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行旅游APP的使用行為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10-30 15:19
改革開放40年以來,中國經濟出現騰飛之勢,國民生活水平顯著上升,人們越來越注重精神文明層面的消費,旅游行業(yè)迎來繁榮之景象,步入全面發(fā)展的新時代。同時,移動互聯網的興起加速推動了互聯網與旅游業(yè)的融合,人們的旅游方式也發(fā)生了轉變,逐漸從跟團游向自由行發(fā)展,人們的選擇更加靈活、更加多元。不論是傳統(tǒng)旅游企業(yè)還是新興旅游企業(yè)都紛紛投入到開發(fā)移動端服務平臺的浪潮中,另外我國網民人數的逐漸增多也助推了這種潮流,各大企業(yè)的競爭日趨激烈。為了搶占市場份額、吸引用戶,旅游企業(yè)更加注重用戶的旅游體驗以及個性化需求。因此,從用戶行為角度進行研究,探究哪些因素影響自由行旅游APP用戶的使用行為變得十分有必要。本文首先采用文獻法梳理用戶行為理論的相關研究,對自由行、旅游APP的概念進行梳理,在整合型技術接受與使用模型(UTAUT)的基礎上,結合自由行旅游APP的個性特點即互動分享,引入個體創(chuàng)新性、感知便利、感知風險、搜尋努力、社會交互性等因子來構建本研究的概念模型。自變量為績效期望、感知便利、感知風險、搜尋努力,因變量為使用行為,中介變量為行為意向,調節(jié)變量為社會交互性,外部影響因子為個體創(chuàng)新性。本文選取自由行特...
【文章來源】:云南財經大學云南省
【文章頁數】:6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整合的技術接受與使用模型
根據前文理論綜述以及建模思路的小結,根據整合型技術接受與采納模型(UTAUT)理論的基本框架,構建自由行旅游APP用戶的使用行為研究的概念模型,如圖3.1所示。
結構方程模型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旅游App用戶粘性與購買意向:互動性視角[J]. 張初兵,李義娜,吳波,李東進. 旅游學刊. 2017(06)
[2]旅游APP的發(fā)展分析[J]. 沈小虎,鄧洋陽,葛皎麗. 市場周刊(理論研究). 2017(05)
[3]創(chuàng)新擴散理論的研究與發(fā)展[J]. 呂翊菲,程珂,孫美玲. 信息技術與信息化. 2017(03)
[4]赴臺自由行游客的動機與障礙因素分析[J]. 王莉莉,陳靜杰,林明水. 海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7(01)
[5]移動情境感知服務在博物館中的應用探究——以蘇州博物館APP為例[J]. 周玲元,吳婷婷,賈偉強. 南昌航空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6(02)
[6]古鎮(zhèn)旅游APP界面可用性研究[J]. 錢利穎,湯程心. 設計. 2016(09)
[7]基于DEMATEL法的旅行預訂類App評價指標體系[J]. 楊揚,楊尚鵬,章牧,鄭天翔. 旅游學刊. 2016(02)
[8]旅游類APP的使用體驗研究[J]. 周春燕,張心馨. 四川文理學院學報. 2015(06)
[9]消費者創(chuàng)新性和使用動機對移動旅游服務融入意向的影響[J]. 張宏梅,劉少湃,于鵬,唐玉鳳. 旅游學刊. 2015(08)
[10]基于TAM的旅游App下載使用行為影響因素研究[J]. 李東和,張鷺旭. 旅游學刊. 2015(08)
碩士論文
[1]共享經濟下移動旅游APP用戶接受行為研究[D]. 卞淑嫻.西安科技大學 2017
[2]移動旅游APP用戶接受行為研究[D]. 張淑芳.新疆大學 2017
[3]基于創(chuàng)新擴散模型的旅游APP用戶接受行為研究[D]. 趙志榮.電子科技大學 2017
[4]基于DTPB模型的旅游APP用戶接受行為研究[D]. 鐘夏嬌.東華大學 2017
[5]旅游者的旅游App使用行為研究[D]. 張鷺旭.安徽大學 2016
[6]我國旅游APP用戶滿意度的實證研究[D]. 張一帆.海南大學 2015
[7]移動旅游預訂用戶接受行為研究[D]. 孫天月.浙江大學 2015
[8]基于UTAUT模型的移動旅游APP用戶接受行為研究[D]. LI KYOUNG.廈門大學 2014
[9]旅游類移動應用的用戶需求分析研究[D]. 毛陳誠.武漢理工大學 2013
[10]自我建構對用戶接受移動位置服務的影響因素分析[D]. 張萌.北京郵電大學 2013
本文編號:3466961
【文章來源】:云南財經大學云南省
【文章頁數】:6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整合的技術接受與使用模型
根據前文理論綜述以及建模思路的小結,根據整合型技術接受與采納模型(UTAUT)理論的基本框架,構建自由行旅游APP用戶的使用行為研究的概念模型,如圖3.1所示。
結構方程模型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旅游App用戶粘性與購買意向:互動性視角[J]. 張初兵,李義娜,吳波,李東進. 旅游學刊. 2017(06)
[2]旅游APP的發(fā)展分析[J]. 沈小虎,鄧洋陽,葛皎麗. 市場周刊(理論研究). 2017(05)
[3]創(chuàng)新擴散理論的研究與發(fā)展[J]. 呂翊菲,程珂,孫美玲. 信息技術與信息化. 2017(03)
[4]赴臺自由行游客的動機與障礙因素分析[J]. 王莉莉,陳靜杰,林明水. 海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7(01)
[5]移動情境感知服務在博物館中的應用探究——以蘇州博物館APP為例[J]. 周玲元,吳婷婷,賈偉強. 南昌航空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6(02)
[6]古鎮(zhèn)旅游APP界面可用性研究[J]. 錢利穎,湯程心. 設計. 2016(09)
[7]基于DEMATEL法的旅行預訂類App評價指標體系[J]. 楊揚,楊尚鵬,章牧,鄭天翔. 旅游學刊. 2016(02)
[8]旅游類APP的使用體驗研究[J]. 周春燕,張心馨. 四川文理學院學報. 2015(06)
[9]消費者創(chuàng)新性和使用動機對移動旅游服務融入意向的影響[J]. 張宏梅,劉少湃,于鵬,唐玉鳳. 旅游學刊. 2015(08)
[10]基于TAM的旅游App下載使用行為影響因素研究[J]. 李東和,張鷺旭. 旅游學刊. 2015(08)
碩士論文
[1]共享經濟下移動旅游APP用戶接受行為研究[D]. 卞淑嫻.西安科技大學 2017
[2]移動旅游APP用戶接受行為研究[D]. 張淑芳.新疆大學 2017
[3]基于創(chuàng)新擴散模型的旅游APP用戶接受行為研究[D]. 趙志榮.電子科技大學 2017
[4]基于DTPB模型的旅游APP用戶接受行為研究[D]. 鐘夏嬌.東華大學 2017
[5]旅游者的旅游App使用行為研究[D]. 張鷺旭.安徽大學 2016
[6]我國旅游APP用戶滿意度的實證研究[D]. 張一帆.海南大學 2015
[7]移動旅游預訂用戶接受行為研究[D]. 孫天月.浙江大學 2015
[8]基于UTAUT模型的移動旅游APP用戶接受行為研究[D]. LI KYOUNG.廈門大學 2014
[9]旅游類移動應用的用戶需求分析研究[D]. 毛陳誠.武漢理工大學 2013
[10]自我建構對用戶接受移動位置服務的影響因素分析[D]. 張萌.北京郵電大學 2013
本文編號:346696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34669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