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商業(yè)銀行流動性風險評價研究
本文關鍵詞:我國商業(yè)銀行流動性風險評價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華南理工大學》 2013年
我國商業(yè)銀行流動性風險評價研究
曹丹蕊
【摘要】:2007年,美國“次貸危機”爆發(fā),市場上流動性迅速蒸發(fā),美國銀行業(yè)陷入流動性危機,美國第四大投行雷曼兄弟及其最大存貸款機構華盛頓互助銀行均因流動性嚴重不足而宣告破產。而“流動性危機”隨著國際資本流動的加強與心理預期的蔓延,最終形成了一場波及全球的“金融風暴”。對流動性風險監(jiān)管力度的不足與流動性風險管理技術的粗糙被認為是造成此次金融風暴的重要原因,因此,國際金融監(jiān)管機構開始著手國際金融監(jiān)管體系的改革。2010年12月,《巴塞爾資本協議III》正式發(fā)布,制定了更加嚴格的流動性風險監(jiān)管標準,并首次提出了全球統一的流動性風險監(jiān)管指標。在全球經濟動蕩以及我國緊縮性貨幣政策的共同作用下,國內銀行業(yè)流動性風險逐漸加大,如何對我國商業(yè)銀行流動性風險進行合理監(jiān)控,防范流動性風險爆發(fā),成為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 流動性風險評價是制定流動性風險管理策略的前提,,也是金融監(jiān)管機構進行有效監(jiān)管的必要手段。完善的流動性風險監(jiān)管框架包括風險識別、風險評價與風險控制三個環(huán)節(jié),通過風險評價,監(jiān)管部門可以對銀行的流動性風險暴露進行評估,并據以制定相應的風險控制措施。因此,對商業(yè)銀行流動性風險評價的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商業(yè)銀行的流動性風險不僅成因復雜,影響因素多面,同時也可由其他風險轉化而來,因此,尋找科學、高效的流動性風險評價方法并不容易。結合對現有研究的總結與思考,本文選擇指標評價法構建流動性風險綜合評價模型。首先從宏觀與微觀兩個方向分析流動性風險影響因素,作為風險識別的基礎,同時比較分析國際監(jiān)管組織與主要國家的流動性風險監(jiān)管指標,作為構建綜合評價模型的參考;隨后,選取28個基礎評價指標從資產流動性儲備、負債集中度與穩(wěn)定性程度、資產負債期限結構錯配、資產安全性、市場融資能力五個維度描述流動性風險,并運用層次分析法(AHP)構建商業(yè)銀行流動性風險綜合評價模型;最后,本文選取我國16家上市銀行作為樣本銀行,運用其2011年度指標數據對本文所建模型進行實際應用,檢驗模型的有效性。
【關鍵詞】:
【學位授予單位】:華南理工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3
【分類號】:F832.33
【目錄】:
下載全文 更多同類文獻
CAJ全文下載
(如何獲取全文? 歡迎:購買知網充值卡、在線充值、在線咨詢)
CAJViewer閱讀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方先明;牟星;;基于協同理論的商業(yè)銀行流動性風險防范[J];商業(yè)研究;2009年12期
2 陳述云;我國銀行非現場監(jiān)督風險評級模型研究[J];財經科學;2000年S1期
3 喬海曙;李遠航;;銀行擠兌危機的博弈分析[J];財經理論與實踐;2006年03期
4 周毓萍;胡江芳;;淺論Var與商業(yè)銀行流動性風險管理[J];科技和產業(yè);2005年12期
5 袁達松;;論新破產法實施后我國存款保險制度的協調建構——從推進金融危機管理法治角度展開的分析[J];法學評論;2007年06期
6 劉妍;宮長亮;;商業(yè)銀行流動性風險評級及實證研究[J];系統工程;2010年12期
7 王飛;;當前國際上商業(yè)銀行流動性風險的變化與監(jiān)管趨勢[J];南方金融;2011年01期
8 趙陽;;新西蘭儲備銀行的流動性監(jiān)管新政策及啟示[J];南方金融;2011年04期
9 王奇;我國商業(yè)銀行流動性風險管理的路徑選擇[J];北方經貿;2004年11期
10 潘文娟;;中國國有商業(yè)銀行流動性實證研究[J];北方經貿;2005年12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樓銘銘;商業(yè)銀行流動性層次管理研究[D];復旦大學;2005年
2 金煜;中國商業(yè)銀行流動性風險:計量與管理框架[D];復旦大學;2007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5條
1 李曉;我國商業(yè)銀行流動性風險評價及其影響因素研究[D];西北大學;2011年
2 孫治國;國有商業(yè)銀行流動性風險影響因素分析[D];中國農業(yè)大學;2004年
3 劉錚錚;基于層次分析法的商業(yè)銀行信用評級模型研究[D];西北工業(yè)大學;2006年
4 劉竹音;基于格金公式和層次分析法建立商業(yè)銀行風險評價體系的研究[D];山東大學;2008年
