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力墻間連梁對其結構整體受力性能的影響規(guī)律
本文關鍵詞:剪力墻間連梁對其結構整體受力性能的影響規(guī)律,,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連梁是帶有洞口的框架剪力墻結構、筒體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整個結構的抗震性能有著重要的影響,因連梁在地震作用下先于墻肢屈服,發(fā)揮其抗震耗能作用,有效地減輕地震作用對主體墻肢的損壞。對于不同跨高比連梁,已有相關研究表明變形和延性等性能隨著跨高比的不同而有所差異,一般來說,當連梁的跨度或高度改變時,連梁的耗能方式以及破壞方式都會發(fā)生一定的改變。另外,由于建筑的功能要求和結構設計的需要,導致在剪力墻結構中常常出現小跨高比連梁,而小跨高比連梁容易發(fā)生沒有延性的剪切破壞。為了系統(tǒng)的研究連梁對剪力墻結構整體協(xié)同工作與抗震性能的影響規(guī)律分析,本文主要進行了兩個部分的研究:第一,參考相關文獻建立數個不同的鋼連梁剪力墻結構簡化模型,利用ABAQUS進行有限元模擬后,分別從連梁破壞方式和耗能方式以及剪力墻剛度三個方向對相關模型模擬結果進行對比;第二,利用ABAQUS基于某實際工程建立有限元模型,重點研究了不同跨高比連梁對于整體結構剛度退化、延性性能和耗能等方面的影響以及“雙連梁”和“三連梁”剪力墻結構對于緩解小跨高比連梁剪力墻結構的沒有延性的剪切破壞的影響。本文對通過對不同的鋼連梁剪力墻結構簡化模型和基于某實際工程的混凝土剪力墻結構的抗震性能進行了詳細的研究對比分析,得出了一系列結論與設計建議,主要有:連梁跨度不宜太大,以確保連梁為彎曲型連梁,從而保證鋼連梁充分發(fā)揮非線性轉動能力和剪切塑性變形能力;連梁跨度太小時,可采用“雙連梁”或者“三連梁”代替小跨高比連梁,確保其不發(fā)生脆性破壞。
【關鍵詞】:連梁 跨高比 剪力墻結構 耗能方式 有限元模擬
【學位授予單位】:蘇州科技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TU398.2
【目錄】:
- 摘要6-7
- Abstract7-10
- 第一章 緒論10-18
- 1.1 引言10-12
- 1.2 國內外研究現狀12-16
- 1.2.1 國外研究動態(tài)12-14
- 1.2.2 國內研究動態(tài)14-16
- 1.3 本文主要工作及章節(jié)安排16
- 1.4 本章小結16-18
- 第二章 分析模型與基本理論18-24
- 2.1 ABAQUS介紹18
- 2.2 有限元分析方法18-19
- 2.2.1 有限元分析方法簡介18-19
- 2.2.2 有限元分析方法步驟19
- 2.3 結構的受力機理19-22
- 2.3.1 相關結構簡介19-21
- 2.3.2 小跨高比連梁的作用21-22
- 2.4 主要材料的選取22-23
- 2.4.1 型鋼22
- 2.4.2 鋼筋22-23
- 2.4.3 混凝土23
- 2.5 本章小結23-24
- 第三章 簡化連梁剪力墻結構模型彈塑性分析24-36
- 3.1 引言24
- 3.2 有限元模型的創(chuàng)建24-30
- 3.2.1 模型簡化的創(chuàng)建24-26
- 3.2.2 ABAQUS模型的建立26-27
- 3.2.3 材料的本構關系27-28
- 3.2.4 接觸面的處理28
- 3.2.5 約束與邊界條件處理28-29
- 3.2.6 模型的加載方案29-30
- 3.3 模擬結果分析(基于ABAQUS ODB文件)30-35
- 3.3.1 改變連梁跨高比對整體結構的影響30-31
- 3.3.2 改變剪力墻剛度對整體結構的影響31-33
- 3.3.3 改變耗能方式對于整體結構的影響33-35
- 3.4 本章小結35-36
- 第四章 基于某實際工程連梁對其結構整體受力性能的影響規(guī)律36-60
- 4.1 引言36
- 4.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36-45
- 4.2.1 幾何模型的建立36-44
- 4.2.2 模型的加載方案44-45
- 4.3 不同跨高比連梁模型結果分析45-53
- 4.3.1 應力云圖比較45-47
- 4.3.2 數據、圖表比較47-53
- 4.4 改變連梁耗能方式模型結果對比分析53-59
- 4.4.1 應力云圖比較53-55
- 4.4.2 數據、圖表比較55-59
- 4.5 本章小結59-60
- 第五章 結論與展望60-62
- 5.1 結論60-61
- 5.2 展望61-62
- 參考文獻62-65
- 致謝65-66
