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航海過失免責”的再思考
本文選題:航海過失 切入點:海上風險 出處:《廣西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8年03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航海過失免責"是海商法中一項特有的制度,它對合理分擔船貨雙方的風險、促進國際貿易和國際航運的發(fā)展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已在聯(lián)合國貿法會通過三讀的《聯(lián)合國統(tǒng)一運輸法草案》廢除了"航海過失免責",實行的是與《漢堡規(guī)則》一致的承運人嚴格責任制度。面對這一形勢,是否應當修改我國《海商法》的規(guī)定,取消航海過失免責條款?通過對有關歷史、現(xiàn)實、立法價值取向的分析,我國取消航海過失免責,還為時尚早。
[Abstract]:"Maritime fault exemption" is a special system in maritime law. It plays a positive role in the rational sharing of risks between the two parties and in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international shipping. In the face of this situation, the draft United Nations uniform Transport Law, which has been adopted by the United Nations Trade Law Commission on the third reading of the United Nations, abolished the "exemption from maritime negligence" and introduced a strict carrier liability regime consistent with the Hamburg rules. Should we amend the provisions of the Maritime Law of China and abolish the exemption clause of maritime negligence?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history, reality and legislative value orientation, it is too early to abolish the exemption from maritime negligence in our country.
【作者單位】: 中國政法大學國際法學院
【分類號】:D996.19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孟雨;;論承運人的海上貨物留置權——兼論《海商法》第87條、88條的完善[J];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1期
2 孟雨;;論FOB貿易術語下對發(fā)貨人利益的保護[J];北京化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1期
3 孫新強;;大陸法對英美法上LIEN制度的誤解及LIEN的本意探源[J];比較法研究;2009年01期
4 陳亞芹;;責任保險第三人直接訴訟法律適用國際比較研究——從法律選擇方法的價值目標及其實現(xiàn)路徑的維度[J];保險研究;2011年08期
5 任玉清,姚杰;漁船碰撞事故責任分析中應注意的若干問題[J];水產科學;2003年05期
6 方友熙;;辨析國際多式聯(lián)運經營人責任追償與抗辯[J];重慶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1期
7 姚瑩;;國際海上貨物運輸中的權利轉讓問題研究——以UNCITRAL《運輸法公約(草案)》為視角[J];當代法學;2008年03期
8 王金玉;;海上保險無限告知義務的抽象嬗變——基于《鹿特丹規(guī)則》生效后的考量[J];當代法學;2011年02期
9 趙勁松,洪碧光;直航船保向保速的含義[J];大連海運學院學報;1993年02期
10 趙月林,古文賢;右舷對右舷對駛局面的避讓[J];大連海運學院學報;1993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陳金福;;船舶在追越過程中的風險及規(guī)避[A];第六屆長三角科技論壇航運分論壇暨江蘇省航海學會2009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9年
2 楊世幸;施平安;董金康;;數(shù)字化海事案例表示規(guī)范化研究[A];中國航海學會2006年度學術交流會優(yōu)秀論文集[C];2007年
3 王小北;;淺談加入HNS公約對我國的影響[A];2007年中國航海學會危險貨物運輸專業(yè)委員會論文集[C];2007年
4 施濱峰;;海上危險貨物運輸瞞報相關法律問題研究[A];2007年中國航海學會危險貨物運輸專業(yè)委員會論文集[C];2007年
5 虞錫宏;;保持船艇正規(guī)w澄鯷A];2009特大型船舶操縱和船舶安全與管理論文集[C];2009年
6 陳金福;;論船舶在追越過程中的風險及規(guī)避[A];中國航?萍純(yōu)秀論文集[C];2009年
7 趙月林;洪碧光;王逢辰;夏國忠;;對交叉相遇局面適用條件的探討——兼論對大連港H2浮筒的設置[A];1995-2009航海技術論文選集(第2集)[C];2010年
8 楊運福;任雁冰;;記名提單下承運人是否須憑正本提單放貨[A];中國律師2004年海商法研討會暨中華全國律師協(xié)會海商海事專業(yè)委員會年會論文集[C];2004年
9 張凱兵;;沉船、沉物強制打撈清除糾紛法律關系探討[A];中國律師2004年海商法研討會暨中華全國律師協(xié)會海商海事專業(yè)委員會年會論文集[C];2004年
10 楊運福;林翠珠;;我國沿海運輸船舶油污損害賠償若干問題研究[A];中國律師2005年海商法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呂鳴;《鹿特丹規(guī)則》與相關貨物運輸公約的沖突及其協(xié)調[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2 陳琦;海上人身損害賠償制度論[D];大連海事大學;2010年
3 殷悅;海上人身傷亡損害賠償法律問題研究[D];武漢大學;2009年
4 許俊強;目的港受領遲延法律問題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11年
5 孫光;海運貨物留置權法律制度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11年
6 周海濤;強制保險法律制度國際比較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10年
