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dāng)前位置:主頁 > 管理論文 > 旅游管理論文 >

游客對低碳旅游的認(rèn)知和意愿——以麗江市為例

發(fā)布時間:2016-09-20 12:00

  本文關(guān)鍵詞:游客對低碳旅游的認(rèn)知和意愿——以麗江市為例,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當(dāng)前位置:首頁 >> 教育學(xué)/心理學(xué) >> 游客對低碳旅游的認(rèn)知和意愿——以麗江市為例


第 34 卷第 17 期 2014 年 9 月
DOI: 10.5846 / stxb201303200466

ACTA ECOLOGICA SINICA



態(tài)

學(xué)



Vol.34,No.17 Sep.,2014

唐明方, 曹慧明, 沈園, 吳鋼, 鄧紅兵. 游客對低碳旅游的認(rèn)知和意愿— — —以麗江市為例. 生態(tài)學(xué)報,2014,34(17) :5096鄄 5102. Sinica,2014,34(17) :5096鄄 5102.

Tang M F, Cao H M, Shen Y, Wu G, Deng H B.The cognition and willingness of tourist on low carbon tourism: a case study of Lijiang City.Acta Ecologica

游客對低碳旅游的認(rèn)知和意愿
— — — 以麗江市為例
唐明方1,2 , 曹慧明1,2 , 沈搖 園1,2 , 吳搖 鋼1,* , 鄧紅兵1

(1. 中國科學(xué)院生態(tài)環(huán)境研究中心搖 城市與區(qū)域生態(tài)國家重點實驗室, 北京搖 100085;2. 中國科學(xué)院大學(xué), 北京搖 100049)

摘要:低碳旅游是不同于傳統(tǒng)旅游產(chǎn)業(yè)的一種轉(zhuǎn)型產(chǎn)業(yè)模式, 是當(dāng)前旅游業(yè)發(fā)展的新趨勢, 同時也改變著旅游者的消費方式。 采用問卷調(diào)查的方法,對麗江市的游客關(guān)于低碳旅游的認(rèn)知和意愿進(jìn)行了研究, 結(jié)果表明:( 1) 低碳旅游的認(rèn)知水平程度較高 (68.5%) ,受教育程度、入住酒店星級和年平均旅游次數(shù)與認(rèn)知程度顯著正相關(guān)。 91% 的受訪者認(rèn)為公眾意識是低碳旅游首先 應(yīng)被考慮的影響因素,大多數(shù)游客認(rèn)為可以通過改變旅游交通(87.5%) 和住宿方式(57.5%) 來減少旅游業(yè)的碳排放。 ( 2) 游客 對低碳旅游的意愿程度普遍較高(79.5%) ,入住酒店星級、年平均旅游次數(shù)和人均旅游花費與低碳旅游意愿顯著負(fù)相關(guān)。 定期 旅行的游客對低碳旅游的認(rèn)知最強,但行為的改變意愿卻最弱。 不經(jīng)常旅行的游客則更愿意實現(xiàn)低碳旅游,但實際上對于旅游 模式改變的影響也較小。 (3) 現(xiàn)階段,低碳旅游的推行實際上也存在一定的難度和問題。 46.5% 的受訪者認(rèn)為目前低碳旅游流 于形式和口號,76% 的游客認(rèn)為目前我國景區(qū)的游客普遍缺乏低碳旅游的良好習(xí)慣。 (4) 從政府和旅游主管部門、旅游企業(yè)、旅 游者三方面提出了發(fā)展低碳旅游的相關(guān)建議。 關(guān)鍵詞:低碳旅游; 麗江; 認(rèn)知; 意愿

The cognition and willingness of tourist on low carbon tourism: a case study of Lijiang City
1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Urban and Regional Ecology, Research Center for Eco鄄Environmental Science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2 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Sciences, Beijing 100049, China 100085, China

TANG Mingfang 1,2 , CAO Huiming 1,2 , SHEN Yuan 1,2 , WU Gang 1,* , Deng Hongbing 1

Abstract: In recent decades, the tourism industry has become one of the fastest growing industries in the world. The from tourism will increase 1. 5 times from its current level by 2035. The emergence of low鄄carbon tourism represents a transformation in the traditional tourism industry. It is a new trend of sustainable tourism that is changing tourists憶 pattern of consumption and reducing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results of a questionnaire survey conducted

tourism industry憶s current contribution to global carbon emissions is 4%—6%, and it is estimated that carbon emissions

among tourists visiting Lijiang City, Yunnan Province, China regarding their cognition of and willingness to undertake low鄄 carbon tourism. We show the following: (1) The cognition level of low鄄carbon tourism was high (68.5%) and showed a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tourists憶 education level, hotel rating, and the average number of trips annually. Some experience, even though they had the highest cognition level. Ninety鄄one percent of respondents answered that public
基金項目:環(huán)境保護(hù)部環(huán)保公益性行業(yè)科研專項(201009055) 收稿日期:2013鄄 03鄄 20; 搖 搖 修訂日期:2014鄄 05鄄 06 *通訊作者 Corresponding author.E鄄mail: denghb@ rcees.ac.cn

tourists stayed in high鄄rate hotels regardless of energy鄄extensive consumption to ensure the best quality of their tourism

