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地占補平衡法律制度研究
【學位授予單位】:長安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D922.3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胡傳景;汪英;;新形勢下耕地占補平衡的問題與對策[J];杭州農業(yè)與科技;2019年03期
2 潘藝;林霖;祝錦霞;邱樂豐;;耕地占補平衡政策下墾造耕地利用情況分析及引導性政策探究[J];當代經濟;2018年24期
3 宋佩華;;關于浙江省耕地占補平衡管理創(chuàng)新的幾點思考[J];浙江國土資源;2019年08期
4 崔伍;;沁陽兩年內計劃完成耕地占補平衡指標453公頃[J];資源導刊;2017年11期
5 呂軍;徐迪力;廖桂芳;;三亞市耕地占補平衡工作的梳理和思考[J];山西農經;2017年22期
6 梁邦利;姚勇;;新形勢下浙江省耕地占補平衡政策展望[J];浙江國土資源;2018年02期
7 陳曉陽;;關于完善長沙市耕地占補平衡管理的思考[J];國土資源導刊;2018年01期
8 王鳳艷;周厚智;;新形勢下耕地占補平衡政策的現(xiàn)狀及建議[J];納稅;2018年17期
9 韓璐;孟鵬;蔣仁開;徐保根;張冰松;陳美景;;新時代耕地占補平衡的邏輯根源、模式探索與管理創(chuàng)新——基于“新時代耕地占補平衡方式改進與管理創(chuàng)新研討會”的思考[J];中國土地科學;2018年06期
10 劉千瑞;孫麗娜;龐奧一;師佳欣;;黑龍江墾區(qū)耕地占補平衡存在問題及對策研究[J];中國農學通報;2018年2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王發(fā)榮;;關于玉溪市耕地占補平衡工作的思考[A];云南省土地學會2017年學術年會論文專輯[C];2017年
2 李新濤;許兆良;;山區(qū)縣耕地占補平衡情況分析與對策建議[A];福建省土地學會2009年年會論文集[C];2009年
3 呂萍;鄖文聚;韓娟;薛劍;;實現(xiàn)國家重點項目耕地占補平衡新機制探討[A];紀念中國農業(yè)工程學會成立30周年暨中國農業(yè)工程學會2009年學術年會(CSAE 2009)論文集[C];2009年
4 施開放;刁承泰;;基于熵權物元模型的耕地占補平衡生態(tài)安全評價[A];自然地理學與生態(tài)安全學術論文摘要集[C];2012年
5 韓娟;呂萍;鐘和曦;;現(xiàn)行耕地占補平衡考核機制自身建設問題及建議[A];第三屆(2008)中國管理學年會——會計分會場論文集[C];2008年
6 劉傳茂;易必奎;;增強保護耕地意識,確保耕地占補平衡[A];湖北省土地學會成立二十周年論文集[C];2000年
7 趙紅杰;黨新鵬;;耕地占補平衡數(shù)量與質量要相統(tǒng)一[A];2004年中國科協(xié)年會3分會場論文摘要集[C];2004年
8 孫彥偉;姜廣輝;;指標分解法在耕地占補平衡中的應用設想[A];樹立科學發(fā)展觀提高土地資源的保障能力研究[C];2004年
9 湯小櫓;金曉斌;李朝旗;李潔;;基于多目標綜合評價的耕地占補平衡考核制度初探[A];2008年中國土地學會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8年
10 張志宏;;當前國家級重點建設項目耕地占補平衡亟待解決的問題與建議[A];中國土地學會625論壇-第十八個全國“土地日”:堅守耕地紅線,節(jié)約集約用地,構建保障和促進科學發(fā)展的新機制論文集[C];2008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記者 李峰 實習記者 劉歡歡;市政府與臨夏州政府簽訂耕地占補平衡指標易地交易協(xié)議[N];金昌日報;2019年
2 通訊員 羅器洪 陳黃輝;北湖區(qū)多舉措推進耕地占補平衡工作[N];郴州日報;2019年
3 記者 黃尚寧 特約記者 羅艷屏;廣西桂林耕地占補平衡攻堅成果豐碩[N];中國自然資源報;2019年
4 記者 黃利飛 通訊員 彭小云;我省連續(xù)19年實現(xiàn)耕地占補平衡[N];湖南日報;2019年
5 記者 馮善書 通訊員 馮建奎;全國首個!廣東兌現(xiàn)全部耕地占補平衡承諾[N];南方日報;2019年
6 記者 操秀英;自然資源部監(jiān)督耕地占補平衡[N];科技日報;2018年
7 賈文濤 自然資源部國土整治中心;耕地占補平衡要“轉方式、算大賬”[N];中國自然資源報;2019年
8 陳非遲 湖北、河南PPP專家?guī)鞂<?北京榮邦瑞明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基礎事業(yè)部總經理;耕地占補平衡等項目將成社會資本投資新熱土[N];第一財經日報;2019年
9 王傳元;耕地占補平衡須曬“明白賬”[N];中國自然資源報;2019年
10 中國農業(yè)大學土地科學與技術學院 孔祥斌;耕地占補平衡如何對接生態(tài)文明建設[N];中國自然資源報;2019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孫蕊;我國耕地占補平衡政策研究[D];東北大學;2013年
2 陳亞恒;占補耕地數(shù)量—質量折算方法研究[D];河北農業(yè)大學;2008年
3 李佳丹;浙江省城市化空間格局演變及耕地保護研究[D];浙江大學;2014年
4 路婕;全國統(tǒng)一的耕地占補平衡按等級折算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付曉亞;耕地占補平衡指標易地交易價格體系研究[D];山西財經大學;2019年
2 王嶸;耕地占補平衡法律制度研究[D];長安大學;2018年
3 王曉晴;基于利用等指數(shù)的耕地占補平衡生態(tài)損益研究[D];河北農業(yè)大學;2018年
4 陳家逸;武漢市江夏區(qū)實施耕地占補平衡制度問題與對策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8年
5 耿麗娟;耕地占補平衡對江西省糧食產能的效應研究[D];江西農業(yè)大學;2017年
6 游彩鴻;福清市耕地占補平衡研究[D];福建農林大學;2016年
7 方婷婷;基于市場機制的耕地占補平衡制度研究[D];安徽師范大學;2015年
8 徐洪明;依托土地整理實現(xiàn)耕地占補平衡的機制研究[D];浙江大學;2005年
9 劉景剛;耕地占補平衡收益評價及測算方法研究[D];河北農業(yè)大學;2006年
10 崔邢濤;耕地占補平衡質量評價體系研究[D];河北農業(yè)大學;2004年
本文編號:277796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27779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