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近年民事取證制度改革述評
[Abstract]:The Japanese civil evidence collection system has always been dominated by the document order system, but the addition of the party note system in the new civil procedure law has broken the usual practice of court participation in the civil evidence collection system of civil law countries in civil law countries, and has been generally affirmed by the Japanese academic and practical circles. In recent years, the Japanese legislature has reformed and improved the system of note to the parties and the order system of the previous documents, and gradually formed a system of civil evidence collection with unique Japanes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long run, Japan will continue to maintain the evidence collection mode of judge's authority progress in the field of civil evidence collection, but it will show a stronger and stronger litigant color.
【作者單位】: 重慶大學法學院;中國政法大學法學院;
【基金】:重慶大學“中央高;究蒲袠I(yè)務費”資助(CDJRC10080005)
【分類號】:D931.3;DD915.2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5條
1 熊躍敏;;法官職權調查證據的比較研究[J];比較法研究;2006年06期
2 白綠鉉;我國民訴制度改革與比較民訴法研究——談比較民訴法的研究體會[J];法學評論;1999年05期
3 唐力;有序與效率:日本民事訴訟“計劃審理制度”介評[J];法學評論;2005年05期
4 熊躍敏;;日本民事訴訟的文書提出命令制度及其對我國的啟示[J];訴訟法論叢;2002年00期
5 唐力;;日本民事訴訟證據收集制度及其法理[J];環(huán)球法律評論;2007年02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勝偉,喻煌,胡f;我國鑒定人制度研究[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4年04期
2 吳建農;民事訴訟代理制度研究[J];安徽大學學報;2003年02期
3 李漢昌,陳金玲;督促程序中債權人的程序障礙——兼論督促程序的發(fā)展完善[J];安徽大學學報;2005年05期
4 楊紅朝;;執(zhí)行中止制度的改革與完善[J];安徽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3期
5 郭志遠;;“以人為本”與我國民事訴訟程序的完善[J];安徽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1期
6 封利強;;證據審查機制初探[J];北方法學;2009年05期
7 童兆洪,林翔榮;民事執(zhí)行救濟制度芻論[J];比較法研究;2002年03期
8 熊躍敏;訴訟上和解的比較研究[J];比較法研究;2003年02期
9 沈健;比較與借鑒:鑒定人制度研究[J];比較法研究;2004年02期
10 邱星美;;當代調解制度比較研究[J];比較法研究;2009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5條
1 房保國;;訴訟法視野下的證據法[A];證據理論與科學——首屆國際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2 封利強;;論我國證據審查模式的選擇[A];第二屆證據理論與科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上卷)[C];2009年
3 周勇;;論民事附帶行政訴訟和行政附帶民事訴訟的審判方式改革與訴權保護原則[A];第四屆中國律師論壇百篇優(yōu)秀論文集[C];2004年
4 奚瑋;;自認屬性及其相關問題研究[A];第四屆中國律師論壇百篇優(yōu)秀論文集[C];2004年
5 王丹鳳;;試論民事訴訟證據的種類[A];當代法學論壇(二0一一年第三輯)[C];201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黃娟;當事人訴訟權利的法理分析[D];西南政法大學;2002年
2 徐勝萍;民事訴訟簡易程序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3年
3 吳杰;民事訴訟證明標準之基礎理論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03年
4 周孟炎;民事審判程序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4年
5 侍東波;程序參與及其保障[D];中國政法大學;2005年
6 杜聞;民事再審程序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5年
7 劉田玉;訴訟真實觀的演變及其程序意義[D];中國政法大學;2005年
8 張艷蕊;民事公益訴訟制度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5年
9 俞亮;證據相關性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5年
10 黃良友;民事再審之訴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0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高雁;國際商事仲裁臨時措施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2 周緒峰;偵查人員程序性違法的舉證責任[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3 郭露璐;論我國的人民調解制度的完善[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4 趙旋;論中國特色審判方式的確定[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5 李景旺;中美群體糾紛解決機制比較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6 王珊;衡平居次原則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7 鄭菲;試論我國司法鑒定人的訴訟地位[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8 張琨;論民事訴訟中的當事人陳述[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9 龍中華;自認制度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10 馬曉君;我國民事執(zhí)行中強制管理制度的構架思考[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張永泉;論民事鑒定制度[J];法學研究;2000年05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祁群;企業(yè)技術進步的關鍵:財稅體制的改革與完善[J];法學;1992年05期