5 胡愛娟;我國商業(yè)銀行流動性風險實證分析[D];浙江大學;2009年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田飛;;用結構方程模型建構指標體系[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06期
2 崔步禮;常學禮;陳雅琳;董瓊;;糧食產量變化及影響因素分析——以山東省東營市為例[J];安徽農業(yè)科學;2006年11期
3 張國宗;田雅娟;;張家口市縣域經濟競爭力實證分析[J];安徽農業(yè)科學;2009年07期
4 陳曉明;;遼中南城市群城市競爭力實證分析[J];安徽農業(yè)科學;2009年10期
5 張淑怡;;廣東省城鎮(zhèn)居民收入和消費結構的對應分析[J];安徽農業(yè)科學;2010年32期
6 唐君;;我國31個省區(qū)農村居民經濟狀況排序和聚類[J];安徽農業(yè)科學;2010年34期
7 陳道平;;基于典型相關的我國農業(yè)投入與產出分析[J];安徽農業(yè)科學;2011年22期
8 曹穎琦;史巖;;河北省城鄉(xiāng)居民消費結構差異動態(tài)研究[J];安徽農業(yè)科學;2011年36期
9 路越平;李小勇;周琳;張紅;;農家樂顧客滿意度實證研究——以天津市下營鎮(zhèn)為例[J];安徽農業(yè)科學;2012年20期
10 王國富;張慶豐;;Logistic回歸在判別分析中的新用法[J];安陽工學院學報;2009年06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李寧;劉金祥;;北京市能源消耗統計評價體系研究[A];中國建筑學會建筑熱能動力分會第十六屆學術交流大會論文集[C];2009年
2 卿湘運;王行愚;;基于RJMCMC的多維尺度分析維數選擇[A];第二十六屆中國控制會議論文集[C];2007年
3 張士玉;馬麗儀;何勤;;基于熵理論的社會數據分析方法探討[A];第十三屆中國管理科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4 蔣琪琪;黃龍生;;臨安市農業(yè)與非農戶籍人口結構的統計對比分析[A];第十三屆中國管理科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5 劉星毅;;基于歐式距離的最近鄰改進算法[A];廣西計算機學會2010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0年
6 彭彥敏;陳越;;上市公司謹慎性指標的Fisher判別——基于機械制造分析業(yè)的研究[A];中國會計學會高等工科院校分會2008年學術年會(第十五屆年會)暨中央在鄂集團企業(yè)財務管理研討會論文集(上冊)[C];2008年
7 楊永健;孫永雄;李樹秋;張偉;;網格計算中一種負載均衡聚類匹配遷移算法[A];2006年全國開放式分布與并行計算學術會議論文集(二)[C];2006年
8 朱寧;李兵;李建軍;;聚類分析在股票成長性分析中應用[A];第八屆中國青年運籌信息管理學者大會論文集[C];2006年
9 高星星;;區(qū)域保險生態(tài)環(huán)境評價及其應用——以山東省為例[A];山東省保險學會2009年“防控風險·化危為機·實現保險強省新跨越”主題征文頒獎儀式暨學術報告會論文集[C];2009年
10 關福生;楊昕;馬欣昕;;利用數據挖掘技術提升網絡服務能力[A];兩化融合與物聯網發(fā)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邱瑞;對外貿易對黑龍江省經濟發(fā)展影響機理及評價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0年
2 韓曉明;商業(yè)銀行跨國并購風險測度和評價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0年
3 程宇;馬鈴薯蛋白水解物在水包油乳狀液中的抗氧化作用及機理研究[D];江南大學;2010年
4 何亮亮;我國商業(yè)銀行抵押貸款風險問題研究[D];東北財經大學;2010年
5 晁冰;基于支持向量機的軟件可靠性模型分類及失效分析[D];武漢大學;2010年
6 楊娜;基于云參數干旱遙感監(jiān)測模型與集合卡爾曼濾波的土壤濕度同化研究[D];武漢大學;2010年
7 呂青;思維進化和支持向量機理論及其在煉焦配煤優(yōu)化中的應用研究[D];太原理工大學;2011年
8 劉千里;情報信號意義構建研究[D];南京大學;2011年
9 毛翠云;創(chuàng)業(yè)勝任力綜合測評研究[D];江蘇大學;2011年
10 高鴻;中國貨幣流動性管理效應及工具運用研究[D];天津財經大學;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周波;一串紅穴盤育苗控釋肥施用效應評價[D];山東農業(yè)大學;2010年
2 邱月明;房地產類上市公司財務風險評價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0年
3 王丹丹;中國城市商業(yè)銀行經營風險的評價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0年