http: / /

搖 17 期

搖 搖 搖 唐明方搖 等:游客對低碳旅游的認(rèn)知和意愿— — —以麗江市為例



5097

awareness is the first factor that influences people to choose low鄄carbon tourism. The concept of low鄄carbon living, which played a positive role in China, has gradually penetrated into public life. Most respondents answered that a decrease of carbon dioxide emission in tourism could be realized by a change of travel modes ( 87. 5%) and accommodation styles (57郾 5%) . ( 2) Respondents were generally willing to try low鄄carbon tourism ( 79. 5%) . Willingness to try low鄄carbon tourism showed a significant negative correlation with hotel rating, the average number of trips annually, and per capita tourist spending. Regular tourists had the highest level of cognition of low鄄carbon tourism but the least intention to change little to help effect a change in tourism without the participation of frequent travelers. Tourists憶 reactions to low鄄carbon tourism issues can be described as contradictory. Many tourists are aware of the negative impacts caused by traditional changing their original consumption patterns. The gap between cognition and action can be attributed to personal benefit. their way of traveling. Tourists who traveled less often were more willing to try low鄄carbon tourism. This, however, does

tourism and of the need to act. However, most people seem unwilling to sacrifice their personal benefits by voluntarily (3) There are certain difficulties and problems involved in the promotion of low鄄carbon tourism.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the survey, 46.5% of the respondents believed that low鄄carbon tourism might just be a catch鄄phrase or slogan, and 76% of respondents thought that for the time being, tourists in China generally lack the good habits promoted by low鄄carbon tourism. Encouraging tourists to make voluntary changes in their tourism will be a long鄄term process in China. Steps to bring about

change should focus less on increasing public cognition and more on convincing tourists that minimal changes in their carbon development from three entities: the government, tourism enterprises and the tourists themselves. Key Words: low鄄carbon tourism; Lijiang City; cognition; willingness

behavior can make a meaningful contribution. (4) Finally, the paper proposes corresponding suggestions to promote low鄄

搖 搖 隨著世界工業(yè)經(jīng)濟(jì)的發(fā)展、 人口的劇增、 人類欲 望的上升,二氧化碳在大氣中的濃度逐步增加, 將進(jìn) 一步導(dǎo)致全球氣候的顯著變化
[1]

量和旅游者行為之間的關(guān)聯(lián)性指出, 旅游者選擇不 同的交通方式、 不同的住宿設(shè)施以及飲食方式等都 影響著旅游過程的能源消耗。 隨后,Becken [7] 等采 蘭的旅游碳排放。 結(jié)果表明, 兩種方法分別對旅游 結(jié)果。 Konan 和 Chan [8] 通過研究表明夏威夷的溫室 氣體排放總量中,超過 22% 是由游客產(chǎn)生的, 游客的 Ping [9] 通過對臺灣當(dāng)?shù)氐?5 家國家 公 園 旅 游 交 通 CO 2 排放量的測算與分析發(fā)現(xiàn), 交通工具承載量、 交 通方式 及 出 行 距 離 對 碳 排 放 的 影 響 很 大。 Kuo 和 Chen [10] 基于生命周期法計算了旅游者交通、 住宿和 娛樂活動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量, 其中來自交通的 能源消耗量占到總量的 67%, 旅游者能源消耗量超 過當(dāng)?shù)鼐用袢粘OM量。 關(guān)于旅游者對碳匯的態(tài)度和行為方面的研究, 年溫室氣體排放量是本地居民的 4. 3 倍。 Lin Tzu鄄 用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兩種方法核算和對比了新西 業(yè)能源消耗總量和碳排放量得到了年度估計相似的

增長模式發(fā)展經(jīng)濟(jì), 應(yīng)對氣候變化問題成為全世界 關(guān)注的話題。 旅游業(yè)在過去 60 年來, 已成為世界上 增長最快的經(jīng)濟(jì)部門之一和世界第一大產(chǎn)業(yè), 其國 際規(guī)模和產(chǎn)值不容小覷
[2]

。 為此, 尋找新的

9.4 億人次, 總收入達(dá)到 9190 億美元

究,2010 年國際旅游規(guī)模同比 1950 年翻四番, 達(dá)到
[3]

。 據(jù)世界旅游組織最新研 。 旅游業(yè)在

帶來經(jīng)濟(jì)利益的同時, 通常伴隨著能源消耗和二氧 化碳的排放。 2007 年, 第二屆國際氣候變化與旅游 大會指出,旅游活動所產(chǎn)生的 CO 2 排放量占全球總 排放量的 4%—6%, 如果任其發(fā)展, 預(yù)計到 2035 年 排放量將增加到 1.5 倍 [4] 。 如此規(guī)模的旅游活動所 題已引起相關(guān)國際組織和學(xué)者的廣泛關(guān)注。 消耗的能源及造成的排放, 并由此而產(chǎn)生的環(huán)境問 國外對低碳旅游相關(guān)的研究開展較為深入, 大

多集中在旅游目的地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量的計算。 世界旅游組織公布數(shù)據(jù)指出, 交通部門的碳排放量 占旅游產(chǎn)業(yè)碳排放總量的 75%, 其中飛機的碳排放 量達(dá)到總排放量的 40%
[5]

國外大多是以氣候變化為大背景展開的。 Becken [11]

探討了游客和旅游專家對氣候變化和森林碳匯的感 知區(qū)別,旅游專家認(rèn)知程度高于旅游者。 研究普遍 認(rèn)為氣候變化對旅游存在潛在威脅, 同時卻忽視了

。 Becken

[6]

等從能源消耗

http: / /

5098



生搖 態(tài)搖 學(xué)搖 報搖 搖 搖

34 卷搖

旅游 中 化 石 燃 料 消 耗 對 氣 候 變 化 的 影 響 [12] 。 McKercher
[13]

