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性混凝土的長期滲流溶蝕穩(wěn)定性試驗
本文關鍵詞:塑性混凝土的長期滲流溶蝕穩(wěn)定性試驗 出處:《農業(yè)工程學報》2014年22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更多相關文章: 混凝土 塑性 滲流 溶蝕 質量損失 強度損失 耐久性
【摘要】:為了評定塑性混凝土的長期滲流穩(wěn)定性和使用年限,結合當?shù)卦牧系那闆r,采用膨潤土、黏土、水泥、骨料、水和減水劑等來制備塑性混凝土,試驗測定了完整或含孔洞塑性混凝土的長期滲流穩(wěn)定性和使用年限。經(jīng)過多次試配試驗,選定配合比并制作試件,該試件在標準養(yǎng)護28 d后,其抗壓強度為1.25 MPa。分別制備、使用2組共12個試件進行溶蝕試驗或沖淋試驗。溶蝕試驗表明,在溶蝕試驗的測試初期,滲透系數(shù)是不斷變化的,尤其在試驗前30~40 d是比較明顯的,但均在10-7 cm/s數(shù)量級。隨溶蝕時間的延長,混凝土試件中被溶蝕Ca O的數(shù)量呈線性遞減關系,直至降低到自來水所含Ca O的濃度范圍,而滲透系數(shù)在150~180 d時增至3.0×10-7 cm/s,且逐漸趨于穩(wěn)定。經(jīng)180 d的滲流溶蝕作用后,塑性混凝土會產生剪損裂縫和拉斷裂縫,甚至有較大的塑性變形,導致試件頂面平均上升位移值高達38.5 mm。通過溶蝕試驗計算該塑性混凝土的滲透系數(shù)和Ca O含量,然后計算塑性混凝土防滲墻使用年限為37.1~60.7 a。沖淋試驗表明:水流會在含孔洞的混凝土中產生集中沖刷且局部混凝土中的Ca O被溶蝕并隨水流攜帶走,經(jīng)過測定分析,水流從孔中沖蝕出的白色沉淀物為碳酸鈣,另有少量的Na+、微量黏土和膨潤土顆粒,從而降低了混凝土的質量。在恒壓水流作用下,水流對已含孔洞混凝土的沖刷較弱,混凝土中被溶蝕并攜帶走的Ca O較少,即使沖淋197 d后,其前后的質量的損失較小,相對損失不超過1%,但其強度損失較大,高達25.4%。綜合研究表明:采用黏土和膨潤土制備的塑性混凝土符合土石壩防滲墻防滲的特點,具有水泥用量小、強度低、高抗?jié)B性和使用年限長的特點。
[Abstract]:In order to long-term seepage stability assessment of plastic concrete and service life, combined with local raw materials, using clay, bentonite, cement, aggregate, water and water reducing agent for the preparation of plastic concrete, long-term seepage stability and service life of the complete or porous plastic concrete test. After several tests, the mixture ratio was selected and the test pieces were made. The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the test piece was 1.25 MPa after 28 d of standard curing. 12 specimens of 2 groups were prepared and used respectively for dissolution test or rinsing test. The dissolution test shows that the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 is constantly changing in the initial stage of the dissolution test, especially before the test, the 30~40 D is more obvious, but it is all in the order of 10-7 cm/s. With the prolongation of dissolution time, the number of Ca O corroded in concrete decreased linearly until the concentration of Ca O contained in tap water, while the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 increased to 3 * 10-7 cm/s at 150~180 D, and gradually stabilized. After 180 d seepage and dissolution, the plastic concrete will produce shear failure and fracture, and even greater plastic deformation. The average displacement of the top surface of the specimen will reach 38.5 mm. The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 and Ca O content of the plastic concrete are calculated by the corrosion test, and the life of the plastic concrete impervious wall is 37.1~60.7 a. Shower test shows that the flow will produce concentrated and local scour in concrete Ca O was dissolved and with the water in the porous concrete carried away, after analysis, water erosion from the hole in the white precipitate of calcium carbonate, and a small amount of Na+, trace clay and bentonite particles, thereby reducing the the quality of concrete. Under the action of constant pressure flow, the scour of water to the concrete with holes is weaker. The Ca O corroded and carried in concrete is less. Even after flushing for 197 D, the loss of the mass before and after it is smaller, and the relative loss is less than 1%, but the strength loss is 25.4%. The comprehensive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plastic concrete made of clay and bentonite is consistent with the seepage contro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arth rock dam cut-off wall, and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mall cement consumption, low strength, high impermeability and long service life.