4 秦懷煜;基于因子分析法的濟南市農村競爭力評價分析[D];中國海洋大學;2010年
5 易查忠;基于信息不對稱的城市商業(yè)銀行擠兌風險研究[D];湘潭大學;2009年
6 余亭;我國海洋產業(yè)結構合理化與增長效應分析[D];中國海洋大學;2010年
7 李雪江;試題具有理想點反應特征的自尊量表的編制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8 萬婧璐;南昌市可持續(xù)發(fā)展狀態(tài)[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9 歐奕康;A公司消費者滿意度調查研究分析[D];蘭州大學;2010年
10 趙燊;陜西翠華山地質公園旅游資源保護與開發(fā)[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趙宏;商業(yè)銀行流動性風險管理[J];商業(yè)研究;1998年03期
2 史錦華;謝運;管莉莉;;國際資本流動風險及有效監(jiān)管[J];財經科學;2008年03期
3 王江渝;問題銀行如何隱退“江湖”?[J];銀行家;2003年06期
4 楊凱生;;商業(yè)銀行的“流動性困境”與金融創(chuàng)新[J];銀行家;2006年02期
5 何君蓓;饒倩;;我國商業(yè)銀行的市場退出[J];銀行家;2006年05期
6 馮彥明;;商業(yè)銀行流動性管理的國外經驗與中國選擇[J];銀行家;2008年06期
7 劉仲和,劉海虹;商業(yè)銀行資產流動性問題研究[J];財經問題研究;1998年05期
8 汪芹;發(fā)展和完善國有商業(yè)銀行的內部信用評級系統[J];財經研究;2002年03期
9 梁琪;企業(yè)信用風險的主成分判別模型及其實證研究[J];財經研究;2003年05期
10 張玲,曾維火;基于Z值模型的我國上市公司信用評級研究[J];財經研究;2004年06期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記者 韓雪萌;[N];金融時報;2009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3條
1 崔濱洲;流動性與資本雙重約束的商業(yè)銀行資產負債優(yōu)化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4年
2 樓銘銘;商業(yè)銀行流動性層次管理研究[D];復旦大學;2005年
3 金煜;中國商業(yè)銀行流動性風險:計量與管理框架[D];復旦大學;2007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6條
1 李開白;我國商業(yè)銀行流動性管理的量化分析[D];浙江大學;2003年
2 唐杰;試論我國商業(yè)銀行流動性風險管理[D];西南財經大學;2004年
3 孫治國;國有商業(yè)銀行流動性風險影響因素分析[D];中國農業(yè)大學;2004年
4 趙贏;我國商業(yè)銀行流動性過剩問題研究[D];湖南大學;2007年
5 陳小紅;我國商業(yè)銀行公司治理評價體系研究[D];中南大學;2006年
6 高峰;我國商業(yè)銀行流動性風險評級研究[D];山東大學;2008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孫鑫;田寧;;我國銀行間債券市場現狀與對策[J];大連海事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2期
2 田玲,魏敏杰;德國銀行業(yè)的流動性風險管理及啟示[J];科技進步與對策;2002年10期
3 段斌,夏新平;我國開放式基金流動性風險問題研究[J];統計與決策;2004年01期
4 燕鵬;李炬;;試論強化國有商業(yè)銀行統一法人流動性管理的路徑[J];濟南金融;2005年11期
5 王蘇凌;;在華外資銀行的流動性風險解析[J];現代商業(yè)銀行;2006年04期
6 譚雅玲;;產能過剩與銀行流動性過剩[J];西部論叢;2006年05期
7 梁萬泉;;我國個人住房貸款的四大風險及控制[J];青海金融;2006年09期
8 吳華茵;;支付系統流動性風險管理探討[J];金融會計;2007年06期
9 趙福祿;;助學貸款證券化的必要性與可行性研究[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08年06期
10 董麗;;從流動性風險談商業(yè)銀行傳統業(yè)務的回歸[J];商場現代化;2009年17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李研妮;冉茂盛;;合作策略下銀行抗流動性風險能力增強的理論驗證——基于商業(yè)銀行在同業(yè)拆借市場中流動性管理的模型分析[A];系統工程與和諧管理——第十屆全國青年系統科學與管理科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9年
2 王麗娜;朱衛(wèi)東;;我國上市銀行流動性風險信息披露研究——基于浦發(fā)銀行年報的分析[A];中國會計學會高等工科院校分會2009年學術會議(第十六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9年