等探討了氣候變化背景下旅游者對旅 等研究了挪威游客對氣候變化和長

先后獲得全球人居環(huán)境優(yōu)秀城市、 世界上最令人向 往的旅游目的地等稱號 [25] 。 2011 年麗江市共接待 海內(nèi)外游客 1184.05 萬人次,同比增長 30.12%,旅游 業(yè)總收入 152.22 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 35.36%。 2搖 研究方法 受訪游客的人口統(tǒng)計學(xué)特征: 包括游客的性別、 年 齡、受教育程度、 月收入、 職業(yè)等基本背景情況;( 2) 游客對低碳旅游的認(rèn)知:包括對低碳旅游的了解, 低 低碳旅游發(fā)展的影響因素等問題;(3) 游客對低碳旅 游的意愿:包括游客對低碳旅游的意愿程度, 游客對 低碳產(chǎn)品的接受意愿,游客的消費特征意愿等問題。 這三部分內(nèi)容采用 Likert 的 5 分制法對各指標(biāo) 調(diào)查問卷采用封閉式型式, 包括三大部分:( 1)

游業(yè)的態(tài)度, 以及評估他們主動改變旅游行為的意 愿。 Higham
[14]

途旅行的態(tài)度, 受訪者認(rèn)為短途航空排放對氣候變 化的影響高于長途航空旅行。 Hares [15] 等研究了氣 候變化和英國航空游客的態(tài)度, 結(jié)果表明很多旅游 者在規(guī)劃自己的假期之時并沒有考慮氣候變化的 影響。

研究多注重低碳旅游的理論和內(nèi)涵

國內(nèi)開展低碳旅游現(xiàn)今還處于起步研究階段,
[16鄄 18]

地能耗和碳排放量的研究相對欠缺, 相比國外, 缺乏 多角度的定量研究。 石培華 [19] 等首次系統(tǒng)地估算 中國旅游業(yè)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 汪靜蓉
[20]

, 針對旅游

碳旅游知識的獲得途徑,低碳旅游具備的主要特點,

2008 年深圳市旅游業(yè)能源消耗和 CO 2 排 放 量。 此 及對策
[21鄄 22]

基于碳排放理論和旅游者的消費特征, 計算分析了 外,國內(nèi)開展的研究多注重低碳旅游發(fā)展水平評價 查研究。 汪靜蓉和李飛通過多因素方差分析探索公 存在差異 [23] ;鄭巖和黃素華針對游客對低碳旅游的 認(rèn)知程度和消費現(xiàn)狀進(jìn)行了分析和建議 [24] 。 本研究結(jié)合學(xué)者的研究成果, 認(rèn)為低碳旅游是 ,較少有學(xué)者基于旅游者的角度進(jìn)行調(diào)

進(jìn)行測量,1—5 分依次代表 “ 非常不同意 冶 、 “ 不 同 意冶 、“ 中立冶 、“ 同意冶 和“ 非常同意冶 。 問卷調(diào)查抽樣方法為隨機抽樣法, 于 2012 年 8

眾對低碳旅游的認(rèn)知和意愿由于學(xué)歷、 收入和職業(yè)

月在麗江市古城區(qū)景區(qū)、 玉龍雪山景區(qū)、 束河景區(qū)、 黑龍?zhí)毒皡^(qū)進(jìn)行問卷發(fā)放調(diào)查。 共計回收問卷 201 的方法。 問卷調(diào)查數(shù)據(jù)錄入和分析采用 SPSS 18. 0 分析 [26] 。 3搖 研究結(jié)果 3. 1搖 游客的人口學(xué)特征 在 200 份調(diào)查樣本中, 男性受訪者略高于女性, 份,有效問卷 200 份, 問卷采用當(dāng)場填寫, 當(dāng)場回收

通過制度和技術(shù)創(chuàng)新、新能源利用、 低碳服務(wù)和產(chǎn)品 的推廣,最終實現(xiàn)公眾自發(fā)自愿改變消費習(xí)慣、 降低 溫室氣體排放, 走向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旅游新模式。 研 究以旅游的實施主體為著手點, 了解游客對低碳旅 游的認(rèn)知程度和消費現(xiàn)狀, 剖析游客對低碳旅游的 認(rèn)知和意愿的影響因素, 研究結(jié)果可以為旅游產(chǎn)業(yè) 管理部門制定相關(guān)旅游政策和開發(fā)低碳旅游產(chǎn)品提 供一定的借鑒。 1搖 研究區(qū)域 云南省是國家發(fā)展改革委員會啟動的五省八市 低碳試點省份之一, 麗江市作為我國西南經(jīng)濟(jì)欠發(fā) 達(dá)地區(qū)極具發(fā)展?jié)摿Φ闹行〕鞘械牡湫痛? 旅游 產(chǎn)業(yè)發(fā)展迅猛, 面臨著城市化和旅游業(yè)轉(zhuǎn)型升級的 巨大挑戰(zhàn),同時也具有發(fā)展低碳旅游城市的良好自 然環(huán)境和人文條件。 麗江市位于青藏高原東南緣, 滇西北高原,金沙江中游,地跨北緯 25毅23憶—27毅56憶, 東經(jīng) 99毅23憶—101毅31憶 之間。 麗江市旅游資源豐富,