【作者單位】: 新疆農業(yè)大學水利與土木工程學院;新疆農業(yè)大學草業(yè)與環(huán)境科學學院;
【基金】: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研究生科研創(chuàng)新項目資助(XJGRI2014072)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50969010) 國家高等學校博士點專項科研基金資助(20106504110005) 新疆水利水電工程重點學科基金資助(XJzdxk-2010-02-12)
【分類號】:TU528
【正文快照】: 吳福飛,侍克斌,董雙快,等.塑性混凝土的長期滲流溶蝕穩(wěn)定性試驗[J].農業(yè)工程學報,2014,30(22):112-119.Wu Fufei,Shi Kebin,Dong Shuangkuai,et al.Experiment on long term seepage corrosion stability of plastic concrete[J].Transactions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Agri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四巍;王暢;高丹盈;;真三軸應力下塑性混凝土的強度和擴容[J];建筑材料學報;2012年04期
2 王四巍;潘旭威;高丹盈;李小超;孫義貴;;三軸應力下塑性混凝土應力-應變關系試驗研究[J];建筑材料學報;2014年01期
3 熊歡;王清友;高希章;周武平;高明軍;;沙灣水電站一期圍堰塑性混凝土防滲墻應力變形分析[J];水力發(fā)電學報;2010年02期
4 李金玉,徐文雨,曹建國,林莉;塑性混凝土防滲墻耐久性的研究和評估[J];水利水電技術;1995年02期
5 毛昶熙,段祥寶,蔡金傍,茹建輝;堤基滲流管涌發(fā)展的理論分析[J];水利學報;2004年12期
6 高丹盈;王四巍;宋帥奇;胡良明;;塑性混凝土單向受壓應力-應變關系的試驗研究[J];水利學報;2009年01期
7 徐濤;林皋;唐春安;胡志強;朱萬成;;拉伸載荷作用下混凝土蠕變-損傷破壞過程數(shù)值模擬[J];土木工程學報;2007年01期
8 孫開暢;田斌;孫志禹;;高土石圍堰塑性混凝土的力學特性與齡期和施工安全的關系[J];水力發(fā)電學報;2012年05期
9 高丹盈;宋帥奇;楊林;;真三軸應力下塑性混凝土性能及破壞準則[J];水利學報;2014年03期
10 李永琳;;遼寧紅沿河核電廠塑性混凝土防滲墻施工關鍵技術[J];武漢大學學報(工學版);2010年S1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金元;崔自治;倪海洋;閔曉倩;崔永成;;膨潤土與黏性土復合改善沙土保水性的研究[J];安徽農業(yè)科學;2012年05期
2 金虹;;彰武水庫除險加固工程混凝土防滲墻施工方法分析[J];安陽工學院學報;2010年04期
3 周健;姚志雄;張剛;;管涌發(fā)生發(fā)展過程的細觀試驗研究[J];地下空間與工程學報;2007年05期
4 金彪;丁文其;蔣曄;;福田深基坑嵌巖地下連續(xù)墻變形特性[J];地下空間與工程學報;2011年S1期
5 楊栗;朱敏;焦龍飛;;接頭管施工工藝在防滲墻工程中的應用[J];北京水務;2012年02期
6 李社宏;;圍堰混凝土防滲墻施工工藝探析[J];才智;2011年02期
7 黃亮;;淺析提高防滲墻槽壁穩(wěn)定性的措施[J];中國城市經(jīng)濟;2010年12期
8 尚夏;姚雷生;王寧;;塑性混凝土防滲墻在某水庫大壩中的應用[J];平頂山工學院學報;2006年04期
9 宋帥奇;高丹盈;張明;;塑性混凝土研究意義及研究狀況分析[J];河南城建學院學報;2010年01期
10 李楊;宋帥奇;李莉會;;組分材料用量對塑性混凝土性能的影響[J];河南城建學院學報;2012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9條
1 王麗霞;凌賢長;唐亮;張鋒;蔡德所;;新型粘土固化漿液技術性能與應用優(yōu)越性[A];灌區(qū)及水工建筑物防滲抗凍脹技術?痆C];2009年
2 李新宇;;水工混凝土溶蝕特性研究進展與評述[A];第七屆全國混凝土耐久性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8年
3 許尚杰;王可良;杜濱;;橡膠粉改性塑性混凝土試驗研究[A];中國水利學會地基與基礎工程專業(yè)委員會第十一次全國學術技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4 宗繼文;李偉恒;張曉渝;胡白清;;淺論塑性混凝土防滲墻的耐久性[A];地基基礎工程與錨固注漿技術:2009年地基基礎工程與錨固注漿技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5 徐長節(jié);牟儒;馬曉華;;低彈模混凝土防滲墻應力變形數(shù)值分析[A];第2屆全國工程安全與防護學術會議論文集(下冊)[C];2010年