3 張麗;;城市信用社防范和化解流動性風險的難點及對策[A];新世紀 新思考[C];1999年
4 童中文;何建敏;;基于期權定價方法的流動性風險模糊測度[A];第十屆中國管理科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8年
5 吳衛(wèi)星;周清;耿浩然;;流動性、資產定價與股東地位選擇[A];中國優(yōu)選法統籌法與經濟數學研究會第七屆全國會員代表大會暨第七屆中國管理科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5年
6 付景牛;;淺析房地產金融風險[A];2007環(huán)渤海區(qū)域金融合作發(fā)展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7 王秀紅;陳貴霞;;兩種股票不完全變現的最優(yōu)控制策略[A];中國自動化學會控制理論專業(yè)委員會C卷[C];2011年
8 易小平;;金融海嘯警示錄——獻給21世紀中國的思考[A];建設經濟文化強省:挑戰(zhàn)·機遇·對策——山東省社會科學界2009年學術年會文集(1)[C];2009年
9 居勇;趙徽;;基于改進BP神經網絡的供電企業(yè)風險評價[A];第三屆中國智能計算大會論文集[C];2009年
10 劉鈺;魏全偉;朱桂艷;李洪波;王路光;王靖飛;;河北大氣PM10中多環(huán)芳烴污染特征及健康風險評價[A];第五屆全國環(huán)境化學大會摘要集[C];2009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任小雨;[N];證券日報;2008年
2 光大證券 陳嵐靜;[N];中國證券報;2006年
3 九鼎德盛肖玉航;[N];證券時報;2006年
4 本報記者 鄒靚;[N];上海證券報;2007年
5 強興華;[N];金融時報;2007年
6 記者 王麗娟;[N];中國經濟時報;2009年
7 本版編輯榮籬 徐幸福;[N];證券時報;2006年
8 韓圣;[N];第一財經日報;2006年
9 記者 王妍;[N];金融時報;2006年
10 黃嶸;[N];上海證券報;2007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王靈芝;中國證券市場流動性風險的量化與管理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0年
2 李研妮;商業(yè)銀行流動性風險形成機理研究[D];重慶大學;2011年
3 儲小俊;證券市場流動性及流動性風險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09年
4 胡方;基于公司治理的資產流動性風險及定價研究[D];河北工業(yè)大學;2011年
5 余立凡;股票市場流動性研究[D];廈門大學;2008年
6 袁芳英;銀行體系穩(wěn)定性的宏觀壓力測試研究[D];上海社會科學院;2010年
7 姚亞偉;流動性與股票組合投資管理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09年
8 羅登躍;流動性與資產定價:基于中國證券市場的研究[D];天津大學;2007年
9 李珠峰;中國股票市場流動性影響因素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08年
10 韓冬;中國證券市場流動性風險研究[D];天津大學;2006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崔占兵;基于VaR的企業(yè)流動性風險評價的研究[D];廣東商學院;2010年
2 房曉丹;開放式基金流動性風險與管理研究[D];東北財經大學;2003年
3 劉滌非;我國開放式基金的流動性風險研究[D];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004年
4 易麗娟;我國開放式基金流動性風險預警機制研究[D];東華大學;2005年
5 劉博陽;VaR在度量市場流動性風險中的分析與應用[D];中國石油大學;2011年
6 羅后平;我國開放式基金流動性風險管理研究[D];天津財經學院;2004年
7 張華;壽險公司流動性風險管理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02年
8 桑大鵬;我國開放式基金流動性風險研究[D];河海大學;2004年
9 段斌;我國開放式基金流動性風險問題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4年
10 陳靜;中國股票市場流動性風險度量研究[D];青島大學;2010年
本文關鍵詞:我國商業(yè)銀行流動性風險評價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12084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fengxianguanli/1208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