年 齡 多 集 中 在 18—25 歲 ( 35%) 和 26—40 歲 (39%) 。 受教育程度以大學(xué)本科為主 ( 59%) , 其次 1500—4500 元占 主 體 ( 37%) , 其 次 是 1500 元 以 下 學(xué)生( 32%) 和 教 師 ( 18%) 占 到 一 半, 其 次 是 商 業(yè) (10%) 和國家機關(guān)人員 ( 9%) 。 樣本主要來自國內(nèi) 游客(93%) ,外國游客樣本占到 7%。 云南本省游客 比重最大(21.5%) , 其次是廣東省 (9.5%) 和重慶市 3. 2搖 游客的認(rèn)知特征和影響因素分析 3. 2. 1搖 游客對低碳旅游的認(rèn)知特征 在 200 個有效的樣本中, 如表 2 所示, 游客對低 (7%) ( 表 1) 。 是初中高中(19.5%) 和研究生以上 ( 14%) 。 月收入

(32.5%) 和 4500—10000 元(18.5%) 。 職業(yè)調(diào)查中,

碳旅游的認(rèn)知程度較高, 回答對低碳旅游了解的樣

http: / /

搖 17 期

搖 搖 搖 唐明方搖 等:游客對低碳旅游的認(rèn)知和意愿— — —以麗江市為例



5099

本占到 68.5%,其中一般了解和比較了解占到 67%。
表 1搖 樣本人口學(xué)特征 Table 1搖 Samples of 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項目 Item 分類 Classification 男性 女性 18 歲以下 18—25 歲 26—40 歲 41—60 歲 學(xué)歷 Education level 60 歲以上 頻數(shù) Frequency 103 97 11 70 78 33 15 118 28 65 74 37 24 64 36 20 18 16 11 12 10 7 6 39 8 % 51.5 48.5 35.0 39.0 16.5 4.0 7.5 5.5

和公益性。 自 2003 年英國能源白皮書提出以來, 可 公眾生活當(dāng)中,起到了一定的激勵作用。

以看出低碳減排和節(jié)能環(huán)保的理念已經(jīng)逐漸滲透到 通過對“ 低碳旅游發(fā)展影響因素 冶 認(rèn)知調(diào)查中,

性別 Gender 年齡 Age

絕大部分的受訪者 (91.0%) 認(rèn)為公眾意識在低碳旅 游的影響因素中應(yīng)該首先被考慮, 其次是政府組織 的力度和相關(guān)政策的合理性。 隨著低碳理念引入旅 游的過程中, 公眾參與的實現(xiàn)能夠為低碳旅游的深 入開展提供最廣泛和最堅實的監(jiān)督力量。 根據(jù)文獻(xiàn)調(diào)研 [7,10] , 發(fā)現(xiàn)旅游業(yè)碳排放主要來

初中及以下 高中、高職 大專、本科 碩士研究生及以上

19.5 59.0 14.0 32.5 37.0 18.5 12.0 32.0 18.0 10.0 9.0 8.0 5.5 6.0 5.0 3.5 3.0

自于旅游交通、 住宿業(yè)及旅游活動, 而從全球來看, 旅游交通的能耗占到了旅游業(yè)總能耗的 94%。 在對 “ 旅游中碳排放環(huán)節(jié) 冶 的認(rèn)知調(diào)查中,87. 5% 的受訪 者認(rèn)為旅游交通是碳排放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可以通過交 46% 的受訪者在當(dāng)?shù)匾圆叫袨橹? 依次為旅游大巴 57.5% 的受訪者認(rèn)為可以通過改變當(dāng)前的住宿方式 來降低碳排放, 有超過六成的受訪者 ( 62. 1%) 選取 碳排放較低的客棧住宿。
表 2搖 游客對低碳旅游的認(rèn)知程度 Table 2搖 The cognition of tourists on low carbon tourism 低碳旅游的認(rèn)知 The cognition of low carbon tourism 非常不了解 don憶t know at all 不了解 don憶t know 了解 know 合計 Total 一般了解 know somewhat 非常了解 know very well 頻率 Frequency 56 90 44 200 3 7 % 28.0 45.0 22.0 100 1.5 3.5

月收入 Monthly income

1500 元以下

1500—4500 元 10000 元以上 學(xué)生 教師 商業(yè) 國家機關(guān) 娛樂服務(wù)業(yè) 農(nóng)林牧漁業(yè) 科研技術(shù)人員

4500—10000 元

通方式 的 改 變 來 促 進(jìn) 低 碳 旅 游 的 發(fā) 展。 調(diào) 查 中, (36%) 、出租車 (28.5%) 和公共汽車 ( 16%) 。 另外,

職業(yè) Occupation

工業(yè)建筑交通業(yè) 退休人員 其他行業(yè)

途徑,62.5% 的游客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獲取低碳旅游知識, 其次是廣播電視和報紙雜志。 在選擇 “ 低碳旅游具 備的特點冶 樣本中,大部分的受訪者 ( 81.5%) 選擇了 節(jié)能環(huán)保 , 依次是綠色健康 , 可持續(xù)發(fā)展 , 節(jié)約經(jīng)費

如表 3 所示, 大眾傳媒是推廣低碳旅游的主要

表 3搖 游客對低碳旅游的認(rèn)知特征 Table 3搖 The cognitive characteristics of tourists on low carbon tourism 問題 Question 分類 Classification 互聯(lián)網(wǎng) 廣播電視 報紙雜志 節(jié)能環(huán)保 綠色健康 可持續(xù)發(fā)展 節(jié)約經(jīng)費 公益性 低碳旅游發(fā)展影響因素( 多選) 公眾意識 頻數(shù) Frequency 125 100 163 155 115 72 67 80 % 62.5 50.0 40.0 81.5 77.5 57.5 36.0 33.5 91.0

