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與重構越界開采的法律責任
本文關鍵詞:反思與重構越界開采的法律責任
【摘要】:通過剖析湖南整冶礦山越界開采的專項行動得出:越界開采應承擔的法律責任設置不科學,非法采礦罪的犯罪客體不明確;行政責任處于強勢,吸收和取代其他責任,以行政"責令"方式實現(xiàn)損害賠償致使行政責任越位;民事責任的對方主體不確定,由行政主體替代而導致民事賠償落空。應以保護公眾利益為目的而重構越界開采的法律責任,越界開采的犯罪客體是礦業(yè)市場準入制度,行政責任的重點是界定第一性義務。
【作者單位】: 湖南婁底行政學院;
【分類號】:D922.62;D924;F426.1
【正文快照】: 越界開采的法律責任是由于違反法定義務及特別規(guī)定,迫使行為人必須承受的一種不利的法律制裁。越界開采行為可能承擔的法律責任形式是刑事責任、行政責任和民事責任。本來,三種法律責任形式承擔的前提、功能和方式等都有明顯差異,但是,由于調整越界開采關系的復雜性和滯后性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7條
1 劉清生;;認定非法采礦罪的三大難點與出路[J];法學雜志;2009年03期
2 張璐;;礦產資源損害法律責任的結構失衡與矯正[J];甘肅政法學院學報;2011年04期
3 吳占英;論非法采礦罪[J];河北法學;2002年03期
4 康紀田;;論礦業(yè)法律責任的重構[J];時代法學;2011年06期
5 張旭;;民事責任、行政責任和刑事責任——三者關系的梳理與探究[J];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12年02期
6 李建華;麻銳;;論財產性民事責任優(yōu)先承擔規(guī)則[J];社會科學戰(zhàn)線;2011年08期
7 楊生;論“責令”性行政行為的性質及類屬[J];行政法學研究;1997年03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璐;;礦產資源損害法律責任的結構失衡與矯正[J];甘肅政法學院學報;2011年04期
2 孟慶華;非法采礦罪的幾個構成要件問題探討[J];淮北煤炭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年06期
3 謝雄偉;非法采礦罪若干問題研究[J];中國礦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3期
4 牛忠志;邢濤;;對《刑法修正案(八)》關于破壞環(huán)境資源保護犯罪修改的評析[J];世紀橋;2011年15期
5 王麗娟;;遺失物風波案引發(fā)的法律思考[J];南京大學法律評論;2001年01期
6 康紀田;;論非法采礦罪的歸位與拓展[J];時代法學;2012年05期
7 余中根;;論侵權責任優(yōu)先原則——兼評《侵權責任法》第4條第二款之規(guī)定[J];紅河學院學報;2012年06期
8 李麗瑩;;非法采礦罪之新探討——以《刑法修正案(八)》為視角[J];商品與質量;2011年S4期
9 康紀田;;遏制非法采礦的關鍵是法治[J];中共貴州省委黨校學報;2012年05期
10 江德平;;非法采礦行為定罪的法律困境及立法建議[J];行政與法;2009年01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8條
1 羅恒超;礦產資源保護刑事立法研究[D];貴州民族學院;2011年
2 張愛萍;論行政命令[D];山東大學;2008年
3 黃炫;試論規(guī)劃執(zhí)法中的責令改正[D];中國政法大學;2009年
4 虞振威;論非法采礦罪[D];華東政法大學;2008年
5 李巖;論非法采礦罪[D];中國政法大學;2010年
6 張曉瑋;論非法采礦罪[D];中國政法大學;2010年
7 劉佳;從刑法修正案看我國環(huán)境刑法變化[D];北京林業(yè)大學;2012年
8 盧巖;非法采礦罪法律問題研究[D];遼寧大學;2012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鐘宏武;許英杰;;商業(yè)企業(yè)社會責任現(xiàn)狀分析[J];北京工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1期
2 武光太;論法律責任的概念[J];成都教育學院學報;2005年07期
3 李顯冬;劉志強;;論礦業(yè)權的法律屬性[J];當代法學;2009年02期
4 謝雄偉;非法采礦罪的立法完善研究[J];中國地質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6期
5 康紀田;;立體性礦業(yè)相鄰關系初探[J];中國地質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2期
6 劉清生;;認定非法采礦罪的三大難點與出路[J];法學雜志;2009年03期
7 劉作翔,龔向和;法律責任的概念分析[J];法學;1997年10期
8 韓志明;;行政責任:概念、性質及其視閾[J];廣東行政學院學報;2007年03期
9 鄧建宏;論法律責任[J];廣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8年05期
10 銀曉丹;;企業(yè)國有資產監(jiān)管法律責任及其救濟[J];河北法學;2011年02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樊南祥;;淺議農稅人員在征管侵權賠償中的法律責任[J];湖北財稅;1995年06期
2 黃明光;;人才招聘廣告主的法律責任[J];中國廣告;1996年01期
3 劉栓柱;論公務員執(zhí)法行為的法律責任[J];學習論壇;1999年10期
4 董保華;;試析集體合同的主體與法律責任[J];工會理論研究(上海工會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0年02期
5 潘翔;梁山昌;劉占新;;外企老板你休想逃避法律責任[J];中國社會保障;2002年01期
