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地公園游客體驗價值量表的開發(fā)方法以杭州西溪濕地公園為例
本文關鍵詞:杭州城市旅游品牌的演化機理及優(yōu)化,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全文:
(979 KB)
輸出: BibTeX | EndNote (RIS)
摘要 隨著體驗經濟時代的到來和濕地生態(tài)旅游的興起,濕地公園游客體驗價值越來越引起學術界和實踐界人士的關注,如何提高游客體驗價值成為增強濕地公園競爭力的有效途徑。盡管有不少學者對游客體驗價值的結構維度進行探討,但對游客體驗價值的概念沒有深入研究,尤其是對游客體驗價值的定量研究,沒有一套科學合理的測量方法。因此,本研究提出量表開發(fā)的五個步驟,選取西溪濕地公園為實證研究對象,通過項目個項—總體相關分析、探索性因子分析、驗證性因子分析、信度效度檢驗等方法,開發(fā)出由服務、特色、教育、成本、生態(tài)、信任、關懷7個體驗因子、26個項目構成的濕地公園游客體驗價值量表,為游客體驗價值的測量提供量化工具。
服務
E-mail Alert
RSS
收稿日期: 2011-08-21
基金資助: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51078215)
作者簡介: 魏遐(1964- ),女,籍貫遼寧昌圖,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為旅游地理、風景旅游規(guī)劃等.E-mai:wendy@zufe.edu.cn
引用本文:
魏遐, 潘益聽. 濕地公園游客體驗價值量表的開發(fā)方法——以杭州西溪濕地公園為例[J]. 地理研究, 2012, 31(6): 1121-1131.
WEI Xia, PAN Yi-ting. Methodological study on development of value scale for tourists'experience in wetland parks.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12, 31(6): 1121-1131.
鏈接本文:
或
[1] 陸林, 朱申蓮, 劉曼曼. 杭州城市旅游品牌的演化機理及優(yōu)化[J]. 地理研究, 2013, 32(3): 556-569.
[2] 羅文斌, 譚榮. 城市旅游與城市發(fā)展協(xié)調關系的定量評價——以杭州市為例[J]. 地理研究, 2012, 31(6): 1103-1110.
[3] 汪俠, 吳小根, 章錦河, 任黎秀, 劉澤華, 張洪. 基于結構方程模型的旅游消費券效用影響因素研究——以杭州市為例[J]. 地理研究, 2012, 31(3): 543-554.
[4] 張環(huán)宙, 沈旭煒, 高靜. 城市濱水區(qū)帶狀休閑空間結構特征及其實證研究——以大運河杭州主城段為例[J]. 地理研究, 2011, 30(10): 1891-1900.
[5] 王偉武, 金建偉, 肖作鵬, 石婷婷. 近18年來杭州城市用地擴展特征及其驅動機制[J]. 地理研究, 2009, 28(3): 685-695.
[6] 劉盛和, 張 擎. 杭州市半城市化地區(qū)空間分布變化[J]. 地理研究, 2008, 27(5): 982-992.
[7] 王偉武, 陳 超. 杭州城市空氣污染物空間分布及其影響因子的定量分析[J]. 地理研究, 2008, 27(2): 241-250.
[8] 陳世斌. 杭州城區(qū)“最具出游力”人群休閑旅游障礙性因素的實證分析[J]. 地理研究, 2005, 24(6): 982-991.
[9] 馮健. 杭州市人口密度空間分布及其演化的模型研究[J]. 地理研究, 2002, 21(5): 635-646.
[10] 王傳琛. 杭州市城市土地類型劃分[J]. 地理研究, 1991, 10(2): 92-98.
本文關鍵詞:杭州城市旅游品牌的演化機理及優(yōu)化,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20630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2063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