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物水泥混凝土的微觀結構的研究進展
本文關鍵詞:聚合物水泥混凝土的微觀結構的研究進展,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聚合物水泥混凝土(PCC)微觀結構模型出現后,科研工作者從未間斷對此的質疑和補充。介紹了Ohama模型和Beeldens-Ohama-Van Gemert模型的基本原理,評述了其產生的積極作用。Ohama模型的不足在B-O-V模型中得到部分改進,但聚合物顆粒的吸附現象和水溶性聚合物的二次成膜現象的問題尚未解決。重點闡述了PCC微觀結構近10年的研究進展,并對今后研究提出了建議。
【作者單位】: 先進土木工程材料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同濟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關鍵詞】: 聚合物水泥混凝土 微觀結構 Ohama模型 Beeldens-Ohama-Van Gemert模型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51102182) 國家“十二五”科技支撐計劃(2012BAJ20B02) 硅酸鹽建筑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武漢理工大學)開放課題基金項目(SYSJJ2013-08) 先進土木工程材料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開放基金項目(201305)資助
【分類號】:TU528
【正文快照】: 隨著社會發(fā)展對建筑工程性能要求的日益增長,聚合物水泥混凝土(PCC)逐漸得到廣泛的應用[1--3]。同任何材料一樣,PCC材料的應用效能主要取決于其微觀結構及演變。因此,對PCC微觀結構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視并不斷取得進展,其間Steinberg[4]、Dingley[5]、Czarnecki[6]、Van Ge-mert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周洪慶;楊春霞;王宇光;宋昊;劉敏;;La_2O_3摻雜對BST/MgO復合陶瓷顯微結構和性能的影響[J];功能材料;2007年12期
2 周勝波;;礦渣微觀結構的研究進展[J];山東冶金;2008年06期
3 孝煦;許崇海;趙詩奎;;ZrO_2含量對Al_2O_3/Ti(C,N)/ZrO_2納微米復合陶瓷工模具材料力學性能和微觀結構的影響[J];山東陶瓷;2009年02期
4 江山;王世建;康廣生;劉琨;;噴射電鍍納米晶鎳工藝研究[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10年31期
5 浜野健也;陳慶本;;陶瓷的微觀結構與機械強度[J];陶瓷研究與職業(yè)教育;1986年03期
6 郝懷遠;;氧化鋅壓敏電阻的研究及發(fā)展過程(二)[J];陶瓷研究與職業(yè)教育;1986年03期
7 李名琦;;改進生產工藝 提高熟料活性[J];水泥;1989年03期
8 王夢林;付長春;陳巖;;長石質瓷顯微結構觀察分析[J];大連輕工業(yè)學院學報;1991年01期
9 李國華;陳樹江;竇叔菊;王樹海;;納米級TiO_2添加劑對Al_2O_3陶瓷微觀結構與燒結性能的影響[J];鞍山科技大學學報;2006年01期
10 高林;龔銀香;馬玲;;膨脹次數對天然鱗片膨脹石墨微結構的影響[J];新型炭材料;2006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褚丙武;趙春芳;;鋁電解用氧化鋁微觀結構的研究[A];第十一次全國電子顯微學會議論文集[C];2000年
2 李秋英;蘆令超;王守德;武紅霞;李云超;;養(yǎng)護溫度對貝利特-硫鋁酸鋇鈣水泥性能的影響[A];中國硅酸鹽學會水泥分會首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9年
3 萬鵬;童華;朱明彥;祝志宏;沈新宇;劉姍姍;胡繼明;;α-TCP/TTCP骨水泥固化過程的微觀結構以及有機添加物調控作用的研究[A];中國復合材料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4 何巖;張敏華;;夾帶劑-超臨界CO_2體系的擴散性質和微觀結構的分子動力學研究[A];第三屆全國化學工程與生物化工年會論文摘要集(下)[C];2006年
5 劉仁志;;溫度對微波器件鍍層結構的影響[A];2009年全國電子電鍍及表面處理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9年
