮曉寧;基于本體的語義Petri網研究及其在系統(tǒng)建模中的應用[D];哈爾濱工程大學;2009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國群;軟件項目開發(fā)中并行工程方法的過程建模的研究與應用[D];南京理工大學;2005年
2 潘德橋;基于UML-Petri網的艦載作戰(zhàn)系統(tǒng)信息流建模與分析[D];華中科技大學;2006年
3 馬柯;企業(yè)項目管理信息系統(tǒng)及工作流技術的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06年
4 賀細平;基于Petri網的主動數(shù)據(jù)庫規(guī)則建模與行為分析[D];長沙理工大學;2004年
5 余永佳;基于Petri網的項目管理、優(yōu)化和決策技術[D];南京理工大學;2005年
6 周穎;工作流中并發(fā)流程間資源沖突的研究[D];山東大學;2005年
7 徐建軍;基于Petri網的動態(tài)工作流技術研究[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04年
8 沈劍滄;XML查詢方法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9 彭鈺;基于工作流的公文流轉系統(tǒng)的研究與實現(xiàn)[D];武漢理工大學;2006年
10 張建東;基于J2EE的工作流系統(tǒng)的研究與實現(xiàn)[D];華北電力大學(河北);2006年
本文編號:101762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ydhl/10176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