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駕”出罪理由的教義學形塑
發(fā)布時間:2021-10-17 06:04
2017年《指導意見》堅持了"醉駕"不必一律入刑的基本立場,規(guī)定了7個出罪理由,出罪的理論根據(jù)是刑法謙抑主義。但是,"未造成實害結果""認罪悔罪""但書"等出罪理由要么僭越了刑法立法,要么違反了定罪與量刑的邏輯關系,要么不符合司法判斷的明確性要求,因而應當剔除。但是,"行為人的醉酒程度""機動車類型""車輛行駛道路""行車速度"等出罪理由是對"醉駕"型危險駕駛罪抽象危險犯基本屬性的反證素材,而且可以通過構成要件的實質(zhì)化解釋和結果無價值論的貫徹來形塑。
【文章來源】:西部法學評論. 2020,(04)
【文章頁數(shù)】:10 頁
【文章目錄】:
一、“醉駕”出罪理由的設立依據(jù)
二、“醉駕”出罪理由的教義學剔除
(一)以“未造成實害結果”為出罪理由:有僭越立法之嫌
(二)以“認罪悔罪”為出罪理由:有違背邏輯之嫌
(三)以“但書”為出罪理由:有說理含糊之嫌
三、“醉駕”出罪理由的教義學證成
(一)“醉駕”出罪理由的基本屬性:抽象危險犯的反證素材
(二)“醉駕”出罪理由的解釋論立場
1.構成要件的實質(zhì)化解釋
2.結果無價值論之貫徹
結 語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立法擴張與司法限縮:刑法謙抑性的展開[J]. 田宏杰. 中國法學. 2020(01)
[2]論刑法謙抑主義的消減[J]. 陳璐. 法學雜志. 2018(09)
[3]定罪階段的悔罪問題研究[J]. 陳娜,趙運鋒. 政法學刊. 2018(03)
[4]“但書”出罪的學理爭議、實證分析與教義學解構[J]. 崔志偉. 中國刑事法雜志. 2018(02)
[5]論“危險駕駛罪”司法適用中的幾個疑難問題[J]. 陸詩忠. 甘肅政法學院學報. 2018(02)
[6]醉駕出罪依據(jù)論——以《關于常見犯罪的量刑指導意見(二)》為分析對象[J]. 楊柳. 法商研究. 2018(01)
[7]法條主義與刑法解釋中的實質(zhì)判斷——以趙春華持槍案為例的分析[J]. 勞東燕. 華東政法大學學報. 2017(06)
[8]醉駕入刑五年來的效果、問題與對策[J]. 劉仁文,敦寧. 法學. 2016(12)
[9]社會治理“過度刑法化”的法哲學批判[J]. 何榮功. 中外法學. 2015(02)
[10]“醉駕”實質(zhì)解釋立場之提倡[J]. 徐苗. 云南大學學報(法學版). 2013(01)
本文編號:3441254
【文章來源】:西部法學評論. 2020,(04)
【文章頁數(shù)】:10 頁
【文章目錄】:
一、“醉駕”出罪理由的設立依據(jù)
二、“醉駕”出罪理由的教義學剔除
(一)以“未造成實害結果”為出罪理由:有僭越立法之嫌
(二)以“認罪悔罪”為出罪理由:有違背邏輯之嫌
(三)以“但書”為出罪理由:有說理含糊之嫌
三、“醉駕”出罪理由的教義學證成
(一)“醉駕”出罪理由的基本屬性:抽象危險犯的反證素材
(二)“醉駕”出罪理由的解釋論立場
1.構成要件的實質(zhì)化解釋
2.結果無價值論之貫徹
結 語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立法擴張與司法限縮:刑法謙抑性的展開[J]. 田宏杰. 中國法學. 2020(01)
[2]論刑法謙抑主義的消減[J]. 陳璐. 法學雜志. 2018(09)
[3]定罪階段的悔罪問題研究[J]. 陳娜,趙運鋒. 政法學刊. 2018(03)
[4]“但書”出罪的學理爭議、實證分析與教義學解構[J]. 崔志偉. 中國刑事法雜志. 2018(02)
[5]論“危險駕駛罪”司法適用中的幾個疑難問題[J]. 陸詩忠. 甘肅政法學院學報. 2018(02)
[6]醉駕出罪依據(jù)論——以《關于常見犯罪的量刑指導意見(二)》為分析對象[J]. 楊柳. 法商研究. 2018(01)
[7]法條主義與刑法解釋中的實質(zhì)判斷——以趙春華持槍案為例的分析[J]. 勞東燕. 華東政法大學學報. 2017(06)
[8]醉駕入刑五年來的效果、問題與對策[J]. 劉仁文,敦寧. 法學. 2016(12)
[9]社會治理“過度刑法化”的法哲學批判[J]. 何榮功. 中外法學. 2015(02)
[10]“醉駕”實質(zhì)解釋立場之提倡[J]. 徐苗. 云南大學學報(法學版). 2013(01)
本文編號:344125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xingfalunwen/34412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