7 王X 苓;從《鹿特丹規(guī)則》之新立法評析臺灣《海商法》未來修法之方向[D];大連海事大學;2011年
8 王威;《鹿特丹規(guī)則》下海運履約方法律制度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11年
9 鄭志軍;國際海運承運人之履行輔助人責任問題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1年
10 王亞男;外派船員人身傷亡損害賠償法律問題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孫憑慧;國際貨運代理人與無船承運人身份認定問題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2 詹玉萍;論“單獨海損不賠”的法律問題[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3 馬之遙;《鹿特丹規(guī)則》若干法律問題的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4 高珊;我國船舶企業(yè)環(huán)境責任法律問題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0年
5 張珂;船員權利保護法律問題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0年
6 申佳慧;共同海損法律制度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0年
7 王璐;海上責任保險第三人直接請求權制度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0年
8 李智淵;船舶管理公司破產法律問題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0年
9 王海伶;船員權益保護法律制度比較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0年
10 劉春宇;海上保險中保證法律制度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0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孟雨;;關于“航海過失免責”的再思考[J];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學報;2008年03期
2 邵瑩;試論海商法取消承運人“航海過失免責”的必要性[J];遼寧稅務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2年04期
3 張立文;;關于航海過失免責制度的探討[J];消費導刊;2008年02期
4 黃雅屏;試論“航海過失免責條款”之存廢[J];世界海運;2005年02期
5 趙月林,胡正良;我國《海商法》是否應該取消航海過失免責的研究[J];大連海事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1期
6 吳煦;逯笑微;;論航海過失免責之廢除[J];中國海洋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4期
7 馬得懿,陳雷;試論航海過失免責的生命力——兼對漢堡規(guī)則廢除航海過失免責的理性分析[J];河北法學;2002年S1期
8 何麗新;陳永燦;;海商法特性論[J];中國海商法年刊;2008年00期
9 高華;;對海上承運人責任之歸責原則的思考[J];華中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3期
10 耿華;;關于航海過失免責的若干思考[J];法制與社會;2007年07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3條
1 ;法院宣告公司對其拖輪沉沒在日本附近的事件不負責任[A];船舶航泊安全的新經驗新技術論文集(上冊)[C];2007年
2 范濟秋;;船舶海上風險管理介紹[A];2009航海技術理論研究論文集[C];2009年
3 鄔先江;;船舶承租人海事賠償責任限制權利初探——兼評“The CMA Djakarta”輪案[A];中國律師2005年海商法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李志強;威海開通海上風險預警發(fā)布平臺[N];中國水運報;2008年
2 郝光亮;率先在煙臺建立[N];中國水運報;2007年
3 元毓;綁著黃金的鳥兒飛不起來[N];21世紀經濟報道;2007年
4 郝光亮;煙臺:海上重大風險預警將及時通過廣播發(fā)布[N];中國交通報;2007年
5 孫向暉邋通訊員 郝光亮;完善海上重大風險預警網絡體系[N];煙臺日報;2007年
6 蔣軍;在印度洋考察的日子[N];中國海洋報;2007年
7 周國東;五大措施提升應對我國海上自然災害能力[N];中國水運報;2007年
8 記者 崔茉;中國石油海外第一口海上探井開鉆[N];中國石油報;2010年
9 西南證券研發(fā)中心 董軍艷;資本運作效益凸現(xiàn)[N];證券時報;2001年
10 梁燕玲;廣東船東互保雪中送炭[N];中國漁業(yè)報;2006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汪煒;航運法律責任制度若干問題及博弈分析[D];武漢理工大學;2009年
2 艾素君;保賠保險合同法律制度研究[D];武漢大學;2005年
3 李天生;船貨利益平衡原則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趙文嘉;海上貨物運輸承運人航海過失免責制度研究[D];海南大學;2011年
2 石圣科;論歸責原則與航海過失免責[D];上海海運學院;2001年
3 關陽;廢除共同海損制度的可行性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07年
4 張仁清;承運人航海過失免責存廢問題研究[D];武漢大學;2005年
5 萬仁善;海上保險近因原則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02年
6 佟黎明;ISPS規(guī)則對承運人權利、義務影響及對策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05年
7 湯奇;國際海上貨物運輸承運人責任制度改革問題研究[D];武漢大學;2005年
8 何解放;國際海運中承運人適航責任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10年
9 唐雪;運輸法草案對船舶碰撞相關法律制度的影響及應對措施[D];大連海事大學;2007年
10 蘇良;聯(lián)合國運輸合同公約承運人責任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160250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sflw/16025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