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公有制經(jīng)濟法律地位的變遷及其啟示
[Abstract]: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social development of the non-public econom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hanges of the constitutional status, the civil and commercial law status and the criminal law status of the non-public economy. The author holds that the historical evolution of the change of the legal status of the non-public economy shows us that the basic economic system of the country and the relevant legal system to maintain the basic economic system must be adapted to the development level of the productive forces of the country and the society. Following the objective law of social development, the non-public economy under the modern social conditions has the dual attributes of the form of private nature and the substantive role of the social public attribute; in the legal system, the private nature of the non-public ownership economy, It needs scientific, strict and reasonable regulation; it should be scientifically, strictly and equally protected for its social public properties; it should keep pace with the times, be careful and actively promote scientific legislation on the non-public sector of the economy,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on-public sector of the economy to create a better concept, institutional environment.
【作者單位】: 最高人民法院
【分類號】:D922.29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4條
1 施曉琳;私營企業(yè)制度法律問題研究[J];河北法學;2004年02期
2 張鳳涼;優(yōu)化民營經(jīng)濟發(fā)展的法制環(huán)境[J];經(jīng)濟師;2004年03期
3 鄭全新,李嘉娜;論私有財產(chǎn)權憲法保障體系的構(gòu)建[J];政法論壇;2004年01期
4 江良高;我國非公有制經(jīng)濟憲法地位的新提升[J];中央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04年06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4條
1 楊春磊;對我國憲法確立私有財產(chǎn)權保護原則的評析[J];長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2期
2 劉雪屏,許燕;憲法是公民權利的保障書——解讀2004年憲法修正案[J];山東公安?茖W校學報;2004年05期
3 崔家平;構(gòu)建完善的私有財產(chǎn)權保護法律體系[J];實事求是;2005年03期
4 王樹平;;對完善我國城市房屋拆遷法律制度的立法思考[J];云南行政學院學報;2006年02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趙慧勇;振興東北老工業(yè)基地的稅收政策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7年
2 張曉雷;稅收機制與促進吉林省民營經(jīng)濟發(fā)展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7年
3 化玲珍;私有財產(chǎn)權的憲法保障[D];鄭州大學;2005年
4 劉艷輝;論行政補償[D];湘潭大學;2005年
5 徐振艷;探析和重構(gòu)不動產(chǎn)征收法律制度[D];山東大學;2005年
6 王靜;民營經(jīng)濟發(fā)展中的政府行為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6年
7 楊翠艷;中國私營經(jīng)濟發(fā)展的制度經(jīng)濟學分析[D];吉林大學;2006年
8 林朝陽;我國城市房屋拆遷補償法律問題研究[D];華僑大學;2006年
9 李光;我國行政征用的理論與實踐[D];延邊大學;2006年
10 譚麗;促進我國民營經(jīng)濟發(fā)展的稅收政策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6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3條
1 王建平,,時建中,胡利玲,吳景明;企業(yè)組織法律形態(tài)劃分標準辨析──對以所有制為標準劃分企業(yè)形態(tài)的否定[J];政法論壇;1997年02期
2 李曙光;論憲法與私有財產(chǎn)權保護[J];比較法研究;2002年01期
3 完珉;論公民財產(chǎn)權的憲法保障——兼論我國憲法第十二、十三條[J];山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03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任治君,馮正道;非公有制經(jīng)濟企業(yè)黨建工作初探[J];四川省社會主義學院學報;1999年02期
2 蓋光竹;;切實抓好非公有制經(jīng)濟組織黨建工作[J];黨員干部之友;2000年10期
3 ;本期視點導讀[J];學習與實踐;2000年09期
4 葉金生;車延高;張啟亮;劉少甫;郭萬水;周國杰;;抓緊推進非公有制經(jīng)濟組織黨的建設[J];學習與實踐;2000年09期
5 王煥培;對非公有制經(jīng)濟組織黨建工作的思考[J];湖南省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01年02期
6 曾憲榮;積極探索非公有制經(jīng)濟組織黨建工作之路[J];政策;2001年12期
7 華玉平;加強黨對非公有制經(jīng)濟的領導——蘇南發(fā)展第八次研討會綜述[J];群眾;2001年01期
8 ;黨建動態(tài)[J];黨員干部之友;2001年02期
9 ;黨建動態(tài)[J];黨員干部之友;2001年10期
10 李延良;;以創(chuàng)新精神推進非公有制經(jīng)濟組織黨建工作[J];黨員干部之友;2001年1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姚建華;;“三個代表”思想與非公有制經(jīng)濟組織黨建的邏輯關系[A];“‘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與執(zhí)政黨建設”理論研討會會議資料匯編[C];2001年
2 中共聊城市委黨校課題組;;關于聊城市東昌府區(qū)非公有制經(jīng)濟組織黨建工作的調(diào)查與思考[A];改革與發(fā)展對策研究(1998—2001)[C];2001年
3 李光炎;;非公有制企業(yè)黨委(支部)書記如何有所作為[A];全國領導科學第八次學術討論會論文精選[C];2001年
4 ;我市非公有制經(jīng)濟組織黨建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A];安康市社科聯(lián)——全市組織系統(tǒng)2004年度調(diào)研成果論文集[C];2004年
5 ;對我市非公有制經(jīng)濟組織黨建工作存在問題的幾點認識[A];安康市社科聯(lián)——全市組織系統(tǒng)2004年度調(diào)研成果論文集[C];2004年
6 林耀煌;;著眼于“新” 著力于“實”——下崗職工黨員思想現(xiàn)狀及思想教育工作探析[A];探索·創(chuàng)新·實踐——“福煉杯”企業(yè)思想政治工作優(yōu)秀成果匯編[C];2004年
7 劉立萍;;非公有制經(jīng)濟的人才需求和對引智工作的思考[A];民營企業(yè)引進國外智力研究文集(第一集)[C];2004年
8 劉振華;;加強非公有制經(jīng)濟組織黨建工作 推進黨的執(zhí)政能力建設[A];“創(chuàng)新領導科學 增強執(zhí)政能力”座談會論文集[C];2004年
9 張啟華;;黨的凝聚力就是企業(yè)生命力[A];“落實科學發(fā)展觀 構(gòu)建和諧社會”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10 張啟華;;黨的凝聚力就是企業(yè)生命力[A];湖北省行政管理學會2005年年會論文集[C];2005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中共中央組織部副部長 虞云耀;在全國新建企業(yè)工會組建工作會議上的講話[N];工人日報;2000年
2 記者 江寶章;福建加強非公有制經(jīng)濟組織黨建工作[N];人民日報;2000年
3 本報記者 陳杰 謝國明;大有希望的文明綠州[N];人民日報;2000年
4 本報記者 張嚴;“重建廠,輕建黨”問題不容忽視[N];人民日報;2000年
5 記者 王運才 林雙川;泉州形成八種非公經(jīng)濟黨組織組建模式[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0年
6 記者 孫文生;非公有制經(jīng)濟黨建工作要有新思路[N];陜西日報;2000年
7 ;就業(yè)形勢不樂觀[N];中國信息報;2000年
8 嚴久實;合肥非公經(jīng)濟黨建目標明措施實[N];組織人事報;2000年
9 本報記者 王人墨 李宇思;萬余黨員成為企業(yè)頂梁柱[N];福建日報;2001年
10 徐晨光;加強非公有制企業(yè)黨的組織建設[N];湖南日報;200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崔媛;論非公有制經(jīng)濟組織黨的建設[D];吉林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227580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sflw/22758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