2 馬俊;勞動教養(yǎng)制度存在的問題及其改革的立法構想[J];實事求是;2005年06期
3 馬俊;;勞動教養(yǎng)制度存在的問題及其改革的立法構想[J];中共四川省委黨校學報;2006年01期
4 劉中偉;;試論21世紀中國政治決策的改革與完善[J];學術探索;2007年01期
5 李元春;;淺析我國金融法制的改革與完善[J];法制與社會;2008年17期
6 樊榮慶;吳燕;;未成年人刑事檢察訴訟程序改革與完善的價值[J];法學;2006年10期
7 葛建軍;楊淑紅;;未成年人刑事檢察訴訟程序改革與完善的路徑[J];法學;2006年10期
8 鄒蕓潞;;淺析我國法學本科教育的改革與完善[J];商業(yè)經濟;2008年14期
9 許曉春;劉谷良;;論政府在改革和完善社會保障制度中的作用[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08年09期
10 莫彩蓉;李慧;孫國徽;;簡論社區(qū)矯正制度[J];內蒙古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王書杰;張惠靈;;WTO與我國訴訟制度的改革與完善[A];2002年度全省法院應對入世工作研討會獲獎論文專輯[C];2002年
2 殷德山;;改革與完善制約法院審判監(jiān)督機制的體制[A];“嚴肅執(zhí)法與司法公正”研討會專集[C];1999年
3 許保民;王彥杰;楊天瑞;李新民;;現行法醫(yī)鑒定制度的改革與完善[A];中國法醫(yī)學會法醫(yī)臨床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2年
4 許保民;王彥杰;楊天瑞;李新民;;現行法醫(yī)鑒定制度的改革與完善[A];中國法醫(yī)學會法醫(yī)臨床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2年
5 趙俊康;;我國國情與社會保障體系的完善[A];中國社會保障制度建設30年:回顧與前瞻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6 蔣永青;;簡議新時期中國共產黨執(zhí)政方式的改革與完善[A];當代中國研究所第三屆國史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3年
7 高東升;霍振杰;;優(yōu)化珠心算教練師培養(yǎng)機制 保障珠心算教育健康有序發(fā)展[A];中國珠算心算協會學術研究專業(yè)委員會2008年年會暨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8 佘黎;;改革與完善行政決策體制 促進黨的執(zhí)政能力的提高[A];湖北省行政管理學會——2004年年會論文集[C];2004年
9 李依娥;;我國緩刑制度的改革與完善[A];董必武法學思想研究文集(第四輯)[C];2005年
10 繆勤昌;;芻議司法鑒定制度改革與完善[A];中國法醫(yī)學會全國第九次法醫(yī)臨床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于麗;要大力改革與完善社會保障制度[N];中國企業(yè)報;2002年
2 張弘力;分稅制的改革與完善[N];人民日報;2003年
3 何文;煤炭價格體系的改革與完善[N];中國礦業(yè)報;2004年
4 廈門大學法學院教授 齊樹潔;ADR的發(fā)展與仲裁制度的改革與完善(上)[N];人民法院報;2005年
5 李榮珍;仲裁制度的改革與完善[N];檢察日報;2000年
6 劉曉園(作者單位 蘭州市地稅局);個人所得稅管理及其改革與完善[N];甘肅經濟日報;2004年
7 廈門大學法學院教授 齊樹潔;ADR的發(fā)展與仲裁制度的改革與完善(下)[N];人民法院報;2005年
8 劉翠霄;四類社會福利事業(yè)的改革與完善[N];中國社會報;2004年
9 高尚全(作者系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會長);改革與完善政府治理是一項迫切任務[N];經理日報;2003年
10 銀河證券有限責任公司總裁 朱利;改革與完善 證券發(fā)行審核制度[N];證券時報;2003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許才明;民族鄉(xiāng)政府管理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05年
2 李利權;改革與完善我國林業(yè)投融資體制對策研究[D];東北林業(yè)大學;2006年
3 蘭喜陽;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制度改革與完善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04年
4 劉忠和;第三方監(jiān)管理論:金融監(jiān)管主體角色定位的理論分析[D];吉林大學;2005年
5 喬文魁;黨內民主發(fā)展問題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03年
6 蔣經法;我國企業(yè)所得稅改革及其會計問題研究[D];江西財經大學;2003年
7 王鐳;國際投資中的涉外企業(yè)所得稅收問題研究[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3年
8 劉少軍;刑事審判中的對抗與合意[D];中國政法大學;2006年
9 王沛;禁止酷刑國際刑事司法準則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12年
10 李秀娟;《聯合國反腐敗公約》與我國刑事訴訟比較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曲紅;試論國庫集中支付制度的改革與完善[D];中國海洋大學;2005年
2 董新懷;審前程序改革與完善[D];安徽大學;2003年
3 肖嵐;論我國民事審判監(jiān)督程序的改造[D];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004年
4 郝偉;論我國財產稅制的改革與完善[D];中國政法大學;2005年
5 劉輝;論陪審制度[D];中國政法大學;2006年
6 王笑嚴;我國非監(jiān)禁刑制度的改革與完善[D];中國政法大學;2006年
7 王麗娜;對改革與完善我國糧食補貼政策的分析[D];吉林大學;2004年
8 顧存杰;論我國民事訴訟鑒定人制度的改革與完善[D];中國政法大學;2006年
9 張亮;民事訴前財產保全制度若干問題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09年
10 張小敏;論我國人民陪審制度的改革與完善[D];西北師范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252307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fashilw/2523079.html