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見義勇為法律制度的完善
發(fā)布時間:2021-07-28 04:02
文章從社會上發(fā)生的一系列見義勇為或見義不為事件入手,對社會上的見義不為現(xiàn)象;見義勇為做好事反被誣陷;見義勇為者自身利益得不到保護。通過對該類現(xiàn)象進行分析,總結(jié)出該類事件的共有特征及所反映出的問題,即見義勇為者好人沒有好報,“英雄流血又流淚”;見義勇為者權(quán)益得不到保護,做了好事反遭誣陷;在見義勇為訴訟過程中,對見義勇為者的行為免責條款的缺失;行政獎勵制度不完善;行政補償制度的缺失。正是這一系列制度原因造成了以的種種怪象。最后,文章針對上述存在的問題,提出以下措施:制定統(tǒng)一的見義勇為法,解決各地對見義勇為的認定,獎勵等不一致的現(xiàn)象;健全行政獎勵制度;完善社會保障,將見義勇為納入到社會救助體制中。對見義勇為進行管理,更好地彌補行政獎勵的不足。此外,為了保護救助者免受生活,工作等各方面的壓力,走出見義勇困境,文章還借鑒了國外的“好撒瑪利亞人”法,即在規(guī)定的緊急情況下,對見義勇為行為導致的侵害被救者權(quán)益的行為進行免責,當然免責的人群不包含具有法定義務(wù)的人群。并對于誣陷者進行法律上的懲罰,以此來減少訛詐現(xiàn)象的發(fā)生,從正反兩方面以此來為見義勇為者免除后顧之憂,最大限度的保護見義勇為者的權(quán)益。最后,文...
【文章來源】:湘潭大學湖南省
【文章頁數(shù)】:35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我國見義勇為法律制度實施中存在的問題
1.1 見義勇為現(xiàn)狀所折射的問題
1.2 該類事件反映的問題
1.2.1 見義勇為反遭誣陷
1.2.2 見義勇為的后續(xù)保障不足
1.2.3 見義不為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
第2章 我國見義勇為制度實施中問題的原因分析
2.1 見義不為發(fā)生的原因
2.1.1 尚未制定統(tǒng)一的見義勇為立法
2.1.2 見義勇為行為獎勵制度差異大,獎勵數(shù)額偏低
2.1.3 見義勇為獎勵監(jiān)督和救濟機制不健全
2.2 見義勇為反遭誣陷的原因
2.2.1 未規(guī)定見義勇為誣陷者法律責任
2.3 “英雄流血又流淚”的原因
2.3.1 見義勇為中的社會保障缺失
2.3.2 缺乏相應(yīng)的的行政補償機制
第3章 我國見義勇為法律制度的具體改革
3.1 健全立法保障見義勇為者權(quán)益
3.1.1 制定統(tǒng)一的見義勇為立法
3.1.2 提高見義勇為行政獎勵金額
3.1.3 完善見義勇為行政獎勵監(jiān)督機制
3.1.4 追究誣陷者的法律責任
3.2 完善見義勇為行政補償機制
3.2.1 以行政補償彌補行政獎勵不足
3.2.2 規(guī)范見義勇為行政補償制度
3.3 明確見義勇為者的行為免責條款
3.3.1 國外的“好撒瑪利亞人”法
3.3.2 明確見義勇為的免責條款
3.4 社會救助制度的完善
3.4.1 加強見義勇為社會保障
3.4.2 規(guī)范見義勇為基金的管理
結(jié)語
參考文獻
致謝
附錄 A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發(fā)表的學術(shù)論文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道德亂象背景下對行政法治的思考[J]. 李巖松. 東方法學. 2012(01)
[2]對“小悅悅事件”的道德反思——兼論社會道德建制[J]. 牟世晶. 道德與文明. 2012(01)
[3]不敢助人背后的法律、道德之問[J]. 俞菀,楊金志,凌軍輝. 政府法制. 2010(11)
[4]西方社會思潮對青年學生的負面影響與對策[J]. 張引. 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 2009(21)
[5]中國政府監(jiān)管機構(gòu)構(gòu)建中的缺失與前瞻性思考——兼議政府監(jiān)管領(lǐng)域“大部門體制”的改革方向[J]. 馬英娟. 河北法學. 2008(06)
[6]重慶市見義勇為受損者社會救助狀況調(diào)查[J]. 吳華英. 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8(04)
