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種儀器分析方法對絲織品老化的綜合研究
本文關(guān)鍵詞:多種儀器分析方法對絲織品老化的綜合研究
更多相關(guān)文章: 儀器分析 絲織品 老化 綜合評價體系
【摘要】:絲織品是世界重要的遺產(chǎn),因博物館館藏環(huán)境的復(fù)雜性,會導致由蛋白質(zhì)組成的絲織品容易受到化學、生物、光、熱、等因素的影響而老化。目前對絲織品老化的研究,大部分都是采用單種分析方法入手,沒有建立系統(tǒng)綜合研究的概念。絲織文物的老化過程非常復(fù)雜,對應(yīng)不同的老化機理;因此,本課題嘗試用多種儀器分析方法對老化絲織品進行系統(tǒng)的綜合研究。 本課題針對館藏絲織品主要易受光、污染氣體老化的因素影響,把人工模擬光照組老化、高濃度二氧化氮、乙酸、氨氣、二氧化硫氣體組老化及低濃度二氧化氮、二氧化硫組老化的三組絲織品,用多種儀器方法如色差分析及掃描電鏡(SEM)形貌分析、高效液相色譜(HPLC)氨基酸分析,紅外(ATR-FTIR)分析等分析手段來研究,分別從宏觀顏色和形貌層面、蛋白質(zhì)一級結(jié)構(gòu)、二級結(jié)構(gòu)等方面來研究絲織品的老化程度,另外采用兩種新型的分析方法低場核磁(LT-NMR)、實時直接質(zhì)譜(DART-MS)技術(shù)加以補充分析,并把各種分析方法進行綜合的對比分析;通過歸一化處理各種分析方法結(jié)果的指標,建立了無量綱的表示老化程度的F值的綜合評價體系,旨在找出對絲織品損害破壞較為嚴重的因素; 通過對比分析方法可知,各種儀器分析對絲織品老化研究相互補充與統(tǒng)一,不能單從一種方法來判別老化狀況,另外對三組老化的絲織品綜合評價發(fā)現(xiàn),高濃度污染氣體組老化最嚴重的因素是二氧化氮、氨氣、其次為乙酸和二氧化硫,光照組的老化時間拐點為24d,低濃度工氧化氮、二氧化硫組的老化時間拐點分別為160d、75d,說明低濃度SO2較NO2會更在短時間內(nèi)會對絲綢造成損傷。 綜合老化評價體系的確立和試驗結(jié)果為博物館在陳列展覽、保存保護絲織品過程中提供了一定的理論依據(jù),使其能采取措施有效規(guī)避對可能造成絲織品文物損害的因素。
【關(guān)鍵詞】:儀器分析 絲織品 老化 綜合評價體系
【學位授予單位】:華東理工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TS101.923;O657
【目錄】: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1章 緒論10-17
- 1.1 研究背景10
- 1.2 絲織品簡介10-11
- 1.2.1 我國的絲織品文化10
- 1.2.2 絲織品的化學組成10-11
- 1.2.3 絲織品蛋白的構(gòu)象與晶型11
- 1.2.4 絲織品主要的污染損壞因素11
- 1.3 博物館絲織品環(huán)境11-12
- 1.3.1 溫度和濕度11-12
- 1.3.2 酸堿性氣體污染物12
- 1.3.3 生物污染12
- 1.3.4 光污染12
- 1.4 絲織品老化研究概況12-13
- 1.5 常用檢測絲織品老化的技術(shù)13-15
- 1.5.1 掃描電子顯微鏡分析(SEM)14
- 1.5.2 X光照相技術(shù)(XRP)14
- 1.5.3 X射線衍射分析(XRD)14
- 1.5.4 熱分析和顯微紅外14
- 1.5.5 電子順磁共振法(ESR)14
- 1.5.6 抗拉強度檢測14
- 1.5.7 粘度分析14
- 1.5.8 比色法14-15
- 1.6 本研究選用的檢測方法15
- 1.7 課題研究的意義及內(nèi)容15-17
- 1.7.1 研究意義15
- 1.7.2 研究內(nèi)容15-17
- 第2章 色差分析與掃描電鏡法對絲織品老化的研究17-37
- 2.1 引言17
- 2.2 實驗部分17-20
- 2.2.1 實驗儀器17
- 2.2.2 實驗材料17
- 2.2.3 樣品的制備17-20
- 2.2.3.1 不同高濃度污染氣體老化樣品的制備17-18
- 2.2.3.2 低濃度NO_2、SO_2老化絲綢樣品的制備18-19
- 2.2.3.3 光模擬老化樣品的制備19-20
- 2.3 分析原理及方法20-22
- 2.3.1 色差分析原理及方法20-21
- 2.3.2 掃描電鏡分析方法及原理21-22
- 2.4 結(jié)果與討論22-35
- 2.4.1 色差分析結(jié)果與討論22-26
- 2.4.2 SEM分析結(jié)果與討論26-35
- 2.5 本章小結(jié)35-37
- 2.5.1 色差分析小結(jié)35-36
- 2.5.2 SEM分析小結(jié)36-37
- 第3章 高效液相色譜法對絲織品老化的研究37-54
- 3.1 引言37
