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商法教學方法的選擇及其優(yōu)化組合
本文關鍵詞:海商法教學方法的選擇及其優(yōu)化組合,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海商法是一門實踐性、專業(yè)性、技術性很強的法學課程。在教學過程中,結合海商法自身特點,以啟發(fā)式為指導原則,選擇科學合理、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并對其進行優(yōu)化組合,不僅有利于提高海商法教學效果、實現人才培養(yǎng)目標,而且也有利于教學方法體系的發(fā)展和完善。
【作者單位】: 許昌學院法政學院;
【關鍵詞】: 海商法 教學方法 啟發(fā)式 優(yōu)化組合
【分類號】:D922.294-4
【正文快照】: 一、問題的提出海商法是伴隨著航海貿易的興起、發(fā)展而產生和發(fā)展起來的一門古老的法律。在國際上,特別是在航運發(fā)達國家,海商法成為獨立的法律部門至少有近百年的歷史了。自20世紀60年代以后,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國際貿易和國際航運迅猛發(fā)展,與此相適應,海商法也進入了一個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3條
1 劉劍;;美國法律現實主義視野下的法學教育[J];當代法學;2009年03期
2 張桂英;;美國法學教育理念與模式對我國之啟示[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7年06期
3 楊樹明;;提高《海商法》課程教學效果之路徑[J];西南政法大學學報;2006年05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解小平;;診所法律教育對法學畢業(yè)生就業(yè)促進作用研究[J];長春大學學報;2011年12期
2 杜東華;;提高《國際稅收》課程教學質量研究[J];河南財政稅務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0年01期
3 白昕;楊興香;;論科學發(fā)展觀指引下地方高校法治教育的發(fā)展[J];山西大同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1期
4 吳大華;;論法學教育目標與社會環(huán)境及司法考試的關系[J];中國法學教育研究;2007年03期
5 劉小楠;;2007年法學教育研究綜述[J];中國法學教育研究;2008年01期
6 劉拓;;2009年度法律方法研究綜述[J];法律方法與法律思維;2010年00期
7 孟強;;單船公司破產債權受償順序問題研究[J];法學;2008年02期
8 譚迎慶;;淺議國際共同海損制度的發(fā)展對我國的影響[J];法制與經濟(下半月);2007年09期
9 袁雪;;《海商法》課程分級教學模式探討[J];法制與經濟(中旬刊);2010年12期
10 金彥平;;破譯海商法之“哥德巴赫猜想”——重述海商法的性質[J];法制與社會;2011年31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8條
1 孫光;海運貨物留置權法律制度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11年
2 王威;《鹿特丹規(guī)則》下海運履約方法律制度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11年
3 鄭志軍;國際海運承運人之履行輔助人責任問題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1年
4 李偉;我國光船租賃法律制度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12年
5 王金玉;海上保險告知義務矯正論[D];大連海事大學;2012年
6 朱作賢;海上保險法補償原則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09年
7 李天生;船貨利益平衡原則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10年
8 陳敬根;國際海運承運人在多因致?lián)p下的賠償責任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申佳慧;共同海損法律制度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0年
2 李智淵;船舶管理公司破產法律問題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0年
3 楊沛欣;海上貨物運輸中港站經營人的法律地位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10年
4 宋明玉;論醫(yī)事法學專業(yè)教育的完善[D];首都師范大學;2011年
5 鄭盈;論海事仲裁中的合并仲裁[D];中國政法大學;2011年
6 張明星;淺析海盜風險及其保險賠付[D];中國政法大學;2011年
7 劉旺;港口國監(jiān)督致不適當滯留的法律問題分析[D];中國政法大學;2011年
8 王廷軍;論租船合同仲裁條款并入提單的效力[D];中國政法大學;2011年
9 周朋輝;淺析我國有關預借提單的法律規(guī)定及防范[D];中國政法大學;2011年
