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博物館發(fā)展研究
本文關鍵詞:新加坡博物館發(fā)展研究
【摘要】:新加坡的早期博物館大致分為自然史、藝術兩類。1990年代以來,在政府跨部門整體規(guī)劃、大量資源投注下,直接復制歐美博物館建設的經驗,是新加坡大型博物館能在短期內建置完成的原因。此外,從階段性的發(fā)展可見,新加坡的博物館建設,是設施的建置整備、硬件開發(fā)在先,人民、小區(qū)的參與強化在后。同時,新加坡的博物館發(fā)展,除了強化國家意識、建構族群認同、族群之間的和諧之外,多負有經濟目標;這些博物館和其他文化設施,結合成這一城邦國家的文化基礎建設,以促進文化經濟的發(fā)達。
【作者單位】: 天主教輔仁大學(臺灣)博物館學研究所;
【基金】:臺灣“科技部”專題研究計劃補助,計劃編號103-2410-H-030-073
【分類號】:G269.339
【正文快照】: 關系。因此,單一類別博物館的討論——不論是藝一、前言術、人類學、或是自然史博物館——尚無法涵蓋整本文討論新加坡博物館的整體發(fā)展,以及與這體博物館發(fā)展,即使是對于新加坡地理面積如此小些發(fā)展相關的政策規(guī)劃與相關背景,并且嘗試提出的國家,單一個案的討論亦無法適用。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苡人;感受都市文明——新加坡印象[J];中國信用卡;2005年08期
2 黃卉;;新加坡信息化之旅[J];上海信息化;2008年11期
3 苗耀華;;新加坡出版業(yè)向外發(fā)展的三個方向[J];中國出版;1993年11期
4 李瑾莉;新加坡信息化建設藍圖——智能島[J];信息化建設;1999年02期
5 孫磊;花園城市——新加坡[J];數(shù)字生活;2002年03期
6 胡潔;新加坡加強對外國電視臺的管理[J];國際新聞界;2000年01期
7 楊云龍;讓政府看起來像“公司”[J];科技智囊;2005年07期
8 馬凱碩;;新加坡的軟實力難復制[J];IT時代周刊;2013年23期
9 曹云華;;新加坡不相信廉價公仆[J];廣東金融電腦;1995年04期
10 嚴立初;新加坡人的閱讀習慣和興趣[J];中國圖書館學報;1998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呂元禮;;入世后政府官員收入研究——新加坡“高薪養(yǎng)賢,厚祿養(yǎng)廉”的啟示[A];2001中國經濟特區(qū)論壇:WTO與特區(qū)發(fā)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1年
2 趙自勇;;新加坡將會成為一個自由民主國家嗎?[A];北京論壇(2008)文明的和諧與共同繁榮——文明的普遍價值和發(fā)展趨向:“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的國家建構與政治文化”歷史分論壇論文或摘要集(下)[C];2008年
3 黃海濤;;從新加坡的經濟騰飛看當代儒學的復興[A];孔學研究(第七輯)——云南孔子學術研究會第七次暨海峽兩岸第五次孔子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0年
4 鄭俊;林曉英;夏絢絢;;新加坡發(fā)展經驗對我國現(xiàn)代化建設的借鑒——以江蘇省江陰市為例[A];多元與包容——2012中國城市規(guī)劃年會論文集(13.城市規(guī)劃管理)[C];2012年
5 孟書明;;愛國——增強公民意識的基本內容——從中外比較中看增強公民愛國意識的普遍性[A];公民意識研究[C];2008年
6 蒲勇健;;案例2 新加坡: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A];2011城市國際化論壇——全球化進程中的大都市治理(案例集)[C];2011年
7 劉思博;;小塊頭的大智慧——新加坡城市交通考察研究[A];:城鄉(xiāng)治理與規(guī)劃改革——2014中國城市規(guī)劃年會論文集(05 城市交通規(guī)劃)[C];2014年
8 龍朝陽;鄧依伊;鮑維杰;;新加坡中央公積金模式的實施利弊淺析[A];湖湘公共管理研究(第二卷)[C];2010年
9 朱天明;楊桂山;萬榮榮;王琳;;新加坡土地資源高效利用的經驗借鑒[A];中國土地資源可持續(xù)利用與新農村建設研究[C];2008年
10 ;案例1 新加坡城市規(guī)劃與建設工作[A];2011城市國際化論壇——全球化進程中的大都市治理(案例集)[C];2011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漫談新加坡的城市管理[N];中國旅游報;2002年
2 王;新加坡旅游局展開春節(jié)促銷活動[N];中國旅游報;2004年
3 秦皇島市中小企業(yè)局;新加坡中小企業(yè)考察報告(上)[N];河北經濟日報;2005年
4 本報駐新加坡記者 楊新鵬 朱昌都;新加坡檢討經濟發(fā)展思路[N];經濟參考報;2002年
5 本報記者 郭為中;新加坡轉型[N];經濟觀察報;2003年
6 本報駐新加坡記者 翁東輝;新加坡自由貿易呈現(xiàn)亮點[N];經濟日報;2003年
7 何沙洲;新加坡欲占中國旅游市場風光[N];經理日報;2004年
8 慧敏;業(yè)界人士質穎新加坡100%擁房率政策[N];建筑時報;2004年
9 ;新加坡:這樣解決缺水難題[N];人民長江報;2005年
10 曾婭;新加坡:五繪藍圖創(chuàng)造信息化奇跡[N];人民郵電;2004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馬卿;一黨獨大政黨體制與有限政治競爭新加坡政治模式分析[D];中共中央黨校;2015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曾廣存;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及借鑒研究[D];西南大學;2010年
2 耿曉燕;論新加坡政府在城市化的過程中的作用[D];貴州師范大學;2008年
3 王冰;新加坡樂齡教育探析[D];東北師范大學;2012年
4 孟京;新加坡城市規(guī)劃中公民參與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15年
5 梁麗娜;新加坡英語地位和功能的嬗變及其國家認同建構[D];廣西大學;2015年
6 鐘玲玲;新加坡住房保障制度及其對我國的啟示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5年
7 柏士林;新加坡E美容公司發(fā)展戰(zhàn)略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3年
8 徐守杰;論新加坡實用主義外交[D];重慶師范大學;2009年
9 梅雪;新加坡與中國反腐機制比較研究[D];山西大學;2010年
10 王濤;新加坡行政體制的特征:合理性及其面臨的挑戰(zhàn)[D];山西大學;2005年
,本文編號:121959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12195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