低碳旅游了解途徑 ( 多選)

The way to know low carbon tourism ( multiselect) 低碳旅游具備特點( 多選)

Characteristics of low carbon tourism ( multiselect)

182

http: / /

5100 續(xù)表
問題 Question



生搖 態(tài)搖 學(xué)搖 報搖 搖 搖

34 卷搖

Influential factors of low carbon tourism development( multiselect)

分類 Classification 政府組織力度 相關(guān)政策合理性 個人收入 旅游企業(yè)認(rèn)識

頻數(shù) Frequency 150 128 106 175 115 112 57 55 74

% 75.0 64.0 53.0 37.0 87.5 57.5 56.0 28.5 27.5

碳排放環(huán)節(jié)認(rèn)知( 多選)

旅游交通 旅游住宿 旅游餐飲 娛樂設(shè)施 旅游購物

Cognition of carbon emission( multiselect)

3. 2. 2搖 游客對低碳旅游認(rèn)知的影響因素

酒店星級和年平均旅游次數(shù)與低碳旅游認(rèn)知程度呈 現(xiàn)顯著相關(guān)( 表 4) 。 低碳旅游相關(guān)常識的普及在不 游客的認(rèn)知程度較高。 低碳旅游的認(rèn)知程度同時受 到游客年平均旅游次數(shù)的正向影響。 值得 關(guān) 注 的 是,入住酒店星級與認(rèn)知度呈現(xiàn)正向相關(guān), 即入住酒 這也進(jìn)一步說明,在實際旅游過程中, 游客會因為保 證旅游 質(zhì) 量 和 舒 適 度 而 選 擇 能 耗 較 高 的 奢 侈 型 酒店。
表 4搖 游客低碳旅游認(rèn)知影響因素相關(guān)分析 Table 4 搖 The correlation analysis of influence factors of tourists cognition on low carbon tourism 項目 Item 性別 Gender 年齡 Age 受教育程度 Educational level 月收入 Monthly Income 酒店星級 Hotel rating 相關(guān)系數(shù)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0.046 0.133 0.397 0.110 0.190 0.185 -0.057 概率 Probability 0.258 0.030 * 0.060

Spearman 相關(guān)分析表明,受教育程度, 游客入住

大的情況下會選擇低碳產(chǎn)品, 而 11.6% 的游客則更 愿意選擇價格低廉的產(chǎn)品( 無論低碳與否 ) 。 如果會 給旅途帶來不方便,37.5% 的受訪者則不會選擇低碳 產(chǎn)品。 43.7% 的受訪者認(rèn)為低碳旅游不僅會降低旅 途過程中的舒適度,而且會耗費過多的時間和精力。 交通以及住宿方式進(jìn)行了調(diào)查。 45.0% 的受訪者愿 意優(yōu)先選擇本地當(dāng)季綠色食品, 以減少運輸和包裝 的消耗; 71.5% 的受訪者愿意選擇公共交通、 步行或 騎自行車等方式進(jìn)行游覽;70% 的受訪者愿意選擇 “ 綠色標(biāo)簽冶 酒店人住, 超過 6 成 ( 66%) 的游客對于 可接受的低碳酒店價格區(qū)間為“100—300冶 元。
表 5搖 游客對低碳旅游的意愿程度 Table 5搖 The willingness of tourists on low carbon tourism 低碳旅游的意愿 The willingness of low carbon tourism 非常不愿意 complete unwilling 不愿意 unwilling 中立 neutral 愿意 willing 合計 Total 頻率 Frequency 14 27 16 84 200 59 % 13.5 42.0 100.0 29.5 8.0 7.0

大部分受訪者(68.4%) 認(rèn)為在如果價格差別不

同教育程度的游客中存在差異, 本科和研究生學(xué)歷

問卷從游客的消費意愿特征針對食品的選擇,

店星級越高,游客對低碳旅游的認(rèn)知程度就越深入。

* 0.000 * * 0.004 * * 0.007 *

非常愿意 complete willing

年平均旅游次數(shù) The average number of trips annually 搖 搖 **1% 的置信度,*5% 的置信度 人均旅游花費 Per capita tourist spending

0.225

3. 3. 2搖 游客對低碳旅游意愿的影響因素

3. 3搖 游客的意愿特征和影響因素分析 3. 3. 1搖 游客的低碳旅游意愿特征 調(diào)查結(jié)果表明, 游客針對低碳旅游普遍意愿較

游意愿與入住酒店星級, 年平均旅游次數(shù)和人均旅 游花費均呈現(xiàn)負(fù)向顯著相關(guān), 與月收入呈現(xiàn)一般顯 著性相關(guān)。 可以看出入住酒店星級越低, 年均旅行 次數(shù)越少,人均花費越少對低碳旅游的意愿越高, 相 反那些定期旅行的游客( 年均旅行次數(shù)越多, 人均旅 游花費相對越高) 對低碳旅游的意愿卻很低。