6 薛生全;淺析物業(yè)管理的法律責任及處理[J];改革與理論;2003年01期
7 ;踢球受傷誰負責?[J];當代學生;2003年21期
8 顧士圻,孟憲沛,周新杰;試述違反《職業(yè)病防治法》的法律責任[J];中國城鄉(xiāng)企業(yè)衛(wèi)生;2004年05期
9 徐菲;行政指導的法律救濟問題研究[J];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05年05期
10 王文軍;;醫(yī)師收取紅包、回扣(提成)的法律責任[J];醫(yī)學與哲學;2005年15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錢水苗;孫瓊;;污水集中處理的模式及法律責任分擔[A];適應市場機制的環(huán)境法制建設問題研究——2002年中國環(huán)境資源法學研討會論文集(上冊)[C];2002年
2 李雅萍;;論水污染排污者的法律責任——對沱江水污染案排污者承擔法律責任的思考[A];水污染防治立法和循環(huán)經濟立法研究——2005年全國環(huán)境資源法學研討會論文集(第一冊)[C];2005年
3 方玲;;野生動物侵權法律責任分析[A];環(huán)境法治與建設和諧社會——2007年全國環(huán)境資源法學研討會(年會)論文集(第三冊)[C];2007年
4 吳志紅;;行政公產視野下的政府環(huán)境法律責任初論[A];水資源可持續(xù)利用與水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的法律問題研究——2008年全國環(huán)境資源法學研討會(年會)論文集[C];2008年
5 唐民皓;陳濱;張少輝;秦煒iS;湯奧博;楊麗娜;諸程駿;胡偉中;朱燕萍;王安婷;;《藥品管理法》法律責任實施中存在的問題及制度創(chuàng)新的研究[A];2009年中國藥學會藥事管理專業(yè)委員會年會暨“國家藥物政策與《藥品管理法》修訂研究”論壇論文文集[C];2009年
6 劉煥芹;陳玉文;;由“齊二藥”事件引發(fā)的法律問題思考[A];2009年中國藥學會藥事管理專業(yè)委員會年會暨“國家藥物政策與《藥品管理法》修訂研究”論壇論文文集[C];2009年
7 亓明;王金國;康西玲;;家宴食物中毒與法律責任淺析[A];首屆全國衛(wèi)生法規(guī)、標準效益評價技術研討會暨講習班論文匯編[C];2000年
8 黃寰;;森林資源可持續(xù)發(fā)展中的經濟法律關系界定[A];中國自然辯證法研究會地學哲學委員會第十屆學術會議代表論文集[C];2005年
9 許珂;;關于修改《水污染防治法》的幾點思考[A];水污染防治立法和循環(huán)經濟立法研究——2005年全國環(huán)境資源法學研討會論文集(第一冊)[C];2005年
10 張式軍;曹甜;;略論《大氣污染防治法》的不足及其完善[A];環(huán)境法治與建設和諧社會——2007年全國環(huán)境資源法學研討會(年會)論文集(第四冊)[C];2007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讓·M·加涅 查爾斯·喀扎茲 趙臘平 譯;權力上收:魁北克省醞釀礦業(yè)修法[N];中國礦業(yè)報;2009年
2 李淑英 李仁堂;探索礦山法制的新途徑[N];中國煤炭報;2000年
3 張柱庭;沒有法律責任規(guī)定并非沒有法律責任[N];中國交通報;2007年
4 谷遼海;我國政府采購法律責任有待完善[N];中國經濟時報;2006年
5 特約評論員 許志永;“孕婦死亡案”:誰制造了一個冰冷的世界[N];經濟觀察報;2007年
6 李yN;泄露孕婦信息 追究法律責任[N];東方早報;2008年
7 通訊員 王兵 記者 史力;省政府出臺氣象設施保護辦法[N];安徽日報;2009年
8 本報記者 張文連 實習生 呂珂;氣象設施保護安徽立法[N];安徽經濟報;2009年
9 記者 徐華;拒不執(zhí)行者將負法律責任[N];中國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報;2002年
10 河北省清河縣國土資源局 穆霖;完善非法轉讓土地行為的法律責任[N];中國國土資源報;2010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7條
1 朱中一;法治視野中的中國行政指導[D];蘇州大學;2004年
2 蔡和平;中德工傷保險法律制度比較研究[D];北京大學;2004年
3 趙蓁祥;臺灣地區(qū)現(xiàn)行行政賠償責任制度的重塑[D];中國政法大學;2008年
4 陳黨;行政問責法律制度研究[D];蘇州大學;2007年
5 唐紹均;生產者責任延伸(EPR)制度研究[D];重慶大學;2007年
6 馮娜;國家賠償責任理念與機制研究[D];吉林大學;2008年
7 陳偉;公法替代責任根據(jù)研究[D];山東大學;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葛蕾;論行政指導的行政救濟制度[D];華東政法學院;2006年
2 辛魏;行政即時強制的法律救濟制度[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3 薄翎;行政程序法律責任論[D];黑龍江大學;2004年
4 趙孟靜;對我國校園中未成年學生隱性傷害的認識與思考[D];華中師范大學;2005年
5 趙曉佩;城市規(guī)劃的法學思考[D];鄭州大學;2005年
6 王建芳;論侵犯患者知情同意權的法律責任[D];中國政法大學;2006年
7 魯金梅;我國行政指導理論與實踐問題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07年
8 林北水;食品安全監(jiān)管法律問題研究[D];重慶大學;2007年
9 吳金梅;論環(huán)境行政法律責任[D];東北林業(yè)大學;2006年
10 邱萍;行政指導法律責任問題研究[D];中共江蘇省委黨校;2007年
,本文編號:117529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11752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