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勞動合同承繼制度之法律問題研究
本文關鍵詞:我國勞動合同承繼制度之法律問題研究
【摘要】:企業(yè)是市場經(jīng)濟中最活躍的因子,其通過在開放競爭的市場環(huán)境下的合并、分立等變動,能有效降低內部管理和外部市場競爭成本,實現(xiàn)規(guī)模經(jīng)濟效益和資本協(xié)同效應,最終達到“生存—發(fā)展—獲利”的終極目標。在這個過程中,企業(yè)遵循的是“資本為王”的自由市場邏輯,因而常常忽視勞動者的利益!秳趧雍贤ā繁局鴥A斜保護勞動者的立法目的,規(guī)定了概括承繼的原則,該法第三十四條作為今后企業(yè)合并、分立等變動中處理勞動關系的統(tǒng)一法律依據(jù),具有極強的宣示意義。從此,勞動者不再成為資本整合的犧牲品,其在原勞動合同之上的一切利益借由法律的強制性和權威性得到保障。但是也應當看到,對比其他較為發(fā)達的大陸法系國家的立法,我國《勞動合同法》僅有一個條文規(guī)定一種模式而無其他配套措施,面對日新月異的社會經(jīng)濟環(huán)境,有時顯得蒼白無力,表現(xiàn)為對能引起勞動合同承繼的情形的覆蓋程度不高、對勞動合同承繼過程中各方的權利認識不足、對勞動合同承繼中的違約責任規(guī)定不清。鑒于此,本文將從這三個維度進行鋪開論述,希望為今后立法在針對不同情形下的承繼規(guī)則、權利分配和責任承擔方面的完善提供一點有建設性的探索。除引言和結語外,本文共分為四章,主要內容如下:第一章勞動合同承繼制度概述。包括勞動合同承繼概念的敘述和理論支撐,域外勞動合同承繼制度立法的歸納,我國勞動合同承繼制度的立法沿革以及對我國勞動合同承繼制度立法不足的探討。筆者希望通過對學術概念的精準確定,便于讀者對勞動合同承繼制度的內涵有一個深入了解,同時也能對立法的完善提供原因性解釋。第二章關于引起勞動合同承繼的適用情形的分析。筆者認為能引起勞動合同承繼的情形不僅包括法條羅列的企業(yè)的合并、企業(yè)的分立等必然引起企業(yè)組織變動的情形,同時也包括企業(yè)間的營業(yè)轉讓、設立子公司等可能存在企業(yè)組織變動的情況。筆者通過案例檢索發(fā)現(xiàn)兩個用工主體之間還可以通過自由協(xié)議承繼勞動關系,這種情況不僅得到現(xiàn)有司法的確認,而且可以為企業(yè)組織未發(fā)生變動卻有勞動關系承繼之實的情形做出合理解釋。第三章勞動合同承繼制度中的權利體現(xiàn)構建。筆者從兩個層面進行闡述,第一關于用人單位在勞動合同承繼制度中擁有的商定留用權、用工管理權和懲戒權的分析;第二關于勞動者在勞動合同承繼制度中應確立知情權、異議權和不利變更排除權的探尋。筆者希望通過對各方所具有的權利進行體系性的論述,為今后立法在對概括承繼原則之上,擇取符合我國實踐之經(jīng)驗的配套措施提供理論依據(jù)。第四章勞動合同承繼制度中的勞動合同違約責任探究。筆者按照邏輯的演進,探討了勞動合同承繼制度違約形態(tài)、違約責任的構成、違約責任的承擔方式,試圖構建完整的勞動合同承繼違約責任體系。
【關鍵詞】:勞動合同承繼 適用情形 權利體系 違約責任
【學位授予單位】:浙江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D922.52
【目錄】:
- 致謝4-5
- 摘要5-7
- Abstract7-12
- 引言12-14
- 1 勞動合同承繼制度概述14-32
- 1.1 勞動合同承繼的定義14-15
- 1.2 勞動合同承繼的特征分析15-17
- 1.2.1 用人單位主體發(fā)生變化15
- 1.2.2 勞動合同的內容不發(fā)生改變15-16
- 1.2.3 勞動合同承繼的無因性16-17
- 1.3 勞動合同承繼制度的理論基礎17-22
- 1.3.1 勞動關系的可受承繼性17-19
- 1.3.2 企業(yè)權力限制論19-21
- 1.3.3 勞動權的延伸21-22
- 1.4 域外勞動合同承繼制度的立法考察與借鑒22-28
- 1.4.1 日本立法概況22-24
- 1.4.2 德國立法概況24-26
- 1.4.3 我國臺灣地區(qū)的立法概況26-27