Spearman 相關(guān)分析表明 ( 表 6) , 游客的低碳旅

高,選擇愿意進(jìn)行低碳旅游的樣本占到 79.5%, 其中 非常愿意和比較愿意占到 71.5%( 表 5) 。

http: / /

搖 17 期

搖 搖 搖 唐明方搖 等:游客對低碳旅游的認(rèn)知和意愿— — —以麗江市為例
表 6搖 游客低碳旅游意愿影響因素相關(guān)分析



5101

Table 6 搖 The correlation analysis of influence factors of tourists willingness on low carbon tourism 項目 Item 性別 Gender 年齡 Age 受教育程度 Educational level 月收入 Monthly Income 酒店星級 Hotel rating 相關(guān)系數(shù)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0.038 0.020 -0.121 -0.287 -0.220 -0.251 0.082 概率 Probability 0.299 0.125 0.038 0.044
* 0.000 * * 0.001 * * 0.000 * *

行次數(shù)及花費最少,推行低碳旅游的過程中, 他們所 犧牲的潛在個人利益也是最小的, 從而對旅游模式 的改變影響也較小。 難度和 問 題。 通 過 調(diào) 查 發(fā) 現(xiàn), 將 近 一 半 的 受 訪 者 (46.5%) 認(rèn)為目前低碳旅游在實施中流于口號和形 式,76% 的游客認(rèn)為目前我國景區(qū)的游客普遍缺乏 低碳旅游的良好習(xí)慣。 旅游者自覺落實減碳行動尚 需一個很長的過程, 這種意識和行動之間的差距與 旅游者的個人利益掛鉤 [11] 。 當(dāng)個人利益在旅游過 程中受到約束和一定的限制, 公眾對環(huán)境影響的感 知度反而更加敏感。 游客關(guān)心其旅游行為對社會和 環(huán)境的影響,當(dāng)認(rèn)為憑借個人力量無法解決時, 就把 這種責(zé)任轉(zhuǎn)嫁給了政府和行業(yè) [27] , 從而忽視了自己 做出行動的必要性。 這就要求在整體公眾素質(zhì)普遍 提高的基礎(chǔ)之上,讓旅游者自發(fā)、 自覺做出的更加節(jié) 能、低排放的消費選擇,同時盡可能不使原有的旅游 質(zhì)量打折扣而改變或降低旅游者的消費體驗 [18] 。 5搖 建議 將旅游業(yè)的低碳減排規(guī)劃納入到城市“ 十二五 冶 規(guī)劃 政府可通過多種激勵手段來引導(dǎo)游客逐漸由 “ 末端 救濟(jì)參與冶 演變?yōu)椤?預(yù)防性參與冶 [29] 。 目。 加大資金對低碳技術(shù)開發(fā)和“ 碳標(biāo)簽冶 旅游產(chǎn)品 研制,進(jìn)一步推進(jìn)旅游景區(qū)、賓館酒店和餐飲娛樂實 現(xiàn)節(jié)能減排, 促使旅游企業(yè)在出售旅游產(chǎn)品同時附 加出售配套服務(wù),逐步要求游客付費用于環(huán)保、 低碳 項目建設(shè) [30] 。 做出貢獻(xiàn)。 應(yīng)大力提倡游客節(jié)約環(huán)境資源, 促進(jìn)游 政府和旅游企業(yè)應(yīng)督促游客自覺有效控制奢侈消 費,杜絕鋪張浪費。 鼓勵游客積極乘坐公共交通, 入 住“ 綠色酒店 冶 , 種植樹木開展 “ 碳補償 冶 計劃, 有效 減少娛樂排放。
References:
[ 1 ] 搖 Mahlman J D. Uncertainties in projections of human鄄caused

現(xiàn)階段,低碳旅游的推行實際上也存在一定的

年平均旅游次數(shù) The average number of trips annually 搖 搖 **1% 的置信度,*5% 的置信度 人均旅游花費 Per capita tourist spending

4搖 討論 濟(jì)效益的轉(zhuǎn)型,是當(dāng)前旅游業(yè)發(fā)展的新趨勢, 是產(chǎn)業(yè) 展,旅游產(chǎn)業(yè)的發(fā)展必將與減排的矛盾日益凸顯, 這 也可能成為約束旅游產(chǎn)業(yè)發(fā)展的一大障礙 [18] 。 (68.5%) ,受教育程度 ( P = 0.000) 、 游客入住酒店星 級( P = 0.004) 和年平均旅游次數(shù) ( P = 0.007) 與低碳 旅游認(rèn)知程度呈現(xiàn)顯著相關(guān)。 絕大多數(shù)游客認(rèn)為可 以通過改變旅游交通和住宿方式來減少旅游業(yè)的碳 排放。 游客對低碳旅游普遍意愿較高 ( 79. 5%) , 入 住酒 店 星 級 ( P = 0. 000 ) , 年 平 均 旅 游 次 數(shù) ( P = 呈現(xiàn)負(fù)向顯著相關(guān)。 結(jié)果與國內(nèi)現(xiàn)有研究比較, 麗 江市游客對低碳旅游的認(rèn)知水平和意愿程度相對較 高,受教育程度普遍是影響認(rèn)知的主要因素, 但在本 并不顯著。 分析結(jié)果可得出, 游客對低碳旅游的反應(yīng)是相 研究中,個人收入對低碳旅游的認(rèn)知和意愿的影響 對矛盾的,氣候變化并不影響購買者的決策尤其是 旅游者的決策 [27鄄 28] 。 一方面, 越來越多的游客意識 到提高公眾參與對低碳旅游發(fā)展的重要性; 但另一 統(tǒng)的消費模式。 定期旅行的游客對低碳旅游的認(rèn)知 最強,但行為的改變意愿卻是最弱。 那些不經(jīng)常旅 方面,大多數(shù)人不愿意自覺改變個人行為來改觀傳 游的游客卻更加愿意實現(xiàn)低碳旅游, 但由于他們旅 0郾 001) 和人均旅游花費( P = 0.000) 與低碳旅游意愿 研究結(jié)果表明, 低碳旅游的認(rèn)知程度普遍較高 低碳旅游是異于傳統(tǒng)旅游產(chǎn)業(yè)模式追求最大經(jīng)