6 李曉鄂;李珍;鄒濤;;丹江口大壩河床壩段防滲帷幕效果監(jiān)測及耐久性研究[A];西部劣質地基與基礎化學灌漿技術——第十三次全國化學灌漿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0年
7 溫立峰;柴軍瑞;王曉;;考慮覆蓋層滲流作用的防滲墻應力變形分析[A];現(xiàn)代水利水電工程抗震防災研究與進展(2013年)[C];2013年
8 王黎;王成;;防滲墻墻體材料抗溶蝕耐久性試驗研究[A];中國水利學會2013學術年會論文集——S3防汛抗旱減災[C];2013年
9 貢介全;郝松臣;;塑性混凝土防滲墻若干施工改進措施及事故處理[A];2013年9月建筑科技與管理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3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毛海濤;無限深透水地基上土石壩壩基滲流控制計算方法和防滲措施的研究[D];新疆農業(yè)大學;2010年
2 王紅勝;沿空巷道窄幫蠕變特性及其穩(wěn)定性控制技術研究[D];中國礦業(yè)大學;2011年
3 宋剛;連續(xù)墻銑槽機銑輪優(yōu)化設計試驗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12年
4 周紅星;雙層堤基滲透破壞機理和數(shù)值模擬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1年
5 胡良明;塑性混凝土受壓本構關系模型與破壞準則[D];鄭州大學;2012年
6 張剛;管涌現(xiàn)象細觀機理的模型試驗與顆粒流數(shù)值模擬研究[D];同濟大學;2007年
7 周曉杰;堤防的滲透變形及其發(fā)展的研究[D];清華大學;2006年
8 薛云峰;混凝土防滲墻質量控制及檢測技術研究[D];中南大學;2007年
9 張成軍;土石壩防滲墻粘土混凝土材料研究與工程應用[D];西安理工大學;2007年
10 王海龍;輕骨料混凝土早期力學性能與抗凍性能的試驗研究[D];內蒙古農業(yè)大學;2009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楊明林;塑性混凝土配合比及性能指標試驗研究[D];鄭州大學;2010年
2 王天星;混凝土防滲墻在土石壩防滲加固中的應用研究[D];合肥工業(yè)大學;2010年
3 劉剛;高壓噴射灌漿技術及其在病險壩防滲加固中的應用[D];河北工程大學;2010年
4 曾楚武;水庫大壩安全評價及病險土石壩治理對策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0年
5 周金陽;混凝土防滲墻加固的土石壩有限元分析研究[D];南昌大學;2010年
6 劉偉;垃圾填埋場防滲帷幕服役壽命分析及厚度計算方法[D];浙江大學;2011年
7 蕭燕子;基于二次開發(fā)的土石壩數(shù)值仿真分析及防滲墻優(yōu)化研究[D];天津大學;2010年
8 段存國;岸堤水庫大壩安全模糊評價應用研究[D];山東大學;2011年
9 牟儒;低彈;炷猎诖髩畏罎B墻中的應用[D];浙江大學;2011年
10 賀勇;膨潤土對重金屬離子的阻滯特性研究[D];長沙理工大學;2012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迎春,李家正,朱冠美,周守賢;三峽工程二期圍堰防滲墻塑性混凝土特性[J];長江科學院院報;2001年01期
2 李家正,王迪友,楊華全;塑性混凝土配合比設計及試驗方法探討[J];長江科學院院報;2002年04期
3 孫開暢;田斌;孫志禹;;高土石圍堰堰體材料力學特性及變形研究[J];長江科學院院報;2011年02期
4 劉長禮,王秀艷,張云;垃圾填埋場砂土襯墊中膨潤土添加劑的防滲能力[J];地球學報;2000年01期
5 劉數(shù)華,方坤河,曾力,孫永波;粉煤灰對混凝土抗裂性能的影響[J];粉煤灰綜合利用;2004年02期
6 董云英;呂祖弘;;混凝土防滲墻幾種新型墻體材料的介紹[J];廣西水利水電;1993年01期
7 姜彤;李洪軍;王英豪;;塑性混凝土在真三軸下的強度試驗研究[J];華北水利水電學院學報;2009年02期
8 楊龍才;王炳龍;;強夯施工對環(huán)境振動的影響分析[J];華東交通大學學報;2007年02期
9 劉數(shù)華,方坤河,曾力,吳定燕,孫永波;混凝土抗裂評價指標綜述[J];混凝土;2004年05期
10 張德臣;徐文仲;;有限差分法在塑性混凝土薄防滲墻結構設計中的應用[J];黑龍江水利科技;2006年02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王四巍;單軸和三軸應力下塑性混凝土性能研究[D];鄭州大學;2010年
2 胡良明;塑性混凝土受壓本構關系模型與破壞準則[D];鄭州大學;2012年
3 何振軍;高溫前后高強混凝土多軸力學性能試驗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許瑩瑩;土石壩地基混凝土防滲墻應力變形數(shù)值模擬研究[D];河海大學;2007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胡瑜明,陳袁魁;塑性混凝土技術性能的優(yōu)化研究[J];國外建材科技;2005年02期