10 李曉皓;近岸鉆井平臺造成油污損害賠償法律問題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11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許慶坤;;重讀美國法律現實主義[J];比較法研究;2007年04期
2 申衛(wèi)星;;時代發(fā)展呼喚“臨床法學”——兼談中國法學教育的三大轉變[J];比較法研究;2008年03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李志文,王慧婷,陳錦虹;2002年我國海事法學研究綜述[J];中國海商法年刊;2002年00期
2 鄒濤;;船舶優(yōu)先權制度淺析[J];中國水運(下半月);2010年01期
3 胡輝;;軍事艦艇、政府公務船對海商法適用之比較研究[J];中國海商法年刊;1993年00期
4 林懷輝;;《海商法》的基本原則初探[J];法制與社會;2010年06期
5 謝芷環(huán);;海商法中的遲延交付制度的問題研究[J];法制與經濟(中旬刊);2010年08期
6 ;中國海商法年刊第20卷(2010年)總目次[J];中國海商法年刊;2010年04期
7 鄭曦;;論船舶物權客體[J];世界海運;2011年03期
8 何麗新;;論新民商立法視野下《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商法》的修訂[J];中國海商法年刊;2011年02期
9 ;大連海事大學法學院簡介[J];當代法學;2001年09期
10 ;大連海事大學法學院簡介[J];當代法學;2001年10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李程亮;;海峽兩岸海商法法律問題研究[A];2009年蘇浙閩滬航海學術研討論文集[C];2009年
2 許文峰;王智利;;危險貨物運輸研究——對我國《海商法》第68條的解讀[A];第二屆廣東海事高級論壇論文集[C];2008年
3 趙遠勝;;現代教學方法的改革走勢[A];2007無錫職教教師論壇論文集[C];2007年
4 龍玉蘭;;試論船舶優(yōu)先權的行使[A];第二屆廣東海事高級論壇論文集[C];2008年
5 尹翠君;任立昭;何人可;;論設計創(chuàng)新思維的啟發(fā)式[A];第十一屆全國包裝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二)[C];2007年
6 李林;;人工語法學習中的知覺流暢性機制[A];第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7 李興裕;;論海商法中的貨物留置權[A];第二屆廣東海事高級論壇論文集[C];2008年
8 郭紅霞;;建國初期中小學教學方法的改革[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9)——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史研究[C];2009年
9 ;國際貨運代理人在國際貨物運輸中的地位和責任[A];中國律師2002海商研討會論文集[C];2002年
10 武建華;熊輝;;提高教學質量的幾點認識[A];海峽兩岸力學教學—教學經驗與教學改革交流會論文集[C];2002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記者 韓璐;中國海商法協(xié)會救助打撈法律專業(yè)委員會成立[N];中國交通報;2009年
2 趙齊;國內外專家在滬研討海商法[N];國際商報;2009年
3 記者 謝圣華;第七屆海商法國際研討會舉行[N];人民法院報;2009年
4 駐京記者 沈尚;救助打撈法律專業(yè)委員會首屆全體會議在京召開[N];中國水運報;2010年
5 本報記者 陳麗平;海商法修改工作應盡快啟動[N];法制日報;2010年
6 付玉;當代海商法的發(fā)展趨勢[N];吉林日報;2010年
7 滬海;第七屆海商法國際研討會在滬召開[N];中國船舶報;2009年
8 記者 李君光;專家學者研討海商法[N];北海日報;2009年
9 韓立新 大連海事大學國際海事法律研究中心;從調整對象入手 界定海商法內涵[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
10 吳冰;胡榮山;我國海商法制建設還需國際化[N];中國交通報;2002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王小波;《羅得海商法》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2 張進先;論無正本提單放貨[D];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005年
3 王軍;管理決策中的個體認知偏差研究[D];遼寧大學;2009年
4 王磊;求解工件車間調度問題的一種高效近似算法[D];華中科技大學;2006年
5 李林;學習與記憶中無意識過程的整合取向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6 胡湛;心理信息工程學的理論構想及應用實例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7 陳亞芹;論海事國際慣例在中國法中的地位[D];復旦大學;2008年
8 溫嘉佳;Web服務組合及其相關技術的研究[D];北京郵電大學;2007年
9 趙s,
本文編號:33113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sflw/3311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