[7]“見死不救罪”不如“見義勇為法”[J]. 徐經(jīng)勝. 江淮法治. 2007(12)
[8]見義勇為行為的行政法角度思考與救濟[J]. 李鋼. 甘肅行政學院學報. 2006(04)
[9]建立刑事被害人國家補償制度的實踐意義及其理論基礎(chǔ)[J]. 孫謙. 人民檢察. 2006(17)
[10]見義勇為行為的行政法思考[J]. 傅昌強,甘琴友. 行政法學研究. 2002(02)
碩士論文
[1]我國見義勇為法律救濟機制完善研究[D]. 熊紹山.復旦大學 2009
[2]見義勇為行政補償制度研究[D]. 汪珂.華東政法大學 2008
本文編號:3307171
【文章來源】:湘潭大學湖南省
【文章頁數(shù)】:35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我國見義勇為法律制度實施中存在的問題
1.1 見義勇為現(xiàn)狀所折射的問題
1.2 該類事件反映的問題
1.2.1 見義勇為反遭誣陷
1.2.2 見義勇為的后續(xù)保障不足
1.2.3 見義不為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
第2章 我國見義勇為制度實施中問題的原因分析
2.1 見義不為發(fā)生的原因
2.1.1 尚未制定統(tǒng)一的見義勇為立法
2.1.2 見義勇為行為獎勵制度差異大,獎勵數(shù)額偏低
2.1.3 見義勇為獎勵監(jiān)督和救濟機制不健全
2.2 見義勇為反遭誣陷的原因
2.2.1 未規(guī)定見義勇為誣陷者法律責任
2.3 “英雄流血又流淚”的原因
2.3.1 見義勇為中的社會保障缺失
2.3.2 缺乏相應(yīng)的的行政補償機制
第3章 我國見義勇為法律制度的具體改革
3.1 健全立法保障見義勇為者權(quán)益
3.1.1 制定統(tǒng)一的見義勇為立法
3.1.2 提高見義勇為行政獎勵金額
3.1.3 完善見義勇為行政獎勵監(jiān)督機制
3.1.4 追究誣陷者的法律責任
3.2 完善見義勇為行政補償機制
3.2.1 以行政補償彌補行政獎勵不足
3.2.2 規(guī)范見義勇為行政補償制度
3.3 明確見義勇為者的行為免責條款
3.3.1 國外的“好撒瑪利亞人”法
3.3.2 明確見義勇為的免責條款
3.4 社會救助制度的完善
3.4.1 加強見義勇為社會保障
3.4.2 規(guī)范見義勇為基金的管理
結(jié)語
參考文獻
致謝
附錄 A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發(fā)表的學術(shù)論文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道德亂象背景下對行政法治的思考[J]. 李巖松. 東方法學. 2012(01)
[2]對“小悅悅事件”的道德反思——兼論社會道德建制[J]. 牟世晶. 道德與文明. 2012(01)
[3]不敢助人背后的法律、道德之問[J]. 俞菀,楊金志,凌軍輝. 政府法制. 2010(11)
[4]西方社會思潮對青年學生的負面影響與對策[J]. 張引. 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 2009(21)
[5]中國政府監(jiān)管機構(gòu)構(gòu)建中的缺失與前瞻性思考——兼議政府監(jiān)管領(lǐng)域“大部門體制”的改革方向[J]. 馬英娟. 河北法學. 2008(06)
[6]重慶市見義勇為受損者社會救助狀況調(diào)查[J]. 吳華英. 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8(04)
[7]“見死不救罪”不如“見義勇為法”[J]. 徐經(jīng)勝. 江淮法治. 2007(12)
[8]見義勇為行為的行政法角度思考與救濟[J]. 李鋼. 甘肅行政學院學報. 2006(04)
[9]建立刑事被害人國家補償制度的實踐意義及其理論基礎(chǔ)[J]. 孫謙. 人民檢察. 2006(17)
[10]見義勇為行為的行政法思考[J]. 傅昌強,甘琴友. 行政法學研究. 2002(02)
碩士論文
[1]我國見義勇為法律救濟機制完善研究[D]. 熊紹山.復旦大學 2009
[2]見義勇為行政補償制度研究[D]. 汪珂.華東政法大學 2008
本文編號:330717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330717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