轉(zhuǎn)型升級的需求, 同時也促進(jìn)改變旅游者的生活方 式。 如果單純把低碳旅游局限于“ 減排冶 而放棄了發(fā)

首先,依托政府和旅游主管部門的組織和決策。

中,提出明確的旅游產(chǎn)業(yè)經(jīng)濟(jì)增長目標(biāo)和減排目標(biāo)。 切實提高公眾的文化素養(yǎng),加大低碳旅游宣傳教育, 其次,積極鼓勵旅游企業(yè)開發(fā)低碳旅游產(chǎn)品項

最后,重視和推動旅游者個體對低碳旅游減排

客逐步轉(zhuǎn)變生活理念和消費方式。 在旅游過程中,

http: / /

5102



生搖 態(tài)搖 學(xué)搖 報搖 搖 搖

34 卷搖

climate warming. Science, 1997, 278(5342) : 1416鄄 1417. [ 2 ] 搖 The Hotel Energy Solutions Official Partners. Hotel Energy Solutions: Fostering innovation to fight climate change鄄Public Report. Hotel Energy Solutions Project Publications, 2011. [ 3 ] 搖 World Tourism Organization. UNWTO Tourism Highlights 2011 Edition, 2011. [ 4 ] 搖 Dong Y F, Yang X X. A review of domestic and overseas on low carbon tourism. Journal of Southwe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2011, 9(12) : 5鄄 11. [ 5 ] 搖 Scott D, Amelung B, Becken S, Ceron J P, Gossling S, Simpson M C. Climate Change and Tourism: Responding to Global Challenges. Madrid: World Tourism Organization, 2008. [ 6 ] 搖 Becken S, Simmons D G, Frampton C. Energy use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 travel choices. Tourism Management, 2003, 24 ( 3 ) : 267鄄 277. [ 7 ] 搖 Becken S, Patterson M. Measuring national carbon dioxide emissions from tourism as a key step towards achieving sustainable tourism. 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 2006, 14(4) : 323鄄 338. [ 8 ] 搖 Konan D E, Chan H L.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in Hawai憶 i: Household and visitor expenditure analysis. Energy Economics, 2010, 32(1) : 210鄄 219. [ 9 ] 搖 Lin T P. Carbon dioxide emissions from transport in Taiwan憶 s national parks. Tourism Management, 2010, 31(2) : 285鄄 290. [10] 搖 Kuo N W, Chen P H. Quantifying energy use, carbon dioxide emission, and other environmental loads from island tourism based on a life cycle assessment approach.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2009, 17(15) : 1324鄄 1330. [11] 搖 Becken S. How tourists and tourism experts perceive climate change and carbon鄄offsetting schemes. 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 2004, 12(4) : 332鄄 345. [12] 搖 Deng H B, Liu T X, Zhao J Z. Strategic measures for an integrated approach to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Lijiang Cit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 World Ecology, 2011, 18(6) : 559鄄 562. [13] 搖 McKercher B, Prideaux B, Cheung C, Law R. Achieving voluntary reductions in the carbon footprint of tourism and climate change. 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 2010, 18(3) : 297鄄 317. [14] 搖 Higham J E S, Cohen S A. Canary in the coalmine: Norwegian attitudes towards climate change and extreme long鄄haul air travel to Aotearoa / New Zealand. Tourism Management, 2011, 32( 1) : 98鄄 105. [15] 搖 Hares A, Dickinson J, Wilkes K. Climate change and the air travel decisions of UK tourists. Journal of Transport Geography, 2010, 18(3) : 466鄄 473. [16] 搖 Cai M, Wang Y M. Low鄄carbon tourism: A new mode of tourism development. Tourism Tribune, 2010, 25(1) : 13鄄 17. [17] 搖 Liu X. Low鄄carbon tourism: A new direction for Environment economic valu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 2010, (16) : 137鄄 138. [18] 搖 Wang M. Exploring the concept of low carbon tourism and implementation approaches. 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12, 22(8) : 166鄄 171. [19] 搖 Shi P H, Wu P. A rough estimation of energy consumption and CO 2 emission in tourism sector of China.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11, 66(2) : 235鄄 243. [20] 搖 Wang J R. An empirical research on measuring carbon dioxide emissions from urban tourism: A case study of Shenzhen. Geography and Geo鄄Information Science, 2012, 28(5) : 104鄄109.

