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枯山水嬗變過程及其在中國的發(fā)展與創(chuàng)新
發(fā)布時間:2021-11-20 13:54
日本枯山水可謂之精神庭園,其形成和發(fā)展不僅與中國文化的滲入有關,同時也與日本的自然和社會因素相關。通過梳理與歸納相關文獻與古籍,可得三方面結(jié)論:其一,枯山水原型可溯至日本古代,其造型以模擬自然、寫實為主;其二,鐮倉時代由于政治、禪宗等因素,枯山水被賦予"禪意"色彩,表現(xiàn)為筑山寫意之特征;其三,室町時代受宋代山水畫、軍事,以及山水河原者介入造園等因素影響,枯山水最終表現(xiàn)為平庭寫意之樣式。中國現(xiàn)階段仿建的平庭寫意類枯山水與禪意無關,未來應結(jié)合中國自然和社會等因素進行演變與創(chuàng)新。
【文章來源】:中國園林. 2020,36(07)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shù)】:5 頁
【部分圖文】:
園城寺閼伽井屋[18]18
鐮倉期間,舉國興禪之風也使得禪僧備受武士寵幸,禪僧地位得到提升。而庭園設計者如夢窗疏石、雪村友梅以及修建仁和寺的石立僧等,均為當時的作庭家。由于夢窗禪學功底深厚,其設計的西芳寺楞伽窟石組富有禪意一說,為武士與統(tǒng)治階級所鐘愛。由此,鐮倉期間眾禪師時興造園也是賦予枯山水禪意的重要因素。1.2.2 鐮倉時代“筑山寫意式”枯山水造型形成因素分析
宋代山水畫“邊角半邊”的院體圖式不僅契合日本民眾偏愛空寂幽玄的內(nèi)在情致[28],也與自古以來僧侶的假山趣味不謀而合,因而引入日本之初就大受追捧。室町時代,古籍《君臺觀左右?guī)び洝分杏涊d了足利氏家族收藏有牧溪、玉澗、馬遠等宋代畫家的山水畫(3)[29]。在《筑山庭造傳》的“疊石法”“山水遠近法”等內(nèi)容中,就有以畫論的遠近法和構(gòu)圖法進行筑園的記載(4)。因而平庭寫意式枯山水或許出自于畫技高超的禪僧之手,如在南宋《瀟湘八景》山水畫的影響下,相阿彌對龍安寺枯庭的設計(圖3、4),以及他在大德寺屏風遺留的山水畫與大仙院遠近虛實構(gòu)圖法的相似性[30](圖5~8),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宋代山水畫對平庭寫意式枯山水發(fā)展的影響。圖4 龍安寺石庭[5]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造型與去造型——龍安寺石庭置石設計藝術研究[J]. 許愿,楊希,朱育帆. 中國園林. 2019(10)
[2]寺院中枯山水庭園的禪意表達——以南京牛首山佛頂寺為例[J]. 彭姝文. 現(xiàn)代園藝. 2018(21)
[3]日本禪意設計觀的誤讀與泛化[J]. 劉勇,姚奇志. 包裝工程. 2018(14)
[4]壇城與枯庭的傳統(tǒng)空間敘事結(jié)構(gòu)辨析[J]. 楊欣,萬博. 中國園林. 2018(06)
[5]南宋繪畫圖式對宋元時期日本水墨畫的影響[J]. 王蓮. 學術探索. 2015(11)
[6]關于龍安寺方丈庭園造園意圖的考察[J]. 杉尾伸太郎,石鼎. 中國園林. 2012(05)
[7]日本枯山水和茶庭美學比較研究[J]. 柳燕. 中國園林. 2012(03)
[8]日本枯山水的禪宗理念在現(xiàn)代日本園林中的表達方式——以日本科學未來館外環(huán)境設計為例[J]. 張云路,李雄,章俊華. 中國園林. 2012(03)
[9]禪宗美學對當代風景園林設計的意義[J]. 韓紅,黃小金. 中國園林. 2011(08)
[10]淺談枯山水在中國生成的新氣質(zhì)[J]. 劉芳超,袁逸倩,王榮. 沈陽建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0(03)
本文編號:3507463
【文章來源】:中國園林. 2020,36(07)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shù)】:5 頁
【部分圖文】:
園城寺閼伽井屋[18]18
鐮倉期間,舉國興禪之風也使得禪僧備受武士寵幸,禪僧地位得到提升。而庭園設計者如夢窗疏石、雪村友梅以及修建仁和寺的石立僧等,均為當時的作庭家。由于夢窗禪學功底深厚,其設計的西芳寺楞伽窟石組富有禪意一說,為武士與統(tǒng)治階級所鐘愛。由此,鐮倉期間眾禪師時興造園也是賦予枯山水禪意的重要因素。1.2.2 鐮倉時代“筑山寫意式”枯山水造型形成因素分析
宋代山水畫“邊角半邊”的院體圖式不僅契合日本民眾偏愛空寂幽玄的內(nèi)在情致[28],也與自古以來僧侶的假山趣味不謀而合,因而引入日本之初就大受追捧。室町時代,古籍《君臺觀左右?guī)び洝分杏涊d了足利氏家族收藏有牧溪、玉澗、馬遠等宋代畫家的山水畫(3)[29]。在《筑山庭造傳》的“疊石法”“山水遠近法”等內(nèi)容中,就有以畫論的遠近法和構(gòu)圖法進行筑園的記載(4)。因而平庭寫意式枯山水或許出自于畫技高超的禪僧之手,如在南宋《瀟湘八景》山水畫的影響下,相阿彌對龍安寺枯庭的設計(圖3、4),以及他在大德寺屏風遺留的山水畫與大仙院遠近虛實構(gòu)圖法的相似性[30](圖5~8),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宋代山水畫對平庭寫意式枯山水發(fā)展的影響。圖4 龍安寺石庭[5]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造型與去造型——龍安寺石庭置石設計藝術研究[J]. 許愿,楊希,朱育帆. 中國園林. 2019(10)
[2]寺院中枯山水庭園的禪意表達——以南京牛首山佛頂寺為例[J]. 彭姝文. 現(xiàn)代園藝. 2018(21)
[3]日本禪意設計觀的誤讀與泛化[J]. 劉勇,姚奇志. 包裝工程. 2018(14)
[4]壇城與枯庭的傳統(tǒng)空間敘事結(jié)構(gòu)辨析[J]. 楊欣,萬博. 中國園林. 2018(06)
[5]南宋繪畫圖式對宋元時期日本水墨畫的影響[J]. 王蓮. 學術探索. 2015(11)
[6]關于龍安寺方丈庭園造園意圖的考察[J]. 杉尾伸太郎,石鼎. 中國園林. 2012(05)
[7]日本枯山水和茶庭美學比較研究[J]. 柳燕. 中國園林. 2012(03)
[8]日本枯山水的禪宗理念在現(xiàn)代日本園林中的表達方式——以日本科學未來館外環(huán)境設計為例[J]. 張云路,李雄,章俊華. 中國園林. 2012(03)
[9]禪宗美學對當代風景園林設計的意義[J]. 韓紅,黃小金. 中國園林. 2011(08)
[10]淺談枯山水在中國生成的新氣質(zhì)[J]. 劉芳超,袁逸倩,王榮. 沈陽建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0(03)
本文編號:350746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chengjian/3507463.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