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亮點與一個遺憾——“十藝節(jié)”美術作品展觀后
本文關鍵詞: 美術作品 美術文化 山東地區(qū) 文化生活 中國藝術 整體水平 中國美術 美術館 山東省 社會基礎 出處:《美術觀察》2013年12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正全國大型美術作品展"第十屆中國藝術節(jié)全國優(yōu)秀美術作品展".今年10月在新落成的山東省美術館新館展出。開展一個多月來,展覽館門前人頭攢動,展廳內(nèi)觀者如織。顯然,對山東美術文化生活來說,這是一個事件、一個標志,象征著山東美術文化具有較好的社會基礎,大眾對具有全國水平的美術作品展覽的觀賞興趣濃厚。也標志著隨著"十藝節(jié)"的舉辦,山東地區(qū)一批新的社會文化藝術設施建設落成,為大眾服務的整體水平躍上一個新的臺階。圍繞"十藝節(jié)"美術作品展,就山東地區(qū)美術文化生活來說其展現(xiàn)了三個亮點:
[Abstract]:The National Large-scale Fine Arts Exhibition "10th China Art Festival National Fine Arts Exhibition" is on display in the new museum of art of Shandong Province, which was completed on October this year. For more than a month, the exhibition hall has been crowded with people in front of the exhibition hall. It is obvious that this is an event, a symbol and a symbol of Shandong's fine arts culture that has a relatively good social foundation. The public has a strong interest in the exhibition of fine arts at the national level. It also marks the completion of a new batch of social, cultural and artistic facilities in Shandong with the holding of the "Ten Art Festival." The overall level of service for the public leaps to a new level. Around the "Ten Arts Festival" art exhibition, on the art and cultural life in Shandong region, it shows three bright spots:
【作者單位】: 山東師范大學美術學院;
【分類號】:J209.2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風聲;;濃縮精品 特邀大家——“中國風格·時代丹青——全國優(yōu)秀美術作品展”盛裝亮相羊城[J];美術觀察;2010年06期
2 ;杜平讓[J];東方藝術;2011年06期
3 ;李洪濤[J];東方藝術;2011年02期
4 ;李洪濤[J];東方藝術;2011年06期
5 ;大手筆,富情于山水花鳥,大寫意,追求于藝術天地——當代畫家楊寶峰美術作品選[J];鴨綠江(上半月版);2004年02期
6 ;杜平讓[J];東方藝術;2010年22期
7 本刊編輯部;;2010生存·和諧·美好——上海世博會中國美術作品展覽特邀作品展[J];中國美術;2010年01期
8 ;紀念湖北省美術家協(xié)會成立50周年美術作品展覽在漢舉行[J];美術;2008年03期
9 張曉凌;;中國丹青:建構(gòu)當代美術主體——第九屆中國藝術節(jié)全國優(yōu)秀美術作品展觀后[J];中國美術館;2010年06期
10 李建東;;奢侈的水墨文本圖象 讀張明弘近作的報告[J];藝術界;2007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張順仙;;壯族民俗文化的發(fā)掘與升華——阿峨新寨版畫探源[A];全國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論文集(第一卷)[C];2005年
2 宋文翔;;文化符號并非文化精神——論當代藝術作品中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精神的誤讀[A];2006年當代藝術與批評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3 盧曉利;;信息時代的美術教育觀[A];高等學校藝術教育研究[C];2003年
4 聶維斌;;藝術與現(xiàn)代技術的整合——關于電腦美術現(xiàn)狀與發(fā)展的思考[A];高等學校藝術教育研究[C];2003年
5 繆印堂;;漫畫傳播三題[A];論漫畫——中國漫畫交流文集[C];2003年
6 蘇位東;;從鄭板橋“竹象三易說”談起——中國藝術之意象美創(chuàng)造淺識[A];春華秋實——江蘇省美學學會(1981—2001)紀念文集[C];2001年
7 劉路喜;;有感而發(fā)[A];學校藝術教育與素質(zhì)教育論壇文集[C];2004年
8 劉桂榮;;外觀設計和其鄰接領域的異同[A];專利法研究(1991)[C];1991年
9 郭沫若;;關良藝術論[A];郭沫若研究第一輯[C];1985年
10 黃繼謙;;文革水墨人物畫的創(chuàng)作環(huán)境和基本特征[A];中央美術學院青年藝術批評獎獲獎論文集[C];2008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藝術家參與的廣泛性是鮮明特點[N];中國文化報;2010年
2 記者 段澤林;上海世博會中國美術作品展舉辦[N];中國藝術報;2010年
3 ;春天的故事 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美術作品展在北京舉行[N];美術報;2008年
4 彭斌;“呂梁紅棗頌”美術作品亮相北京[N];山西日報;2009年
5 任晶晶;以優(yōu)秀的美術作品表現(xiàn)中國共產(chǎn)黨90年光輝歷程[N];文藝報;2011年
6 朱浩云;美術作品美的思考[N];廣西日報;2000年
7 于烈;澳門藝術博物館藏澳門美術作品展在京舉行[N];文藝報;2009年
8 記者 王淑玲;我省入圍“國家重大工程”美術作品送京終審[N];陜西日報;2009年
9 記者 段澤林;上海世博會中國美術作品展覽正式啟動[N];中國藝術報;2010年
10 ;《千鈞一箭》引領萬箭齊放[N];四川日報;2008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強;中國古代美術作品中的紡織技術研究[D];東華大學;2011年
2 劉宗超;漢代造型藝術及其精神[D];東南大學;2005年
3 董雷;綿延與蛻變[D];中國藝術研究院;2010年
4 趙宏;試論清代篆刻藝術的發(fā)展與繁盛[D];首都師范大學;2003年
5 顏榴;印象派與20世紀中國藝術[D];中央美術學院;2007年
6 納思霖;伊朗細密畫中的中國繪畫因素[D];中央美術學院;2008年
7 袁宣萍;17-18世紀歐洲的中國風設計[D];蘇州大學;2005年
8 趙偉平;身心與書法審美關系之研究[D];復旦大學;2006年
9 繆哲;漢代藝術中外來母題舉例[D];南京師范大學;2007年
10 王云亮;話語的轉(zhuǎn)型[D];中國藝術研究院;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高希傳;建國后美術作品中的天安門圖像研究[D];中央美術學院;2011年
2 楊子;“文革”時期全國美術作品展覽的運作機制研究[D];中國藝術研究院;2010年
3 楊建;新中國十七年美術中的女性形象[D];湖南師范大學;2006年
4 馮嘯;論場景因素在具象人物畫中的情感傳達[D];西安美術學院;2012年
5 郭莉虹;文本與基因[D];湖南師范大學;2001年
6 徐耘春;繪畫藝術中的“蒙太奇”思維[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7 李恒軍;美術作品中的毛澤東形象研究[D];汕頭大學;2011年
8 蔡玉琴;越南年畫的中國元素與本土特色[D];中國藝術研究院;2008年
9 徐勤海;印象派在中國的接受與誤讀[D];南京藝術學院;2009年
10 張琨;東方既白[D];東北師范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154674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huizhanguanlilunwen/15467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