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茶葉博物館在茶文化傳播中的作用
本文選題:中國茶葉博物館 + 茶文化 ; 參考:《農業(yè)考古》2013年05期
【摘要】:中國茶葉博物館是一座以茶文化為主題的農業(yè)博物館。自開館以來,中國茶葉博物館精心構建茶文化議題,并通過展覽、園區(qū)景觀營造、互動體驗活動、社會熱點等多種渠道,對茶文化進行廣泛、大量、持續(xù)的宣傳,從而在社會上形成了濃厚的知茶愛茶氛圍,取得了很好的茶文化傳播效果,為中國其他農業(yè)主題博物館的發(fā)展提供了很好的借鑒。
[Abstract]:The Tea Museum of China is an agricultural museum with tea culture as its theme. Since its opening, the China Tea Museum has carefully constructed the topic of tea culture, and through various channels, such as exhibitions, park landscape construction, interactive experience activities, social hot spots, etc, the tea culture has been widely, extensively, and continuously propagated. Thus a strong atmosphere of knowing tea and loving tea has been formed in the society, and a good effect of tea culture communication has been obtained, which has provided a good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other agricultural theme museums in China.
【作者單位】: 信陽師范學院;
【基金】:河南省教育廳人文社科一般項目(項目編號:2013-QN-294) 信陽師范學院2013年度青年骨干教師資助計劃
【分類號】:TS971;G269.2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殷曉蓉;議程設置理論的產生、發(fā)展和內在矛盾——美國傳播學效果研究的一個重要視野[J];廈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9年02期
2 M·麥考姆斯,T·貝爾,郭鎮(zhèn)之;大眾傳播的議程設置作用[J];新聞大學;1999年02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莫惘;璩卉慧;盧明芬;;試析網民議程設置與媒體議程設置的關系——以河南女生“被落榜”案、菲律賓人質案為例[J];今傳媒;2011年01期
2 仇耀耀;重大災害報道的議程設置[J];當代傳播;2005年06期
3 蘇紹春;;網絡議程與旅游目的地形象認知研究:以麗江為例——一項基于網絡調查的數據分析[J];東南傳播;2010年08期
4 耿芳芳;;河南媒體形象的坍塌與救贖[J];東南傳播;2010年11期
5 馬媛;;“媒體造星”的議程設置與輿論導向[J];東南傳播;2011年01期
6 何麗芳;;試析臺灣報紙對ECFA議題的呈現——對《自由時報》《聯合報》《中國時報》的考察[J];東南傳播;2011年12期
7 李本乾,張國良;中國受眾與大眾傳媒議程設置功能研究[J];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1期
8 劉建明;對“議程設置”論的修正——關于傳播學未來走向的個案研究[J];國際新聞界;2000年02期
9 劉海龍;議程設置的第二層與媒體政治——從《事關重要的新聞》說起[J];國際新聞界;2004年02期
10 楊思文;;公共政策議程中的傳媒模式及存在的問題探析[J];東南傳播;2012年1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5條
1 李本乾;張國良;;中國受眾與大眾傳媒議程設置功能研究[A];信息化進程中的傳媒教育與傳媒研究——第二屆中國傳播學論壇論文匯編(上冊)[C];2002年
2 黃小熳;;公共知識分子言論對媒介議題屬性設置的影響——以王斌余事件為例[A];2006中國傳播學論壇論文集(Ⅱ)[C];2006年
3 盧路;;“知識溝假設”在我國城鄉(xiāng)癌癥傳播中的實證研究[A];第二屆中國健康傳播大會十佳論文集[C];2007年
4 盧路;;“知識溝假設”在我國城鄉(xiāng)癌癥傳播中的實證研究[A];第五屆中國健康傳播大會論文集[C];2010年
5 周敏;;試論傳受者對議程設置的相互引導與構建——以央視《新聞1+1》釣魚島事件報道為例[A];中國傳媒大學第六屆全國新聞學與傳播學博士生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2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7條
1 周葆華;大眾傳播效果研究的歷史考察[D];復旦大學;2005年
2 高波;我國政府傳播論[D];中央民族大學;2006年
3 鄭根成;媒介載道—傳媒倫理研究[D];東南大學;2006年
4 陳敏利;媒介艾滋病議題建構的實證研究[D];武漢大學;2012年
5 劉春波;輿論引導論[D];武漢大學;2013年
6 宋超;當代中國網絡政治參與研究[D];山東大學;2013年
7 鄒衛(wèi)中;自由與權力:關于網絡民主的政治哲學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汪陽;校園慘案的新聞報道研究[D];蘭州大學;2011年
2 李玲玲;新媒體環(huán)境下的輿論及其調控研究[D];內蒙古大學;2011年
3 鄭斌;當代中國公眾訴求與政府回應互動機制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1年
4 周玉婷;中國新聞業(yè)務研究議程設置的個案分析[D];湖南師范大學;2011年