2 李家正;嚴建軍;楊華全;;塑性混凝土在三峽工程中的應用研究[J];水力發(fā)電學報;2009年01期
3 高丹盈;嚴克兵;胡良明;宋帥奇;;膨潤土類型對塑性混凝土性能的影響[J];水力發(fā)電學報;2009年03期
4 彭東升;;黏土心墻壩防滲墻塑性混凝土施工技術及質量控制[J];水利水電施工;2009年04期
5 陸永團;;平果龍馬水庫除險加固工程塑性混凝土防滲心墻施工技術[J];科技風;2010年20期
6 李良潤;;大壩加固工程中原材料塑性混凝土的應用實踐[J];民營科技;2011年05期
7 王飛;;塑性混凝土研究現(xiàn)狀及進展[J];山東煤炭科技;2011年04期
8 李孝成;;防滲墻體材料-塑性混凝土的試驗研究[J];水利科技;2011年04期
9 那利;李遠;;塑性混凝土滲透試驗方法及試驗分析[J];吉林水利;2012年03期
10 ;長江科學院參編的標準《水工塑性混凝土試驗規(guī)程》(送審稿)通過審查[J];長江科學院院報;2012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吳大成;蔣浩江;;淺談原材料對塑性混凝土性質的影響[A];地基基礎工程與錨固注漿技術:2009年地基基礎工程與錨固注漿技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2 許尚杰;王可良;杜濱;;橡膠粉改性塑性混凝土試驗研究[A];中國水利學會地基與基礎工程專業(yè)委員會第十一次全國學術技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3 于海唐;;山西省張峰水庫左岸防滲墻塑性混凝土施工工藝及質量控制[A];土石壩技術——2008年論文集[C];2008年
4 袁梅;趙家聲;;防滲墻塑性混凝土變形模量試驗方法研究[A];中國水利學會地基與基礎工程專業(yè)委員會第十一次全國學術技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5 王碧峰;;蘇丹麥洛維水電站防滲墻塑性混凝土試驗[A];地基基礎工程與錨固注漿技術:2009年地基基礎工程與錨固注漿技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6 高鐘璞;;塑性混凝土及其在水口水電站主圍堰防滲墻中的應用[A];巖石力學與工程應用——河北省巖石力學與工程學會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1990年
7 姚坤;張禾;王飛;朱傳磊;;防滲墻塑性混凝土滲透試驗裝置的研制[A];中國水利學會地基與基礎工程專業(yè)委員會第十一次全國學術技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8 胡黎明;張建紅;濮家騮;;三峽工程二期圍堰塑性混凝土單墻剖面應力變形有限元分析[A];第六屆全國結構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第一卷)[C];1997年
9 何潤芝;何麗娟;;低彈塑性混凝土防滲墻的試驗研究與應用[A];紀念’98抗洪十周年學術研討會優(yōu)秀文集[C];2008年
10 何潤芝;何麗娟;;低彈塑性混凝土防滲墻的試驗研究與應用[A];紀念’98抗洪十周年學術研討會優(yōu)秀文集[C];2008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王四巍;單軸和三軸應力下塑性混凝土性能研究[D];鄭州大學;2010年
2 胡良明;塑性混凝土受壓本構關系模型與破壞準則[D];鄭州大學;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秘金印;防滲墻塑性混凝土力學性能及抗?jié)B性能研究[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3年
2 胡瑜明;高性能塑性混凝土的優(yōu)化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5年
3 王萱子;塑性混凝土防滲墻的試驗研究[D];南昌大學;2005年
4 董永立;塑性混凝土在大壩防滲工程中的應用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12年
5 湯俊杰;塑性混凝土基本性能研究[D];鄭州大學;2010年
6 張鵬;塑性混凝土材料性能試驗研究及其應用[D];鄭州大學;2005年
7 付超云;窄口水庫塑性混凝土及其防滲墻滲透性分析[D];鄭州大學;2009年
8 趙利梅;塑性混凝土基本力學與變形性能研究[D];鄭州大學;2009年
9 孫雙鑫;基于電化學加速機理的塑性混凝土溶蝕行為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1年
10 楊林;高性能塑性混凝土基本性能試驗研究[D];鄭州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134439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chengjian/13443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