- 1.4.4 域外立法之借鑒27-28
- 1.5 我國勞動合同承繼制度的立法沿革28-30
- 1.6 我國現(xiàn)行勞動合同承繼制度的立法缺失30-32
- 2 勞動合同承繼的適用情形分析32-40
- 2.1 現(xiàn)有立法中勞動合同承繼的適用情形規(guī)定32-35
- 2.1.1 企業(yè)的合并32-33
- 2.1.2 企業(yè)的分立33-35
- 2.2 協(xié)議承繼的適用分析35-37
- 2.2.1 一則協(xié)議承繼的案例35
- 2.2.2 關于協(xié)議承繼案例的評述35-36
- 2.2.3 協(xié)議承繼的概述和特征分析36
- 2.2.4 協(xié)議承繼的典型情形——營業(yè)轉讓36-37
- 2.3 一種較為復雜的適用情形——設立子公司37-40
- 2.3.1 關于子公司的概述37-38
- 2.3.2 設立子公司與相關概念的比較38-39
- 2.3.3 設立子公司對勞動關系的影響39-40
- 3 勞動合同承繼制度中的權利體系構建40-55
- 3.1 用人單位在勞動合同承繼中享有的權利分析40-46
- 3.1.1 商定留用權40-42
- 3.1.2 用工管理權42-44
- 3.1.3 懲戒權44-46
- 3.2 勞動合同承繼制度中應確立的勞動者權利46-55
- 3.2.1 知情權46-48
- 3.2.2 異議權48-51
- 3.2.3 不利變更排除權51-55
- 4 勞動合同承繼制度中的勞動合同違約責任探究55-65
- 4.1 勞動合同承繼制度中違約責任的形態(tài)55-59
- 4.1.1 拒絕履行56
- 4.1.2 不完全履行56-58
- 4.1.3 不能履行58-59
- 4.2 勞動合同承繼制度中違約責任的構成59-62
- 4.2.1 違約行為59-60
- 4.2.2 過錯60
- 4.2.3 損害結果60-61
- 4.2.4 因果聯(lián)系61-62
- 4.3 勞動合同承繼制度中違約責任的承擔方式62-65
- 4.3.1 繼續(xù)履行62-63
- 4.3.2 賠償損失63
- 4.3.3 其他補救措施63-65
- 5 結語65-66
- 參考文獻66-70
- 作者簡歷70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怎樣簽訂勞動合同[J];中國就業(yè);2000年05期
2 李月勝;讓勞動合同善始善終[J];中國勞動;2000年02期
3 雙星;下崗協(xié)議主體應與勞動合同主體相同[J];中國勞動;2000年04期
4 董平;正確理解和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J];中國勞動;2000年12期
5 ;這份勞動合同為什么無效[J];光彩;2000年01期
6 祥琦;雙方協(xié)商不成勞動合同能否解除?[J];勞動安全與健康;2000年06期
7 陳卿謀;我能得到終止勞動合同補償嗎?[J];勞動安全與健康;2000年06期
8 日月;簽勞動合同四注意[J];山西農(nóng)機;2000年03期
9 曹吉祥;簽訂勞動合同不能草率[J];企業(yè)文化;2000年05期
10 雙星;下崗協(xié)議主體應與勞動合同主體相同[J];勞動保障通訊;2000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貫徹《勞動合同法》的策略和方法[A];上海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學會第六屆第五次會員代表大會暨理事會會議材料[C];2008年
2 陳yN;劉陽陽;;勞動合同對于進城務工人員收入影響的有效性分析[A];經(jīng)濟學(季刊)第9卷第2期[C];2010年
3 蘇文蔚;王建平;;關于建立勞動合同中止制度的幾點認識[A];西部勞動法律論壇暨全國律協(xié)勞動和社會保障法專業(yè)委員會2010年年會論文匯編[C];2010年
4 徐陽;;倒簽《勞動合同書》的終止日期是否有效[A];西部勞動法律論壇暨全國律協(xié)勞動和社會保障法專業(yè)委員會2010年年會論文匯編[C];2010年