5 沈黎英;控煙新聞報道對上海市控煙立法的間接影響研究[D];復旦大學;2011年
6 沈小根;網絡群體性事件的議題建構研究[D];復旦大學;2011年
7 王芳;金融危機下,,紙質媒體返鄉(xiāng)農民工報道的比較研究[D];復旦大學;2011年
8 孫朝芳;議程設置下農民工媒介形象的建構[D];西南政法大學;2011年
9 程賽;網絡新聞專題議程設置探析[D];湖南大學;2009年
10 蘇紹春;網絡議程設置與旅游目的地形象建構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0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雨生;;湖南省茶文化研討會既首屆茶文化書法筆會與團體會員大會在衡陽召開[J];茶葉通訊;1992年03期
2 盧祺義;關于弘揚茶文化、引導茶消費的幾點思考[J];農業(yè)考古;1994年04期
3 呂維新;唐代茶文化的形成與詩歌文學的繁榮[J];農業(yè)考古;1995年02期
4 丹下明月;從茶文化看到的古代文化遺產[J];農業(yè)考古;1995年02期
5 丁文;在法門寺唐代茶文化國際學術討論會上的發(fā)言[J];農業(yè)考古;1995年02期
6 劉祖生;熱烈祝賀第五屆國際茶文化研討會即將召開 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成立五周年[J];茶葉;1998年03期
7 黃志根,趙啟泉,湯一,董尚勝;高校茶文化課程與提高學生文化素養(yǎng)的探索和實踐[J];高等農業(yè)教育;2001年03期
8 王業(yè)強;茗飲興于國運盛——小議弘揚茶文化與精神文明建設[J];蠶桑茶葉通訊;2002年03期
9 柏凡;浩瀚無涯 世界之茶——“中韓茶文化交流會”綜述[J];農業(yè)考古;2002年04期
10 ;茶文化周巴黎開幕 冠蓋云集盛況空前[J];農業(yè)考古;2004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余雙;;日本茶與茶文化和中國密切相關[A];上海市茶葉學會2007-2008年度論文集[C];2008年
2 史建宏;;享受茶文化[A];茶與健康生活主題征文選[C];2004年
3 景迪云;;享受茶科學,體悟茶文化[A];新觀點新學說學術沙龍文集13:茶與茶道的科學研究[C];2007年
4 朱自振;;前茶文化不屬茶文化[A];新觀點新學說學術沙龍文集13:茶與茶道的科學研究[C];2007年
5 徐永成;;茶文化在精神文明建設中的作用[A];上海國際茶文化節(jié)論文選集(1994—1997)[C];1998年
6 黃志根;;茶館·茶文化:路在你腳下延伸[A];上海國際茶文化節(jié)論文選[C];2000年
7 關劍平;;茶文化研究的屬性與方法[A];新觀點新學說學術沙龍文集13:茶與茶道的科學研究[C];2007年
8 江平;;池州茶文化的底蘊[A];2001年上海國際茶文化節(jié)論文選[C];2001年
9 盧祺義;;關于“茶與世博會”若干思考與建議[A];上海市茶葉學會2007-2008年度論文集[C];2008年
10 張銀根;;茶文化和大眾化[A];2001年上海國際茶文化節(jié)論文選[C];2001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杭州市茶樓業(yè)協(xié)會會長、湖畔居茶樓總經理 朱家驥;品質之城變遷的開始[N];中華合作時報;2011年
2 本報記者 安陽霞;讀者需要什么樣的茶書[N];中華合作時報;2006年
3 龍軍;文化茶香透俗雅[N];中華讀書報;2008年
4 本報記者 唐俊博;陜茶的突破之路[N];陜西日報;2010年
5 通訊員 方羽公 劉煥根 余杭記者站 鐘卓嫣 沈雯雯;第九屆中國茶圣節(jié)在徑山開幕[N];杭州日報;2010年
6 本報記者 薛城;乘風破浪會世博 直掛云帆濟滄海[N];中華合作時報;2010年
7 趙勇軍;為黔茶插上騰飛的翅膀[N];貴州日報;2007年
8 本報記者 楊贊;百湖茶香味漸濃[N];大慶日報;2011年
9 記者 夏平容;荷蘭首相拍手稱贊蒙頂山茶技[N];雅安日報;2010年
10 深圳商報記者 劉瓊;讓茶回歸“草根”[N];深圳商報;201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6條
1 王秀萍;明清茶美學思想研究[D];湖南農業(yè)大學;2010年
2 朱海燕;中國茶美學研究——唐宋茶美學思想與當代茶美學建設[D];湖南農業(yè)大學;2008年
3 李幸哲;朝鮮使行錄與中國茶[D];浙江大學;2012年
4 丁氏碧娥(釋心孝);禪茶一味[D];福建師范大學;2009年
5 金珍淑;關于陸羽《茶經》中飲茶觀點的研究[D];浙江大學;2005年
6 孫堒卿;中國飲食文化的民族學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0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楊曉華;茶文化空間中的茶席設計研究[D];浙江農林大學;2011年
2 孟丹;中英茶文化內涵的對比研究[D];湖北工業(yè)大學;2010年
3 李曉雪;中日茶文化之比較研究[D];湖北工業(yè)大學;2012年
4 黃曉琴;茶文化的興盛及其對社會生活的影響[D];浙江大學;2003年
5 魯燁;明代詩歌中的茶文化[D];江南大學;2011年
6 饒恒;基于系統(tǒng)設計理論的現代茶具系統(tǒng)設計研究[D];廣東工業(yè)大學;2012年
7 張琳潔;現代茶文化現象研究[D];浙江大學;2004年
8 劉文潔;弘揚茶文化 構建和諧社會[D];湖南農業(yè)大學;2006年
9 劉暢;和——中華茶文化的靈魂[D];湖南師范大學;2009年
10 郜珊;日本茶文化中的茶道建筑[D];湖北工業(yè)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188111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huizhanguanlilunwen/18811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