6 雷衛(wèi)寧;朱荻;朱增偉;;納米La_2O_3對精密電鑄過程的影響與分析[A];2005年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年會論文集[C];2005年
7 溫艷玲;鐘云波;任忠鳴;鄧康;徐匡迪;;平行強磁場對電沉積鎳-鐵膜顯微組織的影響勻強磁場實驗研究部分[A];天津市電鍍工程學會第十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6年
8 范積偉;黃海;夏良;;氧化錫壓敏陶瓷[A];第六屆中國功能材料及其應用學術會議論文集(2)[C];2007年
9 劉建軍;葉禮友;薛強;何翔;;基于N-S方程的泡沫陶瓷滲流微觀數值模擬[A];第六屆中國功能材料及其應用學術會議論文集(7)[C];2007年
10 任紅梅;魏靈靈;楊祖培;;預燒溫度對NBCTO基陶瓷介電性能的影響[A];中國化學會第27屆學術年會第05分會場摘要集[C];2010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7條
1 李繼錚 宋木森 鄒祖橋;改進微觀結構 優(yōu)化碳磚性能[N];中國冶金報;2008年
2 上海大宮新材料有限公司 包怡文 宮繼虹;DAGONG-TEX&Reg覆膜濾料在水泥工業(yè)上的應用[N];中國建材報;2007年
3 李家科 周健兒 劉欣 張小珍;微晶陶瓷的研究現狀及發(fā)展趨勢[N];廣東建設報;2006年
4 中國非金屬礦工業(yè)協(xié)會菱鎂礦專業(yè)委員會秘書長 王兆敏 提供;國內外耐火材料發(fā)展趨勢[N];中國建材報;2006年
5 徐少亞 王梅;陶瓷膜工業(yè)制備技術開發(fā)成功[N];中國化工報;2003年
6 李偉明 施銳 記者 丁秀玉;常州大學攜手(美國)康寧公司共建聯(lián)合實驗室[N];科技日報;2011年
7 于恒;復合電鍍涂層技術[N];世界金屬導報;2011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張東升;竹炭及SiC陶瓷材料的結構及性能研究[D];中國林業(yè)科學研究院;2005年
2 劉翠榮;玻璃(陶瓷)與金屬陽極鍵合界面結構及力學性能[D];太原理工大學;2008年
3 李思維;纖維增韌自愈合碳化硅陶瓷基復合材料的高溫模擬環(huán)境微結構演變[D];廈門大學;2008年
4 張丹;熔融Mg在陶瓷基板上的潤濕和蒸發(fā)的影響[D];吉林大學;2012年
5 孔德玉;硅溶膠分散氧化鋁漿料的穩(wěn)定機理及免脫氣膠態(tài)原位凝固成型制備莫來石陶瓷研究[D];浙江大學;2005年
6 黃征青;聚丙烯腈/四氧化三鐵超濾膜的結構、性能及正交磁場的影響[D];華中科技大學;2006年
7 萬小梅;力學荷載及環(huán)境復合因素作用下混凝土結構劣化機理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11年
8 張芳;過渡族金屬二硅化物單晶和多晶的氧化[D];上海交通大學;2006年
9 趙曉非;水滑石向復合金屬氧化物的轉晶機制及相關產物性能研究[D];北京化工大學;2011年
10 戴偉;硅酸鹽礦物及其水化產物若干問題的分子模擬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李國星;氧化鋁陶瓷的增韌及其微觀機理研究[D];鄭州大學;2004年
2 朱丹紅;堿激發(fā)磷渣粉煤灰膠凝材料的研究[D];河海大學;2006年
3 張陽;分子模擬在純超臨界流體及其二元混合物體系中的應用[D];清華大學;2005年
4 胡林彥;鈦酸鋇基PTC陶瓷的微觀結構及PTC機理研究[D];河北理工大學;2005年
5 高麗花;聚合物對水泥基復合材料性能影響的研究[D];河北理工大學;2005年
6 盛大德;納米非晶硅薄膜光電性能與微觀結構研究[D];燕山大學;2010年
7 陳建軍;硼硅酸鹽泡沫玻璃的微觀結構和耐酸性研究[D];天津大學;2008年
8 王丁;Ba_(6-3x)Ln_(8+2x)Ti_(18)O_(54)體系微波介質陶瓷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08年
9 向新;活化硅酸鹽類水泥的研制與微觀結構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5年
10 杜寧;清水混凝土試驗分析與研究[D];同濟大學;2006年
本文關鍵詞:聚合物水泥混凝土的微觀結構的研究進展,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41861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chengjian/4186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