5 徐連躍;;淺析非過失性解除勞動合同[A];處理勞動爭議律師網(wǎng)絡研討會論文集[C];2002年
6 蘇文蔚;;在解除勞動合同時如何認定外商投資企業(yè)中方員工的連續(xù)工作時間[A];處理勞動爭議律師網(wǎng)絡研討會論文集[C];2002年
7 孫為新;;淺析勞動合同中約定條款的法律效力[A];處理勞動爭議律師網(wǎng)絡研討會論文集[C];2002年
8 趙宇奇;趙星奇;;關于勞動合同幾個問題的思考[A];處理勞動爭議律師網(wǎng)絡研討會論文集[C];2002年
9 文陽;;勞動合同在我國社會保障體系中的法律價值[A];處理勞動爭議律師網(wǎng)絡研討會論文集[C];2002年
10 常凱;;《勞動合同法》應對還是執(zhí)行[A];第四屆中國杰出管理者年會論文集[C];2008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丁國元/文;數(shù)份勞動合同引出的糾紛[N];工人日報;2000年
2 石美遐;方江寧;勞動合同中止:亟待規(guī)范的法律問題[N];中國勞動保障報;2003年
3 彭桂英;協(xié)商解除勞動合同,也要支付經(jīng)濟補償金[N];北京人才市場報;2004年
4 記者 周喜林 通訊員 譚光儀;我市勞動合同簽訂率和簽訂質量大幅提高[N];郴州日報;2006年
5 張喻杰邋記者 云曉;企業(yè)必須同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N];大連日報;2007年
6 記者 楊凌;2008年底全省普簽勞動合同[N];河南日報;2006年
7 記者 楊凌邋實習生 林琳;年底前勞動合同簽訂率達九成以上[N];河南日報;2007年
8 王少男;勞動合同簽訂率預期今年明顯提高[N];中國勞動保障報;2007年
9 鄭愛青;立法應限制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應用[N];中國勞動保障報;2007年
10 王全興;克服勞動合同短期化現(xiàn)象的目標選擇[N];中國勞動保障報;2007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凱;勞動合同不履行及其法律效果研究[D];吉林大學;2009年
2 張帆;勞動合同中的合意問題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2年
3 立花聰;《勞動合同法》的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制度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3年
4 趙衛(wèi)鋒;《勞動合同法》與和諧勞聘關系的構建[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9年
5 刁慧娜;高校教師勞動合同法律適用問題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6 孫睿君;我國就業(yè)保護法律對勞動力市場影響的實證研究[D];清華大學;2010年
7 丁婷;勞動合同違約責任研究[D];武漢大學;2013年
8 楊彬;勞動合同效力研究[D];吉林大學;2008年
9 李國慶;解雇權限制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10 唐慶會;勞動合同法的經(jīng)濟學分析[D];吉林大學;201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戴海軍;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研究[D];復旦大學;2008年
2 yぶ競,
本文編號:88905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8890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