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管理論文 > 信貸論文 >

貿易及經常賬戶順差也源于“資產短缺”嗎

發(fā)布時間:2017-11-06 17:48

  本文關鍵詞:貿易及經常賬戶順差也源于“資產短缺”嗎


  更多相關文章: 未調整的資產短缺 貿易及經常賬戶 順差 債券市場發(fā)展


【摘要】:基于Caballero(2006)提出的"資產短缺"假說及國民經濟核算原理,本文導出"未調整的資產短缺指數(shù)"是反映新興經濟體貿易及經常賬戶順差狀況的最恰當指標。在此基礎之上,結合控制變量引入和中國經濟數(shù)據(jù),本文研究證實,除本幣實際匯率低估、世界經濟增長等因素外,"未調整的資產短缺"也是造成新興經濟體貿易及經常賬戶順差的重要誘因。結合對"未調整的資產短缺狀況"發(fā)生逆轉的原因分析,本文重點強調,在新興經濟體遭遇大的負向外部沖擊時,債券市場發(fā)展不僅利于緩解其"未調整的資產短缺狀況",也利于防止其銀行體系內系統(tǒng)性風險的過度累積。
【作者單位】: 南京大學商學院;
【基金】:銀興經濟研究基金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分類號】:F752;F832
【正文快照】: 自20世紀90年代中后期以來,特別是自2001年中國正式加入WTO后,我國貿易及經常賬戶持續(xù)大幅順差,負面影響不斷,扭轉我國貿易及經常賬戶順差已刻不容緩。那么,造成當前國內貿易及經常賬戶持續(xù)順差的原因是什么?除本幣實際匯率低估、世界經濟增長等傳統(tǒng)因素外,還有什么因素也會對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9條

1 何帆;張明;;中國國內儲蓄、投資和貿易順差的未來演進趨勢[J];財貿經濟;2007年05期

2 林桂軍;Ronald Schramm;;我國儲蓄/投資差額的結構分析與經常項目順差[J];財貿經濟;2008年04期

3 徐晟;;人口年齡結構影響國際收支的傳導機制:中國人口紅利的削減與國際收支雙順差[J];財貿經濟;2008年05期

4 李稻葵;李丹寧;;中美貿易順差:根本原因在哪里?[J];國際經濟評論;2006年05期

5 中國經濟增長與宏觀穩(wěn)定課題組;張曉晶;湯鐸鐸;林躍勤;;全球失衡、金融危機與中國經濟的復蘇[J];經濟研究;2009年05期

6 沈國兵;美中貿易逆差與人民幣匯率:實證研究[J];南開經濟研究;2004年06期

7 范從來;劉紹保;劉德溯;;中國資產短缺狀況研究[J];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2013年02期

8 范從來;劉紹保;劉德溯;;中國資產短缺影響因素研究——理論及經驗證據(jù)[J];金融研究;2013年05期

9 徐建煒;姚洋;;國際分工新形態(tài)、金融市場發(fā)展與全球失衡[J];世界經濟;2010年03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波;;人民幣匯率升值與中美貿易不平衡的關系研究[J];北方經濟;2010年24期

2 史本葉;李俊江;;中美貿易失衡原因探析——兼論人民幣升值能否解決中美貿易失衡[J];商業(yè)研究;2010年07期

3 何河;苗宇坤;;基于企業(yè)性質的貿易順差與貿易摩擦分析[J];商業(yè)研究;2012年01期

4 宋秀峰;;基于中美貿易失衡的“不平衡論”與“非匯率論”綜述[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2011年02期

5 樊綱;魏強;劉鵬;;China’s internal and external economic imbalances and fiscal reform[J];China Economist;2010年01期

6 李平;余根錢;;Regulatory intervention rescued China from the impact of 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J];China Economist;2010年02期

7 王思宇;楊巨;;全球經濟失衡問題的總結與探討[J];財經界(學術版);2012年02期

8 江春;吳宏;;中國的國際收支失衡:基于收入分配的新視角[J];財經問題研究;2009年10期

9 沈國兵;外商在華直接投資與中美貿易平衡問題[J];財經研究;2005年09期

10 翟曉英;劉維奇;;居民消費能力視角下的中國經常賬戶順差影響因素協(xié)整分析[J];財經研究;2012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白萬平;張丹;余玲琴;;人民幣實際匯率變動對中國出口貿易影響的實證研究——基于面板數(shù)據(jù)的事實[A];“中國視角的風險分析和危機反應”——中國災害防御協(xié)會風險分析專業(yè)委員會第四屆年會論文集[C];2010年

