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濱江景觀設計中地域文化的特色發(fā)揮——以邵陽市兩水四岸景觀設計為例
本文關鍵詞: 資江 邵水 濱江景觀 環(huán)境景觀設計 設計藝術 出處:《藝術百家》2015年S1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文章以邵陽資江、邵水兩水四岸的景觀設計特色與缺陷為例,提出將濱水景觀設計中的自然生態(tài)、社會發(fā)展以及地域文化等有機結(jié)合起來,創(chuàng)造整體性多元素結(jié)合的濱水景觀;注重防洪堤在濱江景觀設計中的視覺元素,把防洪堤融入濱江水系景觀軸中,構(gòu)成優(yōu)美的濱水岸線視覺走廊,濱江景觀設計中結(jié)合實際情況進行多方案比較,做出符合濱江景觀實際的優(yōu)質(zhì)設計。
[Abstract]:Taking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defects of the landscape design of Zijiang, Shaoshui, Shaoyang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organic combination of natural ecology, social development and regional culture in waterfront landscape design. Creating the waterfront landscape with integral and multi-element combination; Pay attention to the visual elements of flood control embankment in the riverside landscape design, and integrate the flood prevention embankment into the waterfront landscape axis to form a beautiful waterfront line visual corridor, combining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in the riverside landscape design to carry on the multi-scheme comparison. Make the high quality design that accords with the reality of riverside landscape.
【作者單位】: 邵陽學院藝術設計系;
【分類號】:TU984.18
【正文快照】: Local Cultural Features in Binjiang Landscape Design:Taking Two Riversand Four Shores Landscape Design in Shaoyang as the ExampleNIE Shi-zhong(Department of Art Design,Shaoyang College,Shaoyang,Hunan 422000)人類社會文明的起源和發(fā)展均積淀著深厚的河流文化,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徐潔,龔華;美、日、德景觀設計比較[J];時代建筑;2002年01期
2 ;景觀設計[J];工程質(zhì)量;2003年12期
3 周向頻;當代歐洲景觀設計的特征與發(fā)展趨勢[J];國外城市規(guī)劃;2003年02期
4 ;北京大學第二屆“景觀設計專業(yè)與教育”國際研討會召開[J];建筑創(chuàng)作;2004年06期
5 冷御寒;景觀設計的藝術和技術[J];工業(yè)建筑;2004年12期
6 羅華;;荷蘭景觀設計解析[J];園林;2004年06期
7 李方方;景觀設計中的空間認識[J];裝飾;2005年08期
8 許克福;景觀設計誤區(qū)初探[J];技術與市場.園林工程;2005年11期
9 倪立;;如何控制好住宅小區(qū)的景觀設計[J];城市開發(fā);2005年12期
10 ;用自己的方式做中國景觀設計[J];城市道橋與防洪;2005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郭玲;余俊;;基于場所和事件的景觀設計初探[A];轉(zhuǎn)型與重構(gòu)——2011中國城市規(guī)劃年會論文集[C];2011年
2 王正國;;城市特色與景觀設計[A];湖北省土木建筑學會學術論文集(2000-2001年卷)[C];2002年
3 鄧卓智;;轉(zhuǎn)河景觀設計的原則和方法[A];2003年全國城市水利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3年
4 俞孔堅;李迪華;;《景觀設計:專業(yè) 學科與教育》導讀[A];風景園林學科的歷史與發(fā)展論文集[C];2006年
5 王秉洛;;對“《景觀設計:專業(yè) 學科與教育》導讀”一文的審稿意見[A];風景園林學科的歷史與發(fā)展論文集[C];2006年
6 褚海峰;;淺析景觀設計的標準[A];節(jié)能環(huán)保 和諧發(fā)展——2007中國科協(xié)年會論文集(二)[C];2007年
7 項彤;;景觀設計中的自然辨證法[A];推動科技創(chuàng)新,轉(zhuǎn)變經(jīng)濟發(fā)展方式——2012年安徽省科協(xié)年會宣城分會論文集[C];2012年
8 苗飛;;室內(nèi)景觀設計及創(chuàng)新內(nèi)涵分析[A];2014年9月建筑科技與管理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4年
9 劉草;;河北省唐山市海港醫(yī)院景觀設計[A];中國風景園林學會2011年會論文集(上冊)[C];2011年
10 易曉;郝健;;宜居城市的交通景觀設計與評價[A];提高全民科學素質(zhì)、建設創(chuàng)新型國家——2006中國科協(xié)年會論文集(下冊)[C];2006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李佳;順應自然的景觀設計[N];中華建筑報;2007年
2 鐵錚;“土人”十年闖出中國景觀設計新路[N];科技日報;2008年
3 ;澳景觀設計國家獎名單出爐[N];中國花卉報;2008年
4 孝義市財政局投資評審中心 陳映珍;住宅景觀設計發(fā)展之前景分析[N];山西科技報;2011年
5 本報記者 陳韋;轟偉:景觀設計要對土地負責[N];中華建筑報;2011年
6 邱桂奇;景觀設計:地產(chǎn)行業(yè)轉(zhuǎn)型助推器[N];中國房地產(chǎn)報;2011年
7 王曦;景觀設計不能缺少思考[N];中國建設報;2013年
8 本報記者 時宜;景觀設計顛覆是為了更好的回歸[N];中國建設報;2013年
9 本報記者 曾佑蕊;法國景觀設計的生態(tài)之道[N];中華建筑報;2013年
10 本報記者 郭澤莉;景觀設計重在解決空間問題[N];中國花卉報;2014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6條
1 李同予;景觀設計文化內(nèi)涵建構(gòu)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3年
2 陳圣浩;景觀設計語言符號理論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7年
3 匡緯;基于非線性思維觀的景觀設計策略研究[D];北京林業(yè)大學;2011年
4 楊震宇;工業(yè)遺址改造中的景觀設計研究[D];北京林業(yè)大學;2015年
5 楊鑫;地域性景觀設計理論研究[D];北京林業(yè)大學;2009年
6 曹磊;當代大眾文化影響下的藝術觀念與景觀設計[D];天津大學;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海亮;論景觀設計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D];南京藝術學院;2008年
2 吳瓊;景觀設計系統(tǒng)論[D];沈陽航空工業(yè)學院;2007年
3 施俊天;高師本科景觀設計專業(yè)方向課程體系的設置與整合研究[D];浙江師范大學;2010年
4 吳麗;形態(tài)構(gòu)成在廣場景觀設計中的應用研究[D];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2012年
5 羅丹;黑龍江省三江平原小城鎮(zhèn)景觀設計研究[D];東北林業(yè)大學;2015年
6 張涵;云南文苑婚慶廣場主題景觀設計[D];昆明理工大學;2015年
7 王寧;長春市邊緣區(qū)鄉(xiāng)村景觀設計策略研究[D];東北林業(yè)大學;2015年
8 朱苗苗;基于地域文化的公共景觀設計[D];昆明理工大學;2015年
9 馬一桅;基于鄉(xiāng)土文化視野下新農(nóng)村景觀設計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15年
10 向印;仙人造水庫上游庫區(qū)(樟橋村)生態(tài)景觀設計[D];湖南工業(yè)大學;2015年
,本文編號:146831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chengjian/14683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