參考文獻(xiàn):

[21] 搖 Li W M. Study on the Index System of Low鄄carbon Tourist City [ D] . Shanghai: Shanghai Nomal University, 2011. [22] 搖 Ma Y, Yan Q, Chen X L. A research on the appraisal index system of low鄄carbon tourism destination. Economic Geography, 2011, 31(4) : 686鄄 689. [23] 搖 Wang J, Li F. Analysis of the public憶s cognition, intention and behaviors on low carbon tourism: a case study of Foshan. Tropical Geography, 2011, 31(5) : 489鄄 495. [24] 搖 Zheng Y, Huang S H. Research on low carbon tourism perception and consumption of domestic tourists: a case study of Dalian. Economic Research Guide, 2011, (3) : 163鄄 164. [25] 搖 Mao H, Xu W, Ma Y M. Lijiang tourism development strategy based on SWOT analysis. Henan Science, 30(10) : 1554鄄 1556. [26] 搖 Zhang W T. The Advanced Cource of SPSS Analysis. Beijing: Higher Education Press, 2004. [27] 搖 Leiserowitz A. Climate change risk perception and policy preferences: The role of affect, imagery, and values. Climatic Change, 2006, 77(1) : 45鄄 72. [28] 搖 Anable J, Lane B, Kelay T. An Evidence Base Review of Public Attitudes to Climate Change and Transport Behaviour. London: Department for Transport, 2006. [29] 搖 Chen R Y, Hua M. On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China憶 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Guangzhou Environmental Sciences, 2006, 21(3) : 30鄄 33. [30] 搖 Shi P H, Wu P, Feng L, Zheng B. Study on the design of emission reduction policy framework in China憶 s tourism industry and strategic measures. Tourism Tribune, 2010, 25(6) : 13鄄 18.

[ 4 ] 搖 董怡菲, 楊曉霞. 國內(nèi)外低碳旅游研究綜述. 西南農(nóng)業(yè)大學(xué)學(xué) 報: 社會科學(xué)版, 2011, 9(12) : 5鄄 11. [16] 搖 蔡萌, 汪宇明. 低碳旅游: 一種新的旅游發(fā)展方式. 旅游學(xué) 刊, 2010, 25(1) : 13鄄 17. [17] 搖 劉嘯. 低碳旅游— — —環(huán)境經(jīng)濟(jì)價值實現(xiàn)的新方向. 科技創(chuàng)新導(dǎo) 報, 2010, (16) : 137鄄 138. [18] 搖 王謀. 低碳旅游概念辨識及其實現(xiàn)途徑. 中國人口·資源與環(huán) 境, 2012, 22(8) : 166鄄 171. [19] 搖 石培華, 吳普. 中國旅游業(yè)能源消耗與 CO 2 排放量的初步估 算. 地理學(xué)報, 2011, 66(2) : 235鄄 243. [20] 搖 汪靜蓉. 城市旅游業(yè) CO 2 排放量估算研究— — —以深圳市為例. 地理與地理信息科學(xué), 2012, 28(5) : 104鄄 109. [21] 搖 李文苗. 低碳旅游城市發(fā)展評價指標(biāo)體系研究 [ D] . 上海: 上 海師范大學(xué), 2011. [22] 搖 馬勇, 顏琪, 陳小連. 低碳旅游目的地綜合評價指標(biāo)體系構(gòu)建 研究. 經(jīng)濟(jì)地理, 2011, 31(4) : 686鄄 689. [23] 搖 汪清蓉, 李飛. 公眾對低碳旅游的認(rèn)知、 意愿及行為特征分 析— — —以佛山市為例. 熱帶地理, 2011, 31(5) : 489鄄 495. [24] 搖 鄭巖, 黃素華. 國內(nèi)游客低碳旅游感知與消費調(diào)查研究— — — 以大連市為例. 經(jīng)濟(jì)研究導(dǎo)刊, 2011, (3) : 163鄄 164. [ 25] 搖 毛慧, 徐威, 馬易苗. 基于 SWOT 量化分析的麗江旅游業(yè)發(fā)展 戰(zhàn)略研究. 河南科學(xué), 30(10) : 1554鄄 1556. [26] 搖 張 文 彤. SPSS 統(tǒng) 計 分 析 高 級 教 程. 北 京: 高 等 教 育 出 版 社, 2004. [29] 搖 陳潤羊, 花明. 我國環(huán)境保護(hù)中的公眾參與問題研究. 廣州環(huán) 境科學(xué), 2006, 21(3) : 30鄄 33. [30] 搖 石培華, 吳普, 馮凌, 鄭斌. 中國旅游業(yè)減排政策框架設(shè)計與 戰(zhàn)略措施研究. 旅游學(xué)刊, 2010, 25(6) : 13鄄 18.

http: / /



  本文關(guān)鍵詞:游客對低碳旅游的認(rèn)知和意愿——以麗江市為例,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

本文編號:118546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118546.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quán)申明:資料由用戶1f597***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
国产黑人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这里只精品免费福利| 免费在线观看激情小视频| 国产精品免费不卡视频| 在线观看视频日韩精品 | av在线免费播放一区二区| 黄片美女在线免费观看| 欧美乱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一本色道久久综合狠狠躁| 日韩午夜老司机免费视频 | 东北女人的逼操的舒服吗| 成人午夜视频在线播放| 翘臀少妇成人一区二区| 麻豆欧美精品国产综合久久| 久久99午夜福利视频| 麻豆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 精品人妻少妇二区三区| 微拍一区二区三区福利| 亚洲综合天堂一二三区| 免费特黄欧美亚洲黄片|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综合在线| 国产偷拍精品在线视频| 天堂网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欧美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少妇高潮呻吟浪语91| 二区久久久国产av色| 亚洲一二三四区免费视频|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视频频道| 日韩aa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情侣激情在线对白| 欧美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欧美综合在线播放|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口爆在线| 在线观看中文字幕91| 国产丝袜极品黑色高跟鞋| 99久久精品免费精品国产| 精品al亚洲麻豆一区| 日韩精品视频一二三区| 一区二区福利在线视频| 日韩色婷婷综合在线观看| 日韩不卡一区二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