2 張二震;安禮偉;;關于我國外貿順差的理論探討[A];社會主義經濟理論研究集萃——紀念新中國建國60周年(2009)[C];2009年

3 王偉;董二磊;;金融改革是否可以促進中國資本賬戶開放[A];首屆中國金融發(fā)展學術論壇論文集[C];2013年

4 蔣基路;;全球會計治理:跨國并購決策與會計準則趨同[A];中國會計學會2013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3年

5 王耀中;洪聯(lián)英;劉建江;;企業(yè)所有權、貿易組織結構與中美貿易失衡——基于兩國經濟一體化均衡模型的分析[A];經濟學(季刊)第9卷第1期[C];2009年

6 汪偉;;人口結構變化與中國貿易順差:理論與實證[A];中國哲學社會科學:自主創(chuàng)新——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十屆學術年會文集(2012年度)青年學者文集[C];2012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楊光;哈羅德模型難題的破解及其對中國內需結構演變規(guī)律的分析[D];南開大學;2010年

2 李強;經濟全球化背景下中美貿易不平衡的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3 李世蘭;中國出口擴張路徑模式[D];浙江大學;2011年

4 付競卉;金融國家的形成與發(fā)展[D];吉林大學;2011年

5 付瓊;中國經濟崛起中的人民幣匯率制度[D];吉林大學;2011年

6 錢利;我國貿易收支失衡的結構性研究[D];天津財經大學;2011年

7 甘小芳;中國經常項目順差成因研究[D];復旦大學;2011年

8 楊玲玲;資產價格對中國居民銀行儲蓄的影響及其機制研究[D];復旦大學;2011年

9 陳軍;新疆對外貿易結構優(yōu)化研究[D];石河子大學;2011年

10 張小波;金融開放的風險及其經濟增長效應研究[D];重慶大學;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進;我國經常項目變動及其影響因素研究[D];江西財經大學;2010年

2 倪殿鑫;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全球經濟的失衡分析[D];東北財經大學;2010年

3 張慧靜;影響我國國際收支經常賬戶順差的因素分析[D];東北財經大學;2010年

4 胡賢龍;全球經濟失衡:勞動力全球化視角的解讀[D];浙江工商大學;2011年

5 杜華俊;國際金融危機對我國出口貿易的沖擊效應[D];浙江工商大學;2010年

6 董挺;經常賬戶順差調節(jié)政策有效性分析[D];浙江工商大學;2011年

7 陳秀智;人民幣匯率、對外貿易以及就業(yè)增長[D];浙江財經學院;2010年

8 楊東峰;融資環(huán)境對我國出口影響的理論與實證分析[D];南京大學;2011年

9 鄧穎;金融發(fā)展對國際收支失衡的影響[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10 蘇晶晶;產品內分工與中國對美出口關系研究[D];南京大學;2011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曉晶;;中國經濟增長的周期性調整、未來走勢與政策選擇[J];財貿經濟;2008年10期

2 張斌;人民幣匯率制度選擇:釘住美元還是一攬子貨幣[J];國際經濟評論;2003年01期

3 胡鞍鋼;中美貿易和匯率問題的分析與建議[J];國際經濟評論;2005年04期

4 平新喬;產業(yè)內貿易理論與中美貿易關系[J];國際經濟評論;2005年05期

5 范從來;菲利普斯曲線與我國現(xiàn)階段的貨幣政策目標[J];管理世界;2000年06期

6 趙博,雍家勝;菲利普斯曲線研究在中國的實證分析[J];管理世界;2004年09期

7 蘇劍;童立;;近年來我國熱錢流入規(guī)模的估算[J];經濟學動態(tài);2011年11期

8 董志勇;;資本外逃對中國宏觀經濟的影響[J];經濟學(季刊);2004年03期

9 張曙光;人民幣匯率問題:升值及其成本—收益分析[J];經濟研究;2005年05期

10 盧向前,戴國強;人民幣實際匯率波動對我國進出口的影響:1994—2003[J];經濟研究;2005年05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舒芳;;我國國際收支失衡的狀況及其原因探析[J];現(xiàn)代商業(yè);2009年20期

2 王繼祖;李敏;周召輝;;淺析美國雙赤字及中美經濟關系[J];華北金融;2006年07期

3 焦武;;宏觀經濟變量沖擊與中國經常賬戶波動[J];財經研究;2010年08期

4 張碧瓊;;國際資本流動與跨期消費模式:基于中美兩國跨期貿易模型的啟示[J];國際金融研究;2009年04期

5 周瑋;;美國經常項目逆差與美元指數(shù)[J];世界經濟情況;2010年07期

6 陳柳欽;;美國經常賬戶逆差的現(xiàn)狀、原因及調整[J];國際資料信息;2008年05期

7 張建清;張?zhí)祉?;經常賬戶失衡的調整:國際經驗及其對中國的啟示[J];世界經濟;2008年10期

8 舒芳;;論我國國際收支失衡的影響及其對策[J];中國商界(下半月);2009年07期

9 馮蕾;陳柳欽;金永軍;;美國經常賬戶逆差可持續(xù)性問題的另類思考[J];國際金融研究;2008年07期

10 朱立紅;如何看待中美貿易數(shù)據(jù)[J];銀行家;2003年1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7條

