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海商法》中的遲延交付制度研究
本文關鍵詞:中國《海商法》下遲延交付救濟形式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大連海事大學》 2007年
中國《海商法》中的遲延交付制度研究
于國慶
【摘要】: 我國《海商法》于1993年開始施行,內容上參照了《海牙規(guī)則》、《海牙一維斯比規(guī)則》、《漢堡規(guī)則》及《聯(lián)合國國際多式聯(lián)運公約》的有關規(guī)定,分類方面也頗為詳盡,內容兼含實務上的有關原則,在當時頗顯先進性。但現代社會發(fā)展節(jié)奏加快,《海商法》施行已14年,其中的許多制度就己暴露出弊端。2007年8月,人大常委會更是擬將《海商法》列入修改計劃。因此本文采用比較分析的方法,主要通過與國際公約、其它國家或地區(qū)法律及我國《合同法》的比較,對《海商法》中爭議最多的幾個制度之一——遲延交付制度作深入探討并提出相應的改進建議,旨在能為相應的立法完善提供理論儲備. 本文共分為三章,主要內容如下; 第一章是遲延交付制度的概述,通過與國際公約、其它國家或地區(qū)法律的比較,提出了我國學者對海商中的遲延交付概念的不同觀點,并分析遲延交付的產生原因及經濟損失賠償范圍確定的通用原則。 第二章分別對遲延交付的定義、救濟形式與舉證責任三方面問題進行了深入分析,指出了當中的缺陷與不足。其中重點研究了《海商法》下遲延交付的救濟形式,提出《海商法》下遲延交付救濟形式分為損害賠償和認為貨物滅失兩種。而對有權對貨物滅失提出賠償請求的人認為貨物滅失的研究正是本文的重點和創(chuàng)新所在。無論是《漢堡規(guī)則》還是中國《海商法》,對于認為貨物滅失的規(guī)定都過于簡單,對這種遲延交付救濟方式的限制和承運人針對該救濟的抗辯皆無詳細規(guī)定。對此,作者討論了認為貨物滅失應受哪些限制和承運人可以提出的抗辯。 第三章則對前一章所指出的缺陷與不足提出相應的改進建議。
【關鍵詞】:
【學位授予單位】:大連海事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7
【分類號】:D922.29
【目錄】:
下載全文 更多同類文獻
CAJ全文下載
(如何獲取全文? 歡迎:購買知網充值卡、在線充值、在線咨詢)
CAJViewer閱讀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鄭志軍;;論海上貨物運輸法中的領域規(guī)范[J];特區(qū)經濟;2011年09期
2 張元;;《鹿特丹規(guī)則》下適航義務的變化[J];法制與社會;2011年20期
3 鄭志軍;;《鹿特丹規(guī)則》管轄權條款評析——兼論對我國海事司法的影響和借鑒[J];經濟視角(下);2011年07期
4 黃楊婷;高惟娜;;《鹿特丹規(guī)則》中批量合同法律制度與中國海商法的比較[J];經濟視角(中旬);2011年05期
5 屈廣清;;中國海事法律適用法修改的具體建議[J];海峽法學;2011年02期
6 何志鵬;;《鹿特丹規(guī)則》的中國立場[J];中國海商法年刊;2011年02期
7 劉鐵男;王蕾;;WW有限公司訴YY公司海難救助糾紛案評析[J];世界海運;2011年07期
8 史景利;;建造中船舶抵押人研究[J];吉林公安高等?茖W校學報;2011年04期
9 韓金發(fā);;貨物運輸中的實際承運人及其責任[J];河南科技;2011年12期
10 吳旭;;淺析融資租賃合同履行中租賃物交付的法律問題[J];中國律師;2010年05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李程亮;;海峽兩岸海商法法律問題研究[A];2009年蘇浙閩滬航海學術研討論文集[C];2009年
2 許文峰;王智利;;危險貨物運輸研究——對我國《海商法》第68條的解讀[A];第二屆廣東海事高級論壇論文集[C];2008年
3 龍玉蘭;;試論船舶優(yōu)先權的行使[A];第二屆廣東海事高級論壇論文集[C];2008年
4 李興裕;;論海商法中的貨物留置權[A];第二屆廣東海事高級論壇論文集[C];2008年
5 ;國際貨運代理人在國際貨物運輸中的地位和責任[A];中國律師2002海商研討會論文集[C];2002年
6 張麗敏;申如棟;;論船舶所有權登記[A];第二屆廣東海事高級論壇論文集[C];2008年
7 許光玉;龍玉蘭;;提單若干法律問題的論述(之五)——關于倒簽提單及預借提單[A];中國律師2004年海商法研討會暨中華全國律師協(xié)會海商海事專業(yè)委員會年會論文集[C];2004年
8 陳波;王英民;;物流合同的法律性質及爭議的管轄與法律適用[A];中國律師2005年海商法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9 祝默泉;;集裝箱運輸中若干法律問題的探討[A];中國律師2001海商研討會論文集[C];2001年
10 盧安龍;;淺析對商品房“交付使用”的理解[A];中國民商法實務論壇論文集[C];2004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N];中國貿易報;2000年
2 記者 韓璐;[N];中國交通報;2009年
3 滬海;[N];中國船舶報;2009年
4 趙齊;[N];國際商報;2009年
5 記者 謝圣華;[N];人民法院報;2009年
6 駐京記者 沈尚;[N];中國水運報;2010年
7 本報記者 陳麗平;[N];法制日報;2010年
8 付玉;[N];吉林日報;2010年
9 記者 李君光;[N];北海日報;2009年
10 韓立新 大連海事大學國際海事法律研究中心;[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王小波;《羅得海商法》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2 張進先;論無正本提單放貨[D];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005年
3 章博;《鹿特丹規(guī)則》研究:制度創(chuàng)新與借鑒[D];華東政法大學;2009年
4 陳亞芹;論海事國際慣例在中國法中的地位[D];復旦大學;2008年
5 姚瑩;國際海上貨物運輸中的權利轉讓制度研究[D];吉林大學;2008年
6 吳煦;超越海商法解釋的形式主義和懷疑主義[D];大連海事大學;2008年
7 王玫黎;船舶油污損害賠償法律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07年
8 韋經建;尋找流失的契約自由[D];吉林大學;2007年
9 汪煒;航運法律責任制度若干問題及博弈分析[D];武漢理工大學;2009年
10 顏厚廣;海事國際私法中船舶碰撞若干法律問題之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9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尹旭寧;中國《海商法》下遲延交付救濟形式研究[D];上海海事大學;2005年
2 于國慶;中國《海商法》中的遲延交付制度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07年
3 羅益忠;論中國海商法與《鹿特丹規(guī)則》的沖突與協(xié)調[D];復旦大學;2011年
4 劉維麗斯;我國沿海貨物運輸遲延交付責任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12年
5 魏興華;論承運人遲延交付責任制度[D];上海海事大學;2004年
6 鄭曦;各國海商法基礎理論的比較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01年
7 陳萍萍;我國《海商法》海上貨物運輸制度修改探討[D];廈門大學;2002年
8 楊劍峰;論我國《海商法》若干規(guī)定的缺陷及其修改[D];吉林大學;2006年
9 李鵬;論海上貨物運輸中承運人遲延履行的賠償責任[D];上海海事大學;2007年
10 王馥梅;海商法第四章修改中的幾個問題研究[D];上海海運學院;2002年
本文關鍵詞:中國《海商法》下遲延交付救濟形式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16491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sflw/1649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