- 3.2 實驗部分37-38
- 3.2.1 實驗儀器37
- 3.2.2 實驗試劑37-38
- 3.3 高效液相色譜(HPLC)分析原理及方法38-40
- 3.3.1 HPLC測定氨基酸原理38-39
- 3.3.2 HPLC分析氨基酸方法39
- 3.3.3 絲綢的水解39-40
- 3.4 結(jié)果與討論40-52
- 3.4.1 光照模擬老化樣品氨基酸分析40-44
- 3.4.2 低濃度NO_2老化樣品氨基酸分析44-48
- 3.4.3 低濃度SO_2老化樣品氨基酸分析48-52
- 3.6 小結(jié)52-54
- 第4章 傅里葉變換紅外光譜測定絲綢老化的研究54-69
- 4.1 引言54
- 4.2 實驗部分54-58
- 4.2.1 實驗儀器54
- 4.2.2 ATR-FTIR測定絲織品的原理54-55
- 4.2.3 數(shù)據(jù)擬合方法55-58
- 4.2.4 ATR-FTIR操作方法58
- 4.3 結(jié)果與討論58-67
- 4.3.1 污染氣體老化結(jié)果與討論58-64
- 4.3.2 低濃度NO_2模擬老化紅外分析64-65
- 4.3.3 低濃度SO_2模擬老化紅外分析65-66
- 4.3.4 光照模擬老化紅外分析66-67
- 4.4 本章小結(jié)67-69
- 第5章 新型技術(shù)測定絲綢老化的研究及綜合評價體系的確立69-82
- 5.1 引言69
- 5.2 實驗部分69-71
- 5.2.1 實驗儀器及材料69
- 5.2.2 LT-NMR技術(shù)測定絲織品老化原理及方法69-70
- 5.2.3 DART-MS測定絲織品老化原理及方法70-71
- 5.3 結(jié)果與討論71-74
- 5.3.1 LT-NMR測定結(jié)果與討論71-72
- 5.3.2 DART-MS測定結(jié)果與討論72-74
- 5.4 小結(jié)74-75
- 5.4.1 LT-NMR分析小結(jié)74
- 5.4.2 DART-MS分析小結(jié)74-75
- 5.5 不同儀器方法測定絲織品老化研究的綜合對比75-78
- 5.5.1 色差儀分析高濃度污染氣體老化樣品75
- 5.5.2 HPLC高濃度污染氣體老化樣品75
- 5.5.3 ATR-FTIR分析高濃度污染氣體老化樣品75-76
- 5.5.4 SEM分析高濃度污染氣體老化組76-78
- 5.6 綜合老化指標的確立78-82
- 5.6.1 各測定指標歸一化處理及權(quán)重的確定78-79
- 5.6.2 歸一化數(shù)據(jù)處理及結(jié)果討論79-81
- 5.6.3 綜合老化指標評價污染氣體老化絲綢的影響程度81-82
- 第6章 結(jié)論82-84
- 參考文獻84-88
- 碩士期間發(fā)表的論況88-89
- 致謝89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芳芳;傅吉全;;人工加速老化絲織品的纖維損傷性研究[J];北京服裝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年04期
2 李順;張聚華;李秀艷;傅吉全;;FT-IR自去卷積法對絲織物蛋白酰胺Ⅲ帶二級結(jié)構(gòu)研究初探[J];北京服裝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年02期
3 張曉梅,原思訓;掃描電子顯微鏡對老化絲織品的分析研究[J];電子顯微學報;2003年05期
4 張懿華;黃悅;張曉梅;;環(huán)境掃描電鏡對不同絲膠含量的老化絲纖維的研究[J];電子顯微學報;2008年03期
5 謝孟峽,劉媛;紅外光譜酰胺Ⅲ帶用于蛋白質(zhì)二級結(jié)構(gòu)的測定研究[J];高等學;瘜W學報;2003年02期
6 劉恩迪;有機質(zhì)地文物保護中的去濕問題[J];故宮博物院院刊;2002年06期
7 卞為東,孫素琴,黃岳順,周群,胡鑫堯;FTIR光譜法研究天花粉蛋白的熱去折疊過程[J];光譜學與光譜分析;2000年04期
8 張曉梅;原思訓;;利用X射線衍射光譜研究絲織品的老化[J];光譜學與光譜分析;2010年01期
9 羅霄;車春玲;王國和;;基于紅外光譜法的古代絲織品蛋白質(zhì)二級結(jié)構(gòu)變化分析[J];現(xiàn)代絲綢科學與技術(shù);2011年05期
10 劉霞;李靜;徐方園;解玉林;施超歐;;博物館室內(nèi)微環(huán)境中堿性氣體的被動采樣方法研究[J];環(huán)境監(jiān)測管理與技術(shù);2009年01期
,本文編號:82258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huizhanguanlilunwen/8225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