1 齊俊妍;;全球國際收支失衡中美國經常賬戶逆差的內在穩(wěn)定性和持續(xù)性分析[A];全國美國經濟學會第八屆會員代表大會論文集[C];2007年

2 楊治國;宋小寧;;經濟結構、匯率與長期貿易順差——新開放經濟宏觀經濟學的觀點[A];2009年全國博士生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9年

3 陳寶森;;美國經濟形勢和中美經貿關系[A];全國美國經濟學會會長擴大會議暨“當代世界經濟格局下的中美經貿關系”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4 張建清;沈銘輝;;美國20世紀90年代以來戰(zhàn)略性出口貿易政策的發(fā)展及對中國的啟示[A];全國美國經濟學會會長擴大會議暨“當代世界經濟格局下的中美經貿關系”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5 馬先仙;姜凌;;美國經常項目逆差原因的理論與實證分析——基于美元的國際貨幣地位視角[A];全國美國經濟學會第八屆會員代表大會論文集[C];2007年

6 陳寶森;;美國經濟中長期前景與中美經貿關系展望[A];“美國經濟中長期趨勢及其對中美經貿關系的影響”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7 樓朝明;;從烏克蘭一案看美國對“市場經濟國家地位”的具體判定標準[A];“美國經濟中長期趨勢及其對中美經貿關系的影響”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叢玫;日本1月經常賬戶13年來首現(xiàn)赤字[N];第一財經日報;2009年

2 劉詩平 姜銳 李延霞;美國經常賬戶逆差緣于多個國家持續(xù)順差[N];中國信息報;2009年

3 布拉德·塞特塞爾;匯率仍是國際貿易中的重要因素[N];第一財經日報;2007年

4 布拉德·塞特塞爾;減少美國貿易赤字:唯油價下跌是真[N];第一財經日報;2006年

5 本報記者 朱賢佳;美貿易赤字收窄不會損害全球經濟[N];上海證券報;2007年

6 王志浩。ㄔ蜚y行高級經濟學家);中國,,小心!經常賬戶順差可能創(chuàng)全球紀錄[N];經濟觀察報;2007年

7 渣打銀行資深經濟學家 王志浩;中國加工業(yè)過剩導致巨額經常賬戶順差[N];證券日報;2006年

8 布拉德·塞澤爾;順差神話已經落伍 關鍵取決真實匯率[N];證券時報;2007年

9 □ 摩根士丹利首席經濟學家 史蒂芬·羅奇 □ 美國企業(yè)研究所 戴斯蒙·拉克曼;美國消費造就中國增長?[N];證券日報;2006年

10 本報記者 秦煒;堵塞境外熱錢非法流入“暗道”[N];證券日報;2007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彭支偉;東亞生產與貿易一體化[D];南開大學;2009年

2 黃偉;基于耐用消費品的經常項目動態(tài)分析[D];復旦大學;2008年

3 丘杉;中美貿易摩擦的戰(zhàn)略考察[D];暨南大學;2007年

4 熊芳;中國貿易失衡問題[D];暨南大學;201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楊琴;“雙順差”對我國經濟發(fā)展的影響及對策研究[D];蘇州大學;2008年

2 梁華;中國國際收支雙順差的原因、影響及其調整[D];復旦大學;2008年

3 何亞峰;人民幣匯率波動對我國國際收支調節(jié)的有效性研究[D];南京農業(yè)大學;2008年

4 田延賓;中國國際收支指標的結構變化研究[D];北京化工大學;2008年

5 王頂;中國“入世”以來的中美經貿關系[D];吉林大學;2006年

6 馬南南;美國消費—投資與儲蓄—投資失衡對其貿易逆差影響的研究[D];湖南大學;2009年

7 王欣;美國巨額貿易逆差的可持續(xù)性研究[D];長沙理工大學;2009年

8 鄭磊;論國際收支雙順差對我國對外貿易的影響[D];東北財經大學;2007年

9 黃云強;服務貿易與貨物貿易的關系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10 王茜;中國城市化對貿易平衡及經濟增長的影響[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1148684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bankxd/1148684.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b2d26***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