- 作者簡介66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陳景毅;連梁的結構設計[J];中外建筑;2004年03期
2 王結進,周漢志,盧偉鋒,王占峰,王震國;一種連梁超筋的處理[J];平頂山工學院學報;2004年02期
3 劉迪,王全鳳;框架-剪力墻結構中連梁問題的探討[J];基建優(yōu)化;2004年05期
4 周林聰;陳龍珠;陳曉寶;;連梁破壞模式與安全狀態(tài)的簡化判斷[J];工業(yè)建筑;2006年03期
5 莫東;;淺議高層建筑結構設計中連梁超筋的解決辦法[J];廣西城鎮(zhèn)建設;2007年11期
6 李珊;程建立;蔣悅;;淺談高層建筑結構中的連梁[J];才智;2010年14期
7 胥玉祥;朱玉華;趙昕;李學平;;雙連梁受力性能研究[J];結構工程師;2010年03期
8 徐民彥;;高層建筑抗震設計時剪力墻連梁的作用[J];科技信息;2011年11期
9 鐘亞紅;;高層建筑結構設計中的連梁超筋問題[J];科技與企業(yè);2012年05期
10 呂西林;陳云;蔣歡軍;;新型可更換連梁研究進展[J];地震工程與工程振動;2013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胡欣;喬清朝;;簡議連梁超限處理[A];土木建筑學術文庫(第14卷)[C];2010年
2 陳云濤;;雙連梁的等效分析[A];第三屆全國建筑結構技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1年
3 朱勇;周云;;鋼板與鋼筋混凝土連梁的組合協(xié)同作用機理分析[A];中國鋼協(xié)鋼-混凝土組合結構分會第十一次年會論文集[C];2007年
4 姜忻良;宣波;;剪力墻結構中雙連梁的轉角剛度等效方法[A];城市地下空間綜合開發(fā)技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3年
5 郭秉山;王海飛;閆月梅;張成林;;剪力墻連梁在循環(huán)荷載下的受力性能研究[A];第二屆全國工程結構抗震加固改造技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0年
6 胥玉祥;朱玉華;趙昕;;新型內嵌鉛芯耗能連梁[A];第九屆全國現代結構工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7 范重;李波;范學偉;;超高層建筑剪力墻短連梁有效配筋形式研究[A];建筑結構(2009·增刊)——第二屆全國建筑結構技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9年
8 吳晉輝;吳偉田;;延性連梁設計淺議[A];土木建筑學術文庫(第14卷)[C];2010年
9 李杰臣;蘇園園;;高層剪力墻中連梁的設計[A];河南省土木建筑學會2010年學術大會論文集[C];2010年
10 張海洋;李璐;;關于剪力墻結構中連梁常見問題的探討[A];土木建筑學術文庫(第9卷)[C];2008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市十二屆人大三次會議副秘書長名單[N];湛江日報;2008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3條
1 車佳玲;FRC對角斜筋連梁及聯肢剪力墻抗震性能與設計方法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13年
2 韓小雷;帶剛性連梁的雙肢剪力墻及其結構控制性能的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1991年
3 楊忠;超高韌性水泥基復合材料構件受剪性能試驗研究[D];合肥工業(yè)大學;2014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王春暉;半通縫連梁抗震性能數值模擬分析[D];青島理工大學;2015年
2 高利軍;新型跨中截斷式可更換鋼連梁設計與抗震分析[D];遼寧工業(yè)大學;2016年
3 孫亞;帶可更換鋼連梁的混合聯肢剪力墻抗震性能研究[D];清華大學;2015年
4 賈俊杰;混凝土剪力墻連梁基于延性的抗震性能研究[D];鄭州大學;2016年
5 韓鑫;高層剪力墻結構中防屈曲約束支撐連梁不同布置對抗震性能影響的研究[D];長安大學;2016年
6 李一康;含鋼率對改進焊接箍筋鋼板—混凝土組合連梁的抗震性能研究[D];華北理工大學;2016年
7 秦苗s
本文編號:45670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chengjian/4567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